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西晋战争:孙皓乱国!西晋20万大军南下,灭亡东吴

解析西晋战争:孙皓乱国!西晋20万大军南下,灭亡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2/18 18:10:45

晋国立朝已有11年之久,西晋与东吴也断断续续安稳了十一年。

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屈居江南一隅之地的吴国政权因为孙皓的大兴屠戮、肆意妄为,尽失天下人心。

吴国不断有将领北投西晋。

孙皓此人,与孙坚孙策等人有着相同的性格缺陷。

吴国以残暴立国,后来又以残暴灭国,不知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轮回?

这一年,晋武帝司马炎听取卫将军杨珧建议,进一步巩固西晋皇室政权,试图让西晋王朝成为了一个万世无虞的铁桶江山。

杨珧进言:

“古者封建诸侯,所以藩卫王室;今诸王公皆在京师,非捍城之义。又,异姓诸将居边,宜参以亲戚。”

司马炎在接受魏帝曹奂禅让之后,已经分封了不少的同族宗亲。

可这些同族宗亲大多稳居中央权力架构中,对地方势力的掌控能力还很薄弱。

此次司马炎将宗亲分为三个等级:

大国置三军五千人;次国二军三千人;小国一军一千一百人。

公元277年,八月。

司马一族的宗亲们正式下调地方。

扶风王司马亮为汝南王,都督豫州军事

琅邪王司马伦为赵王,都督邺城军事

勃海王司马辅为太原王,都督并州军事

东莞王司马伷徙封琅邪王,都督徐州军事

汝阴王司马骏徙封扶风王,都督关中军事

太原王司马颙徙封河间王

汝南王司马柬徙封南阳王

皇子司马玮为始平王;司马允为濮阳王;司马该为新都王;司马遐为清河王

公元279年,八月。

群臣纷纷上奏,请求司马炎下令南征东吴。

益州刺史王浚更是陈述祸端:

孙皓荒淫凶逆,宜速征伐。若一旦皓死,更立贤主,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臣年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十一月,司马炎下令大军南征,开拔南下。

龙骧将军王浚、巴东唐彬出江州攻西陵

镇南大将军杜预出项城进攻江陵

平南将军胡奋出江夏攻夏口

建威将军王戎出项城攻武昌

安东将军王浑出寿春攻横江

镇军将军司马伷出下邳攻涂中

东西两大战场合计兵力二十余万,浩浩荡荡的冲进了东吴所依仗的长江防线。

西线的王浚、唐彬两人带领大军沿江西行,攻克丹阳。

长江上游告急!

吴王孙皓下令死守上游防线,阻止王浚。

吴国士兵在西陵一带增设铁索,贯通长江两岸,同时打造了许多大铁锥,全部投入长江,以图拦截从益州冲杀下来的蜀军。

王浚下令制造木筏,结扎草人,全部披上铠甲,手执兵器,佯装船只通行。

这些木筏下面全部藏着水手,水手在水下引路,利用这些木筏将水下的大铁锥拖拽顺江而下一一清除。

解决了水下的大铁锥,王浚又下令制造大火把,上面全部灌有麻油,将他们推到了铁索上。

时间一长,铁索被熊熊烈火直接熔断,王浚的战船顺利进抵西陵,成功攻克西陵、荆门、夷道。

上游防线崩塌。

与此同时,杜预派遣部将周旨带领八百奇兵,深夜偷偷渡河,成功突袭乐乡。

进入长江南岸的晋军树起许多旗帜,同时引燃火把,趁机造势,恐吓吴军。

镇守江陵的吴将孙歆为此异常恐惧。

因为此时的孙歆陷入了两重包围。

西陵的王浚大军,还有在乐乡一带不知所以的奇兵。

孙歆无奈,只能自己镇守江陵,派遣部将前去西陵拦截王浚继续顺江而下。

不料,大军在西陵大败,无功而返。

这支军队从西陵退回江陵城中时,在乐乡一带的周旨派遣一部分军队尾随进城,生擒江陵守将孙歆。

前线大捷,杜预趁势进攻江陵,成功攻克江陵。

司马炎下诏,西部军队重新调配:

王浚、唐彬的巴蜀军,马上与胡奋荆州兵、王戎豫州兵联合,共同进攻夏口、武昌两地,将长江重要据点尽快荡平,威逼建业。

杜预的豫州兵主力南下进攻武陵、零陵、长沙、桂阳,坐镇衡阳,稳定荆南局势。

司马炎重新整顿大军之后,王戎派遣部将罗尚、刘乔联合王浚围攻武昌、江夏,两地守军全部投降。

再来看看东部战场。

王浑带领扬州兵分兵三路,分别进攻皖城、巢湖、横江。

在建业的孙皓终于着急,他派遣丞相张悌,携同丹阳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率领三万大军防止敌军逼近都城。

大军行进至牛渚时,丹阳太守沈莹提议,大军应该屯驻于此,等待晋军。

丞相张悌害怕大军长久屯驻,军心涣散,遂带领三万精锐进入长江。

吴军行至横江一带时,顺利将王浑前锋部将张乔团团围困,张乔仅有七千守军,压根无法阻挡。

张乔下令闭塞营垒,写信请降。

副军师诸葛靓劝说张悌,哪有投降还闭塞营垒的,张乔这小子恐怕是假投降,让他带领大军直接端了他老窝。

张悌以“杀降不降”为由,放过了张乔。

张悌与王浑的主力大军展开交战,张悌全军溃败,力战而死。

吴国精锐皆失。

王浚趁势从武昌顺着长江直接向建业进逼。

孙皓再度派遣游击将军张象带领一万水军拦截,张象部将望风投降,吴国境内人心惶惶。

吴主孙皓听取吴主用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建议,分别给都城外的晋军主将王浑、王浚、琅邪王司马伷赠送玺绶请降,试图离间这三路大军。

王浚的舟师经过三山时,王浑派遣使者让他来横江商议军事,王浚以自己扬帆远行,压根停不下来为由,拒绝王浑。

王浚八万蜀军乘着相连百里的战船,擂鼓呐喊冲入建业。

吴主孙皓捆身抬棺请降,吴国四十三个郡,五十二万三千户民众,二十三万名士兵全部归于晋国。

及至黄巾兵起,东汉末年长达九十五年的战乱彻底结束。

一个崭新的、短暂的大一统王朝终于来临~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更多文章

  • 他与武则天一夜风流,这一夜后,他又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情史,言情小说武则天秘史,武则天要抽多少次才能抽到

    图丨来源于网络导言武则天有四大男宠,他们分别是薛怀义、沈南璆、张昌宗、张易之。无论好名、坏名,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三人都是家喻户晓,可唯独沈南璆默默无闻,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沈南璆。沈南璆沈南璆的个人简历非常简单:生卒年不详,何时获宠不详,家中有何人不详。在正史上,关于沈南璆(

  • 武则天为何不传位侄子,而是还政于李唐?或许我们被骗了一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啥要还政李唐,武则天跟李唐关系,武则天还政于李唐本质原因

    武则天剧照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武则天是李家媳妇,只是在一家之主李治死后,将“李府”改为“武俯”,房子还是那座房子,换的只是门头;二、篡夺性质决定,充其量算作鸠占鹊巢,王朝所拥的每一寸土地与武则天无关;三、没有延续下去,搞了一出小插曲,喧嚣一场,曲终人散;四、又被李家子孙夺了回去,一场

  • 从军事力量变化,看唐王朝的兴衰,解析府兵制在唐朝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府兵制的演变及作用,唐朝的军事制度史,唐朝府兵制对后世的影响

    事实上,果真如此的话,人类社会断不可能进步,作为古代人类社会载体的王朝也不会存在。因为压迫一旦产生,就等于播下矛盾的种子,长此下去必然遭来反抗。纵观历史上的每次改朝换代,原因莫不如此,而老百姓无一例外地爆发出了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所以古代的军队设立,一直没有在主观上偏离初衷,这也是国家意识下军队对社会

  • 地图上的战争:苏定方远征西突厥,横扫十万西突厥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定方攻灭突厥原型,苏定方儿子,大唐战神苏定方

    在唐帝国高层政权更新交迭之际,远在西北地区的西突厥开始拥兵自重,阿史那贺鲁开始渐渐试图脱离唐朝控制,很快便在西部边陲之地掀起战火,并且将西突厥的可汗打败,阿史那贺鲁在一时间成为了西突厥最为强大的势力。在拥有了对抗唐朝的能力之后,阿史那贺鲁开始频繁的攻打唐帝国的领土,西突厥大军很快就侵入了庭州之地,进

  • 武则天的“情”与“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国爱情片武则天,武则天情史,武则天要抽多少次才能抽到

    同时,武则天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她的争议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主要讲关于她感情方面的事情。按照《史书》上的记录,武则天的一生有两个正式的丈夫。一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是李治的亲爹,也就是说武则天同时嫁给了父子两个皇帝。这样奇葩的婚姻,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先说武则天跟唐太宗

  • 为何李隆基当上皇帝了还执意除掉姑姑?李隆基:我才当了半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姑姑,李隆基死后是太子当皇帝吗,李隆基最后当皇帝了吗

    (李隆基剧照)然而,太平公主同样怀揣梦想,且雄心万丈,因此她在见识了李隆基的庐山真面目后,开始多管齐下,一方面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备有朝一日同侄子一较高下;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势向朝臣施压,鼓动他们向睿旦请求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再就是拉拢皇长子李成器,散布李隆基不具备继承皇位身份的言论。介于姑侄二

  • 八十年代,一位30岁女人效仿武则天当女皇,下设两个丞相四个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晚年情史大揭秘,历史上最亲近武则天的女人,武则天晚年事迹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稀罕事,在35年前,一位30来岁的女子,在众多“臣子”簇拥下登基称帝,实现了她的女皇梦。称帝仪式上,女皇定国号为“大圣王朝”,同时充实后宫,通过选秀钦定四名年轻童男为正宫、西宫娘娘,赐封两个得力手下为左右丞相,还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御林军……这一幕简直令人怀疑回到了封建王朝,然而这是

  • 大唐“诗仙”李白:一个盛世中的才子,一个乱世中的可怜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诗仙个人资料,关于诗圣李白的资料,李白诗仙卷全文

    唐朝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王朝,别样的盛世总是能够滋生出别样的才子,在这篇浪漫的国土上,诗人李白悄悄的出现在了大唐的历史舞台上,此时的李白是那么的不起眼、不起眼。好在大唐盛世给了李白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从小家境殷实。李白的老爸李客是个地地道道有着汉族血统的商人,他的老

  • 武则天废黜中宗李显,为何还被他再次称帝,背后有哪些微妙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剧照中宗李显废立事件先后跨越21年,对唐朝历史影响很大。李显被废时,武则天完全掌控朝堂,复位时,武则天黯然离场。因此,它是一个时代的开启、也成为一个时代的结束。纵观我国古代历史,一个皇帝如果被废位,那么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前途,就连自身性命也很难保障。而李显却在被废14年后“枯木逢春”,继而再度复位

  • 解析西晋政局:贾南风掌舵朝局,司马氏一族的终极绝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晋贾南风结局,贾南风临终预言,贾南风妹妹

    司马氏掌舵的西晋王朝经过族亲第一乱之后,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成为独掌朝廷权柄的终极执刀人。可能司马懿也不会想到,自己和两个儿子辛辛苦苦历经两代人的艰辛努力,同样历经两代之后落入一位妇人之手。贾南风执掌朝廷权柄八年多,这段时间内,西晋王朝的中央权力和地方势力互相制衡,达到了一种潜在的极致平衡状态。贾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