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显驾崩,一密室中,两女起草一份遗诏,十九天后,韦后一党覆灭

李显驾崩,一密室中,两女起草一份遗诏,十九天后,韦后一党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29 更新时间:2023/12/8 16:09:02

图丨来源于网络

公元710年7月21日,深夜。

一把无情的利剑,刺进韦后的身体,韦后倒地与世长辞,而又经过一夜的屠戮,韦后一党也被消灭殆尽。

造成以上一幕发生的的直接原因,是十九天前,由两个女人共同起草的一份遗诏。

激烈博弈

一、第一轮博弈:立谁为帝

公元710年7月3日,一密室内,两女子对立而坐,一女子道:

“先皇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公主看谁继承皇位好呢”?

另一女子不紧不慢的道:

“上官宰相,你怎么看呢”?

这两女子赫然便是,当时天下最为尊重的两名女子,上官婉儿太平公主

景龙四年,唐中宗李显突然暴毙,而未留下任何遗言。当时朝堂之中,有两大政治势力,分别为以韦后为主的后党,以及以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宗室党。

中宗李显驾崩,双方便以皇位继承人问题、以及辅政人员问题,展开激烈博弈。

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便是两方推出的代表,这两人在各自集团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都机智灵敏,是双方势力最好的代言人。

上官婉儿见太平公主发问,也不着急,不慌不忙的答道:

“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先皇的儿子李重茂了”

这个李重茂是中宗李显最小的儿子。李显有四子,分别为庶长子李重福、嫡长子李重润(韦后所生),三子李重俊(庶子)、四子李重茂。

在当时,韦后所生的李重润,早已因私下议论武则天男宠问题,被赐死了;李重俊也因谋反而被杀了。

中宗李显的儿子,只剩下了庶长子李重福和庶幼子李重俊。

在古时,一向是有嫡立嫡,有长立长,上官婉儿欲立幼子李重俊为皇帝,这其中的门道在哪里呢?

原因很简单,上官婉儿是韦后一党的人,庶长子李重福早已与韦后有隔阂,被韦后贬到“老远山西”,若立李重福为皇帝,很明显是不符合韦党的政治利益的。

本着“朋友的敌人,就是是朋友”的原则,太平公主势必要对,上官婉儿的提议,进行否决,可是太平公主却面无表情的点了头,这又是为何呢?

太平公主也有他的无奈,韦后一党与李唐宗室一党,争执已久,但李唐宗室一党却屡屡处于下风。而处于下风,就自然代表着要适当的让步,立李重茂为皇帝,是韦后一党势在必得的,所以太平公主只能点头。

二、第二轮博弈:辅政人选

太平公主点过头后,又问道:

“重茂年幼,恐怕不能处理好政务,这又该如何是好呢”?

在李唐宗室中,无论是相王李旦,还是太平公主,由于身份的缘故,他们参与政事都是不具合法性的;虽然太后干政也不合法,但是经过武则天多年的运作,太后干政已成习惯。

而最重要的是李唐宗室与韦后的争斗过程中,一直处于下风,而如今中宗李显驾崩,倘若自己没有“参政合法”证书的话,自己一方势必会被韦后所蚕食,死无葬身之地。

上官婉儿见太平公主再次发问,神情严肃的答道:

“当今太后德才兼备,被天下人所敬服,自然要由太后帮助新皇打理政事”。

这回太平公主没有点头,而是冷笑几声后,饶有讽刺意味的说道:

“朝堂之中,人心险恶,韦后与新皇孤儿寡母,恐怕不能处理好政事吧”。

上官婉儿沉默良久道:

“公主怎么看呢”?

太平公主正色道:

“相王向来仁爱,又有丰富的从政经验,由相王帮忙打理政事,自然会高枕无忧”。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有着极大能量的李唐宗室。“参政”就是相王一党的底线,是自己不能触碰的。但是不要紧,现在自己一方占尽优势,只要温水煮青蛙,不愁李唐宗室一党不灭。于是,上官婉儿点了头。

立李重茂为皇帝

太后韦氏垂帘听政

相王李旦辅政

这样一份兼顾韦后一党与李唐宗室一党的遗诏便出炉了。

政治失衡

这是一份十分合理的遗诏,既维护了双方的利益,又能保持政治平衡。

但是,当上官婉儿将这份遗诏内容,告知韦后一党的核心人物时,却遭到了反对。

当朝宰相宗楚客说道:

“太后与相王是叔嫂关系,自古以来叔嫂不相通,恐怕以后不会方便”。

宗楚客的意思很明显,要趁自己一方强,赶紧消灭相王一党,以除后患。

韦后思虑再三后,同意了宗楚客的建议,单方面撕毁了协议,取消了遗诏中相王辅政那一项。

这触及到了相王党的根本利益,相王党势必不会同意,韦后害怕生出事端,便紧急调遣五万府兵入京,稳定局面。

韦后将相王府,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韦后以为相王党再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但是,韦后党在明,相王党在暗,而且韦后百密一疏,忽视了李旦的儿子们,使得李旦的三子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将韦后一党屠戮殆尽。

结语

韦后一党覆灭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一份不起眼的遗诏,

韦后一党准备并未充分,却率先打破政治平衡,使得双方兵戎相见。

而最后,韦后党计差一筹,被屠戮殆尽。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更多文章

  • 隋唐四绝之首罗松,一枪挑开李元霸的双锤,他打得过罗成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成看到罗松战死,李元霸大战罗松,罗成能打得过李元霸吗

    评书演义上说罗松的枪法无人能敌,就连十三杰之首,天下无敌的西府赵王李元霸也惧他三分。罗松单田芳老师曾讲过一段书叫做“一猛一杰会一绝”,一猛指的是四猛之首罗士信,一杰指的是十三杰之首李元霸,一绝指的是四绝之首罗松,也就是说这三个顶尖人物有过一次交手。经过是这样的:话说在四明山一战,手持铁枪的罗士信和挥

  • 解析西晋战争:孙皓乱国!西晋20万大军南下,灭亡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晋灭吴之战简介,西晋灭蜀吴时间,西晋是先灭吴国吗

    晋国立朝已有11年之久,西晋与东吴也断断续续安稳了十一年。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屈居江南一隅之地的吴国政权因为孙皓的大兴屠戮、肆意妄为,尽失天下人心。吴国不断有将领北投西晋。孙皓此人,与孙坚、孙策等人有着相同的性格缺陷。吴国以残暴立国,后来又以残暴灭国,不知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命运的轮回?这一年,晋

  • 他与武则天一夜风流,这一夜后,他又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情史,言情小说武则天秘史,武则天要抽多少次才能抽到

    图丨来源于网络导言武则天有四大男宠,他们分别是薛怀义、沈南璆、张昌宗、张易之。无论好名、坏名,薛怀义、张昌宗、张易之三人都是家喻户晓,可唯独沈南璆默默无闻,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沈南璆。沈南璆沈南璆的个人简历非常简单:生卒年不详,何时获宠不详,家中有何人不详。在正史上,关于沈南璆(

  • 武则天为何不传位侄子,而是还政于李唐?或许我们被骗了一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啥要还政李唐,武则天跟李唐关系,武则天还政于李唐本质原因

    武则天剧照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大概有四点:一、武则天是李家媳妇,只是在一家之主李治死后,将“李府”改为“武俯”,房子还是那座房子,换的只是门头;二、篡夺性质决定,充其量算作鸠占鹊巢,王朝所拥的每一寸土地与武则天无关;三、没有延续下去,搞了一出小插曲,喧嚣一场,曲终人散;四、又被李家子孙夺了回去,一场

  • 从军事力量变化,看唐王朝的兴衰,解析府兵制在唐朝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府兵制的演变及作用,唐朝的军事制度史,唐朝府兵制对后世的影响

    事实上,果真如此的话,人类社会断不可能进步,作为古代人类社会载体的王朝也不会存在。因为压迫一旦产生,就等于播下矛盾的种子,长此下去必然遭来反抗。纵观历史上的每次改朝换代,原因莫不如此,而老百姓无一例外地爆发出了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所以古代的军队设立,一直没有在主观上偏离初衷,这也是国家意识下军队对社会

  • 地图上的战争:苏定方远征西突厥,横扫十万西突厥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定方攻灭突厥原型,苏定方儿子,大唐战神苏定方

    在唐帝国高层政权更新交迭之际,远在西北地区的西突厥开始拥兵自重,阿史那贺鲁开始渐渐试图脱离唐朝控制,很快便在西部边陲之地掀起战火,并且将西突厥的可汗打败,阿史那贺鲁在一时间成为了西突厥最为强大的势力。在拥有了对抗唐朝的能力之后,阿史那贺鲁开始频繁的攻打唐帝国的领土,西突厥大军很快就侵入了庭州之地,进

  • 武则天的“情”与“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国爱情片武则天,武则天情史,武则天要抽多少次才能抽到

    同时,武则天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她的争议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主要讲关于她感情方面的事情。按照《史书》上的记录,武则天的一生有两个正式的丈夫。一个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个就是唐高宗李治。李世民是李治的亲爹,也就是说武则天同时嫁给了父子两个皇帝。这样奇葩的婚姻,她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先说武则天跟唐太宗

  • 为何李隆基当上皇帝了还执意除掉姑姑?李隆基:我才当了半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隆基姑姑,李隆基死后是太子当皇帝吗,李隆基最后当皇帝了吗

    (李隆基剧照)然而,太平公主同样怀揣梦想,且雄心万丈,因此她在见识了李隆基的庐山真面目后,开始多管齐下,一方面有意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备有朝一日同侄子一较高下;另一方面以自己的权势向朝臣施压,鼓动他们向睿旦请求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再就是拉拢皇长子李成器,散布李隆基不具备继承皇位身份的言论。介于姑侄二

  • 八十年代,一位30岁女人效仿武则天当女皇,下设两个丞相四个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晚年情史大揭秘,历史上最亲近武则天的女人,武则天晚年事迹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稀罕事,在35年前,一位30来岁的女子,在众多“臣子”簇拥下登基称帝,实现了她的女皇梦。称帝仪式上,女皇定国号为“大圣王朝”,同时充实后宫,通过选秀钦定四名年轻童男为正宫、西宫娘娘,赐封两个得力手下为左右丞相,还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御林军……这一幕简直令人怀疑回到了封建王朝,然而这是

  • 大唐“诗仙”李白:一个盛世中的才子,一个乱世中的可怜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诗仙个人资料,关于诗圣李白的资料,李白诗仙卷全文

    唐朝是一个彪炳史册的王朝,别样的盛世总是能够滋生出别样的才子,在这篇浪漫的国土上,诗人李白悄悄的出现在了大唐的历史舞台上,此时的李白是那么的不起眼、不起眼。好在大唐盛世给了李白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从小家境殷实。李白的老爸李客是个地地道道有着汉族血统的商人,他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