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的早期历史很模糊,直到勾践他爷爷夫谭的时候,越国才渐渐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越国的发迹,源于晋楚争霸。
春秋中期,晋国在诸卿崛起之后,内耗频繁,在与楚国争霸过程中渐渐地有点力不从心。
这时,来自楚国的降臣申公巫臣提出了一个办法,扶持新崛起的吴国人去跟楚国死磕,晋国在后面出钱出装备、摇旗呐喊就行了。随后就诞生了吴王阖闾和孙武五战入郢的故事。
楚国一看不对劲,也在吴国的背后扶持了一个国家在他后院闹腾。这个国家就是越国。
于是,晋楚争霸就变成了吴越之争。
这个时间点,对应的是夫谭之子越王允常和吴王阖闾所在的时代。
[var1]
到了阖闾之子夫差的时候,吴国强大了,夫差居然跟老东家晋国掰起了手腕,搞了个黄池之会。于是,吴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而越国也就得到了楚国更大的支持。
允常之子勾践则在后面死死地咬住吴国的尾巴。
勾践这一手让一心争霸的夫差很是头疼,吴军疲于奔命。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夫差终于不用再疲于奔命了,因为吴国亡了。
这场争斗最终以勾践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而强大起来的越国也同样不再买楚国的账,开始做起了争霸中原的梦。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兵威大张,趁机率兵北渡黄河,与齐晋楚等诸侯会于徐州。周元王特地遣使册封勾践为方伯。
方伯就是地方诸侯之长,曾经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也都是这个称号。
所以,这个封号意味着,越王勾践成为了诸侯们的新一任霸主。
越国形势图
人们所熟知的越国历史,似乎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但事实上,越国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新霸主勾践一统吴越,再没人在后面咬住尾巴。于是,越国的称霸事业便彻底腾飞了。
勾践先是大方地把淮河流域送给了楚国;把吴国当年侵占的宋地归还;又把泗水流域的一块地送给鲁国。勾践一下子把邻国几乎都讨好了。
越国故都会稽远离中原,不便于称霸。为此,勾践北迁都城到琅琊,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南部。
在展示友好的同时,勾践的越兵“横行于江淮东”,把泗上十二诸侯吓坏了,宋、郑、鲁、卫、陈、蔡等诸侯纷纷入越朝贺。
不仅如此,周元王五年(前471年),勾践废邾隐公而立邾子何:“邾子又无道,越人执之以归,而立公子何”;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鲁哀公被三桓所逼,失国逃奔,勾践收留了他,然后打鲁国。
勾践的称霸之道让忙于内斗的中原各国大气也不敢出。“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越国的霸主地位很快得到了整个中原的承认。
[var1]
勾践
周贞定王四年(前465年),一代霸主勾践薨逝,但越国的霸权并没有就此沉寂。
勾践之子鹿郢、其孙不寿先后即位,并接过了霸主的权杖。周贞定王二十三年(前446年)前后,不寿之子翁弑父自立,是为越王朱勾。
越王朱勾在位37年,其子越王翳在位36年。这70年,是越国霸权的巅峰时期。
朱勾和翳在位期间,齐、楚、晋等大国内部诸卿正在争夺国内政权,秦国则正处在四代乱政。
这时强大的越国频频出征,先后吞并了中原小国藤、郯,齐国的附庸缯等国,还一度威胁正在夺权之中的齐国执政田和。
墨子在其《非攻·下》中描述道:“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可见,当时的越国,与齐楚晋三强并立,号称四强。
然而,强盛之下,渐渐蕴藏着危机。
[var1]
田和
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田和被正式册立为诸侯,成为齐国国君;同年,吴起来到楚国,楚国开始变法。
数年之间,齐楚两国就完成了君主集权的改革,行政效率和社会生产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力之间赶超了越国。
原来的国都琅琊,直接处于齐国的威胁之下,越王翳整天都担心齐军打过来;其次,楚国据有的淮泗之地,将越都琅琊和本土隔断,让琅琊变成了远离本土的孤岛;而当初因为后院起火而亡的吴地,一批残留贵族也死灰复燃,随时准备在越国的后院点起一把大火,重新复国。
面对三重威胁,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年),翳无奈地将国都迁回吴地,一来金蝉脱壳,二来防止后院起火。
然而,越王翳此举却把后院的这点火星点着了。
翳的弟弟豫试图争夺王位,在得到吴人的支持之后,怂恿越王翳杀死了他自己的三个儿子,又试图说服越王翳杀死现太子诸咎。
周烈王元年(前375年),为了自保,诸咎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越王翳,而他自己也没能当上越王,就被吴人杀死。
[var1]
越国形势图
越王翳父子都死了,但这把火还没熄,豫又强制拥立了诸咎之子错枝为王,而越国政权却把持在豫和吴人手中。
周烈王三年(前373年),本土越人不甘政权被吴人把持,老越人大夫寺区便带领一帮越人杀到吴地,将吴人、错枝和豫一网打尽。
然后,寺区拥立了越王翳之子之侯称王,称越王无余。从此越国政权就把持在寺区及其家族手中。
无余的傀儡王位也没能做得安稳,十年后,寺区之弟思杀死无余,拥立无颛为王。
关于无颛的身世,并没有详细记载,大约已经是偏远的王室血脉。
这便是越人“三弑其君”的典故。连续三位越王都被弑杀,导致了越国不仅丢了中原霸主地位,而且国力大减。不过好歹,这次,无颛好像坐稳了王位。
不知是为了消除吴人对政权的影响,还是与寺区、思家族有什么关联,越王无颛将国都又迁回了会稽。
然后,不久无颛也薨逝了,其弟无彊即位。
[var1]
无彊
面对这种局面,越王无彊血液中先祖英武的基因开始一点点被唤醒。
周郝王二年(前313年),经过数十年励精图治,越国似乎又重新强大起来了。
越王无彊觉得,是时候恢复大越帝国的荣光了。
此时秦韩魏三国正与楚齐联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无彊便暗中支持韩魏,向魏国运送了箭矢5万支、战船300艘,大约还一起约定攻齐。
不久,越王无彊率军攻打齐国。此时齐国还没有进行改革,其实是战国里面最弱的。齐国打不赢,便遣使求和。
齐使趁机劝说越王无彊:“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於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原大王之转攻楚也。”
不知道无彊是耳根子软还是真的不明白,居然真的听信了齐国使者的说辞,转头攻楚。
然而,无彊一心想着恢复霸业,却不得其法。
[var1]
楚国疆域图
他不知道越国此次的重新强大,已经是难得的回光返照,而楚国此时刚刚经过吴起变法和威王改革,是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
大约是越国的国力崩溃已经到了临界点,连军队也不给力。越军与楚军刚一接触,便瞬时大乱,楚军大胜,越王无彊死于乱军之中。
越国的称霸梦在此战之后彻底终结。大约无彊没有料到自己这么快就死了,所以连继承人也没有指定,无彊死后,诸子争位,长子玉、次子蹄等将越国瓜分。
楚国由于与秦国争战正酣,无力顾及,便派了大臣昭滑来到越地,为日后吞并越地做准备。
周慎靓王九年(前306年),秦武王薨逝,秦国内乱,楚国终于腾出手来。是年,楚军攻入越地,彻底灭亡了越国,将江东建设为郡。
从此,越国灭亡了。而顽强的越人并没有从此消失,而是进一步南迁到今天的浙江南部和福建、广东一带,也就是百越之地。
[var1]
秦始皇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已灭六国,便着手向四方扩展疆土,其中百越就是其目标之一。
其时,百越之地存在着东瓯、西瓯、闽越等部落国家。
其中,东瓯王叫做安朱,自称是越王无彊次子蹄的后裔;闽越王叫做无诸,自称是越王无彊长子玉的后裔。
当然,由于地盘差人也少,此时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当年勾践的实力和霸气。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屠睢麾下的一支偏师便攻灭了闽越和东瓯,在当地设闽中郡。
当然了,偏远还是有偏远的好处的。秦廷以为,这地方山高路远,民风彪悍,又收不了太多农业税,便没有派官,也没有驻军。
于是,无诸和安朱只是被降了级,但地盘没有变。不久,安朱死,侄摇即位。
[var1]
陈胜吴广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大秦帝国瞬间烽烟遍地。
作为英雄的后裔,无诸和摇本来内心都隐藏着一个大大的梦想。现在一看,好机会,便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反秦的队伍之中,跟着鄱阳县令吴芮混。
后来,西楚霸王项羽横空出世。
本来楚越矛盾早就时过境迁,但项羽挺记仇,你俩就跟着吴芮混吧,还想要王,门都没有。
所以,项羽的失败不是没有原因的。无诸和摇一转头便转投刘邦,与韩信一起将项羽给十面埋伏了。
这次,两人终于捞到了应有的回报。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也就是刘邦称帝的那一年,汉高祖刘邦封无诸为闽越王,继续统领闽中郡,治所就在今天的福州一带,叫做冶城;汉惠帝四年(前191年),汉惠帝正式册封摇为东海王,重建东瓯国,所以摇及其后裔也被称为东瓯王。
虽然此时的东瓯和闽越只是汉帝国的属国,已经不复当年荣光,但他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var1]
七国之乱形势图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七国之乱爆发,秦汉之际一直以没站错队的东瓯国,这次却站错了队,成为了吴王刘濞的盟友。
但是没有关系,周亚夫率领的中央军虽然战胜了七国联军,但吴王刘濞还没死啊。
不久,汉廷的使者来到东瓯,劝说东瓯王欧贞复弃暗投明。于是,贞复派出了欧负鸣以劳军为名,杀死了吴王刘濞,将功折罪。
事后,欧贞复被封为彭泽王,欧贞鸣被封为平都王。
然而,事情并未平静下来。
吴王刘濞居然还有个儿子逃脱了,而且他居然逃到了闽越王欧阳郢那里,还唆使闽越王攻打东瓯,闽越王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心,居然还同意了。
或许闽越王的信心来自于他的军队。因为东瓯居然屡战屡败,汉廷没办法,只好派军队支援东瓯。而闽越就跟汉军打起了游击战,你来我就撤,你一走我又来了。
[var1]
刘彻
这一打就打到了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当年,东瓯王欧贞鸣战死,其子欧望不堪其扰,请求举国内附。
汉武帝允准,将欧望降封为广武侯,其军民4万余人安置在庐江郡,东欧国被划入会稽郡。东瓯人从此融入汉人之中,东瓯国也彻底消失了。
不久汉廷用计,使闽越国进一步分裂为繇和东越国。但东越王余善还不消停,居然自立为帝,谋求与汉廷抗衡。
可惜,余善的时机没选对,要知道此时已经是元鼎六年(前111年),连北方的匈奴都被汉武帝打消停了。汉武帝一声令下,汉廷大军开往闽越。不等汉军到来,繇王居股和建成侯傲便谋杀了余善,投降汉廷。为了永绝后患,汉武帝将闽越贵族全部迁往江淮,并焚毁了闽越都城和宫殿。
自此,最后的越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才彻底消失,融入大汉帝国之中。
顺便说一句,现在欧阳氏和欧氏,可能就是勾践后裔中南迁者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