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结局大不相同,最风光者也是最落魄者,竟然被饿死

春秋五霸结局大不相同,最风光者也是最落魄者,竟然被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28 更新时间:2024/2/21 9:15:01

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与楚庄王,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越王勾践。作为春秋时期风光无限的诸侯盟主,他们最终的命运却各不相同。其中最风光者,同时却也是最凄惨者,最终竟落得被饿死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1.齐桓公姜小白(?-前643年)

桓公于前685年即位后,任用前政敌管仲为相,对国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得齐国实力大增。齐桓公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以“尊王攘夷”为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复卫存邢,南伐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前681年的北杏之盟拉开齐桓公称霸序幕,前679年的鄄之盟正式确立其霸主地位,而前651年的葵丘之盟更是将齐桓公的霸业推上顶峰。

[var1]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就一代霸业

管仲死后,齐桓公信用佞臣易牙竖刁、开方,导致国政大坏。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卧床之际,诸公子为争位发生混战,桓公竟然落得无人照料,最终饿死在病榻上的下场。

2.宋襄公子兹甫(?-前637年)

宋襄公于前650年即位,曾参与齐桓公主持的多次会盟。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借助平定齐国内乱的功劳,于前639年邀集楚、陈、蔡、许、曹、郑等国在鹿邑会盟,图谋称霸。结果在盟会上,宋襄公和楚成王为争当盟主发生纠纷,被楚成王囚禁。

[var1]

宋襄公奢谈仁义,结果兵败受辱

尽管在鲁僖公的调解下,楚成王很快释放宋襄公,但两国的梁子还是结了下来。前638年,两国在泓水开战,空谈“仁义”的宋襄公放弃击敌半渡的良机,竟允许楚军过河后再开战,结果大败亏输,自身也中箭负伤,次年病死。宋襄公争霸不成反丢了性命,成为历史笑柄。

3.晋文公姬重耳(前697-前628年)

晋文公是献公的庶子,因骊姬之乱被迫在外流亡19年,前636年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国夺位。文公在位期间,任用大夫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并作三军六卿制度,使国力、军力大增。

[var1]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建立霸业

晋文公借助于雄厚的国力,立志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并通过平定王子带之乱,赢得周王室的政治支持。前632年,晋军在城濮之战中大破楚国,由此奠定中原霸主地位。同年,晋文公召集诸侯国在践土会盟,周天子代表也参与其会,会上公推晋文公为盟主。4年后,晋文公病逝。

4.秦穆公嬴任好(前682-前621年)

秦穆公于前659年即位后,任用大夫百里奚、蹇叔及谋臣由余,在壮大国力的同时,不断谋求东进。在此期间,秦国灭梁、芮,大败晋国,曾俘获过晋惠公,并助晋文公回国夺位。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再次谋求东进,结果在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中两次败于晋国,遂知难而返,改而向西扩张。

[var1]

秦穆公任用由余,最终称霸西戎

在谋士由余的策划下,秦穆公吞并西戎12国,拓地千余里,一时间称霸西戎。前621年,秦穆公病逝,用177人为其殉葬,其中包括国家精英奄息、仲行、针虎。穆公死后,秦国霸业迅速衰落,很快便陷入长期内乱之中。

5.楚庄王熊侣(?-前591年)

楚庄王于前613年即位,前三年时间中采取韬光养晦、以静观动的对策,终于看清时局,并对未来做好远景规划。庄王亲政后,重用孙叔敖、伍举、苏从等能臣改革国政,发展经济、军力,不断壮大楚国的实力。国力既强,庄王遂北上与晋国争霸,并在前597年的邲之战中取得大胜,一举奠定霸主地位。

[var1]

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击败晋国,建立霸业

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迫使郑许等中原小国归附,又进攻宋国并迫使其与楚媾和。至此,中原诸侯国中的大部已背晋向楚,楚国成为中原事务的新“裁决者”。前591年,庄王突患重病去世,楚国霸业迅速衰落。

6.吴王阖闾(约前537-前496年)

阖闾是吴王僚的堂兄,于前515年指使专诸刺死吴王僚,自立为王。阖闾称王后,重用“兵圣”孙武、楚大夫伍子胥,整军经武、扩军备战,几年时间里便将吴国打造成军事强国。从前512年开始,吴军不断攻击楚国,并于前506年攻陷楚都郢,几乎灭亡楚国,一时间声震华夏,被各国尊为霸主。次年,越国、秦国交相攻吴,吴军只能撤军回国。

[var1]

吴王阖闾屡败楚国,建立霸业

前496年,阖闾亲率大军攻越,在携李之战中曾三次击败越军主力,但随即遭到对方偷袭,导致吴军大败。此役,阖闾被越军斩伤脚拇指,不久便因伤重而死。

7.越王勾践(前520-前465年)

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6年即位,当年便大破吴王阖闾,导致阖闾重伤而死。吴王夫差即位后,矢志为父报仇,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迫使越国投降,并将勾践押解到姑苏城。勾践在吴国历经两年多的屈辱与磨难,最终才被允许回国。

[var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称霸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立志复仇雪耻,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完成梦想。前482年,勾践大败夫差,5年后通过笠泽之战,消灭吴国大部分有生力量。前473年,勾践攻陷姑苏,迫使夫差自杀。随后,勾践北上争霸,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前465年,勾践病逝。

更多文章

  • 小人物的挣扎:楚怀王智斗项羽,险些改变历史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杀楚怀王的历史记录,楚怀王与项羽斗争,楚怀王孙子让项羽解救赵国

    图|来源于网络[var1]〈项羽与楚怀王影视剧形象〉楚怀王在历史大舞台上昙花一现,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傀儡天子”,但是你知道吗?楚怀王曾经也努力过,并且险些成功,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自己的人生!树欲静而风不止:牧羊娃摇身一变成义帝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一乡间田野里,一青年男子仰卧,他

  • 慕容复的大燕国系列之一:一个财迷疯,亡了前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慕容复的燕国世系表,慕容复燕国,慕容复光复燕国有多不靠谱

    看过小说或影视《天龙八部》的朋友都知道,与大侠乔峰齐名的慕容复日夜所思、念兹在兹的愿望,就是光复数百年前已经灭亡的大燕国。为此,他不惜割舍儿女情长,不惜抛却故旧新知,置江湖规则与国家大义于不顾,坏事做绝。只可惜机关算尽仍是空,不仅复国大业终成镜花水月,自己也落得众叛亲离、疯疯癫癫,令人感慨。那么,这

  • 管仲:不孝顺的人不可信,不爱己的人会骗人,齐桓公:我不信、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管仲的智慧有多可怕,齐桓公管仲完整版,齐桓公不听管仲被饿死

    [var1] 齐襄公时,齐国国政混乱,管仲保护公子纠出国避难,而鲍叔牙也保护公子小白逃出国境,随着齐国继续人之间互相残杀,死的死逃的逃,反而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坐收了渔翁之利,他们二人分别被支持者通知回国当齐国国君,而公子小白在回国途中被管仲发现,管仲射了小白一箭,小白装死才逃过了这一劫。然而,齐国的

  • 管仲的治国三板斧,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其中一个方法用了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管仲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管仲是怎样帮助齐桓公称霸的,齐桓公管仲的历史

    [var1] 二、 当时的齐国是个烂摊子。 齐襄公和无知多年来肆意妄为,动不动就发起权力斗争,搞的大臣们惶恐不安,生怕站错队伍脑袋搬家。 而齐国又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奴隶制已经崩溃,但官员任用方式没有调整,社会结构得不到整顿,尤其是齐国的经济落后,在大争之世很难说有什么竞争力。 怎么办? 管仲告

  • 管仲差点杀了齐桓公,齐桓公为什么还称他为仲父?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管仲和齐桓公,齐桓公与管仲为什么能相处40年,齐桓公与管仲间的关系

    [var1] 齐僖公去世之后,留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就是齐襄公,另外两个一个是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而另一位就是鲍叔牙辅佐的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因为齐襄公与妹妹文姜公主私通而密谋杀害鲁桓公一事,引得众大臣纷纷不满,此后公孙无知发动谋反将齐襄王诛杀,齐桓公才得以坐上王位。 [var1] 但是坐上王位的路

  • 第三次河西之战:秦国终于击败魏国,却没能扩大战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与魏国河西之战,魏国河西之败,魏国河西军全军覆没

    [var1] 在第一次河西之战的时候,魏国因为国力上的强大,得以夺取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在第二次河西之战中,秦国调集50万大军反击魏国,却被吴起率领的5万魏武卒击败,这导致秦国元气大伤。但是,秦国并没有放弃对河西之地的争夺。到了秦献公这位君主在位时,秦国在国力恢复之后,又发起了第三次河西之战。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只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在他去世之前就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屈原龙舟图片大全,屈原龙舟价格表,端午节撒粽子纪念屈原图片

    [var1] 我们先来看一看传统的观念中为了纪念屈原而产生的端午节。屈原作为楚国的大臣,他一心抗击秦国,但是受到了贵族子兰等一众人的反对,他们罢免了屈原的职位,将他赶出京城,流放中的屈原心中非常的苦闷,每每只能通过作诗来缓解自己的痛苦。公元前278年,我们都知道那时候秦军已经突破了楚国的京都,这时候

  • 窃符救赵后,信陵君最后是什么结局?老师没有告诉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全文分为几段,信陵君窃符救赵陵,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哪个战争

    [var1] 窃符救赵,是战国时期著名历史典故。故事概况为:魏安釐王二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

  • 秦赵长平之战疑云:60万人一天要多少粮食填饱肚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损失,长平之战赵军被围后秦赵兵力部署,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必败么

    [var1] (图片来自百度战国地图) 此战打得惊天动地规模庞大之余也给世人留下太多太多未解之迷,如最大的迷团莫过于白起为何要坑杀40万赵军降卒?这个困惑人们两千多年的大迷团了,然而笔者也无法给出确切说法,那么笔者谈的是另一个问题,两千年前一支60万人的大队伍如何在距离本国500公里的地方进行长达两

  • 秦赵40万大军对峙了3年?这是我们对长平之战最大的误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长平之战赵秦两国有多少骑兵,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兵力

    [var1] 一、必有一战 我们对长平之战的第一大误解是,秦国单纯是因为上党才对赵国开战的。 秦国最早谋划进攻赵国,是在公元前288年。这一年,秦国和齐国相约,共同称东西二帝。这件事的背后是有深意的。 首先,秦国要求韩魏出席称帝仪式,并约定共同伐赵,“著之盘盂”;其次,秦国派魏冉入齐,约定共同称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