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这个芈月在历史上公然讲的这个黄段子,一不留神还被史学家们给记到战国策里了。开玩笑,战国策仅次于史记,那都是那都是响当当的史书,能让你流芳千古,也能让你遗愁晚年,这个芈月的黄段子,我估计是也不能让他流芳千古吧,至于是不是留遗臭万年,这个取决于你怎么看了。
[var1]
话说这一年是楚国发兵攻打韩国,把韩国一个很重要的城池一下子围了五个月,围得水泄不通,眼看城池就要不保。而韩国之前就像秦国,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求救使者,那时候韩国和秦国关系不错,双方互保吧,但是虽然派出这么多求救使者,但都没有得到秦国的准确答复,没说派兵去救,也没说不派兵。到底怎么办呢?无奈之下呀,韩国只好派出了一位口才极好的名叫尚晋的大臣,再次前往秦国求救,来到了秦国,见到了坐在高台上的秦昭王,就是芈月的儿子,在行完大礼之后,开门见山的直接挑明了问题说。
[var1]
秦国和韩国关系一直都很好,韩国战败后,接着受到攻击的就会是秦国,所谓唇亡齿寒呐,希望秦王您好好考虑考虑。虽说尚晋这话是说给秦昭王听的,但是那时候,秦国说话算数的却是秦昭王的母亲秦宣太后,也就是我们说的芈月同志,芈月同志这时候正坐在屏风后面呢。这秦宣太后芈月,她听完了尚晋的话之后,想了想,就把尚晋给叫来了,叫了进去说道韩国的使者,来了一个又一个,那还就尚晋说的有道理,说的是人话。
[var1]
但是接下来,秦宣太后,同芈月志发表了一通话,他说的这一通话呀,那是相当的猛烈,此话可以被称作是所有中国历史著作中最不正经的一段话。为什么?因为芈月秦宣太后,讲了一段黄段子。究竟讲的是什么黄段子呢?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翻译过来就是说,这芈月,就对韩国使者上说。之前我在伺候先王的时候,就是在伺候老公的时候。当他一屁股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就感觉很累。实话实说,一屁股压身上,那当然觉得累呀。接下来芈月又说了,可是,当它把整个身子都压在我身上的时候,我却一点都不显重。
[var1]
这话说的,说到这儿,她还故意停顿下来,问问尚晋是否知道这里面的原因呢。这不是废话吗?结过婚的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估计所有的人,包括在上晋在内的所有的人在听到这话的时候肯定都傻眼了,这哪跟哪儿,这哪是一国太后该说的话呀,这简直就是一朵奇葩。但是韩国使者尚晋并没有回答她,估计他也知道答案,但是,这让人怎么说呢?也不好回答是吧?在擦擦额头上的冷汗之后,就恭恭敬敬的听秦国的太后芈月同志自个儿是怎么说这个答案的。芈月同志就堂而皇之的就把答案给说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后面那个姿势对我有好处。
[var1]
那不废话吗?伺候先王的时候,在床上,这先王一屁股坐到身上,当然觉得累,可全趴到身上了,就觉得不累了,那是因为。那因为什么呢?我不说你也知道。所以说,综上所述,我们就得出这样一个答案,如果现在我秦国出兵去救援你们韩国,就要替韩国承受来自楚国的所有压力,我们不仅会损兵折将,而且还会搭上大量的粮草,劳民伤财。这就和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一样,诶这么做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这纯属是一屁股坐我身上。
[var1]
所以说,对此,我秦国当然不会出兵。虽说秦宣太后、芈月同志举的这个例子并不太雅观,但是怎么说呢,话糙理不糙吧,还真就这个道理。所以,直到最后,韩国人也没有从秦国那儿能借得了一兵一卒,不过正是因为如此,在堂堂皇皇的史书战国策上,在正儿八经的写下了一个著名的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