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博学多才的康熙参加科举,能是什么水平?

博学多才的康熙参加科举,能是什么水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11 更新时间:2024/3/5 21:58:30

第一个学贯中西的帝

康熙8岁登基,68岁暴病驾崩,在位61载,马不停蹄地开创了一代盛世。擒拿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改革政治、平定准噶尔,废寝忘食地操劳着国政,好像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然而背地里他也没闲着,不声不响地生了55个娃。虽然康熙日理万机,却并非胸无点墨。史书上记载康熙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堪称大师。

康熙的才学在中国帝王史上,绝对前无古人(后面倒真有个来者,就是他的孙子乾隆)。康熙学贯中外,天文、地理、医学、数学、绘画、诗词、建筑、机械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领域,没有康熙不会的才能。清朝内务府刊刻的《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是康熙老爷子诗词歌赋的彰显;法国传教士让·弗朗索瓦·热尔比永(汉名张诚)的《张诚日记》,是康熙涉猎数学、科技的见证。比之近代洋务派以及新文化运动拥抱"科学"的热情,康熙早了近200年。

康熙确实对西学,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痴迷,这些是有据可查的。如《张诚日记》中说:(康熙)每次上课,几乎没有一回不称赞欧洲科学的。康熙不但对西方传教士优待有加,而且还经常带着传教士一起出巡。有一次康熙带着比利时传教士Ferdinand Verbiest(这一大串英文,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但中文名你肯定听说过,南怀仁)出去游巡,归途中遇大雨,河水水位上涨,不能徒步过岸,但是河上却只有一艘小船。康熙拉着南怀仁一同过河,却让岳父佟国维趟水过河。可见康熙对西方传教士的"情有独钟",在岳父面前一碗水也很难端平。要不是后来传教士们得意忘形,企图废除中国两千年的祭孔传统,因此都被踹出了国门,西学或许在当时还真能发展起来。

言归正传,科举考的毕竟不是西学,而是实打实的汉文八股,那么康熙在这方面的斤量如何呢?

康熙的西学确实是有几把刷子的。在那个最为闭塞的年代,在西学领域,全中国恐怕都没有能够出其右者。而至于康熙的文学成就,虽然称不上大家,但也是颇具造诣的。1670年,当时的康熙年仅17岁,他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请大儒们讲儒学。从那时起,他正式接受汉文化,博览群书,并且能够写得一手好诗篇,如康熙的《菩萨顶》一诗:

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山东大学王教授就曾中肯地评价过康熙的诗歌: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而韵味悠长,但乏文丽力而浑朴自然,多骨力而昂扬激进。话中虽然多对康熙诗文褒奖,但言外之意是:用诗人的标准来衡量康熙,他还是称不上大家。不过对于一个日理万机还要学贯中西的人来说,能有如此高的诗词成就已实属不易了,何必求全责备呢?以康熙的文化水平去考科举,估计进入殿试基本上是十拿九稳的,再努努力中个进士也不是不可能的。

康熙既能处理好国家大事,又能写一手好的诗词歌赋,还精通天文星象、艺术科技,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多少人寒窗苦读几十载,熬尽心血,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康熙却能一手抓军事,一手抓西学,后背还背着2亿人的吃饭问题,都能不费吹灰之力考中进士,只能说是天纵奇才了。那么,这真的可能吗?恐怕事实要让每个人都大跌眼镜。

老蟑爬的字,驴唇不对马嘴的文章,这才是康熙的真水平

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次年,紫禁城就被更名为故宫博物馆。皇宫禁地里那些秘而不宣的原始资料,就这样昭然于天下。一大批文史学者自然对此趋之若鹜,如陈寅恪就是其中之一。

1929年,陈寅恪来到故宫,整理了这批档案。他惊讶地发现关于康熙的档案资料和历史记载的完全不一样,其中一大批清廷史学家引以为傲的文学才能,与陈寅恪所发现的新材料大相径庭。档案中康熙亲笔所书的汉字,犹如宣纸上爬满蟑螂一般不堪入目。并且语句不通顺,连篇累页的错别字。如果他真是一个汉文化高深的学者,怎么可能写出如此聱牙诘曲的文章呢?很多学者当时都感觉:被康熙骗了200多年。就他这点墨水,别说中进士了,初考的乡试那关恐怕都过不了。刚填完报名表,考官一看他写的字,可能随手就扔进垃圾桶了。

康熙推崇儒家文化应该不假,而至于他本人的造诣实在是不怎么深厚,对汉文化的学习也只是浅尝辄止罢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康熙也是人,他还要打仗,还要处理政务,还要学习医疗科技,而对于高深莫测又晦涩难懂的汉文化,也只能不求甚解了。

康熙一生的诗词歌赋文章并不少,但都是他人的代笔。在清宫内,康熙身边豢养着一大批御用文人,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康熙在文化上打点门面。康熙为了自己"天子圣人"形象,苦心孤诣地造假。不过这种现象并非康熙独创,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乾隆的诗文就有很多是他人带笔的。这种找枪手代写的现象,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概莫能外。

或许真就像胡适说的那样,"一切帝王史都是制造。"康熙所开创的一代盛世,自然不能够忽视,但绝对不能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外表,就认为他也有着一颗能文能武的心。就算他再学贯中西,我们也不能忘了他并非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学者,而是一个时时刻刻强调"君权神授"的帝王。他处心积虑所要思考的,就是让自己由内到外,都成为万民臣服的圣主。当权力集中在他一人之手时,呼风唤雨都能,更别说让别人替他写两句诗了。所以说我们看到的康熙,就是他本人想让我们看到的。并且更不能忘记的是,这个表面上文武双全的人,还是一位说错一个字就满门抄斩的主。历史的光鲜总会被无限地渲染,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又有几人知道背后数不尽的薄凉呢?

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程,可以上西瓜视频搜索李永乐老师。李永乐老师在西瓜视频上传的作品,无不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复杂的知识被他简单化、明了化、通俗化,让人们看了之后获益匪浅。西瓜视频上还有一大批像李老师这样优秀的创作人,有的时候浏览一下西瓜视频,真的能在闲暇之余扩充自己的知识。

更多文章

  • 清朝最肥衙门:门卫工资堪比巡抚,负责人年收入比肩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官员真实收入,清朝官员工资一览表,清朝最大的衙门

    咱们先来看看清朝官员的俸禄情况,清朝承袭明朝的制度,因此文武官员的俸禄非常低,只有不到200两白银。到雍正时期,设立“养廉银”,官员们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以地方官为例,大多数总督的养廉银在1.3万-2万两之间,巡抚的养廉银在1万-1.5万两之间。咱们再以广东省地方官员为例,两广总督的一年的养廉

  • 最怂的帝国主义国家:被非洲国家暴打,连清朝都不怕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与奥斯曼帝国谁强,国际上认为侵略性最强的几个国家,奥斯曼帝国有没有打过清朝

    一、罗马帝国的梦想这个国家就是欧洲排名第六的意大利王国!1861年,撒丁王国改称意大利王国,在1871年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意大利的统治者梦想着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荣光,因此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当时,欧洲已经没有可以占领的领土了,于是意大利将目标投向了非洲大陆,先后夺取了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以

  • 胡林翼:我的岳父是个大官,比曾国藩的牛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胡林翼曾国藩最强搭档,胡林翼是曾国藩的弟弟,胡林翼与曾国藩

    胡林翼致左宗棠信,称“季高先生姻丈执事” 据记载,胡林翼八岁那年,随祖父胡显韶在益阳县志馆。时陶澍被任命为川东道,赴任时取道益阳(益阳是陶澍故乡安化的邻县)。陶澍拜会胡显韶时,一见胡林翼,便“惊为伟器,以第七女静娟字之”,并高兴地说:“我已经得到一位乘龙快婿!”于是,胡林翼与五岁的陶静娟“拜于堂上

  • 和珅没贪污过银子,为啥被赐死?嘉庆不小心,说出十八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被嘉庆赐死前说了什么,和珅谁赐死的,嘉庆赐死和珅对不对

    和珅不是贪官?有人觉得编者再为和珅洗白,其实还真不是我为和珅洗白,而是根据和珅的罪状进行分析的。1799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帝在养心殿无疾而终,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将其抄家,查获白银三千万两之多,珠宝玉器古玩更是不计其数。影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的形象和珅贪赃枉法是肯定的,但我为啥

  • 敢抢洪秀全的女人,还要殴打天王,东王杨秀清为啥这么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洪秀全对杨秀清痛下杀手,杨秀清洪秀全访谈,东王杨秀清怎么逼洪秀全的

    话说太平军一路转战,队伍规模逐渐壮大,而洪秀全的女人也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洪秀全“俨然君子,而颇好女宠,未登大宝,已有妻妾十余人”。等到定都天京后,洪天王彻底成了宅男,安居天王府中,要知道将江南自古多佳丽,于是广招美女入宫。据记载“下陈号娘娘者八十七人,后宫绮丽,乃不可胜数”。偌大的天王府中只有洪

  • 成也女人,败也女人!清朝近三百年的江山,成败在此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成也女人败也女人的故事,清朝最鼎盛时期的女人,清朝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1613年,在蒙古科尔沁部的草原上,一个女孩降生了,父母非常高兴,为女孩取名布木布泰,意为天降贵人。13年后,女孩被哥哥护送到盛京,嫁给后金的四贝勒皇太极,成为他的侧福晋。皇太极成为皇帝后,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但她的地位并不高,直到她的儿子即位。1643年8月,庄妃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是为顺治帝,此

  • 曾国藩的相人术(一):从眉毛看一个男人的运势与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相人口诀,男性眉毛运势,男人从眉毛看面相配图

    在政治上他做到了文人梦寐以求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的谥号是文官死后的最高殊荣:文正,在军事上他不仅凭借一己之力创办在近代史上威名赫赫的湘军,还成功的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此外它还首先开创了新式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奠基人。在在个人品德上他又被人称之为“三不朽”之圣人,在

  • 众人皆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可谁知他才是急先锋,一个被遗忘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左宗棠收复新疆更应该感谢谁,左宗棠收复的新疆,左宗棠平定新疆连环画

    刘锦棠,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出生,十岁的时候,其父亲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阵亡。成年之后,他投奔在湘军为官的叔叔刘松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多年征战,从一个士兵直至官至道台。同治七年(1868年),刘锦棠叔侄随左宗棠转战西北,平定西北地区的回乱。同治九年(1870年),其叔叔刘松山在金积堡之

  • 康熙六下江南,看到孔子墓就是不拜,孔子后人用布一遮,立马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拜孔子不肯下跪,康熙在孔子墓前如何下跪的,台湾孔子后代评价孔子

    康熙在位期间,爱护百姓,很少做劳民伤财的事情。康熙曾六次巡游江南,途中经过山东,在山东的时候,康熙做了很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比如说:关爱孤寡老人,减轻人民赋税。除此之外,他还保持着原则,有三件事情没有做,从这三件事中,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爱民如子,对百姓非常关爱。第一件事情就是:他虽然祭拜泰山,但是却不

  • 水师提督丁汝昌:死后被光绪下旨抄家,15年不许下葬,后人今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汝昌临终感言,丁汝昌死亡真相揭秘,丁汝昌死后葬礼

    曾经亚洲第一的水上舰队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内被实力远弱于自己的日本舰队击败,主力尽丧,几乎全军覆没。辉煌何在,屈辱怎奈,已经被各方压力折磨得憔悴不已的丁汝昌在悲愤和凄凉中壮烈殉国。丁汝昌以身殉国后,《纽约时报》这样写道:“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