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众人皆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可谁知他才是急先锋,一个被遗忘的英雄

众人皆知左宗棠收复新疆,可谁知他才是急先锋,一个被遗忘的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51 更新时间:2023/12/14 10:10:52

刘锦棠,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出生,十岁的时候,其父亲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阵亡。成年之后,他投奔在湘军为官的叔叔刘松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多年征战,从一个士兵直至官至道台。同治七年(1868年),刘锦棠叔侄随左宗棠转战西北,平定西北地区的回乱。同治九年(1870年),其叔叔刘松山在金积堡之战中被回军打死。左宗棠十分器重刘锦棠的才能,遂清廷保举,由刘锦棠袭其叔叔的职务,加三品卿衔,统帅属下湘军。年仅26岁的刘锦棠很快显露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在他的统率之下,清军一战攻克金积堡,生擒了回军首领马五。

之后率领属下大战回军首领马化龙,打败其众,诛杀马化龙父子,并生擒马八条等回军首领。接下来两年,刘锦棠又相继消灭马寿、马天禄、马桂源等部回军,大败西北回军的领袖白彦虎,将其逐出甘肃。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马家军基本被荡平。《清史稿》称其“提湘军八十营,扼攻九十里,往往彻夜不休,露立冰天雪窖中”。为了表彰他的英勇表现,清廷授予他“法福灵阿巴图鲁”的称号,并赏穿黄马褂,这在当时是最高荣誉。

光绪元年(1875年),刘锦棠的军事生涯又迎来了新的亮点。这一年,左宗棠被任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开始部署出兵收复新疆。年仅31岁的刘锦棠受到左宗棠的充分信任,担任西征大军的前线总指挥。在左宗棠坐镇后方、主要负责筹措粮饷的情况下,刘锦棠实际上担当起了收复新疆的重任。当时的新疆,正被中亚的浩罕侵略者古柏统治着。阿古柏依靠俄国支持,以中亚雇佣军为主要军事力量,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黑暗的统治。西北回乱的核心人物白彦虎在被刘锦棠击败以后,也逃到新疆,与阿古柏勾结到了一起。

刘锦棠统率大军入疆之后,按照先北后南的总方针,首先进攻北疆诸城。由于计划周祥,官兵骁勇,加上各族人民的支持,清军很快击败北疆的阿古柏军,收复达坂城、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城,北疆宣告光复。阿古柏走投无路,服毒自尽。紧接着,刘锦棠又统率大军南下越过天山,直捣南疆,追击白彦虎残部。南疆各族人民,早已苦于阿古柏的统治,更不堪忍受白彦虎的骚扰,“旦夕望我军如时雨”。清军一到,各族人民纷纷箪食壶浆,迎接大军。刘锦棠连下阿克苏、乌什、喀什、叶尔羌诸城,南疆也宣告光复。白彦虎势穷力孤,只得出逃俄国寻求庇佑。到光绪五年(1879年),浩罕国又派军队入侵南疆,遭到刘锦棠大军的迎头痛击,被斩首二千余人,仓皇逃走。至此,清军终于完全收复新疆,并稳定住了新疆的形势。

收复新疆之后,伊犁问题又摆在了刘锦棠的面前。阿古柏入侵时,伊犁被俄国趁机侵占。清军收复新疆之后,要求俄国退出伊犁,俄国则企图以武力继续占领伊犁。为此,清廷派出了以曾纪泽为首的代表团,同俄国交涉伊犁问题。刘锦棠自有两手准备,谈的拢就谈,谈不拢就打。刘锦棠做好了武力收复伊犁的准备,为曾纪泽提供了有力的武力后盾。在刘锦棠的支持下,中俄最终签订《伊犁条约》,中方以放弃对特尔果斯河以西领土的要求,换取了俄国放弃伊犁。刘锦棠为争回伊犁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时人杨昌俊曾有一首著名的诗,诗曰:

大将筹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

引得春风度玉关。

后世之人都以为这首诗写的是左宗棠,其实是个误会。实际上,左宗棠早在光绪七年(1881年)就已经调到了北京军机处,新疆筹边的事宜基本都是刘锦棠在一力承担。更何况左宗棠身为陕甘总督,湘军统帅,称其“大将”是很不恰当的,所以这首诗里的“筹边大将”并不是左宗棠,而显然只能是刘锦棠。

更多文章

  • 康熙六下江南,看到孔子墓就是不拜,孔子后人用布一遮,立马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拜孔子不肯下跪,康熙在孔子墓前如何下跪的,台湾孔子后代评价孔子

    康熙在位期间,爱护百姓,很少做劳民伤财的事情。康熙曾六次巡游江南,途中经过山东,在山东的时候,康熙做了很多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比如说:关爱孤寡老人,减轻人民赋税。除此之外,他还保持着原则,有三件事情没有做,从这三件事中,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爱民如子,对百姓非常关爱。第一件事情就是:他虽然祭拜泰山,但是却不

  • 水师提督丁汝昌:死后被光绪下旨抄家,15年不许下葬,后人今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汝昌临终感言,丁汝昌死亡真相揭秘,丁汝昌死后葬礼

    曾经亚洲第一的水上舰队在短短7个月的时间内被实力远弱于自己的日本舰队击败,主力尽丧,几乎全军覆没。辉煌何在,屈辱怎奈,已经被各方压力折磨得憔悴不已的丁汝昌在悲愤和凄凉中壮烈殉国。丁汝昌以身殉国后,《纽约时报》这样写道:“三名中国海军将领,北洋舰队司令丁汝昌将军、右翼总兵兼“定远”舰舰长刘步蟾将军和张

  • 地图上的战争:金田起义爆发!洪秀全大败清军,在永安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田永安,洪秀全金田哪里人,永安封王名单

    洪秀全出生于嘉庆年间,曾经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一一落榜。当时整个清王朝境内,除了鸦片战争的侵蚀,还有西方民主思想开始渐渐渗透进中国,洪秀全也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全盘接受了西方基督教思想,作为自己领导金田起义的指导思想。洪秀全为广东人,鸦片战争的爆发让清王朝不得不开放通商口岸,这也成为了西方民主思想进入中

  • 晚清时的文人升官捷径:师爷出身的左宗棠,幕僚出身的李鸿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左宗棠李鸿章谁权力大,对李鸿章和左宗棠评价,李鸿章左宗棠矛盾

    在古代想从科举做官是非常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必须都是有极大的天赋,再加上非常大的运气才有可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了举人进士。像范进中举那样高龄中榜的,其实不在少数。乾隆皇帝有个老师,叫沈德潜,在清朝的历史上,这算是一个知名的大诗人。很多乾隆皇帝著名的诗,其实都有是由沈德潜代笔,就是这么一个文化水平非

  • 乾隆微服私访为何吃了瓜农的瓜还要杀害瓜农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私访时为啥把瓜农杀了,乾隆为何要处死瓜农,乾隆微服私访老片

    这时候的乾隆皇帝,未免就要到处微服私访一番,似乎乾隆皇帝也是历史上最爱微服私访的一个皇帝。所以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也有很多,当然真不真实就另说了。反正这些关于他的传说,也都比较有意思。大家听说之后,也就全当逗乐了,大不可当真。话说有一年的夏天,烈日当头,乾隆带着一群随从来到了一片瓜田。瓜农看到乾隆帝,

  • 地图上的战争:曾国藩被围南昌,天京事变爆发,战局瞬间扭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曾国藩攻破天京后果,曾国藩被围天京时说的话,曾国藩围攻天京战略图

    太平军将领翼王石达开带领了三万大军从武昌进入江西,准备围困在南昌驻守的曾国藩。石达开的南下,让驻守的义宁的清军总兵刘开泰毫无还手之力,石达开不费摧毁之力就打垮了义宁的守军,长驱直入江西境内。一时间,新昌、上高、瑞州、新喻、临江等地尽数被顺利拿下。太平军的步步紧逼,让曾国藩毫无办法,一方面现在胡林翼、

  • 洪承畴等降臣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为何乾隆还要把他们写入贰臣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对洪承畴评价,明朝贰臣洪承畴,贰臣洪承畴为何惹人争议

    满清人口稀少,却能入主中原,完全是靠着明朝的降兵降将,以洪承畴为代表的文人集团,以耿仲明、尚可喜为代表的武将,可以说,为清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却被汉人所不齿,称之为“汉奸”。可是这些人死后,却被乾隆帝编入《贰臣传》留下千古骂名。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贰臣传尤其是洪承畴,早在崇祯初年,洪承畴已经官

  • 曾国藩尽心提携沈葆桢,为何沈葆桢要对恩师“恩将仇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葆桢曾国藩挽联,沈葆桢恩将仇报,曾国藩与沈葆桢彻底决裂

    1856年,这年沈葆桢被任命为九江知府,但此时的他,并没有能够真正的去上任,原因是当时九江城仍旧处于太平军的控制范围。身处于这种窘境的沈葆桢,没有办法进入九江城,是曾国藩看到了这种局面,他好心为了国家延揽人才,不愿意看到沈葆桢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把沈葆桢招致自己的帐下,成为自己幕僚中的一员。曾国藩对

  • 17岁守寡,25岁成为首富,慈禧认她为干女儿,42岁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年轻48岁真实照片,慈禧18岁守寡照片,慈禧的家族兴衰史

    周莹旧照(1869――1911)周莹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的陕西省三原县一个殷实的家庭,小的时候她天资聪颖,父亲把她送到县里读私塾。等长到17岁的时候,周莹嫁给了泾阳县安吴堡吴家的大少爷吴聘,两家本来门当户对,小夫妻俩也相敬如宾,幸福的日子总是令上天嫉妒,周莹美好的憧憬被丈夫和公公相继离世而破碎。作为从小

  • 地图上的战争:永历帝逃亡缅甸,吴三桂弑杀永历帝于篦子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吴三桂杀永历,吴三桂杀永历父子完整版,历史上吴三桂占领的区域

    历经千难万险的永历帝途径铁壁关、木邦、锡波、阿瓦,终于抵达缅甸国都。数日后永历帝被安置在阿瓦城外临时构造的一座简陋的屋子里,作为他自己的行宫,也许此时的永历帝早已经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帝王的那份尊崇,来到缅甸的他仅仅是徒有虚名的帝王。除此之外,处于云南边境之地的李定国,还在木邦艰难的维系着南明朝廷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