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连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啥一直没找到

连170万年前的人都被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啥一直没找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4/1/9 16:20:53

这段历史是漫长的,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明古国的见证。而这些历史是如被了解、如何被认同的呢?这就是靠着考古的挖掘和发现了。人类的漫长历史就在我们的脚下。

在中国的历史上,确定所有的历史时期的事件,与世界其他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和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来没有断掉过传承和发展。

中国的历史在近8000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都是脉络清晰,传承有序的。这在全世界的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史发展中都是绝无仅有、得天独厚的。这要归功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国的地理环境。

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上中国西部被广大的山脉和高原所包围,这就给中国这片土地以独立发展、和平发展的契机。印度虽然也是一个独立的大陆,但在兴都库什山确有一个巨大的缺口导致了外族的侵略。

而中国在几千年来都享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再加上中华民族的文明和各项能力的优越也导致北方的外族无法攻破华夏民族的防守。这才保住了中华民族的一脉相传。

在中国的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三皇五帝时期,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到中国历史和人文历史的发展是清晰和连贯的。这种连贯保证了我们这个民族能够追根溯源。

但在今天的考古领域中,仍然有一些无法解释和尚未能够解释的谜团。这些谜团不涉及中华民族的历史断代或者说是不是有什么空白的时代没有被发现。

而是有一些时代甚至是朝我们在考古领域还没能够用最实际的考古发现来证明。毕竟历史太过漫长,历史的遗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今天我们就讲一讲一个没有被考古证实的时代。

这个时代就是夏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夏王朝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家,是由大禹的儿子建立的。实际上在大禹时期夏王朝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启将之正式地建成了国家。

在中国的历史上,夏王朝是第一个有明确的国家政治体制、明确的国家经济体制、明确的国家军事体制的王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性时期。

但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夏王朝的王朝遗址或者一些明确的历史资料证明夏王朝的存在。这是中国历史学界的一个遗憾,有很多人说170万年前的古人类都找到了。

商朝也被证实是确实存在的,为什么只有夏王朝是找不到的呢?难道说夏王朝本身真的不存在么?如果说夏王朝不存在的话,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出现一段900年的历史空白期。

其实为什么找不到夏王朝的遗址或者文献,这要从中国当时的历史现实来考虑。要知道在中国商朝的时候,当时的国家可不像现在大家想的那样。商朝还是一个部落联盟的性质。

那时的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政治体制,而是各个部落都承认商部落的统治地位,并商部落纳贡而已。其实各部落还是相互独立的。所以说我们在考古中发现的商朝其实不过是商部落的聚集地而已。

这样看来在夏王朝的时候政治体制是更加的松散的,而且关键的是在夏王朝时期中国的文字系统和书写系统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并没有历史资料证明夏王朝有明确的书写和载体。

这就更难发现夏王朝的遗存了,商朝好歹还有甲骨这种可能被留存的文字载体,而夏王朝却没有。那个时代还大量地使用结绳记事呢,这样的记录形式,别说现在了,故事绳子放一段时间后自己都忘了说的是什么了。

总结:所以说夏王朝的历史时期和当时的文化发展程度,很难真正留下什么能够明确证明是夏王朝的历史遗存。首先从文字上夏王朝还不具备留存文字资料的能力。

再次从建筑角度上,夏王朝时期还是原始的部落制度,而且当时的建筑水平估计也没有进化到商代的能力。所以说想要在近4000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其实是有些困难的。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称帝前称号是吴王,为何登基后定国号为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这对朱元璋来说,定国号为大明是一个法统建构的根本性转向。『吴王』是韩林儿封给朱元璋的爵位,那为什么叫『吴』呢?因为韩宋政权之前就给朱元璋封了『吴国公』。二十三年,韩林儿册明太祖为吴王。龙凤七年辛丑正月,亳都升太祖为吴国公。因此,无论是『吴国公』还是『吴王』,都是韩宋政权给朱元璋册封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齐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七雄之齐国,战国七雄各国君主,齐国国君世系

    [var1]齐国的始祖是太公望(即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田氏的先祖是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妫姓,陈氏,后改田氏,避祸奔齐,齐桓公以之为工正,传至田桓子,施惠于民,民心向归田氏,田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魏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期魏国西河学堂,魏国世系,风云战国魏国

    [var1]魏氏的先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受到晋献公重用,晋升为大夫,灭姬姓魏国,得封魏地,由此得姓。毕万之后魏犨追随晋文公,渐渐兴盛。晋阳之战时,魏氏、韩氏倒戈,与赵氏共灭智伯,三卿独霸,瓜分晋国土地。最终在前403年,魏文侯与韩、赵三家分晋,建立魏国。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韩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雄韩国,战国韩国军队,战国时韩国有哪些名人

    [var1]韩国的先人韩武子(晋武公叔父)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由此得姓。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渐渐兴盛起来。晋阳之战时,韩氏、魏氏倒戈,与赵氏共灭智伯,三卿独霸,瓜分晋国土地。最终在前403年,韩景侯与魏、赵三家分晋,建立韩国。韩景侯(?-公元前400年)前409年—前400年在位,姬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赵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赵国赵惠王资料,战国赵国篇全集完整版,战国赵国的女人漂亮

    [var1]赵国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由此为赵氏。自侍奉晋文公以来历经二十余代,打破六卿制衡的格局,联合韩氏、魏氏二家共灭智氏,瓜分晋国土地,最终在前403年,赵烈侯与韩、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赵烈侯(?—公元前400年)前409年—前400年在位,嬴姓,赵氏,名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秦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战国秦国名将,战国秦国统一过程

    [var1]秦国的始祖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号曰“秦嬴”,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至此正式建国。春秋时期,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到秦穆公时期称霸西戎,成为春秋四大强国,位列“春秋五霸”,此后被晋国死死压制在西方,不得东出,渐渐衰落,直到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燕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时期燕国君主列表,风云战国纪录片燕国篇,燕国世系

    [var1]燕国的始祖是周文王庶长子召公,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战国时期跻身为七雄之一,地处北方,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战国时期君主世系以三家分晋时间(前403年)开始。燕后简公(?-公元前3

  • 战国七雄君主世系——楚国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时期七雄楚国君王,战国晚期楚国女子服饰,楚国国王世系

    [var1]楚国的始祖或谓高阳,或谓颛顼,或谓祝融,鬻熊在商衰周兴时,审时度势,率族及时投靠周文王,是楚国的最早缔造者,到熊绎时,周成王封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从而正式建国,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大肆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

  • 要是没有三家分晋,那统一中国就根本没秦国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家不分晋秦国有机会吗,晋分三家,秦国统一后的电视剧

    [var1][var1][var1]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三家联合灭掉了同为晋国四卿的智氏。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var1]强

  • 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春秋二宝:和氏璧、随侯珠,今安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上和氏璧的样子,简要介绍和氏璧的故事,赵王的和氏璧是从哪里弄来的

    和氏璧与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珍宝,并称为“春秋二宝”或“随和”。和氏璧的由来:和氏璧最早见载中国东周末年著作《韩非子·和氏第十三》:楚国人卞和在楚地的山中发现一块外裹岩石的美玉,他将这块玉献给当时的君主楚厉王,而楚国王室认为和氏贡献的只是一块石头,欺骗了君王。于是楚厉王下令将和氏左脚砍去。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