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率军回北平时,给一个小城改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沿用到至今

朱棣率军回北平时,给一个小城改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沿用到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72 更新时间:2024/1/24 9:23:37

01

今时今日,很多商品的热销除了依靠自身的好口碑与好质量以外,更免不了依靠名人效应。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品牌都会聘请代言人为自己代言,就算是高级奢侈品也不例外。那么在古代,谁要是跟皇帝沾上点关系,这个人或者这个地方的命运,也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座,因为和朱棣有关系而出了名的城市。

历史上的藩王之乱这么多,什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朱元璋不可能不懂得设藩的危害。可是为什么,他还是选择建立藩王制度,分封诸侯?这也许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关。

朱元璋不过一介布衣,他的天下不是从皇帝老儿手中继承来的,而是靠兄弟们一起打下的。所以说,朱元璋的背后,没有宗族势力可以依靠。一旦自己不能掌管朝政了,江山很可能就会落入异姓大臣之手。

因此,为了平衡朝中的各种势力,朱元璋必须扶持自己的儿孙,让他们得以和朝中关系复杂的大臣们相互制衡。即使日后有藩王篡权,天下仍是姓朱的天下。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考虑下,将自己的子孙封了藩王,让他们到国家的周边驻守。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翁朱棣,就这么被他的父皇派去了北京城。那时的都城是南京,每一个藩王都被安排到了不同的地区。虽说自己有了一块属地,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占山为王”,他们所做的一切仍要遵循中央的意志。

朱元璋的想法是,藩王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对外作战时可以互相支援,但彼此之间却是制衡制约。只要平衡好藩王之间的关系,就不大可能出现藩王之乱。而在朝中,朱元璋利用明朝四大案,基本扫清对朝廷有威胁的人。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安稳地坐拥江山。

朱元璋心水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可惜他的身体不太好,英年早逝,皇位就落入了皇太孙朱允炆手上。朱允炆上位以后做了一件事,结果就引发了我们都很熟悉的“靖难之役”。

02

即位之后,朱允炆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措施,还宽刑省狱、裁减冗宫冗员,给他的执政期间带来过“建文新政”的小高潮。可惜他本来就担心藩王会拥兵自重,加上听信黄子澄谗言,于是开始削藩。

从听哥哥的话变成听侄子的话,朱棣心中早已有不满,可没想到侄子居然还想置自己于死地。眼见另外几位藩王都被逼得不是流放就是自杀,作为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始装疯卖傻,积蓄实力,准备反抗。

终于在1399年,朱棣以靖难之名起义,打了三年才攻入南京城。朱允炆问讯逃跑,之后一直下落不明,而朱棣成功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朱棣登基之后,下令迁都北京。既然北京已成皇都,他自然要依靠周边城市保卫国都。

这时候,他关注到了京城南部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叫“海津”,是连接南北的要塞,从战略角度看,还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朱棣觉察到这个小镇的重要性以后,决定给它重新起一个名字,以彰显它护卫国都的地位。

于是乎,海津被改名为“天津”。不仅明朝时是对京城十分重要的要塞,到了今天,也因为靠近外海而成为中国经济贸易重地。如今的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继续以它的独特,为国家带来辉煌,在世界各市中闪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要将祖先的陵墓葬在水中?其实并不是他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祖陵位于现在的江苏省盱眙,那明祖陵是如何被后人发现的呢?原来在1953年的时候,在当地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因而洪泽湖的水位开始骤降。这其实是明祖陵开始向世人展现自己神秘的面纱。陵墓刚开始显露的是一批东倒西歪的石像,这些石像大多是象征皇室的麒麟、狮子、文臣和武将。这些东西马上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

  • 朱棣拥兵自立,最后敢同朝廷斗争,朱元璋死前为何不治治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让朱棣娶徐达的女儿,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王朝地位,做出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不说他为了建立王朝而四方征战,导致生灵涂炭的事情了,就是他王朝建立之后,他也残害许许多多的功臣。按理说,他一个如此在乎自己的皇权的人,是不会允许有人扰乱王朝的统治,他活着的时候,明知朱棣在北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拥兵自重,他就不担心朱棣会造反

  • 明朝最没脑子的皇帝:终日玩乐不务正业,还听信谗言害死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务正业的明朝皇帝,明朝最贪图享乐的皇帝,明朝最不务正业的帝王是谁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甚至还当过乞丐,当时赶上元朝没落,天下大乱。朱元璋揭竿起义,还曾说出“乱世之中,群雄争霸,我辈自当奋发,为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的豪言壮语。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行事谨慎,处理朝廷政务也是昼夜不停,为了天下事日理万机,毕竟他清楚一个国家想要一直繁衍下去

  • 明朝宦官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今探讨历朝历代的宦官乱政时,不少朋友会提出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明朝宦官乱政极为严重。可事实却是,被公认为宦官乱政最严重的东汉、唐朝和明朝中,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皇帝变成了两家之间争夺的傀儡,唐朝末年宦官甚至掌控了皇帝的废立,而明朝宦官大权在握的现象却是由皇帝许可的。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权才

  • 崇祯时期,阁臣的军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内阁大臣一览表,明朝崇祯年间的政治制度,崇祯时期兵权

    阁臣权力在军事方面的扩大表现有决定将领的任免和奖罚、指挥军事作战和布局、制定边防政策。 万历前十年(1573年-1582年),张居正手握大权,进行以加固边防为主的军事改革,他多采用和边防大将书信往来方式,干预边防事务,还在朝中为其任用的将领树立权威,给予权力上的支持。到了万历中后期时期,明神宗亲自

  • 岳飞的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其中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现在的后代,岳飞当今后代有多少人,岳飞的后代现存有多少

    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将岳飞终其一生都致力于驱逐金兵,洗雪靖康之耻。然而,在昏君宋高宗赵构的授意下,奸臣秦桧无耻地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致使一代英雄含恨而终。岳飞死后,他的后人也遭到残酷的迫害。 在危险重重的局面下,岳飞的一位好友巧妙地庇护了岳飞的遗孤岳霖,保住了岳家的血脉。而等到宋孝

  • 少年天子宋神宗有多“神”,变法改革只为实现大宋强国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谈谈宋神宗在变法中的过失,宋神宗时期以谁变法,宋神宗有什么方法为宰相变法

    文:军事帅哥 公元1067年正月,在位仅4年的宋英宗赵曙因病去世。年仅19岁的皇太子赵顼在韩琦等重臣的支持下登基继位,他就是宋朝历史上胸怀大志的一代明君宋神宗。他和王安石共同倡导的熙宁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01:仁宗晚年的危机和“法家太子”赵顼出生于1048年5月25日,他出生的时

  • 宋真宗神降天书造假,梦见神人传玉皇之命,连自己都骗得深信不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真宗天书,玉皇真经,无上玉皇心印

    宋真宗赵恒一生颇为传奇,早在当韩王的时候,就与蜀中孤女刘娥一见钟情。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之后大为光火,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之后,太宗皇帝亲自做主,把潘美的女儿许配给了赵恒。这就是我们听评书《杨家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西宫潘娘娘,说是潘仁美的女儿,其原型正是此女。不过,赵恒并没有忘记刘娥。而是偷偷把她安排

  • 吴缜:给我一支笔,我能把欧阳修杠到天荒地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欧阳修带吴字诗句,元代吴缜草题墨梅书卷译文,欧阳修的个人遭遇

    报仇这一顶尖戏码吧,自私有制出现,甚至原始公有制之时就已经轰轰烈烈的在人类历史中反反复复的上演。 吃瓜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喜闻乐见。所谓匹夫一怒,血溅十步。就是说啊,这莽夫报仇,往往是血气上头,当场就大打出手,譬如说某飞将一旦被指为三姓家奴立马上头,便是以一打十也必然要出这一口恶气。而文化人则不同,嘛

  • 南宋的末代皇帝,4岁登基,当了35年和尚,最后竟因为一首诗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死得最惨的南宋皇帝,南宋末代皇帝背景

    01 命运,多数时候自己左右不了。出生于帝王之家的人,更是如此。所以,年仅四岁的嘉国公赵显,在父亲度宗赵祺病死后,无法选择地被大臣们推上宝座成为恭帝的时候,仍然处于懵懵懂懂当中。自此,开始了他坎坷、传奇的一生。皇位,本来不属于他,完全出于三朝元老、“蟋蟀宰相”贾似道的神操作。在封建时代想当官、当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