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时今日,很多商品的热销除了依靠自身的好口碑与好质量以外,更免不了依靠名人效应。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品牌都会聘请代言人为自己代言,就算是高级奢侈品也不例外。那么在古代,谁要是跟皇帝沾上点关系,这个人或者这个地方的命运,也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座,因为和朱棣有关系而出了名的城市。
历史上的藩王之乱这么多,什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朱元璋不可能不懂得设藩的危害。可是为什么,他还是选择建立藩王制度,分封诸侯?这也许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关。
朱元璋不过一介布衣,他的天下不是从皇帝老儿手中继承来的,而是靠兄弟们一起打下的。所以说,朱元璋的背后,没有宗族势力可以依靠。一旦自己不能掌管朝政了,江山很可能就会落入异姓大臣之手。
因此,为了平衡朝中的各种势力,朱元璋必须扶持自己的儿孙,让他们得以和朝中关系复杂的大臣们相互制衡。即使日后有藩王篡权,天下仍是姓朱的天下。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考虑下,将自己的子孙封了藩王,让他们到国家的周边驻守。
而我们今天的主人翁朱棣,就这么被他的父皇派去了北京城。那时的都城是南京,每一个藩王都被安排到了不同的地区。虽说自己有了一块属地,但并不代表他们就“占山为王”,他们所做的一切仍要遵循中央的意志。
朱元璋的想法是,藩王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对外作战时可以互相支援,但彼此之间却是制衡制约。只要平衡好藩王之间的关系,就不大可能出现藩王之乱。而在朝中,朱元璋利用明朝四大案,基本扫清对朝廷有威胁的人。如此一来,他便可以安稳地坐拥江山。
朱元璋心水的继承人是太子朱标,可惜他的身体不太好,英年早逝,皇位就落入了皇太孙朱允炆手上。朱允炆上位以后做了一件事,结果就引发了我们都很熟悉的“靖难之役”。
02
即位之后,朱允炆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措施,还宽刑省狱、裁减冗宫冗员,给他的执政期间带来过“建文新政”的小高潮。可惜他本来就担心藩王会拥兵自重,加上听信黄子澄谗言,于是开始削藩。
从听哥哥的话变成听侄子的话,朱棣心中早已有不满,可没想到侄子居然还想置自己于死地。眼见另外几位藩王都被逼得不是流放就是自杀,作为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始装疯卖傻,积蓄实力,准备反抗。
终于在1399年,朱棣以靖难之名起义,打了三年才攻入南京城。朱允炆问讯逃跑,之后一直下落不明,而朱棣成功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朱棣登基之后,下令迁都北京。既然北京已成皇都,他自然要依靠周边城市保卫国都。
这时候,他关注到了京城南部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叫“海津”,是连接南北的要塞,从战略角度看,还是个兵家必争之地。朱棣觉察到这个小镇的重要性以后,决定给它重新起一个名字,以彰显它护卫国都的地位。
于是乎,海津被改名为“天津”。不仅明朝时是对京城十分重要的要塞,到了今天,也因为靠近外海而成为中国经济贸易重地。如今的天津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也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继续以它的独特,为国家带来辉煌,在世界各市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