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要将祖先的陵墓葬在水中?其实并不是他傻

朱元璋为何要将祖先的陵墓葬在水中?其实并不是他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98 更新时间:2024/1/24 21:47:21

明祖陵位于现在的江苏省盱眙,那明祖陵是如被后人发现的呢?原来在1953年的时候,在当地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因而洪泽湖的水位开始骤降。这其实是明祖陵开始世人展现自己神秘的面纱。陵墓刚开始显露的是一批东倒西歪的石像,这些石像大多是象征皇室的麒麟、狮子、臣和武将。这些东西马上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后来经考古学家挖掘、研究和考证后,确定其为史书上记载的明朝时期的明祖陵。这个陵墓主要埋葬的是朱元璋的长辈及其配偶。

风水这个东西,从古至今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古代的皇帝们特别喜欢将皇家陵墓修建在风水极佳的宝地。根据当时选择极佳风水的要求,一块宝地应当有“山、水、案”这三个要素,此外,还要有借山川保卫陵墓的地形。但是该明祖陵被水包围,其的修建没有达到这个风水最佳的要求。

既然知道这不是修建陵墓的好地方,为什么朱元璋还要修建在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大明的国运。此处本来就葬着自己的长辈,若是重新选一个地方修建陵墓,给祖宗迁墓的时候会导致国运的破坏,这对新建的大明朝可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朱元璋只能在这里建陵墓。既然不是风水宝地,那我就人工造一个风水宝地。于是朱元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此处进行大规模改造,最终改造成了一处“风水宝地”。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人工造的“风水宝地”并不能像自然风水宝地那样持久。除了这个原因外,明祖陵被淹更多是人祸造成。作为一个皇家陵墓,哪个不要命的人敢破坏皇家的陵墓?根据史书上记载,原来是不肖子孙和不肖子孙的大臣惹的祸。接下来咱们细看是怎么一回事。

在明朝弘治七年,也就是1494年的时候,一位大臣,名曰:刘大夏。他是明祖陵被淹的罪魁祸首之一,他修建了截断黄河北支的太行堤,但是黄河的水大量涌入淮河,造成水患。为了治理这个水患,有一大臣提出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大致就是以水治水,因为这个方案,明祖陵可遭殃了,导致300年来,明祖陵一直处于被水淹没的状态。

治理水患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方案是无用的,淮河不不能抵挡黄河水的倒灌,也不能流入大海,于是淮河水越来越多,水位越来越高,周围连同明祖陵在内都被淹没了。其实若是在发现这个事情初期,就采取行动,明祖陵也许不会被淹没,但是明神宗没有采取任何策略,而是听信小人,不听取他人好的建议。

若是朱元璋知道这个不肖子孙和其大臣所做的事,大概会气得从自己的棺材中跳出来。当时他可是花了大精力将明祖陵变成一个风水宝地的,延绵大明的气运。但是自己的后辈竟然敢破自己的陵墓,真是大不孝,难怪之后的大明越来越衰败。被淹没后的明祖陵一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如今的明祖陵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拥兵自立,最后敢同朝廷斗争,朱元璋死前为何不治治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让朱棣娶徐达的女儿,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王朝地位,做出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不说他为了建立王朝而四方征战,导致生灵涂炭的事情了,就是他王朝建立之后,他也残害许许多多的功臣。按理说,他一个如此在乎自己的皇权的人,是不会允许有人扰乱王朝的统治,他活着的时候,明知朱棣在北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拥兵自重,他就不担心朱棣会造反

  • 明朝最没脑子的皇帝:终日玩乐不务正业,还听信谗言害死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务正业的明朝皇帝,明朝最贪图享乐的皇帝,明朝最不务正业的帝王是谁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甚至还当过乞丐,当时赶上元朝没落,天下大乱。朱元璋揭竿起义,还曾说出“乱世之中,群雄争霸,我辈自当奋发,为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的豪言壮语。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行事谨慎,处理朝廷政务也是昼夜不停,为了天下事日理万机,毕竟他清楚一个国家想要一直繁衍下去

  • 明朝宦官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今探讨历朝历代的宦官乱政时,不少朋友会提出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明朝宦官乱政极为严重。可事实却是,被公认为宦官乱政最严重的东汉、唐朝和明朝中,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皇帝变成了两家之间争夺的傀儡,唐朝末年宦官甚至掌控了皇帝的废立,而明朝宦官大权在握的现象却是由皇帝许可的。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权才

  • 崇祯时期,阁臣的军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内阁大臣一览表,明朝崇祯年间的政治制度,崇祯时期兵权

    阁臣权力在军事方面的扩大表现有决定将领的任免和奖罚、指挥军事作战和布局、制定边防政策。 万历前十年(1573年-1582年),张居正手握大权,进行以加固边防为主的军事改革,他多采用和边防大将书信往来方式,干预边防事务,还在朝中为其任用的将领树立权威,给予权力上的支持。到了万历中后期时期,明神宗亲自

  • 岳飞的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其中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现在的后代,岳飞当今后代有多少人,岳飞的后代现存有多少

    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将岳飞终其一生都致力于驱逐金兵,洗雪靖康之耻。然而,在昏君宋高宗赵构的授意下,奸臣秦桧无耻地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致使一代英雄含恨而终。岳飞死后,他的后人也遭到残酷的迫害。 在危险重重的局面下,岳飞的一位好友巧妙地庇护了岳飞的遗孤岳霖,保住了岳家的血脉。而等到宋孝

  • 少年天子宋神宗有多“神”,变法改革只为实现大宋强国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谈谈宋神宗在变法中的过失,宋神宗时期以谁变法,宋神宗有什么方法为宰相变法

    文:军事帅哥 公元1067年正月,在位仅4年的宋英宗赵曙因病去世。年仅19岁的皇太子赵顼在韩琦等重臣的支持下登基继位,他就是宋朝历史上胸怀大志的一代明君宋神宗。他和王安石共同倡导的熙宁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01:仁宗晚年的危机和“法家太子”赵顼出生于1048年5月25日,他出生的时

  • 宋真宗神降天书造假,梦见神人传玉皇之命,连自己都骗得深信不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真宗天书,玉皇真经,无上玉皇心印

    宋真宗赵恒一生颇为传奇,早在当韩王的时候,就与蜀中孤女刘娥一见钟情。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之后大为光火,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之后,太宗皇帝亲自做主,把潘美的女儿许配给了赵恒。这就是我们听评书《杨家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西宫潘娘娘,说是潘仁美的女儿,其原型正是此女。不过,赵恒并没有忘记刘娥。而是偷偷把她安排

  • 吴缜:给我一支笔,我能把欧阳修杠到天荒地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欧阳修带吴字诗句,元代吴缜草题墨梅书卷译文,欧阳修的个人遭遇

    报仇这一顶尖戏码吧,自私有制出现,甚至原始公有制之时就已经轰轰烈烈的在人类历史中反反复复的上演。 吃瓜群众无不拍手称快、喜闻乐见。所谓匹夫一怒,血溅十步。就是说啊,这莽夫报仇,往往是血气上头,当场就大打出手,譬如说某飞将一旦被指为三姓家奴立马上头,便是以一打十也必然要出这一口恶气。而文化人则不同,嘛

  • 南宋的末代皇帝,4岁登基,当了35年和尚,最后竟因为一首诗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最后一个小皇帝,死得最惨的南宋皇帝,南宋末代皇帝背景

    01 命运,多数时候自己左右不了。出生于帝王之家的人,更是如此。所以,年仅四岁的嘉国公赵显,在父亲度宗赵祺病死后,无法选择地被大臣们推上宝座成为恭帝的时候,仍然处于懵懵懂懂当中。自此,开始了他坎坷、传奇的一生。皇位,本来不属于他,完全出于三朝元老、“蟋蟀宰相”贾似道的神操作。在封建时代想当官、当大官

  • 千古第一才女为何晚年声名狼藉?李清照改嫁到底是事实还是污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代才女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对李清照的评价,李清照改嫁么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能出现在历史教材中的已是寥寥无几,能出现在语文教材中的女性更是凤毛麟角,已经从中学毕业数年的我,至今记得课文中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篇课文选自李清照流传于世绝妙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