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学先生方孝孺:纵诛十族又何妨,气节在胸万世存

正学先生方孝孺:纵诛十族又何妨,气节在胸万世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4/1/19 4:15:35

01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登基,国号大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惜太子朱标早死,于是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燕王朱棣同是太祖之子,对于皇位传予皇孙心中不忿。故而第二年,燕王朱棣在北平举兵造反,建文帝朱允炆起三十万大军平叛燕王,此战役历时三年,史称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奇兵南下直捣应天战胜朱允炆为结局,自此朱棣把应天收入囊中。一朝天子一朝臣,应天城中不降者皆被朱棣夷三族处理,其中最为惨无人道的则是对时任帝师的方孝孺处置。

方孝孺字希直,自幼机敏,后拜“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为师。

方孝孺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痴迷于仁义礼法。故而很小的时候就被引荐到朱元璋那,但那时方孝孺实在年轻,故而朱元璋有心培养方孝孺成为未来皇太子朱标的朝廷班底。

可惜,太子朱标早死,最终朱元璋驾崩之后遗训皇太子朱允炆召方孝孺入京城担当重任,想让他辅佐皇太孙朱允炆。

方孝孺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厚望,其在京城历任翰林侍讲,文学博士,后任帝师,天下读书人共首。其中靖难之役中朝堂对朱棣所发檄文皆出自其之手。直至燕军攻入应天,朱允炆自焚,方孝孺被燕军擒获。

朱棣自知皇位来路不正,各处笼络朝中重臣以及地方文人。而身为帝师的天下文人共首方孝孺更是首当其冲,重中之重的人物。

但朱棣低估了读书人的气节,他以为荣华富贵之下,无人不为之折腰,但方孝孺偏不,他在满朝文武面前于即位诏书上奋笔疾书四个大字“燕贼篡位”,写完弃笔于朝堂上恸哭,如此举动触怒了朱棣,更是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利诱不成,尚有威逼。

02

朱棣一直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铁血君王,否则也不能反叛成功,但他还是太小瞧文人气节了,他用方孝孺九族性命相逼,而这位明朝第一文人却用震人发聩的语气说出了令后世人无不为之赞赏的一句话:“便十族奈我何”’

朱棣不仅是铁血君王,更是残暴帝皇。

他真的抓来了方孝孺的十族。其中有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更是丧心病狂的把他门生的门生都抓来处死,如此十族,最后方孝孺一案牵连至死的人竟达八百七十三人。按燕王朱标的命令,他们在方孝孺面前被一一砍首,其中惨痛不言而喻,惨绝人寰啊。

方孝孺的妻子儿女在提前得知被夷十族之时,并未选择逃离,而是自行了断,其妻与两个儿子吊死于家中,两个女儿更是自溺死于秦淮河中,而方孝孺本人更是被活活凌迟死于南京聚宝门外。一有说磔死(磔字,意为把肢体分裂),一有说腰斩而死。

但网络上却有如此言论,实在是天人共愤。居然有人认为方孝孺的忠,不过是愚忠,更有甚者居然认为方孝孺十族的死全然是他的罪过,那十族不应该为他的忠买单。此等言论是何等的令人作呕啊。

何为气节?坚守正义在敌人面前不妥协是气节,岳飞的《满江红》是气节,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叹零丁”是气节,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是气节,钟南山院士的坚守抗疫情是气节。

03

在朱棣动了反叛念头的时候,他与大明的百姓就是敌对关系,他与皇帝朱允炆就是死敌关系。永乐皇帝固然五征漠北威震四海,固然雄才大略声名赫赫,但他终究是明朝第三任皇帝,他的帝位是血腥屠杀后从侄儿朱允炆手中抢来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讲究“气节”的民族,气节在人民浩荡的胸襟之中,它也是中华民族长久不衰的源泉,正是这种不屈意志,中国人没有没被日本打败,没有被列强打败,更没有被世界大战打败。

建文帝与永乐帝之间的不是家事,就是藩王起兵谋反,皇帝镇压失败的国事。忠臣不事二主,方孝孺拼的十族被杀也不向朱棣低头是应该的。这也是儒家教他的,是忠君、也是忠于本心。

如果不是朝堂之中有人不忠于君王,不是行伍之中有将领不忠于本心,朱允炆又怎会落得个自焚宫中呢?叛主,永远是令人无比唾弃的行为。

有“愚忠”如此不堪言论的,不妨做个大胆的推测,他的祖上在元军入关,清军入关,日军入关时,有没有去做汉奸,有没有去做卖国贼。我想答案毋庸置疑,像这种软骨头的人,祖上更不会好到哪里。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薪火传承的不屈精神,不该受到如此不堪,如此污秽之言的侮辱。方孝孺,明朝第一文人的气节永远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楷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权力的游戏里,明朝皇帝真的法力无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权力的游戏明朝皇帝法力,权力的游戏嘉靖皇帝,权力的游戏中死在龙背上的是谁

    当我们在谈论明朝皇帝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当然是他们手中的权力——掌生杀予夺、握万民万疆的皇权。说起皇权,大家脑海里很容易想象到这样一幅画面:皇帝正襟危坐在大殿中央,阶下文武臣工拜服不起。皇帝微微动口说道,升某人为某某官,这人顿时就收到了正式任命,飞黄腾达。而皇帝如果说的是,将某某人贬官、打入大牢

  • 朱棣率军回北平时,给一个小城改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沿用到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01 今时今日,很多商品的热销除了依靠自身的好口碑与好质量以外,更免不了依靠名人效应。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品牌都会聘请代言人为自己代言,就算是高级奢侈品也不例外。那么在古代,谁要是跟皇帝沾上点关系,这个人或者这个地方的命运,也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一座,因为和朱棣有关系而出了名的城

  • 朱元璋为何要将祖先的陵墓葬在水中?其实并不是他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明祖陵位于现在的江苏省盱眙,那明祖陵是如何被后人发现的呢?原来在1953年的时候,在当地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因而洪泽湖的水位开始骤降。这其实是明祖陵开始向世人展现自己神秘的面纱。陵墓刚开始显露的是一批东倒西歪的石像,这些石像大多是象征皇室的麒麟、狮子、文臣和武将。这些东西马上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

  • 朱棣拥兵自立,最后敢同朝廷斗争,朱元璋死前为何不治治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让朱棣娶徐达的女儿,崇祯梦见朱元璋和朱棣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王朝地位,做出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就不说他为了建立王朝而四方征战,导致生灵涂炭的事情了,就是他王朝建立之后,他也残害许许多多的功臣。按理说,他一个如此在乎自己的皇权的人,是不会允许有人扰乱王朝的统治,他活着的时候,明知朱棣在北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而且拥兵自重,他就不担心朱棣会造反

  • 明朝最没脑子的皇帝:终日玩乐不务正业,还听信谗言害死妻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不务正业的明朝皇帝,明朝最贪图享乐的皇帝,明朝最不务正业的帝王是谁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甚至还当过乞丐,当时赶上元朝没落,天下大乱。朱元璋揭竿起义,还曾说出“乱世之中,群雄争霸,我辈自当奋发,为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的豪言壮语。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行事谨慎,处理朝廷政务也是昼夜不停,为了天下事日理万机,毕竟他清楚一个国家想要一直繁衍下去

  • 明朝宦官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今探讨历朝历代的宦官乱政时,不少朋友会提出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明朝宦官乱政极为严重。可事实却是,被公认为宦官乱政最严重的东汉、唐朝和明朝中,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争权,皇帝变成了两家之间争夺的傀儡,唐朝末年宦官甚至掌控了皇帝的废立,而明朝宦官大权在握的现象却是由皇帝许可的。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权才

  • 崇祯时期,阁臣的军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内阁大臣一览表,明朝崇祯年间的政治制度,崇祯时期兵权

    阁臣权力在军事方面的扩大表现有决定将领的任免和奖罚、指挥军事作战和布局、制定边防政策。 万历前十年(1573年-1582年),张居正手握大权,进行以加固边防为主的军事改革,他多采用和边防大将书信往来方式,干预边防事务,还在朝中为其任用的将领树立权威,给予权力上的支持。到了万历中后期时期,明神宗亲自

  • 岳飞的后人从不与这2个姓氏通婚,其中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岳飞现在的后代,岳飞当今后代有多少人,岳飞的后代现存有多少

    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将岳飞终其一生都致力于驱逐金兵,洗雪靖康之耻。然而,在昏君宋高宗赵构的授意下,奸臣秦桧无耻地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致使一代英雄含恨而终。岳飞死后,他的后人也遭到残酷的迫害。 在危险重重的局面下,岳飞的一位好友巧妙地庇护了岳飞的遗孤岳霖,保住了岳家的血脉。而等到宋孝

  • 少年天子宋神宗有多“神”,变法改革只为实现大宋强国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谈谈宋神宗在变法中的过失,宋神宗时期以谁变法,宋神宗有什么方法为宰相变法

    文:军事帅哥 公元1067年正月,在位仅4年的宋英宗赵曙因病去世。年仅19岁的皇太子赵顼在韩琦等重臣的支持下登基继位,他就是宋朝历史上胸怀大志的一代明君宋神宗。他和王安石共同倡导的熙宁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01:仁宗晚年的危机和“法家太子”赵顼出生于1048年5月25日,他出生的时

  • 宋真宗神降天书造假,梦见神人传玉皇之命,连自己都骗得深信不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真宗天书,玉皇真经,无上玉皇心印

    宋真宗赵恒一生颇为传奇,早在当韩王的时候,就与蜀中孤女刘娥一见钟情。宋太宗赵光义听说之后大为光火,令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之后,太宗皇帝亲自做主,把潘美的女儿许配给了赵恒。这就是我们听评书《杨家将》时经常会出现一个西宫潘娘娘,说是潘仁美的女儿,其原型正是此女。不过,赵恒并没有忘记刘娥。而是偷偷把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