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轻时,精通骑马射箭,在抵御匈奴的侵略时,屡立战功。在做文帝随身侍从时,可以与猛兽搏斗,获得了文帝的青睐。
他年老时,屡次带兵出击匈奴,但都无功而返,武帝认为其命不好,因此嫌弃他,怕他参战影响到与匈奴关键战役的胜败。
一、文帝时英气勃发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加大汉边军抵御匈奴的侵略保卫家乡,因为他武艺娴熟、精通骑射,经常可以斩获匈奴人的首级,因功被升迁为汉中郎。
李广的名声渐渐地传开,且因其祖上是秦大将李信,武略传家,因而获得了汉文帝的青睐,特许他随侍在身边,成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史记》: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期间发生过与猛兽搏斗的事迹,汉文帝对他大加赞赏:“可惜呀,你没生活在高祖时代,如果在那时能封个万户侯!”
汉文帝对李广说的话,显示了他期望很高,认为李广封侯是迟早的事。李广当时年轻,不能独当一面,只能跟随大将周亚夫、张武等在大汉边境作战,虽常有斩获,但未有开疆拓土之功,功劳只够加官,未达到进爵(封侯)。
二、武帝时命运多舛
景帝时,在参加平定七国之乱中的昌邑之战时立了大功。本来可以封侯了,可是他得意忘形,接受了梁王授给他的将军印,因此得罪了景帝。
还师后,其他将领都先后封侯,唯独李广被景帝厌恶无封无赏。
汉武帝时期,是西汉军事实力发展到巅峰的年代,正史记载在这期间有26位将领因军功封侯,可是李广在汉朝大军五次主动出击匈奴的战役中,独自领军却以三次迷路无功而返和二次全军覆没吿终。
《汉书·李广传》:“大将军阴受上旨,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公元前119年,汉朝发动漠北之战前,汉武帝特意下旨大将军卫青,怕李广的霉运给这次远征带来不利的战果,不让他做先锋与匈奴单于交战,作为统兵大将,已经得不到皇帝和元帅的信任,何其悲哀!
李广最后的谢幕战,也十分的不幸,他又迷路了,错失了战机,使得已经被卫青主力打败的单于残部顺利逃脱,卫青因此要治其贻误战机之罪,李广不堪受辱,拔刀自刎。
年轻时,英姿勃发备受汉文帝青睐;年老时,命运多舛屡屡失败,让汉武帝对其失去信心。李广的心中,直到死时都念念不忘的“封侯”成为其人生最大的遗恨。王维的一首《老将行》“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道尽了李广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