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父子被害时,负责行刑的监斩官,还是杨家将后人

岳飞父子被害时,负责行刑的监斩官,还是杨家将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19 更新时间:2024/1/11 11:42:11

论文,他能写下《满江红》这样的旷世之作;论武,他带着岳家军大败金兵,差一步就能收复当年被金兵侵占的青云十六州;论忠,他当年入伍时岳母就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一生眼中只有收复失地,不蓄田产、不收财帛。

其子岳云更是其帐下悍将,这样两位忠勇善战的良将,却被秦桧父子陷害,命丧风波亭,实在是千古憾事,否则南宋后来又岂会任人践踏。提到岳飞帐下良将,杨再兴当属第一。他虽不像牛皋一样一开始就追随岳飞,但是作为杨令公之后,战场之威风不堕当年杨令公之威名。

然而当时出名的杨令公后人不止一个,比起杨再兴,鲜少有人知道,当年风波亭时岳飞父子的监斩官名叫杨存中,也是杨家将后人。英雄惜英雄,若非帝王昏庸担心武将掌权危及皇权,这位杨家后人又怎会担这令人心痛的差事。

在当时,这位杨家后人杨存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将领,与岳飞、韩世忠等人并称“南渡十将”,从小学习兵法,勇力过人。也是身经百战,要是放在其他朝代必定是个流芳百世的名将,只可惜宋朝重文轻武,为了确保皇权,将领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这才有了徽宗认为汴梁城墙分布散乱、有碍观瞻,结果下令修建整齐。金兵一到就乐开了花,一炮轰开缺口,长驱直入掳走皇帝。这就是外行瞎指挥的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样的皇权下,将领打仗就像被绳子拴在树上与人对剑,但凡能打出名声的将领都是极为强悍的。

宣和末年,天下局势混乱,山东、河北等多地匪盗横行,杨存中在这时参军入伍。后来在中兴四将中张俊帐下,平定苗刘叛乱的那场战争之后,他进入了高宗的视野。与岳飞不同,他的忠不是忠于大宋,而是终于皇帝个人,忠于赵构。

绍兴二年杨存中接管高宗的宿卫亲兵,后于藕塘之战中又救下了高宗,得到高宗赏识,成为赵构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当然他的愚忠葬送了岳飞,也断送了南宋收复失地的最后可能。然而同样时骁勇善战的将领,高宗这么多疑的人,尚不待失地收复就要狡兔死,走狗烹,为何放心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与岳飞同样的人?

其实多疑的高宗又会真的信任谁呢?他选杨存中为监斩官就是看重他的骁勇,越是善战的将领在军中威望越高,要斩岳飞,就不得不考虑军队哗变的可能。他当然想用信任的文官,比如秦桧,可这些人舞文弄墨,游说求和还行,让秀才对付大兵,结果显而易见,不被将士们碎尸万段都是好的。

他在用杨存中的威望对冲将士们对他的怨气,让杨存中代替他来做这个坏人。除此之外,我想赵构打心底里是不信任武将的,且不说其他怀有异心的武将,单是苗刘二人兵变就够他怕的,更何况岳飞能杀苗刘二人,这就说明岳飞更加强大,杨存中作为一个能够对冲岳飞的将领,赵构打心底是怕的。

他要借此测试杨存中在军心和皇帝间如何选择,结果很明显,杨存中选了赵构,而受高宗指使监斩岳飞也将成为杨存中一生最大的污点。其三,既然赵构打心底里不放心武将,那肯定要想方设法降低武将威信利用将死的岳飞来削弱杨存中的威信,将他放置在可控范围内或许是赵构当时最大的目的。

结语:这个不放心武将的传统,正是赵家江山断送的最重要原因。抛开这些我们往前看,宋朝之前中原大地也是纷争无数,可是改朝换代都是在中原王朝间经行的,篡位者往往是皇帝亲封的,江山再如何更迭,总在汉人自己手上,宋朝之后由于对武将过于防备,每次都是外族篡汉。

元灭宋,清败明,再不复当年唐汉远征之威名,宋明两朝值得一提的远征大概只有洪武大帝将元人打到捕鱼儿海边了吧。总而言之,宋朝对于武将的限制是前所未有的,杨存中之举实属无奈,但他的愚忠也注定他只能成为赵构的刀,为胆小的赵构解决威胁他皇位的人,不能想岳飞一样驰骋疆场为国杀敌。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长孙朱济熺:名正言顺的晋王继承人,却被亲弟弟囚禁数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更是如此。我们今天的这位主人公朱济熺,他是朱元璋的长孙,本应是名正言顺的晋王继承人,却并未能在争夺之战中脱颖而出,反而被自己的亲弟弟囚禁数年,整日捉襟见肘,食不果腹。而他的这一生也正是曹植的这首小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另一个真实写照。一

  • 大明王朝:严党贪腐嘉靖忍无可忍?血经一案严世藩自取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那嘉靖知不知道裕王妃这个故事是编造的呢,显而易见,嘉靖不是傻子,他肯定是知道没有那么神乎其神的事情发生的,但是他却没有揭穿这件事情,因为嘉靖一直是信奉道教的,长生不老是他的梦想,他就想通过炼丹修道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而这个张三丰是道教的祖师爷,据说活了几百岁,在明太祖的时候出现过,此后一直是行踪未定

  • 辽国比大宋还要强盛,为何突然灭亡?看三代皇帝如何把大辽玩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保定在古代是大辽还是大宋,大宋与大辽,大辽vs大宋完整版

    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少,辽国正是由契丹族人统治,前后总共有过九位皇帝。其全盛时期足以让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宋王朝望其项背。可是辉煌时期并不是永久的,大辽也不可避免地会走向衰落,而且它是很迅速地跌下神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总的来说就是内忧外患,尤其是辽国的三位皇帝,因为他们,大辽才逐衰落,直至灭亡。

  • 北宋另类存在,十代将门虎子,抗辽抗西夏堪称西北柱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北宋抗辽,辽西夏和北宋三个政权的相处模式,北宋辽西夏三个政权之间的关系

    那就是兵镇为祸,最后引火烧身,鸠占鹊巢。作为这一手法的受益者,已经独占了皇权的赵匡胤,当然不能容忍还有人学他这样的做派!一出杯酒释兵权,让他终于安心了,随后他又通过一系列手腕,将地方割据的局面给扭转,北宋进入了强干弱枝的时代,中央百万禁军,而地方?他们只有城管和保安!中央政权再也没有了威胁皇权的存在

  • 宋朝的经济繁荣发展,导致货币紧缩,催生了信用交易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往大了说国家支持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贷款支持。回想社会体系内,信用二字和生活内容挂上了太多钩。然而“信用”这个词并不是新时代词语,其实早在我国宋朝就已经初始萌芽阶段,这种交易方式已经在当时繁华的商品经济发展下,被应用于商业往来和社会体系中。那宋朝的信用相比较今天的信用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呢?一、宋代

  • 朱棣当了22年皇帝,为何没生一儿半女?一位宫女临死前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死后谁做了皇帝,朱棣为何一生只立一个皇后,朱棣执政22年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

    所以多生子嗣一直是皇帝们的心愿,圣主明君如此,昏君暴君也不例外,著名的亡国昏君宋徽宗都有八十余人,清圣祖康熙皇帝更是光参加夺嫡的儿子就超过了9个,可同样算得上英明的明成祖登基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子嗣,而且他登基的时候还正值壮年,这是怎么回事?是他不想生?显然不是,那原因是什么?一、靖难之殇明成祖朱棣是明

  • 此人是大明第一太监,如若不死,明朝根本不会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十大太监排名,明朝太监洪宝,王刚扮演的明朝太监

    文▏小先生明朝乍一看亡于清朝,再一看亡于李自成起义军,细一看原来是亡于明朝自己,为什么?一句话就是朝廷没钱了,打仗需要钱,赈灾需要钱,处处都需要钱,整个国家就是一部机器,没钱机器就转不了,转不了就得死,话说回来是明朝没钱吗?当然不是,李自成打进京城后,搜刮勒索明朝的官员,居然搞到了7000万两白银,

  • 宋朝之前认为面食有毒的南方人,为何在宋朝却“以身试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十大面食排名,宋朝江南面食,宋朝的面食和小吃

    据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许多达官贵人人均大都喜食面类,还会用面食来招待宾客。然而,在宋朝以前,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人几乎从来不吃面食,甚至他们对于面食始终抱有一种畏惧的态度,其中的缘由究竟是什么呢?宋朝以后,南方人却克服了对面食的恐惧,甚至开始喜欢食面类,其中又发生了什么使得南方

  • 为什么元朝兵败回到草原后,没有选择农务,而是回到了游牧状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退回草原后是怎么分裂的,元朝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游牧与农耕元朝

    在历史中,元朝被明朝灭掉后,为什么没有选择务农而是再次回到了游牧这样的生存方式呢?相信有不少人都对此感到很好奇,这其中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种今天就让小编来说一说吧!当初蒙古在进入中原之后,往中原的每个地方都驻扎了自己的军队。元朝时期,这些军队在驻地也从来不进行生产靠的完全是财政的补给,相当于特权阶级。也

  • 《大明王朝》:严党为什么会倒台?严嵩的一句话说的很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胡宗宪上书要求改稻为桑的政策要暂缓实行,而这件事惹恼了严世藩,认为胡宗宪忘恩负义,他这样的做法是和严世藩提出的国策背道而驰。而严嵩认为胡宗宪并不是这样的人,只是身边有个谭纶在,谭纶是清流的人,在胡宗宪身边监视他,认为胡宗宪这样也是不好做。而其实在改稻为桑国策的背后其实是严党和清流的斗争,改稻为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