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崎事件时中日海军实力对比如何,如果北洋水师动武会怎么样

长崎事件时中日海军实力对比如何,如果北洋水师动武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75 更新时间:2024/1/29 3:47:15

长崎事件发生后,丁汝昌原本有意强硬对抗,驻日公使承祖也国内致电建议断交撤使。不过此时刚刚经历了中法战争的清政府财政紧,不愿意事态扩大,最终决定平解决,中日双方互赔损失告终。

如果双方真选择动手,当然不会当场就开打,而是等双方谈不拢撕破脸才会开战。此时双方都会调集自己全部海军参战。

从实力来说,中国海军略占优势

1886年的北洋水师尚未完全成军,适合出海作战的主力舰只有铁甲舰“定远”、“镇远”,防护巡洋舰“济远”,碰撞巡洋舰“超勇”、“扬威”。其他的都是旧式炮舰,只能从事巡航、侦察等辅助任务,无法用于舰队决战。

不过除了北洋水师外,清政府还有一支近代水师——南洋水师。在1886年时南洋水师有无防护巡洋舰“开济”、“南琛”、“南瑞”、炮舰“保民”。另外在1886年8月30日无防护巡洋舰“镜清”完工入役。

因此清政府可以动用的海军包括2艘铁甲舰、7艘巡洋舰和1艘炮舰,总吨位29780吨。

而日本海军此时可以用于海上决战的主力舰有旧式铁甲舰“扶桑”、“比睿”、“金刚”,防护巡洋舰“浪速”、“高千穗”、无防护巡洋舰“筑紫”(和“超勇”同型),总吨位17057吨。

双方相比,中国海军总吨位大于日本海军,而且中国还有“定远”、“镇远”两艘大型铁甲舰。而日本海军的铁甲舰都是小型铁甲舰,3艘加一起吨位不过和“定远”差不多。因此单纯就实力来说,中国海军优势巨大。

不过中国海军虽然占据优势,也有自身的弱点,难以取得胜利

自萨英战争后,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列强再次从海上进犯,在海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大肆修建海防炮台。到1886年时,在很多重要地区都已经修建了配备重炮的炮台。而军舰和炮台对轰很吃亏,因此一旦日本海军采取龟缩战术依托炮台死守的话,中国海军对他们没什么办法。

此外受限于经费不足,当时中国海军的军舰除了“定远”、“镇远”外,大多吨位有限,煤仓狭小。这就导致了军舰无法长期在外航行,必须经回港补充煤炭。加上日本海岸线漫长,因此中国海军也很难通过长期封锁的方式迫使日本屈服。

而且日本海军总吨位虽然不如中国,但是其新购买的“浪速”、“高千穗”两艘防护巡洋舰航速高达18节,比当时中国的任一艘主力舰航速都快。如果“浪速”、“高千穗”采用游击战术袭扰中国沿海的话,那么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清政府没有什么太好的应对之策。

因此北洋水师虽然实力占据优势,但是要击败日本海军没那么容易,最后的结果可能还是列强出面调停,双方互相赔偿损失告终。

更多文章

  • 乾隆八年,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像火一样灼热,人多渴死路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8年夏天有多热,乾隆把一个19岁的女人纳入后宫,易中天评价乾隆

    其实在历史上也有一个最热的夏天,那就是乾隆八年,在《高邑县志》中,曾这样记载那段历史,“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乾隆八年,积在皇帝案牍上的奏章大抵都是全国各地的热灾,很多穷人,以及体态过胖的人被活活热死,人们常说的“热死人”,在乾隆八年的确发生过。人体有自动

  • 黄埔军校前期毕业生的真实学历不高,却打的北洋军阀落花流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最初的校名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开办,因此又叫黄埔军校,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严格意义上来说,黄埔军校是特指1930年以前的毕业生,广义上来说,包括了1924年以后国民党所开办的所有军校和分校。之所以说前几期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学历

  • 乾隆弟弟弘昼,为啥生前多次为自己举办葬礼?高明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弟弟弘昼简介,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什么样的人,乾隆弟弟弘昼有多荒唐

    乾隆的弟弟弘昼,生前多次干一件荒唐事:为自己隆重地办葬礼。然而奇怪的是,这件事如此荒唐,无论他爹雍正,还是他哥乾隆,都对他听之任之,甚至还有一些欣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荒唐背后有他的生存之道。我们先来看看老三弘时的命运,就能理解弘昼的所作所为了。雍正前两位皇子早没了,弘时就是皇长子了,他认为自己既

  • 太平天国东乡封王的时候,天王以下为何是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天王洪秀全,权力最大的当属杨秀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来到南京之后,杨秀清的势力几乎达到了与洪秀全平起平坐的程度。这是为什么原因?(一)教权至上太平天国实际上起源于我国南方的一个民间传教组织——拜上帝会。与当时清朝风靡一时的白莲教一样,拜上帝会也是这样一个组织。后来在诸位领袖的率领下,拜上帝会

  • 民国婚礼礼服的变迁,是新与旧的碰撞,是时尚与传统的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婚礼服饰,慕天姿婚礼妈妈礼服,在哥们婚礼念了一段民国的证婚词

    社会的变革就像微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在人们的生活里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文化、思想、服饰、妆容,甚至是传统的婚礼,都接受着一场文明的洗礼。民国的婚礼也正在中西合璧的趋势下,变得更加开明,婚礼的服装也从传统的凤冠霞帔,演变成旗袍、婚纱等融合了近代时尚元素的服装。一、清末民初的婚服清代的婚礼服装大体还是延续

  • 三次婚姻,三次思想转变——民国名校长蔡元培的婚姻回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次婚姻:蔡元培21岁时,他考中了举人,这一年,蔡元培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蔡元培在婚礼之前甚至从来没有和王昭见过面。婚后,蔡元培也是传统思想,大男子主义,豪放,不拘小节。而王昭也是旧时女子思想,两人性格不合,经常闹矛盾。后来,蔡元培也试图弥补裂痕,等到两人感情稍微好点时

  • 雍正登基之后,清算老八和老九,为什么却放过老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八爷党绝对是雍正帝的死对头,雍正上台后,肯定要清算。而老十胤明明是八爷的人,雍正却是不同对待,这为的哪般呢?毕竟在许多影视剧和民间故事里,雍正都是以狠辣无情出名,老八被雍正改名为阿其那(狗),老九被雍正改名为塞思黑(猪)。老八被圈禁不久就病死。根据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来看,老八很可能是被毒死的,不然不

  • 甲午战争中,真的像梁启超说的那样,是李鸿章一人敌一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梁启超评价李鸿章,甲午战争失败是跟李鸿章有关系吗,李鸿章打过甲午战争吗

    而在甲午战争期间,确实有一些督抚存在这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对于调兵参战一事多加推诿。像黄海海战以后,清政府曾经希望抽调南洋水师北上时,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就以兵船无人驾驶为由予以推脱。而日军围攻威海时,山东巡抚李秉衡以防止日军进犯山东其他地区为由,拒绝派兵增援。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奇怪。太平天国运

  • 民国才女凌叔华:爱来了就拥抱,爱走了不挽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民国才女凌叔华简历,凌叔华女儿陈小滢现状,凌叔华现任老公

    泰戈尔曾说凌叔华的才华不亚于林徽因,也许是因为大家喜欢把才女之间进行比较吧,凌叔华对林徽因没有什么好感,这就像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关系,生了此又何必生个彼呢?1900年,凌叔华呱呱坠地,她的父亲凌福彭和康有为是同榜的进士,凌家是世代书香门第,往来必然无白丁,所以凌叔华从小就在文化熏陶中长大。凌叔华喜欢

  • 回眸清朝:融合历史的华服,穿出自己的个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盛世华服,古装公主美人脱下华服的照片,皇后进牢房脱下华服

    那华丽的锦缎之下,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一个王朝的故事。定鼎中原,满汉服饰的融合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虽然定鼎中原,可是其服饰还是保留了本民族的习惯,当然既然入主中原,那就一定会有文化的融合。想融入一个文化圈子,如果没有相近的地方,那将是一场文化灾难。与其说是清朝征服了明朝,定鼎了中原,还不如说是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