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林则徐晚年,送给左宗棠一密卷:原来收复新疆,林则徐出力极大!

林则徐晚年,送给左宗棠一密卷:原来收复新疆,林则徐出力极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98 更新时间:2024/1/3 10:50:05

取回旧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后人也非常疑惑,新疆之地为何接连反叛?

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由此建立,满人原本只是关外之部族,自身基本没有文化底蕴。清朝于是仿照了明朝的行政制度。在内地设置了18行省,也就是我们常称的“内地十八行省。”

行省制度是古代最为完善的行政制度,清人也是依靠着这制度得以统治神州亿万人民,而鲜少有叛乱的发生。

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清朝将内地行省管的很好,但是新疆这等边关之地确接连发生了反叛,排除清末之时,在1759年乾隆在位之时,新疆就发生了准噶尔叛乱,好在当时国家的实力处于的巅峰、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此番兵戎之后仅仅过了百年的功夫,新疆之地确再次反叛。

新疆之地易反其实是和清朝的统治制度有关,新疆距离内地太远,管理太过困难。于是,清朝在最开始就没有在新疆设立行省,而是依靠当地的豪强要人进行自治,这样的管理手段才是真正导致新疆易叛的根源。

乾隆在平定西北之后,也察觉到依靠当地豪强进行管理并不可取,于是乾隆设下了伊犁将军这一职,此职官居正一品,直接执掌新疆最高的军政权力,其职权为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可谓是一手军队一手政权。说是将军其实就相当于是诸侯了。

伊犁将军的设立确实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的管辖能力,但是从根本上看却依旧留下了叛乱的可能,伊犁将军权势太过于大,再加上西北之地天高皇帝远,伊犁将军若是起了不臣之心,朝廷可谓是鞭长莫及。在左宗棠看来,改变新疆之地的统治制度远比平定叛乱要来的重要。

其实,对于新疆的反叛,林则徐早就有所预料,他曾断言新疆之地将来必定出事,但是林则徐早已垂垂老矣,他自叹曰:

“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

1849年,林则徐途径湖南,点名要见左宗棠,并与左宗棠秉烛夜谈。林则徐对当时的国家环境深深担忧,他觉得列强蚕食中国之心未绝,将来东南、新疆之地或将发生变数。

新疆之地民风彪悍,外更有实力强大的俄国撑腰,林则徐认为只有坚毅果敢的左宗棠能担收复重任。

晚年时期的林则徐送给左宗棠一宗密卷,这宗密卷,赫然是林则徐多年来对新疆之研究心得及地图。林则徐对左宗棠道:“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将来治疆可用。”

在这番寄托之下,左宗棠更是将稳固新疆当作自己的使命。1864年,新疆之地复乱,沙俄更是趁机出兵吞并伊犁。等待多年的左宗棠主动请缨要接此重任,但是当时朝廷内部对此事纷争很大。

海防代表李鸿章就认为,新疆边陲之地纵使失去,与国家而言却无什么影响,就算将其收回朝廷还要安排人力财力进行安抚,反而加大了负担。

李鸿章当时可谓是权势滔天,他提出反对朝廷基本上也是不会对西征提供什么实际的东西,但是左宗棠依然坚持自己心中所想,朝廷没钱那就他自己凑。

整整过了12年,凑够银两的西征大军才开拔,在这十二年岁月之中,左宗棠早已设想好了收复新疆的每一步。

1877年,左宗棠凭借林则徐送给他的资料,以及他自己多年来对新疆的研究,最终成功收复新疆。可以说,在收复新疆这件事上,林则徐与左宗棠的功绩不相上下。

收复新疆全境之后,左宗棠第一件就是奏报朝廷,提出了新疆的一大弊端,左宗棠言:“设行省,改郡县,乃是新疆久安长治之策,可为朝廷永解西顾之忧愁。”左宗棠认为,新疆频繁失控,与管理方式有很多原因,应当将新疆设置为省,而非郡县。

面对左宗棠的上书,朝廷却感到了为难。

原因无他,实乃新疆建省的难度非常巨大。首先,新疆之地路途遥远,管理成本非常巨大,而且新疆地区极大,地广人稀,设置官员开销巨大。

其次,新疆刚刚反叛过后,民众很可能不服管教,推行行省的难度非常巨大。

面对朝廷的迟疑,左宗棠依然坚持自己的所想很快第二次上书给朝廷,甚至左宗棠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将伊犁将军的权力进行分解,不让他再执掌军政大权,同时增设总督和巡抚,使权力能够达到平衡。

左宗棠毕竟收复故地,其功劳滔天,他连续几次上书坚持,但是朝廷依旧没有下定决心,将左宗棠的上书留中待议。

左宗棠深知朝廷这样难以决断,除了行省制度推行的成本巨大,还有伊犁将军李云麟等人的反对。左宗棠的提议让伊犁将军的权力大大的削减了,李云麟自然不能答应,再加上他属于八旗军一员,在朝廷之上也颇有影响力。

不过今时非往日,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手下的军队早已控制了新疆全境。

见朝廷没有同意,左宗棠一面上书一面自己开始推行了建省工作,这便是将在外面外君命有所不受。最后,在左宗棠的第五次上书之后,朝廷终于同意了他的设想,在新疆设立新省,此事推行虽难,但是对国家来说却是受益百年。

若是没有依靠此番的新疆改革。到清末之际新疆之地也难保不落入沙俄之手,说是此举造福百年真是一点也不为过。而行省的推行更是离不开左宗棠这位重臣,清朝晚期虽然昏庸。但是却不缺社稷重臣,左宗棠便是这样一个人。

相比较于李鸿章的官场智慧,性情耿直的左宗棠是远远不如,慈禧生日之际左宗棠更是闹过空手祝寿的笑话。但是与国来说,这样一个不懂弯腰的直臣却是社稷之福。

更多文章

  • 外蒙独立后,十几万汉人除了被“大清洗”,最后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很多人都不知道外蒙古的存在,有的人会有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家里面有一个城市叫内蒙古,为什么不直接叫蒙古?不少的看官就会问了,既然有一个内蒙古,那是不是应该也有一个外蒙古?您别说,还真的有一个外蒙古!而且这原本还是我国的的归属领土。了解清朝历史的的小伙伴们一定都知道,大清朝被推翻后,靠近苏联的外

  • 14岁少女被康熙意外宠幸,生下大清皇子,一不小心活了97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怀孕最多的妃子,康熙认义女的真实故事,康熙死婴事件

    电视剧《甄嬛传》中曾提到过宫女想要侍寝需要成为官女子,才有资格服侍皇上。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在清朝的历史上就有这样的一例。康熙在一次醉后宠幸了一名宫女,没想到这位宫女竟诞下龙种还成清朝最长寿的妃嫔,她就是定嫔。要知道在古代,皇室都是极其重视颜面的。而且真正的后宫,也和那些影视作品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

  • 少年天子却英年早逝,顺治一生为何如此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顺治真正的身世,500万元的顺治通宝铜钱,董小宛与顺治

    根据笔者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人对顺治这位皇帝并不是太了解,但是要一说起他的儿子康熙皇帝,大家肯定都会觉得如雷贯耳。作为一个帝王,顺治留给后世的并非是像康熙那样卓越的功绩,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顺治能够顺利登基的原因与他的名字真的是不谋而合,四个字概括——福气降临。当时皇太极驾崩

  • 乾隆归政后,所用宝玺为“喜字第一号玉宝”,这跟玉玺有何分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25个宝玺,乾隆皇帝的十大玉玺,乾隆二十五宝玺图样鉴赏

    文/文史纪事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结束,其中历经了上百位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皇帝可谓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所用的玉玺就是皇权的象征,任何一位帝王都离不开玉玺,然而在清朝时期却发生了这样有意思的事情,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对康熙皇帝的尊敬,决定自己在位时间不超过爷爷

  • 多尔衮死后,顺治是如何对待他唯一的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所有宗女出嫁都需要皇帝做主,像东莪格格这样的身份,总会她安排一个最为合适的位置。也许嫁给蒙古王公,拉拢蒙古势力是个了最好的办法,一是双方的身份配得上,二是又将这个烫手的山芋扔掉,三还能使朝廷获利。顺治在位期间,有多位嫁入蒙古的皇族女子,有一个是在顺治十三年嫁给了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的,她的

  • 谁在说谎?康熙第一次见到12岁的乾隆时,真是惊得放下了酒杯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小时候见康熙,乾隆和康熙私下关系,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为什么放杯子

    乾隆老年到时候,时常怀念自己曾经与爷爷康熙在一起的美好的时光。也是啊,被爷爷接到宫里去生活,那是多么大的荣耀啊!是对他的肯定与喜爱!而且这不但是自己的荣耀,也是父亲雍正皇帝的荣耀。期间,爷孙俩相处得是非常的和谐,发生的具体的小事,估计只有爷俩才最清楚。而且等到乾隆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他亲爱的爷爷康熙

  • 明代以及清代前朝的贪贿现象,和对乾隆朝的贪贿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朝贪腐大案,乾隆治贪的下场,乾隆时期怎么查贪腐

    贪贿现象是古代社会的顽疾之一,也是历代吏治治理的重点问题,深刻影响着古代官僚政治的运行和发展,涉及社会和政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具有复杂性。而清代乾隆朝的贪贿现象,既受到了明代和清前期贪贿现象的影响,也有着自身的独特属性。研究清代乾隆朝的贪贿现象,能够突出展示清代贪贿现象的严重性和顽固性,也能够得知贪

  • 奴儿干都司:大明时期的中国疆域;大清末期,大都成了他国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奴儿杀锦衣卫,明朝为什么放弃奴儿都司,明朝清朝疆域变化

    一、奴儿干都司设立的历史考证。明王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派遣官员到奴儿干进行“招抚”。1403年(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设置了奴儿干卫,任命忽剌温等处的头领把剌答哈等人职任奴儿干卫的指挥同知等。奴儿干卫的设立,表明黑龙江下游地区开始归属明王朝的统治。1411年(永乐九年),明王朝依据当时的需要,

  • 纪晓岚吃西瓜,乾隆出了个并不难的上联,纪晓岚却说:没人对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出上联纪晓岚对下联下集,乾隆跟纪晓岚之间的对联,铁齿铜牙纪晓岚4纪晓岚查账

    实事求是地讲,皇帝出的对子是很难对上的,如果皇帝的上联一旦对上了,岂不是证明了自己厉害而皇帝太弱?这自然是一道“送命题”。乾隆爷当朝的时候,全国最厉害的文人才子应该是纪昀了。纪晓岚自然少不了受到乾隆皇帝的“刁难”,要是让他写诗词歌功颂德也就罢了,但是对对子,那就让纪晓岚这个大才子头疼了。有的时候,纪

  • 大臣遭同僚集体围攻,雍正却反而给他官升三级,并说:他和我太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雍正霸气抨击百官,雍正对众大臣的评价,雍正对大臣批奏折

    田文镜,本是汉军正蓝旗人,生于康熙元年(1662)。康熙二十二年,22岁的田文镜以监生的身份担任长乐县县丞。然而直到康熙病逝,田文镜仍然得不到重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没有考取功名,不是进士。当雍正继位之时,田文镜已经61岁,垂垂老矣。然而在短短八年里,雍正却让他成为一个朝野文明的能臣。田文镜这枚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