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走得路是一种,而陈平却走了另一条路。其实这没有对错,张良的确得以善终,他名气更大一些,在刘邦的眼里,功劳也更大,属于汉初三杰之一。我们都知道张良的确功劳不小,但刘邦也属实把张良给架的更高。正所谓站的越高,摔得越狠。张良也的确有点战战兢兢。而且,他看得更开,不为功名利禄所困,也更加明白“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哲理,于是自请告退,专心修道养精。
这是张良所选择的路,没有错。可是,陈平却也没有错,而陈平也不可能学张良那样独善其身,选择归隐的。
陈平与张良出身就不同,张良出身韩国贵族家庭,他心中有大志。而且,他的计策和谋略从来都不是背地里陷害人的那种,所以他时常被称赞。
而陈平呢,是衣食无着的贫寒子弟,他的理想就不在于国家了,更多的是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他不可能功成身退。
要说陈平不害怕下场悲惨那是不可能的,然而陈平有自知之明,又审时度势。他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既然是这样的理想,又有这样的本事,他自然是不需要退隐了。
所以,我们发现,张良的功劳更大,但他却与统治者的关系有些微妙。而陈平,虽然功劳不如张良,谋略不如张良,但他却能够在几任领导人的眼里都是干才,能够在他们的手下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务,甚至于得到他们的信任。
在很多人的眼里,陈平不属于任何人的亲信,但他不管是在刘邦手下,还是在吕后的手下,甚至于后来的汉文帝,都能够成为重臣,不难看出,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相比之下,一个淡泊名利,且名声过于大的人,最好的选择就是退隐。而如果不是这样的人,那么显然是没有必要的,他肯定要争一争,即使落得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