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都灭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战斗,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清朝都灭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战斗,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49 更新时间:2024/1/24 13:49:03

在这末日的光景之下,无数满清臣子四处乱窜,抛下年仅6岁的皇帝溥仪,只顾着自己逃命去了。

尽管清政府已经倒塌,人们也四散而去,但满清皇室仍有一位忠臣存在,他就是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

他在清王朝已经倒塌的时候,仍然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甚至还差一点为溥仪打下一片江山,东山再起。

大厦将倾的大清朝

1911年,民主同盟会的主席孙中山先生,决定在武昌以革命党人的名义发动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整个清王室如临大敌,但偏偏宣统皇帝溥仪此时只有6岁,完全没有任何执政能力。

大臣们乱做一团,根本就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防守措施,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地方很快就被革命党人攻占。

无奈之下,清政府只能请诏之前被除去兵权的袁世凯出山,抵御革命党人的进攻,袁世凯也不推辞,立刻起兵征讨武汉。

不得不说,袁世凯的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他率兵成功阻止了革命军北上,两方最终相持在武汉地区。

清政府对于袁世凯的表现非常满意,任命他为清朝内阁总理大臣,由于溥仪年幼,清王朝的统治权实际上已经来到了袁世凯手中。

然而,针对辛亥革命的爆发,袁世凯心中却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一边与革命军作战,一边同革命军首领讲和。

双方首脑很快宣布停战,袁世凯也孙中山达成了私下交易,倘若袁世凯可以逼迫溥仪退位,袁世凯就能成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这事对于袁世凯来说再轻松不过了,他威逼主战派大臣们退位,同时对真正掌权的清朝王室,说明事态之严重性。

倘若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退位,就可以得到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继续在紫禁城中过着皇帝般的生活。

1912年2月,裕隆太后带着年仅6岁的皇帝溥仪来到了养心殿,举行清王朝正式意义上的最后一次会议。

在这场会议之中,裕隆太后为了获取民国政府的“清室优待条件”,宣布宣统皇帝退位,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落下了帷幕。

尽管清朝已经成为过去式了,但在全国的各个地方,仍有人继续在为清王室效忠,不断发起军事行动,妄图复辟,在这些人当中,又以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最为强势。

亡国之臣罗特·升允

其实多罗特·升允和袁世凯一样,都是曾因为一些原因而被革职,也都是因为武昌起义的爆发,而重新被清政府任用,担任陕西军事总督。

多罗特·升允对清政府忠心耿耿,他上任以后,立即率领率领甘军对革命军发起进攻,连战连捷,很快就逼近了西安,多罗特·升允想着可以打下西安,迎接溥仪建立新的王朝。

然而,正当多罗特·升允即将攻破西安,扶大厦将倾之时,溥仪宣布退位的消息却突然传来,军队的士气一落千丈,毕竟皇帝都退位了,自己如今继续作战还有什么意义呢。

就这样,甘军的士兵们纷纷违抗多罗特·升允继续攻城的命令,最终四下散去了,多罗特·升允的复辟计划宣告破产。

虽然复辟失败,不过多罗特·升允毫不气馁,依然继续想要进行复辟行动,他很快就来到内蒙地区,想要集结兵力发动勤王行动,但他的计划却没有一个人相应。

这时多罗特·升允也明白了,想在中国如今的形势中发动复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无奈之下,走投无路的多罗特·升允只能逃亡日本,请求日本人能够帮助溥仪复辟。

多罗特·升允在日本加入了宗社党,回到中国开始为日本人帮助溥仪复辟造势。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人迅速占领了山东青岛,多罗特·升允也联合清朝亲王善耆一起,正式在沿海地带发起复辟行动。

两人为了能实现溥仪复辟的大业,不惜成为日本人的走狗,甚至善耆还把自己的女儿献给了日本人,也就是日后重名昭著的间谍川岛芳子。

而多罗特·升允则是找到了江南提督张勋,低声下气地寻求他的帮助,但张勋的第一次复辟计划,却因为提前被袁世凯获悉,而最终破产。

就这样,多罗特·升允的复辟行动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直到后来袁世凯去世,事情才有了转机。

清朝老臣的挣扎

当时袁世凯刚刚去世,多罗特·升允就火速赶往徐州寻求张勋的帮助,张勋却显得有些犹豫,担心复辟计划会再次失败,他让多罗特·升允前往日本东京,寻求日本人的军事援助。

于是,多罗特·升允就作为张勋的代表,来到日本东京和日本首相寺内会谈。多罗特·升允声泪俱下的和寺内的人讲述了清王朝的情况,哭诉溥仪的悲惨遭遇。

寺内的人也被多罗特·升允的情绪感染,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位孤老遗臣。据史料记载,多罗特·升允还在这个阶段写过一首诗,“老臣犹在此,幼主竟何如。倘射上林雁,或逢苏武书”。

这首诗中带有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但多罗特·升允寻求日本人帮助的事,始终是他一辈子洗刷不掉的点。

就这样,多罗特·升允带着日本人支持张勋复辟的意见,以及给予张勋的大批量经费,回到了国内,张勋这才坚定了要复辟的决心。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紧张谋划,张勋终于在1917年7月成功复辟,溥仪重新登上了皇位,看到这一幕,多罗特·升允老泪纵横,他终于等到了清朝再起的那一天,他也因为复辟有功,被封为大学士。

然而,多罗特·升允没有想到,清政府作为旧时代的产物,是必定会走向灭亡的。张勋复辟之后还不到两周的时间,军阀段祺瑞就出兵讨伐溥仪,溥仪第二次在位仅仅12天,就再次宣布退位。

后来,溥仪还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彻底分崩离析,多罗特·升允也和溥仪一起逃往天津租界生活,最终于1931年去世。

巧合的是,在多罗特·升允死去的第二年,溥仪就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成为了伪满洲国的皇帝,无论溥仪这个皇帝的兴致怎样,多罗特·升允总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夙愿了吧。

古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有多罗特·升允辛亥之乱,第一功臣,对于多罗特·升允来说,事情和时代怎样发展并不重要,他只是清政府的一位忠臣罢了。

更多文章

  • 满族人不杀狗、不吃狗肉的背后原因:与努尔哈赤的义犬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族为何不吃狗肉,满族的人为什么不吃狗肉,满族人为什么尊敬狗

    有人说,这与满族祖先女真人有关,赵宏《略谈满族文化之饮食习俗》认为:“考诸史籍,实因满族先人在古代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这话虽然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此说法有漏洞。按照这种说法,满族的先人即女真人,应

  • 民国往事:徐志摩葬礼上三条特殊的挽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志摩挽联完整版,陆小曼大闹徐志摩葬礼,徐志摩葬礼上的张幼仪

    在当天的葬礼上,徐志摩原配张幼仪,徐志摩现任妻子陆小曼和前任女友林徽因首次同时出现在葬礼上,而她们的挽联也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葬礼上最长的一副挽联:陆小曼写给徐志摩“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 小国频繁骚扰中国,清朝大员谎称杀敌过万,乾隆大怒:大兵征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国征讨方略,乾隆征讨缅甸,清朝皇宫保卫部队

    唐高宗时,古代朝鲜就被日本人侵略,当时唐高宗派出一等一大将李勣、薛仁贵、苏宝方等将领收复朝鲜,赶走日本人。所以中原王朝皇帝不仅要治理好国内,还应威服四方。到了清朝后,清朝皇帝继承了中原王朝大统,延续了对藩属国的政策。但有些藩属国就想趁机扩大势力,挣脱中原王朝的控制。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

  • 康熙收到一份清朝地图,都说是周培公画的,事实却“啪啪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培公为康熙贡献地图,康熙见周培公完整版,康熙为周培公守夜

    在这部剧中,出现了两个对于康熙掌权生涯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汉臣周培公,另一个是经周培公举荐的姚启圣。周培公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而姚启圣则是收降台湾水师名将施琅。并和他一起,歼灭台湾水师主力,收复了台湾,澎湖诸岛。由此可以看出,周培公作为康熙身边的有功之臣,他的各方面能力不容小觑。《康熙王朝

  • 六次未中秀才的曾国藩,靠什么逆袭?科举路上他为何被称为拼爹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简介及科举之殇,曾国藩的三大逆袭,曾国藩的科举历史

    曾国藩6岁开始读私塾,8岁方能诵四书五经,14岁才可读《周礼》。这样的履历,放在同时代的读书人里,只能算是平平无奇,甚至显得有些普通。然而,在24岁这年,曾国藩中了举人。28岁这年,曾国藩又在殿试复试中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赐同进士出身。这样的成绩,不可不谓之“战绩骄人”!古往今来,寒窗苦读后能达到如

  • 民国才女陆小曼终身不孕的真相,徐志摩直到最后也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怎样了,陆小曼徐志摩纪录片,陆小曼与徐志摩轶事

    有人说,陆小曼一生的悲惨际遇,是从认识徐志摩开始的。也有人认为,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悲惨结局,与梁启超有关。1925年10月3日,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大典上,本应祝福新人的证婚人梁启超,却在婚礼上对二人破口大骂。婚礼上,证婚人大骂新人,这历来被视为大凶兆。梁启超显然是明白这点的,他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二人

  • 太平天国:一场荒唐的农民运动,做了这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女状元但是和其他的起义一样,洪秀全之所以成功,在于顺应民心;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的失败也在于失去民心。因为这点特色,太平天国就有了各种荒唐的举措。第一、男女分离制度。早期的时候,也许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男女是分成两个营,可以互相来往。但是等到了南京之后,他居然还将居民分为男馆和

  • 爱和尊严之间二选一?民国女商董竹君在艰难抉择后,终逆袭成女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女强人董竹君现状,董竹君传奇的一生,董竹君个人资料

    这位民国女商,正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可与以往故事不同的是,她的故事里有“男人”,却没有“男主角”。因为,在那个年代,她是一个真正在逆境中把自己逆袭成女王的角色。相比历史上或多或少依仗男性逆袭称王的女子,她显得很特殊:至始至终,她的成败,全凭一人之力。实际上,在最艰难的那年那月那时,经历过许多的她就懂得

  • 民国弃妇朱安,为鲁迅独守41年空房,至死未能让鲁迅承认其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安的祖父是一位知县、父亲是一名商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一名传统的家庭妇女。清朝末年,各种思潮在中国兴起。洋人的侵入,也给社会带来了“婚姻自由”的观念。可是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眼里,“夫为妇纲”仍然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何谓自由?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如果不是“婚姻自由”的观念传入,朱安的人生或许会非常美满。

  • 洪秀全究竟有多奢侈?看看他称王之后的奇特早餐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洪火秀”和“洪秀全”,虽然写法、读法不一样,但他们,从来是一回事。毕竟,换个名字,对一个人的本质不会有任何改变。如同名字一般,做天王时期的洪秀全,和做农民时期的洪秀全在本质上也是“一回事”。这点,从洪秀全发达以后的种种便可见一斑。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即公元1851年3月23日,洪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