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死后百年其死因真相被公布:竟是死于砒霜中毒,背后真凶是谁

光绪死后百年其死因真相被公布:竟是死于砒霜中毒,背后真凶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4 更新时间:2024/2/16 13:47:04

定义一件事情是否“荒唐”的两个标准,第一是:这件事情违背伦常的程度;第二则是:这件事情让人诧异的程度。

从这点来看,相比慈禧“70岁高龄时扮观音”、让世人称她为“老佛爷”和“铁路修好后下令用马拉火车”等,她临死前做过的这件事才是真正能被称作“荒唐至极”的事。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慈禧临死前做的这件荒唐事,直到百年后才被证实。

2008年,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逝世100周年之际,“光绪死因”随着光绪皇帝的死因得以被确证:死于毒杀。

现代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相关人员,在提取了光绪帝坟墓清西陵崇陵墓留下的若干光绪头发、遗骨和衣服等后证实:

“光绪帝突然“驾崩”系急性胃肠性砒霜中毒所致。”

经科学测算,光绪的头发截段和衣物上含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而其腐败尸体仅沾染在部分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二百零一毫克。

身为皇帝的光绪,深居深宫内院,自然,能对他下手且有动机的便只有慈禧太后本人了。

于是乎,伴随着光绪死因的被公布,慈禧是毒杀光绪真凶的事实便呼之欲出了。

从当时的历史资料来看,所有证据也均将光绪被毒杀的真相指向了慈禧。

首先,慈禧与光绪两人的死亡时间就非常蹊跷:慈禧死于1908年11月15日,而光绪则驾崩于前一天,即1908年11月14日。这一年,慈禧73岁,光绪年仅38岁。

两人去世时间仅仅相隔10个时辰,且光绪还是死于壮年,这能不让人将光绪的死因与慈禧相联系吗?实际上,慈禧、光绪先后去世后,朝廷大臣和外界就开始猜测:光绪是被慈禧毒杀身亡。

只是,因为找不到证据,这件事情最终成为了悬案。

但从当时历史的蛛丝马迹中,真相依旧开始浮出水面了。

光绪是大清的真龙,可这真龙却一直被一只“大凤”压着,不用说这只大凤就是光绪的“皇爸爸”慈禧。

一直笼罩在强势慈禧太后阴影下的光绪,一直蒙受慈禧的严厉管束。但这期间,光绪的身体虽并不佳,但也并没有太大问题。

根据当时的记载,1898年,戊戌变法动之初,光绪帝还意气风发、精神极好。毕竟,也只有这样的光绪才能搞新政,发布上谕,推动变法。

熟悉的人都知道,当时,这场变法最终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随后,谭嗣同等6人,即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也是这场百日维新后不久,光绪帝的身体就突然开始“每况愈下”了。而发布光绪身体状况不好消息的人,正是慈禧太后。

在此之前,光绪的身体并未出现大的问题,这点从醇亲王载沣的日记里便可看出,从载沣当时的这些日记中可以看出,慈禧和光绪几乎每日召见载沣两次,载沣并未在日记中记载光绪身体状况的相关,实际,光绪既能如此频繁召见大臣,其身体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可慈禧太后的却专门在此时发布了这样一则诏书,以下是诏书大意:

光绪皇帝自4月以来,身体就一直不好,现在还越来越重了,所以要各省的督抚找当地的名医进京来看病。

这个说法显然与载沣的日记记载不相符合。

另一层面上而言:什么样的“当地名医”能比宫中的御医还强,还专程劳慈禧写诏书去请,莫非慈禧真想找出个神医喜来乐?

答案是:慈禧这醉翁意,不在此。

通常,帝王身体抱恙,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公布于众,这是为了政局稳定考虑,可慈禧却偏偏以寻医名义将光绪“身体不好”的事件宣扬出去,其本意根本不是为了寻找名医医治他,而是单纯地想散播这一消息。

而慈禧不惜冒着政局不稳的危险,借诏书散布这一消息的背后原因已经非常清楚了:她在为毒杀光绪制造舆论准备。

毕竟,这样一来,光绪便能“名正言顺”地“正常”病死了。

当然,病死背后的真相是慈禧在光绪的食物里下毒,让他慢慢因砒霜中毒而死。

“慈禧毒杀光绪”这桩事情之所以极其荒唐的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它严重违背了伦理道德。

光绪虽只是慈禧的侄子,但在名义上他始终是她的儿子。这也就是说,慈禧和光绪实际上是一对母子。

“虎毒不食子”是中国的古谚,可慈禧却最终下狠手毒杀了自己的儿子,这在伦理上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但相比这严重违背伦常,这件事情的“荒唐”还体现在:这个事件的发生太过让人诧异。

而慈禧毒杀光绪之所以让人诧异乃是因为:慈禧完全没必要杀光绪。费尽心机去杀一个完全没必要杀的人,这若不是慈禧的“荒唐”便只能是慈禧的“极其荒唐”了。

慈禧与光绪相差了35岁,光绪却在慈禧前一天走了,显然这不是“神巧合”,而是刻意安排。

慈禧如此安排的唯一可能原因也极其荒谬:她怕自己死在光绪前头,光绪会剥夺她死后的荣光。

实际上,这一考虑也纯属慈禧的“多虑”。若光绪真有如此魄力,生前他又怎会一直受制于慈禧?

附注:本篇与本篇作者的其他文章、问答相比,更偏个人观点,欢迎吐槽补充!原因是:今晚想任性,超级想任性!钦此!晚安!

相关参考资料:《清史稿·后妃传》、《慈禧外传》

更多文章

  • 清朝都灭亡了,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战斗,差点为溥仪打下一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陕甘总督差点为溥仪打下哪座疆土,清朝陕甘总督还在率清军攻城,清朝历任陕甘总督名单

    在这末日的光景之下,无数满清臣子四处乱窜,抛下年仅6岁的皇帝溥仪,只顾着自己逃命去了。尽管清政府已经倒塌,人们也四散而去,但满清皇室仍有一位忠臣存在,他就是陕甘总督多罗特·升允。他在清王朝已经倒塌的时候,仍然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甚至还差一点为溥仪打下一片江山,东山再起。大厦将倾的大清朝1911年,民主

  • 满族人不杀狗、不吃狗肉的背后原因:与努尔哈赤的义犬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满族为何不吃狗肉,满族的人为什么不吃狗肉,满族人为什么尊敬狗

    有人说,这与满族祖先女真人有关,赵宏《略谈满族文化之饮食习俗》认为:“考诸史籍,实因满族先人在古代长期的渔猎生活中,狗对人们的经济生活起到过重要的帮手作用,后来人们不忍心杀食其肉,逐渐形成了忌食狗肉的习俗。”这话虽然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此说法有漏洞。按照这种说法,满族的先人即女真人,应

  • 民国往事:徐志摩葬礼上三条特殊的挽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志摩挽联完整版,陆小曼大闹徐志摩葬礼,徐志摩葬礼上的张幼仪

    在当天的葬礼上,徐志摩原配张幼仪,徐志摩现任妻子陆小曼和前任女友林徽因首次同时出现在葬礼上,而她们的挽联也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关注。葬礼上最长的一副挽联:陆小曼写给徐志摩“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 小国频繁骚扰中国,清朝大员谎称杀敌过万,乾隆大怒:大兵征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国征讨方略,乾隆征讨缅甸,清朝皇宫保卫部队

    唐高宗时,古代朝鲜就被日本人侵略,当时唐高宗派出一等一大将李勣、薛仁贵、苏宝方等将领收复朝鲜,赶走日本人。所以中原王朝皇帝不仅要治理好国内,还应威服四方。到了清朝后,清朝皇帝继承了中原王朝大统,延续了对藩属国的政策。但有些藩属国就想趁机扩大势力,挣脱中原王朝的控制。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

  • 康熙收到一份清朝地图,都说是周培公画的,事实却“啪啪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培公为康熙贡献地图,康熙见周培公完整版,康熙为周培公守夜

    在这部剧中,出现了两个对于康熙掌权生涯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汉臣周培公,另一个是经周培公举荐的姚启圣。周培公助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乱,而姚启圣则是收降台湾水师名将施琅。并和他一起,歼灭台湾水师主力,收复了台湾,澎湖诸岛。由此可以看出,周培公作为康熙身边的有功之臣,他的各方面能力不容小觑。《康熙王朝

  • 六次未中秀才的曾国藩,靠什么逆袭?科举路上他为何被称为拼爹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简介及科举之殇,曾国藩的三大逆袭,曾国藩的科举历史

    曾国藩6岁开始读私塾,8岁方能诵四书五经,14岁才可读《周礼》。这样的履历,放在同时代的读书人里,只能算是平平无奇,甚至显得有些普通。然而,在24岁这年,曾国藩中了举人。28岁这年,曾国藩又在殿试复试中得三甲第四十二名,被赐同进士出身。这样的成绩,不可不谓之“战绩骄人”!古往今来,寒窗苦读后能达到如

  • 民国才女陆小曼终身不孕的真相,徐志摩直到最后也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怎样了,陆小曼徐志摩纪录片,陆小曼与徐志摩轶事

    有人说,陆小曼一生的悲惨际遇,是从认识徐志摩开始的。也有人认为,陆小曼与徐志摩的悲惨结局,与梁启超有关。1925年10月3日,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大典上,本应祝福新人的证婚人梁启超,却在婚礼上对二人破口大骂。婚礼上,证婚人大骂新人,这历来被视为大凶兆。梁启超显然是明白这点的,他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二人

  • 太平天国:一场荒唐的农民运动,做了这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女状元但是和其他的起义一样,洪秀全之所以成功,在于顺应民心;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的失败也在于失去民心。因为这点特色,太平天国就有了各种荒唐的举措。第一、男女分离制度。早期的时候,也许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男女是分成两个营,可以互相来往。但是等到了南京之后,他居然还将居民分为男馆和

  • 爱和尊严之间二选一?民国女商董竹君在艰难抉择后,终逆袭成女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女强人董竹君现状,董竹君传奇的一生,董竹君个人资料

    这位民国女商,正是今天故事的主角,可与以往故事不同的是,她的故事里有“男人”,却没有“男主角”。因为,在那个年代,她是一个真正在逆境中把自己逆袭成女王的角色。相比历史上或多或少依仗男性逆袭称王的女子,她显得很特殊:至始至终,她的成败,全凭一人之力。实际上,在最艰难的那年那月那时,经历过许多的她就懂得

  • 民国弃妇朱安,为鲁迅独守41年空房,至死未能让鲁迅承认其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朱安的祖父是一位知县、父亲是一名商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一名传统的家庭妇女。清朝末年,各种思潮在中国兴起。洋人的侵入,也给社会带来了“婚姻自由”的观念。可是在绝大部分中国人眼里,“夫为妇纲”仍然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何谓自由?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如果不是“婚姻自由”的观念传入,朱安的人生或许会非常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