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一统六国根源?领先时代两千多年的国策,就是关键

秦国一统六国根源?领先时代两千多年的国策,就是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11 更新时间:2024/2/6 7:40:14

秦国能从偏居一隅的小国,变成战国七雄进而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无疑是一个充满励志的故事。这故事的起点,要从一个弼马温开始说起!

秦国的出现,源自周王的战略诉求。

西周王朝时期,为了能在和西方犬戎争锋的时候占据战略优势,周王朝军队需要大量饲养马匹,善于养马的秦国始祖秦非子(?―公元前858年)因为专业对口,养马养的很成功,获得了周孝王的赏识。

养马需要牧场,于是周孝王将秦地(治都秦邑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封给了非子,让他成了专职养马的诸侯。

[var1]

一:秦国基本盘哪里来的?

养马就是秦国的起点,在为周王朝尽心尽力养了数百年马之后,西周发生了件大事。

周幽王主政的时候,看似强大的周王朝,居然被犬戎攻破了都城,横死的周幽王,还有破败的家园,让继承位置的周平王无奈只能东迁洛邑。

因为在周平王东迁过程中护驾有功,秦人又一次获得了周王室的封赏,这次给的地盘居然是周王朝发源地的岐山西地。

只不过这封赏,口惠而实不至,那地方经过周幽王动乱,已然是犬戎的地盘。

但,这个不打紧,老秦人战斗力比较强悍,将这个地盘给抢了回来,就此,秦国也从从一个小诸侯国,摇身一变成了实力还行的诸侯。

[var1]

二:貌似混的还不错的春秋时代。

周王室东迁,开了春秋战国的序幕,随后的时代,变成了五霸更迭的时代。

在春秋时代秦国也一直是一个励志的存在,混得也还不错,

就是爵位低微,让秦王很难过!

为了能获得东方诸侯的认可,秦国历代君王都不断致力于东进,希望能融入当时的主流文化圈之中!

这事啊,终于在晋国内乱时获得了机会。

晋文公的四处游走和流放,让秦穆公看到了干涉东方大国晋国内政的机会。

在刻意拉拢还有结亲之下,秦穆公成了晋文公的岳父不说,还成了晋文公能回归晋国成就霸业的关键人物,这就是秦晋之好的由来,也在那段时间,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秦晋之好并没有维持多久就爆发了战争。

秦晋崤之战的败仗,让秦国致力于东进的举措严重受挫!

后续秦穆公虽有霸主名号,可这名号的成因更多的是威震西戎,而不是震慑东方!

[var1]

三:战国时代,痛定思痛的变法。

随后历史步入了战国时代,迭起的变法,还有秦国根深蒂固的旧贵族势力,让秦国国力一日不如一日,成了新霸主魏国捶打的对象。

阴晋之战,秦人五十万惨败在吴起带领的五万魏武卒之下。

这场惨败,还有惨败后的痛定思痛,终让秦国迎来转折时刻,也开启了霸业的序幕。

一轮惨败后的秦国人,在秦孝公带领下开始痛定思痛,商君的来投也让秦孝公找到了强国的方略,随后就是商君变法。

由此,才有了秦国崛起进而统一的最关键因素出现,那就是秦国的军国主义化。

秦孝公变法前的秦国,地理位置并不算好,物产也不丰富,国内的各阶层矛盾此起彼伏,阴晋之战的惨败,让秦国随时有覆灭的可能。

一个混乱的秦国,要强大最需要的是什么?所谓不破不立,最关键的当然是彻底改革,将所有的国内矛盾通过变法改革转移到国外去。

商鞅变法就是一场彻彻底底的军国主义实践。

通过变法,秦国将最核心的内部矛盾,通过军工授爵给予老百姓出头之日的方式,给予了各个阶层迁跃的机会。

变法之后,举国上下所有人的矛盾,都从内部矛盾转移到了外部。

只要在战斗中收获军功劳,你就能晋爵,只要种田种得好,你也能晋爵位,至于这战功和爵位封赏哪里来?打出来的呗!

[var1]

四:军国主义的秦国横扫六国。

将打仗作为基本国策,将耕战变成治国方略之后!

秦国成了战国中最为另类的国度,耕战成了秦国的时代主题,也成了秦国统一民心士气的工具,更成了秦国强大的根源。

一个人人奋勇争先只为种好田,打好仗的国度,无疑是一部纯粹的战斗机器。

放弃了其他一切,只为耕战而存在的秦国,国家军事力量超绝,开始了不断对外征战的步伐!

从此之后,东方六国不断遭殃,纵横捭阖之间,秦国的霸业渐成。

等到秦昭襄王上位后,秦国更是变本加厉,践行远交近攻战略的秦国,开始了和东方六国国战的序幕!

伊阙之战,韩国魏国元气大伤白起崛起。

五国伐齐,齐国元气大伤,就此成了和平主义者。

鄢郢之战,楚国元气大伤,被迫迁都,曾经的辉煌不在。

华阳之战,白起和魏冉率军打破魏赵联军,几乎打掉魏国最后的底气。

长平之战,白起跟进一步,一场惨胜之后,将东方六国中唯一有能力抗衡秦国的赵国打的家家竖起招魂幡。

一连串的战争,彻底树立起了秦国战国最强的地位,也让后续平定六国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随后岁月,虽然也有被信陵君克制的两场战争,但秦国一统天下大势已定。

这一切,其实都是军国主义思路的实践体现!

[var1]

五:军国主义的弊端。

国家因战争而存在,战斗以征服而存在。

可军国主义并不是可以永续存在的事情,当战争没有了,吞并到没地方吞并之后,如果不改弦更张,这个国家将陷入惯性之中最后被自身的冲动给瓦解。

从这个角度看秦国,真是成也军国主义,败也军国主义。

何以如此?不过是军国主义制度,是能最大限度发挥国家潜力,挖掘国家军事实力,让国家成为军事强国的手段而已。

[var1]

尾声:

当年二战时候的日本和德国,莫不如此,都是以军国主义立国的国度。

日本在二战爆发前深陷经济危机之中,为了缓和内部矛盾,寻求入侵中国转移内部矛盾的同时,也为经济危机中无数陷入失业的贫民们找到了就业的方向,那就是参与战争,从战场上去掠夺。日本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敌人越来越多,最后收获惨败。

德国在二战爆发之前,也一样深陷经济危机之中,为了缓和内部矛盾,希特勒以军国主义思想上台,通过强化军工复合体重整军备的方式,拉动生产扩军备战,短时间内就让德国成了欧洲第一军事大国!

成了军事大国之后的德国,暴起伤人,闪电战如旋风过境席卷欧洲,无数国家沦陷。

可德国依旧难逃军国主义的宿命,在不断进攻中渐渐泥足深陷,终于一头栽倒在了天寒地冻的苏联。

看过日本和德国,再看秦国!

秦国就是在古典时代,实践了军国主义的超前国家。

秦国也用这场社会实践课,诠释了另类的强国之道,只是这军国主义就如毒品一般,在让国家获得短暂快感之后,终将伤及自身,最后惨淡收场。

[var1]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观内涵丰富,推崇尚武精神,讲究重信守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社会动荡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诸侯间的争霸导致烽火连年,战乱不止,战争成为了一件常事。诸侯们通过频繁的战争争夺土地、兼并人口,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增强自己的政治地位。社会意识产生于社会存在,由此,专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套战争观应运而生,它普遍存在于那个传奇的乱世,同

  • 长平之战,战神白起下令全军禁止吃羊肉,获胜后士兵才知道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中白起利用多种谋略,在制定计谋中,有一个很奇怪的命令,那就是不能吃羊肉。要知道秦国的地理位置在今天的陕西附近,那里的羊肉很好吃,秦国人也爱吃羊肉。那么为什么白起要下这一个有点奇怪,也有点不近人情的命令呢。[var1]一、战争起因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正在和韩国打仗,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这个地方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的竹简记载,他做的事更加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膑被挖去膝盖骨图片,孙膑女装,孙膑庞涓36集

    相信大家对田忌赛马都耳熟能详,小时候的语文课本就有相关的描写。齐国名将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战对方的上等马,用自己的中等马对战对方的下等马,用自己的上等马对战对方的中等马。这是后来“策对论”的雏形。田忌其实是受了高人的指点,才会想出如此策略,指点他的正是齐国谋士孙膑。[var1]孙武的后人孙膑孙膑,字

  • 吴楚相争,秦国发兵救楚,其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灭楚之战,秦国从巴蜀出兵攻楚,秦国灭楚国视频完整版

    [var1]没有得到好处吧,可是相比秦国来说还是收获比较少,这就要重点地提出一下他所用的这些计策了。其中最让大家疑惑的便是当初的一场战役,秦国明明可以选择做黄雀,看着那样的国家征战,最后再一口吞下。但是秦国,却对楚国施予援手![var1]一、秦楚之好秦国可以说是和很多国家都相处得比较好了,对于当时的

  • 越王勾践,心高气傲致越国俯首称臣,卧薪尝胆终复受辱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越王勾践之死,勾践卧薪尝胆真人照片大全,怎样反驳越王勾践的隐忍

    [var1]本来越国是一个不愿参与战争,安心过好自己生活的一个国家,无心争夺地盘。但是他们无心,别的国家却有意。附近的吴国看准了时机趁越国的君王允常死后,新帝继位朝政较为混乱的时候对越国发起了进攻。但是刚上任的勾践也不是吃素的,面对吴国的攻势,虽然自己国内的兵力稀少,但是勾践却直接派兵迎战。[var

  • 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的变法会失败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起变法高光时刻,吴起为什么没有变法成功,如何评价吴起变法

    [var1]秦国和楚国都是由周天子分封出来的诸侯国,这两个诸侯国是新生的力量,同时两个国家为了寻求发展,都在实行了变法。在秦国实行了商鞅变法,最终使得秦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虽然商鞅在秦国变法,也得罪了很多贵族,因为他触动了贵族的利益,虽然商鞅最终被车裂,可是并没有影响变法在秦国推行。可是楚国曾经也为

  • 商鞅变法的颁布推行,以立木为信,最终使得微弱秦国逆袭大反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论改革每个新任王朝统治者都有此动作,然而对于安于现状的秦国来说,改革亦或者变法貌似都不是那么容易施行,但是在面对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秦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且局势一旦有所变动便是最可能被最先吞并,所以只有变法改革才可缓解秦国的危机。就这样在秦国统治者的支持下以商鞅为首等人展

  • 这个国家被秦国用水淹灭了,轻易被秦国消灭的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秦国灭魏国水淹大梁,秦国统一六国前洛阳是秦国的吗

    [var1]魏国走向衰落的标志就是人才的大量流失,例如商鞅、吴起。而人才的大量流失就在于领导者的误判,赵王重用小人而忽视了人才,尤其是商鞅的离开,壮大了秦国而衰败了赵国。当时商鞅从卫国来到魏国想要一展抱负,但是他并不受魏王的待见,当时魏王有一个宠臣叫公孙痤,这个人在快要去世之前给魏王推荐了商鞅,称如

  • 他比刘邦更能吃苦,比勾践更会隐忍,最终成一代霸主,彻底扬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勾践刘邦,刘邦和勾践谁更厉害,勾践媳妇被马爷欺负的视频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本是个受人白眼的地痞小官,却能在劲敌项羽的手下偷生,并最终成就不朽功业。而另一个更被大家熟知的越王勾践,则在身为俘虏受尽百般侮辱嘲弄的岁月里咬牙坚持,最终不仅歼灭了敌国,还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佳话。[var1]除了他们之外,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少年时受母亲厌恶,即位后又被

  • 山东农民打井时,发现战国青铜器,专家赶到后:老祖宗们太智慧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陕西出土战国青铜器,战国青铜器欣赏,战国青铜器图赏析

    文/小先生火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十分巨大,因为使用了火焰,人类得以使用火焰烤制熟食,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困境。而火焰的使用也使得野兽不敢靠近,它似乎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守护神,只要有一团篝火在身旁,人们似乎就会感觉到心安。而也正是因为火焰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因此上古时期的人们将取得火焰并进行使用的人称之为“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