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成功母亲抗清而死,郑成功用什么礼节葬她,为何后人不理解

郑成功母亲抗清而死,郑成功用什么礼节葬她,为何后人不理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41 更新时间:2024/2/2 3:19:02

田川松死后,郑成功把母亲肚子剖开。郑成功为何又要这样做呢?

1604年,郑芝龙出生在福建一个小官吏家庭。由于家道中落,郑芝龙在十七岁那年,便前往澳门跟随舅父黄程讨生活。在舅父的带领下,郑芝龙先是在马尼拉和葡萄牙人打了一段时间交道。后来去日本后,便开始为日本平户的华侨李旦效力。

在相处中,李旦开始慢慢倚重郑芝龙。而郑芝龙也抓住机会“以父事之”,李旦于是越发喜欢他,后来便将郑芝龙收为义子。

在日本这段期间,郑芝龙认识了一个叫做翁翊皇的华侨。翁翊皇娶了一位日本女人为妻,不过这个女子是二婚,她之前就有了一个女儿,名字叫做田川松。日本女子改嫁后,田川松就成了翁翊皇的继女。

后来,在翁翊皇的撮合下,郑芝龙很快与田川松成婚。因此,在一些历史典籍中,田川松也被写作“翁氏”“翁太妃”。

成婚之后,田川松为郑芝龙生下两个孩子:一个是郑成功,另一个则随母姓,叫做田川七左卫门。

郑芝龙的义父李旦没有妻儿,李旦死后,他所有的产业,就全都留给了郑芝龙。不过,这些遗产大部分都在台湾,郑芝龙只得离开妻儿,去台湾接收遗产。

后来在台湾,郑芝龙的海上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引起了明朝的重视。明廷在几次围剿不成后,便生出了招安的想法。

事实上,郑芝龙的海上势力,常常会对荷兰殖民者造成沉重的打击。比如在1627年,驻台荷军就曾与郑军爆发过战争,郑军最终大获全胜。

利用郑芝龙抗荷,也是明廷想要招安他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郑芝龙出于对大局的考虑,也接受了明廷的招安条款,归顺了明朝。

不过,当时的明朝已经是一团乱麻。随着李自成进京和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明朝遗老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成立了南明政权。到隆武帝时期,郑芝龙手握重兵,已经成为了隆武帝最重要的抗清军事力量。

但郑芝龙毕竟是商人出身,他通常会将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见到明朝衰落而清军强盛后,拥有军政大权的郑芝龙,便不再全力抗清。比如在清军南下福建之时,郑芝龙就将军队撤走,让清军顺利进入了闽北地区。

后来,在洪承畴的利诱之下,郑芝龙为保住郑家基业,带着几个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

不过,郑成功却坚决反对投降。郑成功在6岁之前呆在日本,后来便回到了泉州安平。在当地人的影响下,郑成功从小便培养出了誓死效忠大明,抵御外敌入侵的英雄气概。这与他的父亲是截然不同的。

郑芝龙决定投降后,郑成功带着部分士兵出走金门,打算继续与清朝抗争。

清廷见郑成功还敢抵抗,先是将郑芝龙等人控制起来,押往京城,然后便派兵直捣郑家的老宅。

郑成功的生母田川松,在一年前刚刚从日本来到安平。在清军进攻安平过程中,田川松提剑作战,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自杀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田川松遭到了清军的侮辱,性格刚烈的她不堪受辱,最终上吊身亡。

郑成功闻讯后迅速回援安平,但却只看到了母亲的尸体。根据《赐姓始末》记载:“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

这句话意思是说,郑成功十分悲痛,他把母亲的肚子剖开,重新洗涤了肚肠,之后又将肚子缝上后才下葬。

这里的“夷法”,指的当然是日本人的礼节。在日本,腹部是人体的灵魂所在。想要进入天国,回报天皇,最好的办法就是切腹自尽。而这个部位,是神圣的,绝对不能遭受侮辱的。

郑成功将母亲肚肠中的污秽洗涤干净,再入殓下葬,是尊重了母亲的民族文化,也体现出了他的大孝。

因为母亲的死,郑成功更加坚定了自己抗击清军的决心。他曾用黄金为母亲铸造了一尊像,珍重地供奉起来。但这尊像后来被清军抢去烙化掉了,郑成功由此更加痛恨清朝。

1650年,郑成功在厦门设立祭坛,并让人宣读了永历皇帝的敕命,将田川松封为“一品夫人”。

(参考资料:《南明史》《赐姓始末》)

更多文章

  • 此地若宋朝获得,就没有辽夏金蒙什么事了,可惜他仓促一战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金蒙大战,夏金蒙是哪里人,金蒙女真的历史

    (北宋与北方民族之间正是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本来一直是中原国家的,但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抢夺李从珂的皇位,向契丹人借兵,作为交换条件,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石敬瑭最后如愿以偿做了中原皇帝,但从此后,中原国家北面的国门再也关不上了。辽夏金蒙等少数民族军队想来就来,中原人简直防不胜防。收复

  • 成吉思汗去世后,两个女人的宫斗戏,改变了蒙古帝国的历史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发生了什么,1986蒙古电影成吉思汗,蒙古祭祀成吉思汗

    这两个女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媳妇儿,一个是成吉思汗老三窝阔台的六皇后脱列哥那,一个是成吉思汗老四拖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这两个女人为什么会争斗?有过什么样的争斗呢?其实,说白了,还就是关于帝国汗位的归属问题。成吉思汗一生英明神勇,但是在确立继承人上,却着实有些糊涂。按照汉人嫡长子的传统,成吉思汗应该把汗位

  • 成吉思汗为何横扫欧亚大陆,对于后勤补给,他的方法很实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后勤补给关系到整个队伍的吃喝拉撒,是战争取胜的基础。没有完善的补给保障,整支队伍的军心就会动摇,失败也成为必然。所以古代有不少靠陷断对方后勤补给线致胜的案例,比如官渡之战,数十万大军的袁绍被曹操放火烧掉军备粮仓后一败涂地;诸葛亮六出祁山,因为后勤粮草运送不力只能无功而返。基于这种低效率后勤

  • 给地主刘德放牛的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衣锦还乡,刘德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杀刘德原因,朱元璋衣锦还乡视频完整版,朱元璋衣锦还乡大结局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一颗参天大树,在它还幼小时,往往不被重视,只有等到它枝干参天的时候,他们才会承认它的高大。树木亦如此,人也同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出身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国历代大一统皇帝的开国皇帝出身可以四大类,一是王氏宗亲,二是朝廷重臣,三是民族领袖,四

  • 宋朝和明朝之间相距不到100年,为什么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和明朝只隔90年,宋朝与明朝的历史关系,宋朝与明朝中间80年发生了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宋朝明朝听上去很唬人,实际上不是北宋到明朝,也不是北宋到南明,更不是南宋到南明,而是指南宋到大明。第二个原因是,宋明距离听上去相距很远,实际上南宋灭亡到明朝建立的只有不足90年,但是不要以为一个“只有”90年左右就很近了,90年在古代封建社会已经属于比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了。第三个原因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什么不出来救国?对朝廷失望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杨家将不仅忠君爱国、骁勇善战,而且一门忠烈。更为令人动容的事,当杨家的男儿们(七狼八虎)血战金沙滩,死的死失踪的失踪之后,杨门遗孀再次扛旗杨家的大旗,展现巾帼之风,为杨门女将,令敌人闻风丧胆。北宋翰林学士欧阳修批道:“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北宋有如此忠君爱

  • 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在金国期间有没有给金人生下两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在金国惨吗,宋高宗母亲在金国为奴十几年,宋高宗投降金国没有孩子

    这些贵族女子们被徽宗二帝当作抵债的物品明码标价送给金人,供这些野蛮的金人揉虐。她们进了金营之后被迫脱去衣服,同野蛮的金人一般裸着上身,然后送入洗衣院之中当作官妓,无论是帝姬还是王妃或者是皇子的妻妾都遭到了凌辱。当时柔福帝姬和韦太后一起嫁给了盖天大王,可以说柔福是韦太后失节的第一证人。后来帝姬幸运逃出

  • 崇祯皇帝:你必须死!袁崇焕:杀了我,你们这是在自毁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不杀袁崇焕会怎样,崇祯为什么非要杀袁崇焕,崇祯不杀袁崇焕明朝会灭亡吗

    但是这其中所造成影响最大的当属崇祯皇帝朱由检杀袁崇焕了,作者今天就来聊聊崇祯杀袁崇焕自毁长城之事。袁崇焕的悲剧应该说是他和崇祯皇帝二人性格缺陷碰撞的必然结果。一个轻言浪对,一个信以为真;一个我行我素,一个疑窦丛生。最后时刻,那个叫皇太极的人点燃火药桶边上的导火索,事情的发生便不可避兔了。刚开场是花好

  • 他是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带领大明走向巅峰,又亲手将其推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让我们回到公元1426年,这一年是宣德元年,此前一年的五月,洪熙皇帝朱高炽病逝于北京,结束了他仅仅只有九个月皇帝之位。朱高炽这位做了二十年监国太子的人存在的价值,似乎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爬上皇位,然后便驾鹤西去。这实在是一种宿命了。相比之下,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命要好得多。从公元1426年开始计算的话

  • 这一战明朝军民两万人全部阵亡,而清军却只战死269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题主提到的七千明军战死却仅仅杀了两百多清兵,应该指的是觉华岛之战,这时候还不叫作清兵,应该是女真士兵,或者后金士兵。当时觉华岛之战并不出名,因为同时期发生了著名的宁远之战,努尔哈赤被阻挡在铁桶一般的宁远城下,后来迫于无奈率领部队突袭觉华岛。先来介绍下觉华岛。觉华岛离大陆不到20公里,但是那时候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