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共有14个儿子,而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依照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也就是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那么问题来了,按照这种制度,皇位是不会轮到九子李治的,因为皇位继承人应该是长子李承乾,即使他出现了意外,也应该是四子李泰的,那么怎么会是九子李治呢?况且长子早在四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而李世民也对他也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他多次聘请名师进行劝导,可惜每次都无济于事,李世民是“恨铁不成钢”,以至于彻底失望,然后尽管如此,皇位的继承人也八九不离十会是他。可是,李承乾心急了,他慌了,于是在汉王李元昌和宰相等人的策划下起兵谋反,事败后被流放。所以太子只能在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中选了。
然后上天天似乎总是眷顾李治,四子李泰是个凶狠残暴的人,他步步紧逼李世民,要求李世民立他为太子,这下可让李世民有点发愣,愁苦不已,不知道到底该立谁为太子。就在最关键的时刻,两个人帮了李治的忙,他就是国舅长孙无忌和宰相褚遂良,因为这二人都不想李泰当上皇帝,因为他身边集结了一大批功臣子弟,随时准备着抢班夺权,这可是长孙无忌、褚遂良不能忍受的,可以想象,李泰当上皇帝后,他们二人可不会有好果子吃,轻则不被重用,重则被流放或被杀头。可李治就不同了,他懦弱无能可却实在孝悌,这可就好控制的多了,于是私下里商量着怎么才能让李世民立李治为储君。
机会说来就来,有一天,李世民对几个心腹大臣说,你们看看我,自己的儿子李承乾和弟弟李元昌串通起来谋反,而李泰又是这副德行,你们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完,拔刀就想自杀。大臣们立刻阻止,拦腰抱住。褚遂良则一把夺刀,交给李治。长孙无忌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于是立刻问李世民:陛下您究竟要立谁?
结果李世民脱口而出,我还是想立晋王李治。
长孙无忌立马表态,谨遵圣诏,有异议者,格杀勿论,李世民则对李治说:你还是拜谢你舅舅吧!
就这样,懦弱无能的李治,竟然成了皇帝,这可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有时候真不知道让人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