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能流芳千古?看他平定安史之乱带的人就知道了

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能流芳千古?看他平定安史之乱带的人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4/1/16 22:44:56

郭子仪想起了李光弼將军,由于他们二人曾经有过私怨,很长时间都互不往来,但郭子仪从大局出发,不记旧仇,向唐玄宗推荐了李光弼。

部队出发之前,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末将曾经多次冒犯大人,大人为何推荐末将担此重任,莫非是想借刀杀人?”郭子仪见李光弼误会自己了,便饱含热泪地说:“大敌当前,国家社稷岌岌可危,朝廷正需要像您这样有作为的将军率军讨伐。你我过去虽然略有过节,但我一直赏识将军的为人和才干,故在皇上面前推荐,无非是想给将军一个报国立功的机会。况且,你我二人同赴战场,应该荣辱与共才行啊!”

听完郭子仪的话,李光弼感到十分惭愧,赶紧赔礼道歉。郭子仪握住李光弼的手,说:“愿与将军一起凯旋。”在战场上,郭、李二人始终并肩作战。面对叛军的猛烈进攻,郭、李避开对方的锋芒,白天坚守不出,深夜出奇兵偷袭,打得叛军狼狈不堪。

叛军非但未能消灭郭、李,反而被郭、李二人的部队成功牵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叛军的士气越来越低落。郭、李趁叛军不备之际,兵分两路,左右同时夹击,一举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顺利平息了“安史之乱”。

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们都夸赞他们心胸宽广,勇猛无比。可以说,正是两人的通力合作成就了这样一段佳话。

郭子仪是经过考试录取的武将出身,历任军职。到了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才开始诏命他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克朔方节度使,屡建战功。作为一个位高权重者,郭子仪并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打击异己,反而能够不计前嫌,推荐和自己有私怨的李光弼,可见其胸襟是多么宽广。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是暴毙而亡,还是被隋炀帝所杀?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之死大揭秘,隋献帝和隋文帝,隋文帝被谁杀死的

    隋朝灭亡后,唐高祖李渊就给了杨广一个谥号“炀”,而“炀”则是十恶不赦的意思,因此对于隋文帝杨坚的死,几乎就归于定论,是被隋炀帝杨广所杀。那么,历史上的隋文帝,究竟是暴毙而亡还是隋炀帝所杀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下。首先,我们来看《隋书·杨素传》的记载。那是一个朦胧的夜晚,疾病恶化的隋文帝突然收到

  • 黄巾起义与安史之乱后果相同?君主最怕的事出现,赵匡胤合理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黄巾大起义,黄巾之乱被谁平定的,黄巾之乱是什么时候平定的

    黄巾起义最大规模时期,人数多达百万之众,所以是不可小觑的一次起义。也正是这次起义过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元气大伤。安史之乱成为了唐朝的转折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发动了这场叛乱。叛军相继打下了长安和洛阳,又相继丢了这俩地方。虽然结局是安史之乱被平定,不过这个时候的唐朝再也没有了过去的生机,成

  • 专家考古唐朝公主墓,出土一件文物,揭开唐朝皇室秘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贞慧公主,唐朝安阳公主之墓,唐朝17座陵墓被盗

    上世纪60年代,考古队在乾县北部发现了一座被盗过的墓葬。为了保护里面的文物免遭盗墓贼的再次破坏,专家们决定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考古发掘时,专家们在墓室的右侧发现一个盗洞紧贴墓壁而下。这个盗洞正好打在墓室和甬道之间,前有墓道填土所堵,后有墓室砖壁所堵,盗墓贼选址的精妙,连专家们都不得不服气。当专家们进入

  • 皇帝“泰山封禅”有啥要求,为何李世民没资格去,朱元璋不敢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为啥不封禅,朱元璋泰山封禅,朱元璋有资格封禅吗

    然而,就算成为帝王,也未必能坐稳皇位,流传千古。在数千年的王朝更迭中,先后涌现出近500位皇帝,其中不乏陈后主、李后主之辈。真正能够在生前令人颂扬,死后载入青史受人称赞的皇帝不过六位。他们就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赵恒。人无完人,皇帝自然也是一样。如

  • 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生死不明,为何却要匆匆宣布建文帝死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建文死后朱棣怎么处理,史书记载朱棣找到建文了吗,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

    朱棣攻入南京城后,宫中一片大乱,大家都忙着逃命,根本顾不上这个削藩最终把自己皇位削掉的可怜的少年天子,再加上一片大火,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局面乱上加乱,而建文帝也随着混乱离奇失踪!失踪的意思,就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等到朱棣进入宫中,到处都是一片焦土,凌乱不堪,虽然战争胜利了,江山已经到手,但对于朱棣

  • 比皇帝大一二十岁的万贵妃是凭什么让皇帝那么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万贵妃最真实照片,万贵妃为何斗不过朱佑樘,龙门飞甲万贵妃上龙床

    有人说,万贵妃是凭倾国倾城的美貌和妖媚动人迷住了明宪宗,可是一个中年女人再美貌也比不上如花少女,中年女人万贵妃拿美貌跟年轻妃子竞争,实在是不可思议,而明贵妃病逝时,已经六十岁,六十岁的美女还能美到哪里?看看现在的女明星,就是年轻时长得绝色美貌,到了六十岁,哪个能比得上年轻姑娘,再保养也是皮肤松驰,一

  • 苏轼总被贬谪,是因为他耍小聪明且刻薄吗?读懂苏东坡并不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为何屡遭贬谪,苏轼三次贬谪心境的变化,苏轼三次被贬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东坡先生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绝不仅仅是因为他文采出众。他那种乐天派的性格和忧国忧民的品质,更是让他成为后世楷模的重要原因。不过很多人觉得苏轼之所以各种被贬谪,那是因为他常常耍小聪明,而且说话实在是太刻薄了,那么真相是这样的吗?为什么苏东坡会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呢?其实是我们误解了这一点,正是因为他直言

  • 张居正的豪言壮语,反应出了朱元璋构建的权力体系被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张居正简介,张居正和朱元璋是一个时代的人吗,张居正评价朱元璋

    当然了,张居正这个人虽然治国才能一流,但他的人设也并非完美无缺,在生活作风上,还是有诸多让后世史学家门诟病的地方,但是,他在私德方面的欠缺依然掩盖不了他治国理政方面的熠熠光辉。除此之外,张居正这个人在性格上还有他狂妄的一面,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吾非相,乃摄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张居正认为他

  • 明宣宗朱瞻基设立的一个机构,为大明王朝后期的乱政埋下了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宣宗朱瞻基简介,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的忠臣,明宣宗朱瞻基不仁慈的一面

    虽说宦官实质上也是官,但当宦官的代价有点大,除了要割掉点玩意之外,还被人看不起,因此,一般当宦官的都是一些生活窘迫的地痞无赖(比如魏忠贤之流),他们大都是一些知识水平很低的人,甚至于是文盲居多,高级知识分子早就考科举当官去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朝廷的地方也就有内斗,这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光荣传统”

  • 清官衣锦回乡,却没有回家的路费,小小路费被朱元璋处以极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大臣们,能够数得上是清官的。一般在人们的心中,自然能数出来的,一个是包青天包拯,一个是抬着棺材跟皇帝叫板的海瑞。这两个人因为都曾出现在了历史课本中,甚至是电视剧当中,所以笔者对这个也是十分的清晰。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同样是明朝的清官。只不过是在明朝刚刚建立那会的清官。他的名字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