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程朱理学扼杀人性,为什么还会被封建王朝推崇?熊赐履是罪魁祸首

程朱理学扼杀人性,为什么还会被封建王朝推崇?熊赐履是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4/1/19 7:00:14

苏东坡本人当然不是书呆子,他是真正将书读活了的人。

所以他说程颐程颢是书呆子,其实变相地抨击了理学走入了死胡同。理学刚刚被发明出来,就立刻走入了死胡同,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不过程家兄弟俩丝毫不在乎,他们继续在自己研究理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直等到了南宋时期,有一个叫朱熹的人,完全继承并且发扬了理学。他对儒学的经典文章可谓是研究透彻了,所以他的名声是很大的,现在他作为理学的掌门人,自然是要做些什么。

朱熹对理学的推崇,渐渐使其成为了修身必备之学问。

当时的人并不知道修身的重要性,不过普通人不知道也就算了,就连皇帝也不知道。当时的皇帝宋宁宗,做了二十七年的太平皇帝,什么作为都么有。他认为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了,所以将朱熹请了过来。朱熹刚出来就劈头盖脸地痛骂了一顿宋宁宗,说他之所以啥都不会,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修身。来来来,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每天完成我布置的家庭作业,等个二十年你就能修身成功了。宋宁宗看着自己白花花的头发,一脸鄙视地将朱熹给送走了。

如果说朱熹时期的程朱理学,还没有达到疯狂的程度。

那么到了清朝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就成为了文人们登高的必要手段。这件事多亏了大学时熊赐履,他认为程朱理学才是正儿八经的学问,是皇帝统治老百姓最好的工具和手段。所以熊赐履认为必须要发展程朱理学。皇帝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不仅自己要学,还逼着天下所有人都来学。朱熹的作品一下子成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必要教科书,常常卖断货,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都为之黯然失色。程朱理学在这个时候的重要意义其实已经被扭曲了,走上这条路以后,皇帝的权力打到了巅峰,控制百姓的手段多了好几重。

程朱理学在思想上禁锢住了中国千年之久。

很多人在近代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一直到了清朝末年都还是如此分沉闷腐朽呢?为什么没有一点开放的气息呢?其实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种误解。早在唐朝的时候,中华民族就已经成为了天下思想最开放的民族,整个唐朝也成为了当时世界最繁华的中心。为什们后来就沉闷下来了呢?主要就是因为程朱理学的发展。苏轼骂的一点都不错,程颐程颢两兄弟的确是书呆子,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除了天理以外,人还有人性。人的欲望是没办法被扼杀的,越是遮掩,这种欲望就越是强烈。

程朱理学就是希望你能遮掩住你所有的欲望,让你变成一个只会做事不会思考的傻瓜。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但是近一千年来,中国历史一直都是以此作为衡量道德和善恶的标杆。在明清时期,不少死了丈夫的妇女都被立下了贞节牌坊。看似这是一个十分光荣的奖状,其实这是一种禁锢,是对女性的一种惩罚。但是但是的人不知道,甚至认为这是对的,必须要大肆宣传。就连现在都还有人相信这一套,可见这种思想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程朱理学必须要被抛弃。

虽然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千万不能以其中的思想道德,去评判现代人的道德。如果这的那样做了,那就是对现代人的一种侮辱。什么时候中华民族真正完全摆脱了程朱理学,那什么时候就是中华民族最强大的时候。我是江湖小晓生,我觉得程朱理学成为了民族的负担,应该被抛弃,你认为呢?

更多文章

  • 宋朝的政治制度如何?为什么没有出现汉唐时宦官专权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架构中,天子是士大夫集团推举出来治理天下的代言人,士大夫集团则共同享有统治江山的权力,所以终宋一朝,始终以文官的利益优先,“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成为那个时代文官最豪迈的宣言。当然从小我们就学习过三角形的结构才稳固,皇帝与文官并不是所有方面的利益都一致,所以这个时候还需要有一股势力来制衡文官

  • 明朝洪武四大案之空印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案件缘由:明朝规定,各地每年都要派人到户部报告地方财政账目,而地方账目必须跟户部审核后完全相符,这一年的地方财政计划才能完成。如果对不上,即使只是一个数字,账目就必须重新填造,更让人为难的是所有重修账册必须要盖上原衙门的印章才算有效。这个规定在现在看来似乎不难执行,但在当时可就难了。因为当时交通不发

  • 南北榜案,一起糊涂的冤案,究竟是朱元璋犯糊涂,还是刻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处理南北榜事件,朱元璋南北之争完整版,朱元璋死因未解之谜

    洪武三十年(1397年),大明王朝组织了自开国以来第九次科举会试考试,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考试结果一出来,朝堂上下以及一众考生当中竟引得一片哗然。原来,在当年这场会试当中,最终录取的51人竟然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南方(长江以南)人,北方考生无一例外地全部光荣落榜!当然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考不上只能

  • 一碗粥引发的血案,朱元璋:看谁还敢玩忽职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斩了半夜送粥的宫女,朱元璋处理的贪腐人员,朱元璋与一碗粥的故事

    而引发这桩血案的源头只是一碗粥。一天晚上,明太祖朱元璋批阅奏折到深夜,有位宫女看到皇帝太过劳累,于是就到御膳房熬了一碗粥,端给朱元璋充充饥,本来这也是一种下属关心体贴领导的方式,似乎也很正常,但是,事情到了朱元璋这里就变得不正常了,因为他的疑心病又犯了,细细思考之下,感到一阵后怕的朱元璋就下令处死了

  • 朱棣夺得天下后,用这几招为自己合法即位正名,真是用心良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入主南京之后,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似乎就是顺理成章的即位为帝了!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朱棣原本就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而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得位不正,这就注定了他很难收服天下人心。因此,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使得天下人对他即位心服口服,并忠诚于他

  • 窝囊的隆庆皇帝,在继承了嘉靖王朝以后,用此办法创造了晚明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帝顺序列表嘉靖隆庆,隆庆皇帝是嘉靖第几个儿子,嘉靖皇帝为什么不喜欢隆庆

    其实我们可以从他小时候来看这件事,他小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储君,因为他既不是皇后生的,也不是长子,他排行老三,所以压根就不可能轮到他来做皇帝。可是他的俩哥哥都病死了,他莫名其妙地做了太子。他老爸嘉靖皇帝是个长寿之人,足足活到了六十岁,做了四十五年的皇帝,而他也熬到了二十九岁,这才登基继承了嘉靖王朝。这二

  • 为了权力制衡,朱瞻基反其道而行,打破了朱元璋构筑的权力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看见过朱瞻基吗,朱瞻基谈朱元璋,朱瞻基和朱元璋之间是什么关系

    文官集团的形成朱元璋在废除中书省制度后,面对成倍增长的工作量,经常批阅奏折到很晚,将劳动模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慢慢呈现出了不堪重负的局面,朱棣虽然也是一个精力极度旺盛的君王,但和他爹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为了减轻一定的工作量,他开始设立内阁,但此时的内阁,只是作为朱棣的

  • 明朝贪污驸马的结局如何?朱元璋廉政不是空话,惩治贪官从不手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惩治贪污驸马,朱元璋赐死驸马欧阳伦哪一集,朱元璋查驸马完整版

    农门起义出身的朱元璋,既看过老百姓被搜刮的痛苦,也懂得治国守业的艰辛。因此其在位的时候,制定了比较严格的法治法规,就是为了避免走上元朝朝堂“蛀虫”遍地有的老路,让朱家天下延续的长久一些。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贪污之事几乎是零容忍,算是那个时代的“反腐倡廉”的先锋皇帝了。虽然智慧之人认为:水至

  • 金匮之盟成北宋最大笑话?杜太后背了黑锅,赵光义野心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太宗赵光义简介,历史对宋太宗赵光义评价,宋朝金匮之盟事件

    最初是在赵王王镕手下做事,虽然取得了不少战功,也被王镕所认识,却没有得到提升。在一次突击战中,赵弘殷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李存瑁的赏识,随后便跳槽成为了老李家的人。李存瑁是大英雄,他的父亲就是沙陀大军最杰出的首领李克用。所以赵弘殷能够得到李存瑁的赏识,那是非常难得事情。当时的唐朝已经被朱温给灭了,

  • 明朝锦衣卫纪纲,但凡有点自知之明,不去作死,也不至于凌迟至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明朝锦衣卫纪纲,如何评价明朝锦衣卫,明朝的锦衣卫到底有多可怕

    01毛遂自荐纪纲(?-1416年),山东临邑(今属德州)人。纪纲自幼习武,精于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做事勇猛果敢,善于变通,遇事总能随机应变,然而,纪纲性格,有着腹黑的一面,这也为他最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建文元年(1399年),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政策的步步紧逼下,不甘束手待缚的燕王朱棣在封地北平振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