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春秋:打仗要遵守规则,礼节第一,打仗第二

历史上真实的春秋:打仗要遵守规则,礼节第一,打仗第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4/1/19 16:14:21

[var1]

首先是春秋时期打仗的人不是普通的平民或者隶,而是贵族里面最下层的成年男,被称为“士”,所以也叫做“战士”,战士虽然是最下层的贵族,但也是贵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战场不是谁想就能上的。那么普通的平民奴隶们干嘛呢?他们的要工作就是侍奉这些“战士”,弄弄后勤工作。

[var1]

打仗的人规定了以后,那么战场也是有很多的规矩的,这些规矩充分体现了一个字,那就是“礼”。春秋时期的双方如果要开战的话,就会事先派人准备战书送给对方,定好时间和地点,不存在什么偷袭先发制人之类的事情,而且这个战书上面写的内容也很是谦卑,不是说我看你不爽想要打你,而是那种“咱俩能不能打一下的”语气。

[var1]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里面,双方的人集结在边境处,双方也都是很守规矩的,不会越过规定以外的地区。这时候的两边人就开始摆阵,不管谁摆好都要等对方摆好以后才能开始打。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骑兵步兵之类的,双方都是那种马拉的战车,不仅如此,双方上场的人数也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样子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对手,不会和别的人交手。

[var1]

等到双方的人各就各位以后,就开始发信号,双方同时击鼓,这样战士们就坐着战车冲锋,手中用武器去击打自己的对手。基本上打不两下,战车就拉着双方走开了,然后掉头准备好再次冲锋。如此几个回合下来,各有损伤,如果自己的对手受伤的话,就不能够继续攻击他,而是让他撤离战场疗伤,自己在场上看热闹,也不参与别人的交锋。等到一方败了撤退的时候,获胜的一方是可以追击,但是不能超过五十步。

[var1]

不仅如此,如果在战场上俘虏了对手,如果这位人白头发,是要把他放回去的。因为有白头发说明年龄大了。要以礼待之。总之在历史上真正的春秋打仗就是有这么多的规矩,如果不遵守,会遭到天下人的耻笑,因为那是人行径。在我么现代人看来,他们的打仗和体育竞技差不多,虽然最终会有一个输赢,但是礼节一,打仗第二。

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喜欢的朋友们也可以点点关注。

更多文章

  • 合纵抗秦15年的苏秦,后来干了什么?历史教科书上不能写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苏秦抗秦,苏秦的六国抗秦成功了吗,历史人物苏秦讲解

    [var1]在战国时期,苏秦为了能够有所作为,施展大丈夫的抱负,跑到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和张仪一起学习连横之术。鬼谷子教的很好,苏秦两个人也学的很好,但是他们出师之后却混的不是很好,毕竟他们出师之后还很年轻,讲的那些大道理也没有几个人相信,当时苏秦的家人和朋友们也都嘲笑苏秦不好好劳动,干一些舍本逐末的

  • 长平之战后秦国有没有能力攻灭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长平惨败

    [var1]秦国综合国力强于赵国,但是军事实力根本不如赵国,就是长平之战也不是秦军强大,而是因为赵国主帅决策失误,廉颇这个奇葩拿擅长长途奔袭的骑兵与擅长阵地战的秦兵对峙,才逐渐导致赵军处于劣势。如果前期就速战速决,利用骑兵的移动迅速的优势,对远道而来的秦兵决战,胜败还不一定呢。这场战争起点,是秦赵两

  • 侠客之死:从春秋战国的鼎盛到汉武帝的扫荡,大侠们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侠客的主要事迹,大侠侠客喝酒的图片,侠客死亡的原因

    [var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侠客。 古龙的侠客,是风流倜傥,是放荡不羁,是快意恩仇,是横刀向天的豪迈,是陆小凤的手指,是三少爷的剑,是李寻欢的飞刀;[var1] 金庸的侠客,是忍辱负重,是重情重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郭靖的襄阳城,是杨过的绝情谷,是萧(乔)峰的抉择与大义;

  • 为何将扁鹊移出课本教材?教授:看他病人的年龄有多大,你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扁鹊之死的真正原因,扁鹊治病故事,扁鹊最恶心输出出装

    前几天休假时,品史君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扁鹊庙。在惊叹这个建筑规模的同时,我们也顺势聊起了历史。相传这座扁鹊庙修建于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秦国的太医令李醯认为扁鹊会抢了他的官位,派人杀害了扁鹊。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便修建了这座庙。[var1] 后来谈到了扁鹊现在已经被移出教材,我的内心还

  •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君主与贵族之间如何从纷争到日趋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时期三大特点,春秋战国各国君主列表,战国纷争

    [var1]周天子依靠诸侯来灭亡的商朝,理应给他们赏赐,不能收回他们的封地,再加上当时的交通不发达,周天子管不了这么多土地,权力触及不到偏远的地方,只能将土地进行分封,以血缘来维系统治的稳定。一、君主的无奈《史记》中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1、出现的原

  • 才华横溢的吴起为何频繁跳槽?你对待感情的态度决定了人生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吴起在鲁国就职的时候,齐国曾进攻鲁国,鲁国人本想让吴起做将领,但一想到他的妻子是齐国人,便打消了这个念头。鲁国人这么做也有情可原,吴起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嫌,春秋战国时代,两国交战是常有的事情,今天打明天没准明天就好了。但是吴起不这么想,况且他当时非常想建功立业,为了让鲁国人不再怀疑他,他杀掉了自己的妻

  • 诸葛亮自比管仲,那刘禅比得上齐桓公吗?还真有人做了认真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和哲学家。管仲在辅佐齐桓公之前,曾经支持齐桓公的政敌、哥哥公子纠,而且差点杀了小白也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但是鲍叔仍然苦苦建议齐桓公启用管仲,说,管仲是天下奇才,若要称霸天下,则非管仲不可。[var1]齐桓公不计前嫌,听从了鲍叔建议,任命管仲为齐相。管仲按照法家

  • 秦国扫灭六国后,六国国君的下场如何?秦始皇的做法很反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灭六国后怎么处理六国君王,秦始皇灭六国秦国死了多少军队,秦始皇灭六国让世人记住了秦国

    “秦有天下,始创郡县。”秦始皇,灭六国,一统中原大地,让纷纷扰扰的华夏大地重归和平,将天下化为一家。继往开来,丰功伟绩!但是秦始皇死后毁誉参半,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一名暴君,生灵涂炭。在《过秦论》中学者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在批评秦朝经历二世便灭亡的原因在于历代皇帝不施加仁义之政策,以至于

  • 秦国统一天下之谜:《史记》中司马迁曾四次提到一个神秘“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史记资料,秦国最可怕的预言,司马迁真实预言

    众所周知,司马迁的史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其中洋洋洒洒的文字,确实点出了中华历史之变迁,看破了王朝更迭之奥妙。值得一提的是,史记中的文笔非常精彩简练,同时他又开创了史官对于君王进行点评的魄力。正如汉武大帝中所演绎的那样,汉武帝被司马迁气的吐血,但依旧还是保留了他的作品,由此可见,对他是多么尊重。[va

  • 楚国墓葬中发现越王勾践剑,专家不解,郭沫若看后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令人疑惑的不仅是为什么时隔两千年此剑还是这么锋利,还有这把剑的来历,考古人员在这把剑上发现了八个铭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鸟篆文。考古专家陈振裕等人看了半天,也只认出几个字。他们立刻叫来了当时的文字专家方壮猷先生,经过仔细的查看,方先生也只认出六个字,“越王,自作用剑”,至于第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