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白起生对了时代,他初出茅庐之时,所效忠的秦昭王也是一个非常有作为、有雄心、能够慧眼识英雄的君主。白起虽是平民出身,可是却受到了秦昭王的提拔,在战国战乱频发的历史上,白起留下了非常浓烈的印记,直到几千年后,他指挥的长平之战依旧为人津津乐道。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长平之战时,白起大概杀了赵国的俘虏四十五万人,这个数字震惊了当时的秦国。虽然这个数字是史记所记载的,但是后世中还不断有人提出质疑。
[var1]
虽然当时有这种以大规模割取敌人首级来计算功劳的方式,但是经过后人科学的调查以及考古人员挖出来的人头骨中也可以断定45万这个数字并不完全真实。这些尸骨坑被人破坏很多,因此也无从断定当年的长平之战白起到底杀了多少赵国俘虏。
在这之后白起因战功受封武安君,这是无上的荣耀,却也是白起磨难的开始。他并没有战死在疆场上而是死在了君王的猜忌上。白起的一生,成也在秦昭王,败也在秦昭王。
[var1]
白起自受封武安君后,民间就传言四起,说秦有白起,天下终归于秦。可是武安君并不是一个好封号,武安武安,以武安民,可武力换不来国泰民安,却往往招来祸端。在白起之前的商鞅和苏秦都曾被封为武安君,可最后的结局还不都是被五马分尸。
白起的结局与很多臣子一样,受到了小人的挑拨,最后被秦昭王赐死,也有人说他是因为坑杀了四十五万人的冤魂得来的报应。关于白起的结局说法不一,但是大家却都承认他战神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