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包拯每年俸禄是18000贯,放到现在是多少钱?他算不算富人呢?

包拯每年俸禄是18000贯,放到现在是多少钱?他算不算富人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3/12/9 15:25:13

历史上的包拯,出了名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谁的账都不买,做起事来全都是依法处置。就拿他在端州做知府的那段时期来说,当时端州每年都要朝廷上贡一定数量的特产端砚。

为了和中央官员打点关系,为自己的仕途升迁做准备,但凡在这里当知府的官员都会暗中加重上贡端砚的数量,那些多出来的端砚就被他们拿来贿赂朝廷权贵。包拯一上任,就破除了这一项潜规则,下令任人都不准私自加重端砚上贡的数量,一旦被查到必定会严惩不贷。直到包拯3年任期满离开端州,包拯也没有拥有过一方端砚,以身作则。

说到为政,包拯是个妥妥的实干家,虽然步入仕途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却担任了不少重要职位,巡察体验民情,解决百姓之困,颇有政绩。从正七品的芝麻小官一路升迁到正二品的三司使,包拯一共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不算多。

在他担任三司使期间,总管全国的经济工作,其工作卓有成效,为了改变地方官员在农民拿粮食兑换现钱交税一事上中饱私囊,趁机压榨农民的现象,包拯干脆免除了一些地区的“折变”,还上书提出按照市价来裁定百姓上缴的物资。

包拯以杰出的政绩和品行而受到百姓的爱戴,就连欧阳修都不得不称赞他一声“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要知道朝的社会经济是非繁荣的,所以我们一般都会觉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官员的俸禄也都不会低。作为宋朝有名的大清官,包拯一年的俸禄又有多少呢?

其实宋朝官员的俸禄制度是非常复杂的,它由本俸和添给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本俸又可以被细分为俸钱、禄粟和衣赐3个部分,也就是说除了最基本的工资朝廷还考虑到了官员的衣食方面,而添给就是各类补贴,就相当于现在的节假日补贴、高温补贴等等,可以说是考虑得非常周全了。

俸禄跟着官职走,自然是官职越大工资越高,在包拯去世前一年他达到了仕途的巅峰,担任正二品的枢密副使。根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包拯每个月的俸禄有1500贯钱,每年就有18000贯钱,粮食、柴火类的另算。

别看好像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千多块钱,但是以当时的物价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我们都知道古人有万贯家财的说法,仅仅是拥有万贯钱就可以称得上是富豪了,而且那个时候百姓的最低年收入是20贯钱,而包拯一年就可以赚到将近2万贯钱,简直是富豪中的富豪。那么,包拯这样的工资换算到现在是多少钱呢?

根据《宋史·食货志》的记载,这个时候的一贯钱有1000钱,可以买一石粮食,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25斤,也就是说一贯钱可以买到125斤大米。按照现在一斤大米3元的价格来换算,一贯钱就是375元,那么18000贯钱就是6,750,000元。

虽然说不同时代金钱的购买力是不同的,而参照物不同,换算而得的结果也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这样的对比中一窥而知,无论是放到现代还是古代,包拯都是一个妥妥的富豪,更何况他本就出身名门。

同时,包拯身居高位,还有不少福利补贴,春冬时节有棉帛布匹赏赐,餐饮有补助,还有给随身侍从的衣食补贴。不仅如此,朝廷还要供应他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茶叶、酒水、纸张、马粮等等。由此可见,在宋朝当官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当然,我们现在所罗列的工资都是比较理想的状态,比实际收入还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对于耿直的包拯来说,工资高低是不会影响到他的清廉的,而完善的薪酬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提高了官员的地位,遏抑了朝堂贪污腐败。

现在我们都认为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但是宋朝的商业是非常繁盛的,社会经济的繁荣远超盛唐,也正因为此宋朝官员才能有如此可观的薪酬,就连各项补贴都做得非常到位。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是怎么死的?6种原因3中跟西夏有关,2种跟西夏王妃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成吉思汗死亡真正原因,成吉思汗的死与西夏有什么关系,成吉思汗是西夏王妃杀死的吗

    他本是乞颜部领袖也速该的儿子,可惜也速该被人毒死以后,铁木真全家被乞颜部抛弃。铁木真带着一家老小开始独立生存。此后铁木真的事业是越做越大,一统整个蒙古,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南下攻灭西夏,西征一直打到欧洲,建立了史上空前的庞大帝国。可是在成吉思汗正要彻底灭亡西夏的时候,突然间去世了,终年66岁。因为

  • 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曾经横扫欧洲大陆,为何灭南宋用了44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吉思汗打下的蒙古帝国资料,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有多厉害,成吉思汗有进攻过宋朝吗

    这和手握百万大军的金朝和南宋,其实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哪怕是西夏国,实力也在蒙古之上。所以说,蒙古在东方的战争,一直都不顺利。别说打南宋艰难了,在灭亡西夏和金朝的时候,其实蒙古也很艰难。不过人家够聪明,又肯吃苦,所以排除万难,还是先后解决了西夏、金朝和南宋,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重任。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

  • 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那朱棣为何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敢反李渊朱棣不敢反朱元璋,朱棣怕朱元璋李世民不怕李渊,为什么李世民朱棣不敢反朱元璋

    众所周知,我国曾经很长时间处于封建统治阶段,而当时的统治者被称为皇帝。皇帝享受着荣华富贵,权势滔天,一句话就可以决定数万万人的生死存亡。不过,要想成为皇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然历史上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无名君、昏君呢?历史上能称得上明君,甚至是千古一帝的皇帝,更是寥寥无几。而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也只有

  • 杀尽功臣的朱元璋,为何汤河可以安然无恙活着,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没杀汤和,山河月明汤和进宫见朱元璋,朱元璋胡军版汤和告老还乡

    在大多数人心中,朱元璋称王晚年的印象就是:对身边的人猜疑,对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赶尽杀绝。但根据历史史实记载当中。尽管无法否认朱元璋经常猜忌身边的大臣,对他们充满戒备心甚至枉杀功臣这一事实,但并没有像民间版本说的一样将所有功臣全部屠杀殆尽。反倒是曾经帮助他开国立业的功臣们大多都得到了善终,而被诛杀的

  • 朱瞻基为何让大学士教太监读书?在后宫开设补习班,成了明朝惯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瞻基为什么重用太监,朱瞻基与孙若微吻戏,尚食袁琦把朱瞻基毒死了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带着一帮太监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醉酒当歌。。。咳咳,总之把老爹的命令给忘得一干二净。可以说,朱明王朝没有朱棣,就没有太监们的崛起!这帮太监,不光可以上战场带兵打仗,而且还能乘船出去旅游(郑和下西洋)!你说过分吧?朱棣走了以后,他儿子朱高炽还没来得及发挥

  • 朱棣靖难之役影响深远,如若失败,明朝会是怎样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棣为何靖难成功,朱棣靖难二十六功臣,朱棣靖难朱元璋能赢吗

    不仅如此,明朝之所以走下坡路还因为朱棣的靖难之役,朱棣本来只是一个藩王,虽然本无谋反之心,但君子无罪怀璧其罪,朱允炆登基之后决定削弱藩王的势力,而朱棣不想被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既然这个样就一不做二不休,所以就真的反了,最终夺下了帝位,当然如果朱棣失败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首先最为直接

  • 朱棣抢了宁王的8万精锐,答应事成平分天下,后来宁王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王朝的不断的更换,各种人物角色粉墨登场。同时也造就了各种不朽的丰功伟绩,或者是成就一番霸业。历史当中的各种帝王当中,靠篡位夺得皇位的人数里面,必须要提及一个人,那就是永乐大帝朱棣。这位依靠造反争夺皇位,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建文帝逃跑,他也顺利接管了大明王朝。但是靖难之役的发生,如果仅仅依靠朱棣一

  • 朱元璋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沈万三惊出一身冷汗!回答了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曾经出了几个知名的大商人,比如我们今天聊的这位,明朝鼎鼎有名的大商人——沈万三 提起沈万三,大家肯定会联想起无数的金银财宝。不错,沈万三就是明朝有名的首富。沈万三的财富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据说明长城的三分之一就是沈万三出钱修建,可想而知他有多么的富有。沈万三的财富确实巨大,为了巴结朱元璋,竟然

  • 朱元璋的后代用画像为他正名:没有那么丑!专家请求上交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真正的画像,朱元璋两张画像一个帅一个丑,不同时期的朱元璋画像

    明代的开国者-朱元璋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从一个贱民最后成为统御百姓的帝王,有的不仅是胆识,更有权谋和手段。朱家统治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其子孙后代的人数也是历代皇朝以来最多的,多达百万人。朱元璋是狠厉有手段的主,那朱元璋的后代如何呢? 当年清兵入关的时候,明代皇帝自缢而亡,剩下的皇族四散逃亡,分成

  • 朱元璋曾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是如何对待刘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怎么处置地主刘德,刘德璋与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放牛

    这话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时间飞回到元末明初,就有一个大地主欺了少年穷。这位地主名叫刘德,而被他欺负的少年名叫朱重八,很多年之后,人们更习惯叫他朱元璋。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太平乡孤庄村的一户贫穷家庭,不仅日常的精神追求没有保障,连基本的吃喝都成问题。 当时贫农唯一的生活方式就是为地主家种地,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