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复盘安史之乱:骚扰百姓的不仅燕军,更还有大唐官军

复盘安史之乱:骚扰百姓的不仅燕军,更还有大唐官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3/12/8 5:58:13

很多历史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个源头定义成一种,“外患”——穷凶极恶的安史叛军,一路烧杀抢夺,洗劫沿途百姓。似乎从正史来看,安史叛军确实也是口碑和名声不怎么样。

生性残忍的安禄山在从范阳起兵进军中原的途中,为儿子(大儿子安庆宗)报仇,屠杀了陈留郡六千余人,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手下大将攻陷颍川,屠城。手下大将如此,继任安禄山帝位的安庆绪也是一个“暴躁老哥”,对于后方的大唐军民,无论投降与否都一律斩杀。《旧唐书·安庆绪传》记载:其下潜谋归顺者众矣,贼皆易置之,以纵屠戮,人心始离。

而战场对面,代表正义的“大唐军”的军纪如何呢,是否比安史叛军更加糜乱?答案是肯定的,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大唐军队对于百姓的祸害比安史叛军更加严重。

中学课本上杜甫的《石壕吏》上就有一句话“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是讲述大唐最大的惨败——邺城之战。书中抓壮丁的部队,居然是大唐军队中精锐的郭子仪朔方军。

大唐军九路节度使,却让已经强弩之末的安史叛军追着打。一场荒诞的败仗,却让原本望见平叛曙光的大唐百姓,又一次深陷黑暗。而在他们担心安是叛军得势是否报复自己时,首先迎来的确是大唐军队无尽的抢掠。

60万唐军兵败邺城,争相逃跑之余,也不忘祸害百姓,九大节度使之中除了王思礼和李光弼两部军纪严明。其余各部溃败的残兵如同土匪一般,在退回各自辖区的过程中一路烧杀抢掠,这些杀红眼的溃兵,甚至连地方官府也一并劫掠。这些抢劫的人中就以南阳节度使鲁炅部下最为残暴。导致无论是兄弟部队,还是沿途百姓对他们都是怨声载道,而当官军稳住阵脚之后,自知抢掠百姓罪孽深重的他也服毒自尽。

按理说,大唐军队劫掠百姓是默认行为,守南阳有功的鲁炅不会不知道这个官场潜规则,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部下剽窃得太狠了。自己唯有以死谢罪。《旧唐书·鲁炅传》记载:时诸节度以回纥战败,因而退散,尽弃军粮器械,所过虏掠,炅兵士剽夺尤甚,人因惊怨。五日,至新郑县,闻郭子仪已整众屯谷水,李光弼还太原,炅忧惧,仰药而卒。

如果说相州之战是因为各节度使各自为战,在兵败的途中这些临时组建出来的军队对于非属地唐朝百姓的抢劫,属于散兵游勇的话。那么在一年之后的洛阳屠城中,号称唐朝最能打的正规军——朔方军,他们的行径可谓是天怒人怨。而造成这次官军屠城事件的始作俑者正式一年前在相州之战中,胡乱指挥的监军——鱼朝恩

安史之乱中,东都洛阳可谓是一座悲情城市,至德二年(757年),回纥和唐朝联军收复了被叛军占据2年之久的洛阳城,此时的洛阳城因为曾经作为大燕(安禄山国号)国都的缘故,并未造成多大兵乱。在联军占领洛阳之后,贪婪的回纥人就准备开始纵兵抢劫,原来回纥当时容易出兵的条件是双方拿下洛阳之后,洛阳城中财物全归回纥。好在太子李适果断召集乡绅,捐献金银,才让洛阳军民逃过一劫。不过虽然洛阳城中不让抢,但是周边的村落可就没这么幸运了,“于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财物不可胜计”。不过好歹没有对洛阳造成多大的损失。

转眼到了第二年,回纥和唐朝联军经过相州之败后,又一次收复了洛阳。回纥和唐朝军队大败继任史思明皇位的史朝义,斩首六万,彻底的将安是叛军赶回了河北。不过打胜仗的回纥人为了防止唐朝再一次“耍赖”,不经同意就开始洗劫洛阳城。残忍的回纥人不仅抢劫财物,还将洛阳城中老小赶到了洛阳城中的大庙——白马寺和圣善寺中,纵火焚烧,造成了洛阳城中数万人死伤。而此时的唐朝军队在干什么呢?

第一次联军进洛阳的时候,是以太子李俶为主导,虽然唐朝军纪不怎么样,但李俶作为一代明君,该有的军纪还是有的。本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唐官军还收敛点,并没有劫掠百姓。但到了第二次收复洛阳,已经是宝应元年,这个时候李俶(唐代宗)已经登上帝位。

唐朝进入洛阳的军队。虽然挂着太子李适的名号,但统帅却是鱼朝恩,此时的鱼朝恩已经是朔方军的统帅,在得知回纥人纵兵抢劫之后。官军这边的反应首先是,稍微制止一下。但此时抢疯了的回纥人,哪会听从他们的话。自知阻止不了的鱼朝恩也和一同进入洛阳的陕州节度使郭英乂一起加入抢劫的行列。打着东京、郑、汴、汝州皆为贼境的名号,不仅针对洛阳进行洗劫,连周边的的汴州和汝州也不放过。很难想象这场针对于平民百姓的抢劫是出自大唐军纪最好的神策军和朔方军之手。整个洛阳及其周边的抢劫持续了三个多月(光洛阳的大火就烧了了1个月)。而在这场抢劫之后,洛阳周边众人,衣不遮体,甚至于发生人相食的惨状,《旧唐书》记载“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洛阳诸郡人相食“

私以为,安史之乱中造成官军军纪败坏的因素有很多。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军队组成复杂:安史之乱时期,大量职业军人的消耗,导致大唐军队在后期征兵质量下滑,大批农民和市井之徒(封常清守洛阳就是靠着六万洛阳市井),这些人缺乏训练和忠诚度,多为“当兵吃粮”的观念,并非有精忠报国和马革裹尸的决心。虽然打仗不行,但却常祸害百姓,因此后期唐军作战,多为溃败也有此原因。

部队异地作战:安史之乱中大唐平叛军队,多为异地勤王军队,这些军队对于占领区百姓认可度不高,皆认为占领区即为敌区,因此纵兵抢劫之事习以为常(反正也不是抢自家人)。

大唐军制腐败:士兵抢劫也需长官默许,大唐在平叛后期,掺杂着很多降将和吏治腐败之人,这些人为了一己私欲,而纵兵抢劫。

参考文献

《旧唐书》《新唐书》《唐朝安史之乱考究》

更多文章

  • 唐代河南官员过度打猎,猎物变身人形后为父兄报仇将此官告上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为父报仇案,唐朝狩猎最常采用方法,民间故事唐代彪悍女子报仇

    这个谢混之还有个爱好,就是打猎。看此人性格就知道,他对人都不友善,对动物就更加残暴了。他命令手下在县东侧进行大规模的围捕,提供给他打猎的猎场,什么野鸡野猪野兔狐狸,甚至是狼都不放过,每次出来打猎都不落空,打死的猎物能吃的就吃了,不能吃的就当场埋掉。有一年冬天,有两个人跑到了御史台告发谢混之杀死了他们

  • 晋朝一位传奇女子,十来岁时就拯救了一座城!被后人编成京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朝第一美人,晋朝到现在多少年,晋朝秘史

    荀灌娘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她是一个西晋时期的人物,有关她的民间传说也有很多,比如现在著名的京剧《荀灌娘》。虽然艺术需要一些夸张的手法,但基本上还是很尊重史实的。荀灌娘和其他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子一样,从小就很喜欢舞刀弄剑,后来父亲所在的宛城被围,她主动请求去送鸡毛信,最终解了一城之围。作为一

  • 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皇帝能忍魏征吗?他杀兄弟夺位可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优秀的帝王,不是说他私德有多好,而是要看他是否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老百姓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战争,因为战争可以摧毁老百姓若干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幸福以及稳定。毫不夸张的可以说,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帝王。他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时间虽然只有23年,却能够创造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我们现在

  • 武则天的母亲43岁才嫁人,身世却成为千古历史遗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母亲的悲惨下场,武则天母亲个人简介,武则天与母亲的照片

    那时的女人没有独身主义,也没有自由恋爱,都是包办婚姻,女人十几岁就被父母嫁了出来,不管她愿意不愿意。但为什么杨牡丹这么晚婚,她父母为什么不给她主持婚事?史料记载,杨牡丹出身显贵,她的伯父是隋朝四贵之一的观王杨雄,她的父亲是宰相杨达,她的弟媳妇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女儿桂阳公主。有这么显贵的出身,杨牡丹

  • 如果唐玄宗不用胡人为将,安史之乱还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的逃亡路线,安史之乱唐玄宗不逃离洛阳

    后世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诱因的时候,将这场叛乱的矛头推向了唐玄宗,他们认为是唐玄宗在民族问题上的无限度妥协、大肆封赏边镇将领,信任安禄山等人,任用胡人士兵(河北边疆紧邻契丹、奚和渤海等国),最终导致安禄山等人有了反抗大唐的是实力。虽然历史不能重来,但是居于现代的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的过程和后世的影响,

  • 他作为闻鸡起舞的主角,为何坚守北方数十年?始终没等来东晋援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胸怀大志闻鸡起舞的爱国名将,东晋名将闻鸡起舞,东晋失去北方的原因

    桓温打小就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晋朝的立业者司马懿,一个则就是刘琨。这个老妇人自称是刘琨的婢女,这可把桓温高兴坏了。没想到老妇人一看到桓温以后,居然激动地哭了出来。桓温就问她为啥哭了啊?老妇人含着泪告诉刘琨:将军您和刘琨将军太像了!我一看到您就想起了刘琨将军,所以才潸然泪下。桓温喜笑颜开,自己跟偶像长得

  • 唐朝有一名妃子得宠,怕自己伺候不好,还叫上了自己的姐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后宫受宠妃子,唐朝各个妃子排名,历史上的唐朝妃子

    三个国夫人行为方式也十分的嚣张、奢侈。她们如果发现谁的房子比她们的大比她们的好,就要拆除重建,每建一次都要花费千万以上。其中以虢国夫人最为奢侈浪费。天宝十年正月,虢国夫人的车队居然要和广宁公主的车队争抢谁先过西市门,传说虢国夫人的家奴竟然还敢用鞭子打公主的衣服,导致公主坠马。后来公主向唐玄宗伸冤,唐

  • 唐朝故事:窦参因“树上藏人”知自己将死,留遗言愿婢女为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贞元壬申年春三月,宰相窦参本来在园中赏月,谁料,他的贴身婢女上清,却发现树上藏了一个人。于是,她就将此事告诉了窦参。一听这话,窦参就明白自己早已被人盯上了。所以,他就拉着上清的手,说道:“我怕是命不久矣,此人恐怕是陆贽派人来的,我跟他一直不对付。现在专门有人埋伏在此,怕是要趁机诬陷我。一旦皇上知道后

  • 安史之乱期间,为什么陇右和河西兵这么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多少年才平定,安史之乱完整版,安史之乱唐朝为啥缺兵

    复盘这一场叛乱,很多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当年虽然远在河北和东北的安禄山,拥有三镇一共十九万兵力,但大唐十大藩镇中,朔方、陇右和河西的军队也是百战之军,为何除了在灵武的朔方军之外,曾经大唐的荣耀——河西和陇右两军为何在安史之乱中毫无存在感?成为叛军升级经验的提款机?河西和陇右军队无论是河西还是陇右这

  • 刘备和李白,白帝和江陵——人生的境遇与感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朝辞白帝城为什么要去江陵,历史上刘备和李白谁最厉害,白帝和江陵

    刘备于公元221年称帝,之后不久倾巢出动,讨伐东吴。一方面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重新夺回荆州。刘备亲率蜀军以白帝城为大本营,沿三峡推进。从白帝城算起至夷道,缘山逶迤长达七百里,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奋斗了一生,终于打下了一片基业。然而仅仅称帝一年后,就遭遇了夷陵之战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