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史上最狡诈单于,忽悠刘彻五年,坑骗礼金无数,最后暴毙而亡

匈奴史上最狡诈单于,忽悠刘彻五年,坑骗礼金无数,最后暴毙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53 更新时间:2024/2/3 7:57:01

公元前110年,刘彻亲自上阵,率十八万大军出边塞,准备对乌维展开攻势。乌维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当年军臣与伊稚斜都没有打赢刘彻,自己就别丢人现眼了,于是避开刘彻,躲在漠北单于庭不敢应战。刘彻派郭吉前往匈奴漠北单于庭向乌维表态,大汉朝南方已定,南越王首级被悬挂在北城门示众,如匈奴想战,我大汉皇帝将亲自在边塞等你,如果匈奴不想战,请马上向大汉朝俯首称臣,大汉皇帝会为你们封侯,并允许你们在漠南草原放牧,从今以后过上太平日子。

乌维听后大怒,将郭吉流放到北海。但愤怒之余,乌维还是冷静的斟酌了一下当前的形势,矛盾得很。一方面他怕迁怒刘彻,十八万大军真的攻到漠北,匈奴可能被灭族;另一方面先进匈奴的实力还不具备对汉朝进行骚扰的能力。想来想去,只好用当初刘邦的方法——和亲来解决问题。乌维派使者前往长安,向汉朝求亲。刘彻对乌维的行为表示怀疑,没有马上答应,他派出使臣前往匈奴,第一是打听虚实,第二是寻找郭吉下落。

这次前往匈奴的是使节名字叫王乌,他是北地人,深知匈奴的法律。想当初大汉奸中行说为了羞辱汉人,规定汉朝使者进单于毡帐之前必须放弃旄节和用墨黥面(额头刻字,在中原属于一种羞辱人的刑法,称之为墨刑),王乌来到单于庭后主动交出符节,然后用墨涂黑了脸去见乌维。乌维单于挺高兴,在酒席上告诉王乌,我准备将左贤王(匈奴太子)派去长安做人质,这是我与大汉和亲的条件。王乌回朝后将事情禀告刘彻,刘彻很高兴,为了确认真假,他又派出使者杨信前往匈奴,与之商讨投降的具体事宜。

杨信刚正不阿,来到单于庭手握符节不肯放手,更不肯在额头涂抹墨汁。乌维无奈,走出单于帐与杨信会面。杨信说:“既然单于已答应和亲,今天把左贤王找来,与我回长安吧。”乌维酒桌上说的话是给王乌听的,今天他矢口否认,反向刘彻索要和亲公主,一切和亲条件都与军臣当时的和亲条件为准。杨信大怒,转身回国,将事情告诉了刘彻。刘彻大怒,找到王乌,王乌听后也是一脸懵圈,表示愿意再次会晤乌维。结果当他到了单于庭,乌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竟说些好听的。王乌回朝后,反奏了杨信一本,说杨信不礼貌,人家才生气,现在单于为了表示诚意,决定亲自来长安拜见皇帝。刘彻信以为真,还为乌维在长安修了一个宫邸,作为乌维的下榻之地。

乌维其实根本没打算去长安,他这是在拖延时间,两国来使几个来往,就是一年半载的,他正在争取时间休养生息,扩充军队,同时能骗点东西就骗一点,顺便玩弄一下汉朝皇帝。在和亲这段年时间,两国互通来使,又闹了一些琐事,期间还骗了刘彻很多钱财与特产。就这样,两三年过去了,当乌维的能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他开始重蹈覆辙,派小股部队到汉朝边境进行骚扰,顺便抢点东西回来。

这时候刘彻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年被乌维忽悠了,愤怒之下的刘彻开始策划新一轮的远征计划。就在这时,对于匈奴来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汉朝大将军卫青病死。匈奴除了刘彻,最害怕的就是卫青和霍去病,现在两个人都死了,乌维兴奋极了。可能是兴奋过了头,第二年,公元前105年,乌维也突然暴病死去,他的儿子詹师卢继位为匈奴第七代单于。由于他的年纪还小,便有了一个“儿单于”的称号,这个“儿单于”是否能让担起匈奴复兴的伟业呢?我们改日再说。

更多文章

  • 蜀国被灭后,张飞家族没人敢动,关羽却满门被杀?关羽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三国张飞哭关羽,关羽张飞阵亡刘备大哭,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

    唯有如此,在后续的发展之中,相互之间才有面子可卖。只可惜如此简单的一个道理,中国古代历史中一直都有人不怎么相信。不仅如此,他们似乎更喜欢将事情做绝。今朝有酒今朝醉,至于明天将会如何,谁又放在心上呢?像三国时期同为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关羽二人,便给后人生动形象地上了一课。自刘禅出门乞降,蜀国灭亡后,

  • 关羽为啥总喜欢戴一顶绿帽子?有四种说法,被这种说法逗的大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最怕的3个人,赵子龙大战关羽,张辽得知关羽死讯

    第一种:最考古的说法当时我们汉人戴的绿帽子并非今人说的绿帽子,因为古代汉人非常注重色彩,无论是生活器具还是衣冠服饰,总共就那么几种颜色,大红,大黑,绿色,蓝色等等,和今天的色彩丰富度简直没法比,但是就这样几种有限的色彩,还被古人运用的淋漓尽致,根据儒家的制度确立起了颜色尊卑制度,例如古代官职中,七品

  • 复盘安史之乱:骚扰百姓的不仅燕军,更还有大唐官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之乱大唐实力,安史之乱有多恐怖大唐为何被击溃,安史之乱对大唐王朝的伤害

    很多历史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时候,很容易将这个源头定义成一种,“外患”——穷凶极恶的安史叛军,一路烧杀抢夺,洗劫沿途百姓。似乎从正史来看,安史叛军确实也是口碑和名声不怎么样。生性残忍的安禄山在从范阳起兵进军中原的途中,为儿子(大儿子安庆宗)报仇,屠杀了陈留郡六千余人,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手下大将攻陷颍

  • 唐代河南官员过度打猎,猎物变身人形后为父兄报仇将此官告上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代为父报仇案,唐朝狩猎最常采用方法,民间故事唐代彪悍女子报仇

    这个谢混之还有个爱好,就是打猎。看此人性格就知道,他对人都不友善,对动物就更加残暴了。他命令手下在县东侧进行大规模的围捕,提供给他打猎的猎场,什么野鸡野猪野兔狐狸,甚至是狼都不放过,每次出来打猎都不落空,打死的猎物能吃的就吃了,不能吃的就当场埋掉。有一年冬天,有两个人跑到了御史台告发谢混之杀死了他们

  • 晋朝一位传奇女子,十来岁时就拯救了一座城!被后人编成京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朝第一美人,晋朝到现在多少年,晋朝秘史

    荀灌娘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她是一个西晋时期的人物,有关她的民间传说也有很多,比如现在著名的京剧《荀灌娘》。虽然艺术需要一些夸张的手法,但基本上还是很尊重史实的。荀灌娘和其他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子一样,从小就很喜欢舞刀弄剑,后来父亲所在的宛城被围,她主动请求去送鸡毛信,最终解了一城之围。作为一

  • 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皇帝能忍魏征吗?他杀兄弟夺位可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优秀的帝王,不是说他私德有多好,而是要看他是否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老百姓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战争,因为战争可以摧毁老百姓若干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幸福以及稳定。毫不夸张的可以说,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帝王。他是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时间虽然只有23年,却能够创造贞观之治这样的太平盛世。我们现在

  • 武则天的母亲43岁才嫁人,身世却成为千古历史遗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武则天母亲的悲惨下场,武则天母亲个人简介,武则天与母亲的照片

    那时的女人没有独身主义,也没有自由恋爱,都是包办婚姻,女人十几岁就被父母嫁了出来,不管她愿意不愿意。但为什么杨牡丹这么晚婚,她父母为什么不给她主持婚事?史料记载,杨牡丹出身显贵,她的伯父是隋朝四贵之一的观王杨雄,她的父亲是宰相杨达,她的弟媳妇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女儿桂阳公主。有这么显贵的出身,杨牡丹

  • 如果唐玄宗不用胡人为将,安史之乱还会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玄宗与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时唐玄宗的逃亡路线,安史之乱唐玄宗不逃离洛阳

    后世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的诱因的时候,将这场叛乱的矛头推向了唐玄宗,他们认为是唐玄宗在民族问题上的无限度妥协、大肆封赏边镇将领,信任安禄山等人,任用胡人士兵(河北边疆紧邻契丹、奚和渤海等国),最终导致安禄山等人有了反抗大唐的是实力。虽然历史不能重来,但是居于现代的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的过程和后世的影响,

  • 他作为闻鸡起舞的主角,为何坚守北方数十年?始终没等来东晋援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胸怀大志闻鸡起舞的爱国名将,东晋名将闻鸡起舞,东晋失去北方的原因

    桓温打小就崇拜两个人,一个是晋朝的立业者司马懿,一个则就是刘琨。这个老妇人自称是刘琨的婢女,这可把桓温高兴坏了。没想到老妇人一看到桓温以后,居然激动地哭了出来。桓温就问她为啥哭了啊?老妇人含着泪告诉刘琨:将军您和刘琨将军太像了!我一看到您就想起了刘琨将军,所以才潸然泪下。桓温喜笑颜开,自己跟偶像长得

  • 唐朝有一名妃子得宠,怕自己伺候不好,还叫上了自己的姐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后宫受宠妃子,唐朝各个妃子排名,历史上的唐朝妃子

    三个国夫人行为方式也十分的嚣张、奢侈。她们如果发现谁的房子比她们的大比她们的好,就要拆除重建,每建一次都要花费千万以上。其中以虢国夫人最为奢侈浪费。天宝十年正月,虢国夫人的车队居然要和广宁公主的车队争抢谁先过西市门,传说虢国夫人的家奴竟然还敢用鞭子打公主的衣服,导致公主坠马。后来公主向唐玄宗伸冤,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