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乾隆弟弟最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

他是乾隆弟弟最喜欢家人给自己哭丧还大吃死者祭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47 更新时间:2024/1/20 5:42:47

雍正在这方面如此自信的结果,就是跟他父皇康熙相比,子嗣显得单薄。雍正育子10人,其中夭折6人,只有4个儿子长到了成年。

所以雍正晚年的储位之争,远没有康熙朝的九子夺嫡那么激烈。而雍正驾崩时,幼子弘瞻才刚3岁,三子弘时又因忤逆雍正,早早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所以剩下来有资格继承帝位的,只有四子弘历和五子弘昼。

有一种观点认为,雍正为了避免重蹈康熙晚年皇子之间手足相残的覆辙,早早就定下了心目中的继承人,着力进行培养,他就是为了的乾隆皇帝弘历。

而实际上,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雍正虽然在培养乾隆继承皇位上,花了很多心思,但并没有把这弄成公开的秘密。

究其原因,如果雍正对乾隆继位的态度太明显,那秘密立储制度便失去了其设立的意义。

况且雍正来认为,在权力面前,即便是是父子也不可尽信,尤其是弘时的“背叛”,让雍正感触很深。

所以雍正在生前,其实是把弘历和弘昼当成一对竞争对手来培养。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宝亲,弘昼即被封为和亲王。而且这两兄弟都住在宫中,并没有分府搬往宫外。

雍正让弘历和弘昼平起平坐,目的应该是让他们互相督促,也互相制衡。

如果弘历不犯错,那皇位就是弘历的,反之,则由弘昼继位,两人都是自己合法的继承人。

了解到这层背景之后,对史书上一些看上去不太合情理的记载,便可以解释得通了。

比如,在《清史稿》列传七中,史籍记载弘昼“少骄抗,上每优容之。”意思是弘昼非常骜不驯,但乾隆对他很宽容。

然而,如果弘昼是个飞扬跋扈的皇子,根本就不会容于严苛的雍正之眼,更别说封和硕和亲王了。更大的可能性是,在乾隆登基之后,弘昼的性格才开始改变的。

弘昼具体如“骄抗”呢?其本传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乾隆在正大光明的给八旗子弟监考,到快下午的时候,弘昼请乾隆先去吃个午饭再回来,乾隆没有答应。弘昼这时说了一句:“上疑吾买嘱士子耶?”

当时乾隆没说什么,等到第二天兄弟再见面时,乾隆对弘昼说:“使昨答一语,汝齑粉矣!”

因为当时弘昼说的这句话,是非常敏感的。弘昼开这个玩笑,有大不敬甚至大逆的意味在里面,所以乾隆说,如果我昨天回答你,让你说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网上有些评论认为,弘昼在乾隆登基之后,变得桀骜不驯,整日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是在故意卖人设,往自己身上泼脏水,以赢取乾隆的信任。但笔者并不以为然。

如果弘昼真的想明哲保身,当一个太平王爵,平日花天酒地即可。但如上面所述,对乾隆说出那样的话,是极不明智的。

其实弘昼之所以胆敢如此调侃乾隆,说乾隆是不是怀疑他想收买人心,其背地里,透露出的是对皇位所属的不满。

更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弘昼还染上了一个癖好——“好言丧礼”。弘昼经常对别人说:“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弘昼还亲自制定丧仪,坐在庭院里,让家人给自己哭丧,一边听一边吃给死人的祭品。

弘昼之所以行为如此反常,也是对自己无法得到皇位,所产生的愤懑的一种宣泄。

不过两兄弟之间的这种矛盾,并没有公开化。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弘昼的实力不足以掀翻乾隆的皇位。

而乾隆对这个弟弟非常宽大,还把雍正当亲王时的财产全部送给了弘昼,算是对他的一种安抚和补偿,劝他好自为之,不要觊觎不再属于他的皇位了。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清朝的衰败,乾隆有很大责任?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回归现实,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十全老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第一罪人,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与耻辱有大半可以追究到他头上去,这又是怎么回事?自以为“千古第一完人”,结果后世认定他是千古第一罪人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享年89岁,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在位60年,且禅位后以太

  • 清朝一小官36岁,连生了36个儿子,上司惊讶道:你有多少个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七品官可以娶多少老婆,清朝一个小官生了三十六个儿子,清朝下层男对上层女的问候方式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少能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而在封建社会因为一夫多妻、多子多福的影响,一个家庭生上五六个小孩都是常见的,平民需要男丁劳作养家,富贵高门需要男丁继承家业,因此历来中国对于子嗣传承都非常重视,而在《坚瓠集》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清朝小官子嗣过多的奇闻。在清朝康熙年间,江南一知府手下

  • 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为何会哭不停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在富察皇后坟前哭,乾隆哭刘统勋,雍正去世乾隆哭

    自古以来都是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乾隆新君继位后对于老皇雍正的驾崩痛哭不已不论是亲情来说还是程序来说都是正常的,如果他高兴的合不拢嘴那才是真的不正常了。自雍正登基以后,对乾隆是重点培养,满天下找博学鸿儒亲自授课,并时时派弘历办差增加历练。对乾隆可谓无微不至。甚至为了乾隆以后扫清障碍,杀了儿子弘时,真是用

  • 秦始皇修长城,石头能绕地球3圈,常年驻兵100万,康熙却说没啥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没死只是无法走出地宫,秦始皇建造了多长的城墙,秦始皇修长城的功绩

    试问谁这么大言不惭,竟敢妄称我大中华千年神迹?说这话的人也不是泛泛之辈,此人甚至称得上“千古一帝”,他就是清“康熙”皇帝;乍一看总使人联想到“康熙”非我中原土人,说这话也不过是为了贬低汉人而已,但仔细一看却也有几分道理。当然,勤劳的中国人肯定不会闲着没事干,耗费千年力气修着玩的,“长城”在古时的主要

  • 乾隆为何让愚钝的嘉庆颙琰继位?他是有其他的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后期,真正可供选择的接班人已经不多了,只有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而两人性格却大为不同,永瑆做事有主见,永琰比较守规矩和孝顺。乾隆一生大权在握,欲把父祖开创的盛世持续下去,后来者必须不容置疑地遵从他的意志,不打折扣地继承他的政策,不遗余力地维护他的权威,任何方面的改弦更张都是无法容忍的,而忠

  • 曾国藩处世五字真言,让你三十岁以后再起波澜,请熟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曾国藩做人四字真言,曾国藩处世十六字诀,曾国藩五字威言

    四臣在后世或多或少都有争议点,但他们始终控制着国家命脉,这既是事实,也是他们人生成功的所在。四臣有很多优秀的人格气质,是非常值得后世去学习和瞻仰的。从一名普通的耕读少年,蜕变成一位把控满清朝局的掌舵者,曾国藩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他专属的为人处世原则,其实只是简单的五字真言。一为“诚”应表里如一

  • 为什么说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平天国天京事变是怎么回事,天京事变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老梁说天京事变

    太平军一开始就是不断的裹挟各种势力,最后变得强大起来,而这些不同的势力,后来也就成了太平军中的敌对势力,他们或是直接给清军送消息,或是投靠清军,当然,叛逃的也有太平军自己的老兄弟。比如,江苏巡抚薛焕的学生徐佩瑗就是被迫投降太平军,他长期和自己的老师保持联系,为清军送情报,甚至在1862年底,联络在太

  • 和珅这么聪明,为什么不在乾隆没死之前拥立太子找到靠山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临死前一晚才知乾隆用意,和珅给乾隆送美女,乾隆问和珅的问题

    乾隆朝,众所周知,和珅的大靠山就是乾隆皇帝,这个大靠山已经是稳稳的矗立了整个乾隆朝,其中,和珅还给自己儿子丰绅殷德找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就是乾隆之女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直接让儿子娶了乾隆的宝贝闺女,自己成为了皇亲国戚,这里面有个小插曲,和珅本人你们也看到了,长的非常英俊,所以儿子自然也遗传了老爹的长

  •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撒下天罗地网,康有为是怎样成功逃脱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慈禧 康有为,慈禧对康有为的评价,走向共和慈禧评价康有为

    题/戊戌变法失败,慈禧撒下天罗地网,康有为是怎样成功逃脱的?文/土老帽配图声明/本号所使用配图均来源于互联网,且难以查证著作权人,若有来源我们定会标记,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号,我们会认真解决!原创声明/不易君子为文史地理爱好者原创投稿征文平台,文章原创性均通过作者保证与原创工具检测,若您发现作者文章

  • 金庸笔下的康熙英明神武为何雍正却被写得心机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和雍正谁功绩更大,金庸为什么丑化雍正,康熙与雍正是什么关系

    金庸的作品里面,有好几部都是以清朝作为小说的历史背景。而清朝的几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在金庸的塑造之下,都成为了小说中有血有肉的人物角色。金庸小说创作的一座高峰,是其封笔之作《鹿鼎记》。如果说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最不靠谱的男主角,那么康熙则是其中最完美的男二号。在《鹿鼎记》中,年仅10多岁的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