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猛将曾舍命救赵匡胤,却因为一句荒唐谗言被处死

这位猛将曾舍命救赵匡胤,却因为一句荒唐谗言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29 更新时间:2024/1/16 1:44:56

“飞鸟尽,良弓藏”,似乎是皇权社会里不变的真理,那些功勋赫赫的元勋们,往往会因为各种理由被收拾。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你看人家宋太祖赵匡胤,不就是个老实人么?杯酒释兵权,让大伙都回家享福去了,还算仗义吧?

不好意思,在这里小编要告诉您,所谓的老好人赵匡胤,也不过视权如命的君王罢了。要是不信,就听一听宋将张琼的故事吧。

张琼生于五代末年,自幼力大无穷,因此年纪轻轻就被周世宗柴荣纳入麾下,跟赵匡胤成了老铁。二人一个善于谋略,一个精于冲锋,配合得相当默契,因此后来赵匡胤陈桥兵变,早早地就把张琼给拉拢了过来。

说到二人的交情,就不得不提当年张琼舍命救赵匡胤的故事了。

公元957年,柴荣命令赵匡胤进攻寿春。赵匡胤寻思做一个简单的侦查,于是带着几个亲信就奔着前线去了。不过不走运的是,城上的敌军一眼就发现了他们,招呼来一堆弓箭手狂射。

还没等赵匡胤一行人开溜,密密麻麻的箭头就落下来了,毕竟你的马是跑不过飞矢的。为了保护赵匡胤,张琼用自己的身体做了肉盾,力保老赵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军营。这时候,其他亲信全玩完了,而张琼也是身重数箭,昏迷不醒。

后来经过军医治疗多日,张琼这才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呢,仍然有一根入骨太深的箭无法取出。这时候张琼却微微一笑,有点“在坐的各位都是垃圾”的意思,猛喝了几口酒,一下子用力拽了出来!

别说是赵匡胤了,就连见惯了血的军医也傻了,碰到这么剽悍的伤员还很是头一遭啊。这么说可能体会不到当时的情形,咱们来看史书是咋写的:

“镞著髀骨,坚不可拔。琼索杯酒满饮,破骨出之,血流数升,神色自如。”

分明是关二爷再世嘛!回过神的赵匡胤一边喊着军医赶紧给包扎,一边惊叹壮士啊壮士!于是,后来不管去哪打仗,赵匡胤总是把张琼带在身边作为贴身护卫,有这么一个猛将作为保镖,我老赵还怕啥呀?颇有给曹操护卫的虎痴许褚的风范。

不过,历史这部神剧你永远都猜不透它接下来的剧情。就是这么一位忠心耿耿又勇武过人的名将,却因为一句荒唐的谗言而被赵匡胤无辜处死。这又是咋回事呢?

原来,北宋建立以后,一直做御前侍卫的张琼又成了禁军首领,所以当时杯酒释兵权的时候,他并没有被叫去喝酒,因为皇廷安危总得有人看护啊。

后来有一次,张琼因为看不惯赵匡胤的宠臣石汉卿,就跟他吵了几句,没成想就是这几句对骂,要了他的命。

石汉卿自那之后就盘算着怎么坑张琼一把,不过张琼为人坦荡,没有什么小辫子给他抓,这个小人只好动用瞎编的技能包了。他瞅准了赵匡胤怕人谋反的性格,在老赵耳边一个劲地煽风点火,说什么张琼家里养了几百个武功高强的仆人,这是要造反的迹象啊,凭他的武功,转眼就可以控制整个皇城啊。

按理说赵匡胤和张琼这般交情,对这么弱智的诬陷应该不屑一顾才对啊,然后赵匡胤不仅信了,而且立马就赐死张琼,连伸冤辩驳的机会都没给人家留。可怜的张琼,就这么被自己舍命相救之人稀里糊涂地杀掉了,真是活生生的窦娥啊。

而实际上呢?张琼家里其实清贫得很,别说个个武功高强了,就连仆人都没有几个。可是赵匡胤连调查都没有,就这样草率地断案,真是自古君王一般黑啊!

更多文章

  • 八贤王的原型是谁?和宋朝的三个人有关,最靠谱的还是第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八贤王是《三侠五义》、《杨家将》等诸多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又称八大王、八王爷。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八贤王名叫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宋太祖赵匡胤临终前传位弟弟赵光义,并赐金锏一把给八贤王赵德芳,令他“专诛朝中不正之臣”。八贤王为人正派,多次搭救杨家将等忠良大臣众人,深受人们喜爱。现在一般认

  • 朱元璋宴请群臣,上来几道菜!只有刘伯温看出端倪,救了徐达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达与刘伯温哪个先辅佐朱元璋,朱元璋与刘伯温徐达的关系,刘伯温朱元璋大宴群臣

    太子朱标优柔寡断,朱元璋出狠手太祖以太子天性仁不振,一日,窃令人载尸骨满舆,当其前激发之。太子不胜惨蹙,合掌称之曰:善哉!善哉!”上面是野史的记载,说是太子朱标优柔寡断,于是朱元璋找人拉来一头牛,当着太子的面把它车裂。结果把太子朱标吓傻了,只知道拍手说好。这个事情发生没多久,太子被吓出了病,最后一命

  • 地主不让朱元璋父亲下葬,称帝之后衣锦还乡,他这样对待地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刘继祖,字大秀。朱元璋是历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小的时候放过牛,后来要过饭,被迫于生计甚至当过和尚。所以非常体恤人民的苦难,后来也做了很多利民的事情。其实古代人没有文化的还是占据大多数,甚至连个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由

  • 他帮助明朝军队攻克叛军,最后被仇家追杀,明军反而不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尼堪外兰说起来也是很悲惨的,他当初帮助明军攻陷了古勒城,可是当他遇到危难,想要明军帮他击退追兵的时候,却无人出手援救。万历十五年,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25岁,英武强壮,有勇有谋,便以他的祖先遗留下来的十三副铠甲起兵进攻尼堪外兰,本来约好和萨尔浒的城主一起结成同盟共同出兵,可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堂叔

  • 包拯临终前得知,养了五年的孙子,原是自己儿子,还是丫鬟所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包拯儿子临终遗言,包拯最后娶了丫鬟吗,包拯和丫鬟云儿是什么关系

    整个墓葬比较寒酸,就连稍微好点的墓志铭也碎成了几块。其中一块是《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另一块是《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包公好理解,就是包拯。那么董氏又是谁?原来他是包拯的老婆,而且还是原配。最后他和包拯埋在一起就很好理解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骸骨。包拯孙子怎么成为了儿子终于在包

  • 赶尽杀绝?朱元璋杀了刘伯温,为何朱棣还要杀他儿子?眼力劲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伯温不死朱元璋会杀他吗,刘伯温死时朱棣多大,朱棣一生几次见刘伯温

    不过朱棣可谓爱憎分明。他对当年陪他造反的人都给予优待,而反对他的人则下场很惨。这就让人不由得好奇,朱棣即位后杀了刘伯温的儿子是何原因?刘伯温之死——朱元璋借刀杀人刘伯温一向以神算著名,但是也有一句话——飞鸟尽良弓藏。明朝大局已定,朱元璋到底如何对待刘伯温?朱元璋试曾经有次探刘伯温,说刘伯温有他朱元璋

  • 朱祁钰用心治国,被称为英明之主,为何大臣们想要推翻他的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郕王朱祁钰的小说,朱祁钰吃仙丹,朱祁钰证明允贤清白

    按理来说,这个继承人一般都是皇帝的儿子,但朱祁钰的情况有点特殊,首先朱祁钰的皇位原本不是他的,本来做皇帝的应该是他的哥哥朱祁镇,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朱瞻基驾崩之后,朱祁镇正式即位,但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国家上很多大事都是由太皇太后孙氏来主持。正统十四年,已经长大成人的朱祁镇,在面对崛起的瓦剌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不是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而是因为这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真实历史,吴三桂因为陈圆圆放清军入关吗,吴三桂向崇祯要陈圆圆

    朝代更迭之间,时局往往比较混乱。吴三桂作为明朝的一个大将,他自然有他自己的本事和智慧,要真的鲁莽成性的话,怎么可能有人让他带兵打仗呢?既然说了吴三桂并不是一个无能之辈,那么他做事肯定是要思前想后的。这件事发生在他为明朝镇守山海关的时候,当时他的军队正在山海关守关,可是这时候身为农民起义首领的李自成已

  • 这明朝皇帝的爱好很特殊,不仅喜欢调戏良家,还爱干这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明武宗朱厚照,他此生最爱干的事就是愿意让别人陪他玩打仗,像过家家一样。他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头衔,还改了个名字,自称“镇国公威武大将军”朱寿,然后精神分裂,在台上说封朱寿为大将军,然后马上退到台下,回了句:谢主隆恩。就这么自娱自乐,其他大臣就这么笑呵呵的看着。只是演戏不过瘾,明武宗还要率军出征。明

  • 古代这些文人风流之事,要是让王安石碰见,多半要坐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安石野史,风流的文人,王安石最好的10首诗

    这两年看《奇葩说》,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没有谁对谁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已。比如北宋的王安石,本来面目是文人的,跟许多学而优则仕的人一样,文化本领置换为执政能力之后,他就把自己的身份转换为官人了。官人与文人的区别是蛮大的,比如男女间事,官人一见这事就恼眼珠,斥为伤风化;文人一见这事就瞳孔亮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