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露之变:大臣将皇帝比作尧舜,但皇帝却嘲讽自己连汉献帝都不如

甘露之变:大臣将皇帝比作尧舜,但皇帝却嘲讽自己连汉献帝都不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1/9 4:33:21

(梦归秋辰:第476期)

晚唐时期,皇帝对着大臣问道: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呢?臣子答道:陛下贤良淑德,比舜有过之而无不及。皇帝自嘲道:我认为自己连汉献帝都不如,起码他们被外臣所操纵,而我却被自己的家奴所操纵。从此这个皇帝再也没有上过早朝,最终这个皇帝整日郁郁寡欢,一直到驾崩都没上过早朝。

晚唐

那么大家会好奇一个问题:这个皇帝是谁,他真的连汉献帝都不如吗?这个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宗,如果他在盛世,必定能开创一番伟业。但可惜他生在了宦官专权的晚唐,他有着改变社稷的雄心,同时也付诸了行动。可惜他的手段不够硬,最终才落得了狼狈不堪的境地。

从唐文宗将自己比作汉献帝,就说明他要远远比汉献帝英明,最起码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境遇。而唐文宗之所以有这样的境地,与他发动甘露之变诛杀宦官有关,那么诛杀一次宦官为什么会让这个年轻的皇帝对自己的人生如此悲观呢?

唐文宗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全面了解甘露之变:

一、甘露之变的起因。

在唐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愈演愈烈,包括历史上著名的“牛李党争”背后都有宦官的影子。更可怕的是,宦官拥有军权,最精锐的神策军指挥权就在宦官手里。因此对于皇帝来说,这些宦官的存在就像一把匕首架在皇帝的脖子上,甚至后来宦官直接杀死了唐宪宗唐敬宗

宦官专权

而且他们还直接把持着朝廷对天下人的任命,包括对节度使的任命都得出自他们之手。因此对于雄心勃勃的唐文宗来说,他当然不甘心过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日子。但是皇帝明着来又没有实力,于是一个铲除宦官的计划就在皇帝心里诞生了,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唐文宗甚至重用宦官最信任的李训来麻痹他们。

二、甘露之变的计划。

唐文宗谋划让金吾大将军韩约在朝会时奏报在左金吾仗院内的石榴树上夜晚降下了甘露,然后大臣纷纷称赞其异象。这时候李训趁热打铁让皇帝率领文武大臣前去观看,大臣们在左金吾仗院对着祥瑞大加赞赏。在古代,天降祥瑞是天子的德行感动了上苍,这也表明了唐文宗的励精图治。

左金吾仗院

同时,如果发生地震、洪水等灾难,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上天在预警天子的过失,这时候皇帝就得祷告上天甚至下罪己诏。既然天降祥瑞那就要下诏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的英明,但李训认为这可能不是甘露,并建议皇帝再派人确认一下。于是皇帝派遣仇士良、鱼志弘等宦官前去查看,然后再让韩约埋伏士兵将其一网打尽。

三、甘露之变的结果。

这个计划是非常美好的,前面的所有步骤其实都是铺垫,目的就是让宦官放松警惕,然后实行最终计划。但当仇士良、鱼志弘等宦官进入院内,韩约紧张的神情被仇士良察觉,再加上埋伏士兵被宦官发现。于是仇士良、鱼志弘疯狂往皇宫的方跑,韩约率领士兵在后面追击。

甘露之变

最终仇士良、鱼志弘跑到皇帝跟前挟持了唐文宗,同时又急忙下令让神策军来稳定局势,仇士良、鱼志弘等人对着唐文宗破口大骂。从此以后,唐文宗彻底沦为了傀儡。从表面来看,这次事件的失败是唐文宗用人不当,但反过来想:当宦官长期把持朝政,唐文宗有选择用人的权力吗?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的宦官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了,朝里朝外都是宦官的党羽,而且他们在朝廷里面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唐文宗就算能消灭宦官头子,他又如何平定宦官手下的反扑呢?唐朝的宦官专权是顽疾,背后是皇权的衰落,因此唐文宗想凭甘露之变解决宦官问题,怎么可能呢?那么,你认为如何解决晚唐的宦官专权难题呢?

皇权的衰落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更多文章

  • 辽东半岛,埋葬了隋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辽东在隋朝的哪一边,隋朝辽东郡县,隋朝辽东半岛包括哪些地方

    1、隋朝的积累隋朝的基本盘,比以往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要好。和秦朝相比,秦朝的秦二世其实只是秦始皇的背锅侠。毕竟秦始皇在世期间透支民力,而且秦对六国故地的治理十分失败,甚至行刺秦始皇的张子房,都能长期潜逃民间。这一切都说明,秦朝后期,秦王朝的容错率处于很低的状态。而且在暴秦的苛政下,秦国人本身对秦都

  • 李世民的小心思,对功臣有必须的要求和约束,看不透的,下场不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的二十四功臣,对于李世民的历史评价,李世民不杀功臣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代皇帝中以厚待功臣闻名。他当上皇帝后,跟着他东征西讨,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过功勋,及在贞观年间帮他挣回“天可汗”名头的功臣们,基本上都过得不错。为了让功臣们安心,他还大肆跟功臣联姻,把好些个公主许给功臣之子,帮助他们安排好下一代,寄望都能荣华永享。功臣们偶犯错误,李世民也能笑而赦过,不

  • 史上唯一一个愿意为李世民殉情的女神童,死时24岁,获封桂花女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徐惠是唐太宗众多妃嫔中最有才华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个心甘情愿为他殉情的女人!据说徐惠五个月大便能说话,四岁就能背诵《论语》、《毛诗》,八岁就能作文章。《拟小山篇》:“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就是她在八岁时所作之诗。当时徐惠之父徐孝德想考考她的才情,便出了一题,让她用《

  • 看了《唐朝奇事》才明白,路凌风不过是太子对付公主的一把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卢凌风,唐朝奇事完整版,唐朝好男人和公主约会

    陆凌风出生在范阳陆家。范阳禄家族是一个坚定的离皇党。他们一直反对武则天为帝,更何况还不如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在这样微妙的教导下,无论王子做什么,路凌风都不会加入公主的行列。太子对此很清楚,只是之前的陆凌风不值得太子使用。在洛阳,太子再次见到了陆凌风,他的浮躁已经一扫而光。所以太子也不介意再赢他一次。王

  • 这应该是《唐朝诡事录》八个案件中最诡异、最震撼的一个案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十大未解悬案,唐朝的诡异案件,唐朝诡事录哪个最吓人

    《长安红茶》、《石桥图》、《众生堂》、《黄梅杀》、《甘棠驿怪谈》、《鼍神》、《人面花》和《参天楼》八个案子。其中看剧途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当属《甘棠驿怪谈》。甘棠驿的案子并不复杂,却充满了阴森诡异的气氛。作为《唐朝诡事录》中篇幅较短的甘棠驿一案,三胞胎的设定,配角演员一人分饰三角,分别演绎了自小作恶的刘

  • 再刷《神探狄仁杰》:狄仁杰和包拯对凶手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狄仁杰和包拯对待凶手谁有人情味,狄仁杰 包拯,狄仁杰和包拯关系怎么样

    本文仅从影视作品的角度分析,与历史无关,不喜勿喷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和《少年包青天》都是经典都陪伴了无数观众的童年但是二者对凶手的态度却大不相同狄仁杰重情义因为对李家王朝怀有感恩之心悲悯虎敬晖颠沛流离的一生而在得知虎敬晖是凶手后,没有就地正法而是将其放走如果换了包拯就不一样包拯更注重明正典型、刚正不

  • 袁崇焕给魏忠贤修祠堂,这才免于一死,为何到了崇祯手里又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崇焕后悔杀魏忠贤,袁崇焕是被魏忠贤害死的吗,魏忠贤袁崇焕不死明朝会灭亡吗

    这是很多人都想不通的事情,因为苦读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做了官,其实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可是他倒好,不仅不想过好日子,反倒是要去边疆吃苦。在边疆的一般都是习武之人,他们过惯了那样的生活,所以一切艰苦的条件都无所谓,可是读书人去了那里可不一样。所以大家都不太看好袁崇焕这一举动,只有一个人是比较欣赏的,那

  • 16岁小伙代父受死,却令朱元璋刮目相看,终因祸得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据《明史列传》记载:16岁小伙代父受死,却令朱元璋刮目相看,终因祸得福!周琬,江宁人。洪武时,父为滁州牧,坐罪论死。琬年十六,叩阍请代。帝疑受人教,命斩之,琬颜色不变。帝异之,命宥父死,谪戍边。琬复请曰:“戍与斩,均死尔。父死,子安用生为,顾就死以赎父戍。”帝复怒,命缚赴市曹,琬色甚喜。帝察其诚,即

  • 如果以唐太宗为范本按百分制计算,那么明朝的皇帝们能得多少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21位皇帝关系图,唐太宗皇帝,明朝皇帝个人能力排名

    那么明朝十六帝如果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范本以百分制来评每位帝王能得多少分呢?明太祖朱元璋学是个积极要求上进的人,而且其本人领导能力极其出色,所以他才有可能从一名身无分文的乞丐白手起家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本人自豪的说过:“吾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朱元璋起点比李世民低,成就不次于李世民,可得110

  • 朱元璋的政策悖论,有能力的没资格享受,有资格的却没能力消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蓝玉为朱元璋血守洪都100天,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

    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接手的是元朝几十年动乱之下早已千疮百孔的国家,因此,他在休养生息方面也是下了极大的力气,鼓励开荒、轻薄赋、兴修水利……很快就扭转了当时举国萧条的局面,生产力很快得到复苏,民心逐渐稳定、百姓逐渐富足、国家逐渐富强,一切都蒸蒸日上。而这一切,都与他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