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保镖哥
众所周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了东亚地区两千多年的尊孔传统。
然而,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事实上,到了晚周战国后期,儒、墨两家都成了时代的显学,追随者众多。
其中,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同时又武装了大量平民和学者,奔波在各地的战场上和君王身边,劝说君王节用、爱民、和平,这自然遭遇了虎视眈眈的强秦君主的嫉恨,同时又因为墨学对军工科技的重视而利用起墨家弟子,例如墨子的弟子就在秦惠王(前356—前311)时事秦。在公元前3世纪60年代至公元前221年秦征伐六国的战争中,墨家大量精英丧失殆尽,加之秦始皇焚书坑儒,墨家便衰落下去了。
而被后世称为“儒家”(韩非子在“说儒”中将孔子门生分为八派,故“儒”从过去的丧葬现场的术士、吹鼓手,成为了孔门的代称)的孔门弟子主张仁政,对秦吞并六国的战争多不赞同。比如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叔孙通在秦始皇、秦二代时事秦,初为秦 待诏博士,后被秦二世封为博士,但在秦国将灭之时,也跑到了薛城旧地,归附正在盘踞薛城的项梁,而曾经入秦的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说“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同时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谓之“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整体上讲,儒生是对暴秦不敢恭维的。故也有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于是,在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中,儒生便积极参加。例如,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又名孔甲),与鲁国众多儒生,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被封为博士,与陈胜同生共死。“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卒与涉俱死。”(《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虽然陈胜吴广起义被秦国打败了,但已经严重动摇了秦二世的根基,(函谷)关东六国纷纷打出复国旗号,开始击杀秦国的长吏,伏击秦国前来镇压的军队,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楚怀王及旗下的刘邦、项羽。
值得一提的是,刘邦举义之后,当时各路豪杰名义上是归楚怀王朝廷领导,实际上是由项梁叔侄节制,刘邦等各路部队独立性并不很强,作战部署和兵力分部往往由项氏布置。项梁死后,楚怀王朝廷考虑到项羽暴戾的性格,故想削夺他的兵权。因此秦军围攻赵巨鹿时,派宋义上将军,而以项羽为次将救援巨鹿。并且也不让项羽率军向西攻略秦,而是在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派刘邦率军西伐咸阳。此后,刘邦所率领的军队完全是能够独立行动了。
刘邦当时军队仅有数千人,要打下防守森严的咸阳也并非易事。首先就面临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的强大守军,刘邦便在这里吃了大亏,被打退了,损兵折将, 。刘邦只好另取道西进,在途径高阳(今河南杞县西)时,士兵来报说:“有一位叫郦食其的老儒生求见。”刘邦很不耐烦,又不好拒绝,就随便应了句,让他进来。
郦食其一见刘邦如此傲慢无礼,也不下跪,只是作了个揖。刘邦头也不抬,像没看见一样。
郦食其就高声道:“足下带兵到此,是帮助秦打各国呢,还是帮助其他国家灭秦?”刘邦听他如此问话,便大怒道:“哪里来的书呆子,难道天下人想灭秦,独我会去助秦?”
郦食其接着道:“阁下想成功打天下还以貌取人,怕会凉了天下能人之心。还有,我看你智、勇都不如我。如果想得天下还不见我,怕你这天下是打不成了。”(“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听他出语非凡,整衣戴帽,恭恭敬敬地扶老人上座,虚心向他求教。郦食其告诉刘邦:不如攻克粮食多、城池坚的陈留,在陈留坐大了,再谋天下。我和陈留县令有故交,愿意帮您游说,游说不成,便将这县令杀了。留下了陈留县令的部众,占据了陈留的城池,就靠陈留的粮食招天下的兵士,兵士招成了,阁下横行天下,就没人敢害您了。(“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冲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愿为足下说之。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众,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
于是,刘邦听了郦食其的意见,派了郦食其去游说陈留县令,陈留县令不听,郦食其便杀了这县令,打开城门,将刘邦的大军迎了进来。
沛公进城之后,获得陈留武库里大量兵器仓库中丰富的粮食军需,在这里逗留了三个月,召募的军队已达几万人。郦其食还让自己的弟弟郦商率领几千人的军队追随刘邦攻城略地。刘邦也不吝封赏,封郦生为广野君,后来,郦食其又出面劝降秦国守将,辅佐刘邦攻破武关,率先攻破咸阳,灭亡秦朝。此后,楚汉相争 ,郦食其建议刘邦夺取荥阳,占据 敖仓 ,夺取有利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基础,还奉命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以七十余城归顺。
因郦食其、陆贾等人为刘邦打天下立下赫赫功劳,刘邦便对儒生产生了极好的印象,并在后来的治国中多听从儒生的意见,也为汉武帝尊儒奠定了现实中的基础。
参考资料:
1、墨家的衰落,为什么可能与秦国有关?(问过蓝天)
2、兰钰嵛,陈傲杰,苏延溥:汉代画像石(砖)中的读书图(第十考古)
3、秦末儒生为汉朝建国的所立功勋叙述(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