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郃被马超赵云吊打,却为何能五十回合战平张飞?你看曹操怎么说

张郃被马超赵云吊打,却为何能五十回合战平张飞?你看曹操怎么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0 更新时间:2023/12/5 20:12:04

张郃与赵云马超张飞的对战

张郃乃是曹操手下的猛将,当年在官渡之战中,他曾和张辽大战五十回合不落下风,逼得许褚亲自上场助阵,可见张郃的强悍!然而在和赵云马超张飞等人的对战过程中,张郃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

穰山之战中,曹操使用计谋,让许褚在前线牵制刘备,自己带着兵马去偷袭刘备的后方,逼得刘备撤退。而曹操也早就算准了刘备的撤退路线,提前布置好了伏击的兵马,前线由许褚、于禁李典等人负责伏击,后方则由张郃等人负责伏击,结果曹操的安排虽好,张郃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当赵云突破了许褚、于禁、李典等人的围攻,又赶了一夜路之后,他应该是非常疲惫、战力大减的,而当时的张郃是在以逸待劳,所以说,按照常理分析,张郃对阵赵云,是占有非常大的优势的,结果最终的战果却出乎众人意料,赵云击败张郃,仅用了三十回合!

潼关之战中,曹操亲自督战,按照常理来说,张郃应该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尽力拦截马超,结果张郃在马超手上,只不过坚持了二十回合,令众人大跌眼镜!

从张郃与赵云马超的作战来看,他的表现差强人意,他哪里有一点一流猛将的样子?然而在接下来的宕渠山之战中,张郃与张飞的对战却又让人再生疑惑!

原文: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乃张飞也。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宕渠山之战中,张郃遇到伏击的张飞,直接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且从后文来看,张郃是因为后方营寨失守,所以才决定撤退的,也就是说,他在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以后,也没有落于下风!这就令人非常奇怪了,张郃既然能和张飞大战五十回合不落下风,为何在面对赵云马超时,表现却如此拉胯,竟然只能坚持二三十回合?难不成张飞的战斗力不如赵云和马超?

事实上,从演义原文来看,张飞的战斗力是一点也不输于马超赵云的,甚至于说,张飞比马超赵云还要更强一点!

吕布活着时,也就只有张飞敢于数次挑衅吕布,且一百回合不落下风!长坂坡前,张飞听闻赵云投敌,怒气冲冲地表示,要去寻找赵云,戳赵云一个窟窿,吓得刘备慌忙制止,仿佛张飞真的能够干掉赵云一样;葭萌关前,张飞和马超大战两百回合不分胜负,即便各自使用阴招,都未能击败对方,可见两人的战斗力,是真的差不多,而这,还是因为张飞年纪大了……

从张飞的战绩来看,他是一点也不弱于马超赵云的,按照常理来说,张郃遇到张飞,根本不可能表现得比遇到马超赵云更好!那么为何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为何张郃敌不过马超、赵云二三十回合,却又能大战张飞五十回合不败呢?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曹操是最有发言权的!在汉中之战中,曹操直接以自己的行为,向众人解释了上述的不合理情况!

曹操的操作

正史中,张郃以巧变著称,令很多人称叹,但在本文看来,巧变其实并不是多么好的词汇!官渡之战中,虽然许攸的叛变,导致了乌巢粮仓被毁,但袁绍家大业大,完全可以再从后方调集粮草,也就是说,袁绍大军其实本来是不会崩溃的!但张郃的临阵投敌,却使得袁军的军心彻底崩溃,自此袁绍的败势彻底不可挽回!同样,在演义中,张郃也是以巧变著称!

官渡之战前,张郃曾经和张辽大战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且从后续许褚主动上阵帮忙的情节来看,当时的张郃很可能还占据了上风!张辽多么厉害不用多说了,那可是连关羽都夸奖的人物,逍遥津的吴军对此感触颇深,然而面对张郃,张辽却没有获胜的机会,可见张郃的强大!然而如此强大的张郃,在后续的作战中,却漏洞百出!

穰山之战中,赵云就算是再强,那也是经历过连续的大战、体力不支的,要是张郃硬拼,根本不可能三十回合就落败。张郃之所以会败得这么惨,完全是因为他这个人怂了,不愿意死战,不愿意拼命!之后的长坂坡之战,再次把张郃的这一特点凸显得淋漓尽致。

当时赵云怀抱阿斗,身处曹军包围圈中,根本不敢硬战也没有那个实力硬战,所以他在和张郃交手几个回合后,便开始撤退逃跑。没过多久,赵云就掉进了陷坑,给了张郃一个天大的机会。结果因为一道红光,张郃再也不敢去追击赵云了,令人大跌眼镜!

原文: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张郃见了,大惊而退。

试想一下,赵云身处曹军包围圈,若张郃能够胆大一点,缠住赵云,赵云怎么可能轻易逃脱?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面,张郃本是离赵云最近的猛将,结果当曹操下令捉拿赵云时,当曹军众将前去追击时,张郃竟然出现在了曹军将领的最后几位,很明显张郃就是在摸鱼嘛,他压根儿就不想去追击赵云!

说白了,张郃就是那种擅长巧变的人,他的信念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绝对不会轻易为别人卖命!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张郃对阵马超!

潼关之战前,曹操已经把马超的父亲以及宗族近两百人斩杀,惹得马超大怒。所以说,潼关之战,其实就是马超的复仇之战,马超是怀着拼命的心思前来的,战斗力爆表。所谓横的怕愣的,愣得怕不要命的,张郃和马超本身就有武功上的差距,他又怎么可能尽力抵抗拼命的马超呢?只要在马超手中坚持个二十回合,面子上做足也就行了!毕竟当年徐晃面对颜良也只坚持了二十回合,现在张郃面对马超坚持二十回合,也说得过去吧。

于是,潼关之战中戏剧性的画面出现了。张郃面对马超只坚持了二十回合,但是当曹操被杀得弃袍割髯时,曹洪却能在马超手下坚持五十回合,难不成曹洪的战斗力比张郃更强?非也,张郃的战斗力比曹洪强多了,只能说明当时的张郃在耍心机,他并没有使出全力!而对于张郃的这种做法,曹操也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在汉中之战,曹操直接做出了如下操作!

当时黄忠率军去袭击曹军粮营,遭到了徐晃和张郃的围攻,迟迟无法脱身。于是赵云带人前来接应,当赵云发现黄忠的踪迹时,他身边并没有多少人,然而面对冲锋而来的赵云,张郃却再一次明哲保身了,不愿意迎战,导致黄忠被赵云救走。对于张郃的这种行为,曹操非常愤怒,于是他亲自带兵前去追击赵云,逼得张郃不得不带兵跟随,最终追杀至赵云的营寨。

从曹操亲自带兵追击的操作来看,很明显他是知道张郃的行为的,知道张郃这家伙,就是个善于巧变之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根本不愿意全力作战,所以他才亲自带兵追击,逼迫张郃不得不跟随出战!

说白了,张郃就是一个明哲保身之人,他之所以对阵赵云马超二三十回合落败,对阵张飞却能五十回合不落下风,完全就是因为形势不同。面对马超赵云,张郃有退路,所以打个二三十回合做做样子就撤了,但是面对张飞,张郃已然没有了退路,必须死战下去,所以才会打出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的夸张战绩!

结语

张郃敌不过马超赵云二三十回合,却为何对张飞五十回合不败?曹操心知肚明!事实上,马超赵云并不比张飞厉害,甚至他们比张飞还要差一点,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令人奇怪的战绩,完全是因为张郃这人喜欢偷奸耍滑,对于敌人,他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正常情况下根本不愿意全力作战,也正是因为曹操发现了他的这一特点,所以一直没有特别重用他,甚至在汉中之战,还是曹操亲自带兵出战,逼迫张郃出战!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成都被围之时,东吴见死不救?其实它已仁至义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国的谁偷袭了成都,蜀吴大战的后果,蜀汉灭亡时东吴为什么见死不救

    其实不然,在小编看来东吴不仅是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甚至是比谁都明白这个意思,他们当然知道当今天下魏国最为强大,他们同蜀国都是在勉强支撑,但是魏国因为种种因素的一定会先进攻蜀国,但是蜀国如果亡了的话,那么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东吴,到时东吴将在劫难逃。所以东吴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而他们也并非在蜀汉灭亡之

  • 名将李广:20岁参军,参战70余次,至死未封侯,只因战绩太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广将军个人资料,历史人物李广简历,历史人物李广相关资料

    赤胆忠心的李广,为何总被汉武帝“嫌弃”?其实,这事也不能怪汉武帝,他的战绩实在拿不出手。李广20岁参军,当时的皇帝还是汉文帝。李广的射术很好,作战勇猛,身材也好,汉文帝很赏识他,很快就把他调到身边工作。在汉文帝时期,汉朝国力还不行,或者说,汉文帝认为,还不到和匈奴正面交战的时候。因此,他对匈奴采取的

  • 同样的远交近攻,为什么大秦横扫六合,而宋朝却有靖康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许多人都会觉得惊讶:宋居然与秦国一样采取了远交近攻?是的。他们不仅仅一样采取了远交近攻,而且跟秦国还有同一个祖宗。古代的秦国和赵国,都是源自于伯益;伯益的后代一支发展为秦国,另外一支发展为赵国。而赵国之后就发展出了赵姓,所以,赵宋和秦国,算得上同根同源。大约是因为同根同源的原因,他们两个国家都选

  • 盘点三国精通水战和陆战的八大名将,这一次东吴终于占尽了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水战十大名将,东吴名将一览表,东吴水战将领

    甘宁所谓精通水战和陆战的名将有几个标准:第一,水战和陆战综合平均,稍稍偏向水战能力,兼顾其他比如领兵能力;第二,以演义为准,水战和陆战都要有实际的战例说明,比如周瑜和鲁肃作为水军都督水战肯定厉害,但是一方面他们二位主要是居中协调起到统帅作用,实际领兵作战和马上厮杀以及阵前交锋就不擅长了,所以他们二人

  • 陈胜身边的那些武将们:庄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庄贾怎么杀陈胜的,陈胜手下的文官武将,陈胜有杀死自己的武将吗

    《汉书》:腊月,胜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胜以降秦。葬砀,谥曰隐王。严格意义上说,庄贾不算陈胜身边的武将。如果说要上阵杀敌的才算是武将,那么庄贾当然不是武将,因为庄贾甚至可能连战场都没有正儿八经的上过。可就是这位御夫庄贾,成为了陈胜命运的终结者。庄贾杀陈胜的理由不多。其一,陈胜对部下不好,庄贾

  • 华佗为何会遭到曹操的斩杀命令?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斩杀华佗的真实原因,曹操与华佗全集,曹操错杀华佗完整版

    为何这样一个人,却遭到了曹操的斩杀命令?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华佗被杀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有描写这样一个场景:曹操多年来受到了头痛的困扰,在华佗为他医治的过程中,对方提议要给他做一个开颅手术。而曹操认为华佗是想借着这个缘由杀害自己,因此,下令将华佗处死。这件事在当

  •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让蒋琬当继承人,而不是姜维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琬与诸葛亮,诸葛亮死前说的蒋琬,三国诸葛亮死后为什么启用蒋琬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临终前,为何不选择姜维做接班人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就第一点来说,姜维作为魏国的降将,在蜀汉的资历相对较浅。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

  • 同样是四征将军,为何曹魏不设征北将军,蜀汉不设征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三国时期,曹魏的四征将军执掌各个重镇的兵马,拥有征伐的大权,在地位上要高于四镇、四安、四平将军。不过,蜀汉的四征将军,地位反而不如四镇将军,比如赵云先担任征南将军,后晋升为镇东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曹魏不设征北将军,蜀汉不设征东将军?一首先,曹魏不设立征北将军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北方的游牧民

  • 苏轼这诗,看标题以为写刘备,看内容才知那人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轼对刘备的诗,苏轼评价项羽曹操刘备,苏轼哪句诗写出了他胸怀大志

    我想到的是刘备。因为这首诗之前,苏轼写了《八阵碛》、《诸葛盐井》,说到都是蜀汉之事,惯性之下,由不得不想到刘玄德白帝城托孤的典故啊。再读内容,原来小苏写的这人啊,比刘备还惨。先说说刘备为何惨。他为何跑白帝城去了?因为打东吴。为何打东吴?因为关羽被东吴给杀了。结果,不但仇没报成,反而损失了更多将军、士

  • 这种说法不公平:廖化从麦城跑到上庸,关羽却没能突出重围,他是被赵累坑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廖化vs麦城,关羽廖化,三国时上庸和麦城的位置

    马良留在荆州辅佐关羽,也是有据可查的,这证据就是他在荆州写给诸葛亮的一封信:“先主领荆州,辟为从事。及先主入蜀,诸葛亮亦从后往,良留荆州,与亮书曰:‘闻雒城已拔,此天祚也。尊兄应期赞世,配业光国,魄兆见矣。’”《三国志》过于简练枯燥,陈寿先降魏后归晋,蔑称刘备建立的基业为“蜀”,他的有些话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