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存入1枚铜钱,利息是前一天本金的翻倍,沈万三:我命休矣

朱元璋存入1枚铜钱,利息是前一天本金的翻倍,沈万三:我命休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3/12/30 4:16:21

朱元璋存一枚铜钱,利息是前一天本金翻倍,30天后沈万三差点破产

2020年中国财富榜上,杭州阿里巴巴的马云以2957亿位列中国第一,深圳腾讯的马化腾以2876亿紧随其后,可以说,这两人刷新了我们对个人财富的认知,但是,在历史上,有没有比他们更富有的个人呢?

答案是,有。

你可能第一时间脑海中会跳出来相关人物,但是这个人既不是陶朱公范蠡,也不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而且元末明初中国第一首富沈万三。

根据史料记载推测,沈万三在最巅峰时期,其个人资产以及现金合计不下20亿两白银,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6000亿,而当时没有股市身价之说,他拥有的是实打实的资产,堪称中国5000年第一商。但是,这位第一商却在明朝立国后迅速惨败并销声匿迹,又是怎么一回事?

朱元璋存下一枚铜钱,30天后沈万三竟要还5亿?

元末明初,江南一带出现了一个豪富,他以耕种、田产起家,赚取到原始资金后又以酒楼、饭店、当铺、银楼、钱庄、车马、丝绸、瓷器、粮食以及茶叶等等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商业投资而发家致富,不仅积累下万贯家财,甚至在后期还学战国大商人吕不韦试图搞政治投资,这个人就是沈万三。

但是,沈万三在功成名就后,却又很快销声匿迹,在了解真相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据明朝董谷所写的《碧里杂存》记载,明朝初年沈万三和明太祖朱元璋之间发生过一件趣事。

当时朱元璋借给沈万三1枚铜钱让他生利息,结果30天后沈万三却得还朱元璋5亿。

据说,某年初一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沈万三,对沈万三说:“朕听说你的钱庄信誉好,因此朕决定将一枚铜钱放在你这里生利息。”

这句话乍然听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问题就出在钱庄、利息以及一枚铜钱上。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难道只存得起一枚铜钱?不,恰恰相反,沈万三听完,据说面如死灰,身子瑟瑟发抖。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要对自己这个中国第一首富下手了,心想:我命休矣。

一枚铜钱存银庄计息,只是皇帝找的随意得不能再随意的借口,甚至充满了一种黑色幽默。

然而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里,没有任何商人能与政客掰手腕。面对手握军权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中国第一首富沈万三更是犹如待宰羊羔,不得不诚惶诚恐地接过朱元璋给的那一枚铜钱,问道:“不知陛下要怎样为此枚铜钱计息呢?”

只见朱元璋笑道:“从初二开始,只要将前一天的本钱翻倍就可以了。”

这句话轻飘飘,好似在说我借你一粒米,以后每天只要将前一天的米数翻倍,30天后你本息还我就可以。然而只要学过高中数学的人就能轻易算出来,这种每天翻倍的计息方式是个可怕的思维陷阱。

30天后,沈万三拿起算盘一算,截至当天他需要为那一枚铜钱支付高达5亿3千多万枚铜钱的利息。可以说,这已经不是高利贷,而是另类的巧取豪夺,百分几万的计息,沈万三为了弄到现金流的同时维稳银庄,不得不变卖家产,用来支付这笔巨额利息。

后来,沈万三又被朱元璋拉去,以一人之财力修筑了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城墙;因为弄丢了朱元璋御赐给他的一枚铜钱,被以“蔑视君威”为由发配云南,其家人也被流放,家产全部充公,结局是惨不忍睹,无人敢为其出头,其穷尽半生挣下的家业钱财也悉数成了过眼云烟。

为什么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一定要和沈万三过不去?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沈万三在江南乃至全国已经是赫赫有名,商业触手遍布全国,就连海上贸易他都是独一无二的霸主,手底下靠他吃饭的掌柜、伙计不计其数。而他之所以败得那么惨,和前文提过的一个事情不无关系,那就是搞政治投机。

沈万三曾与一位元末起义军首领张士诚交好,替其筹粮筹钱支援其征战,而其征战的一大对象就是当时同为起义军首领的朱元璋。可惜,张士诚最终惨败在朱元璋手中,后者驱除鞑虏,建立大明王朝,沈万三‘奇货可居’的政治投机功亏一篑,甚至是引火烧身。

而这把火毫无疑问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对张士诚的厌恶程度远超陈友谅,他在立国后规定原张士诚核心领地内的百姓赋税比别处高三成,而对沈万三这个张士诚余孽更是欲除之而后快。

此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贫农出身的朱元璋重农抑商思想严重,用沈万三这个明初首富来“劫富济贫”能够最快速度使得百废待兴的大明王朝充盈国库,甚至是得到军饷、物资以支持决战北元的国策;

另一方面,无商不奸,元末商人投机倒把,偷卖赈灾粮食的事情比比皆是,沈万三更是其中佼佼者,许多贫苦百姓、灾民就是因为无良奸商的操作导致困饿而死,家破人亡。大明功成立国,自然就到了清算的时候。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不相信袁凯疯了,等到袁凯吃下炒面搅砂糖,朱元璋相信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凯的个人资料,袁科袁凯涉黑案判决,留学生袁凯模仿秀

    这是《明史》中对明朝初年诗人袁凯的评价。朱元璋登基为帝后,疑心病大犯,常常因为几个字,责罚朝堂大臣。在朱元璋登基后,加大了对贪官污吏的惩处力度,在经历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后,朱元璋怀疑所有臣子。当时就有一个监察御史被朱元璋怀疑,他装疯卖傻,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朱元璋性格大变,同他的部分部下贪

  • 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吗?到最后为什么说他是个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必须肯定的是,袁崇焕在抗金守边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宁远大捷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和勇气,更是值得后人敬仰。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为了大明江山奋勇抗敌,让清军不敢踏入大明国土一步。但为了功名问题上袁崇焕还是有点偏执,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就辞官回家了,有点谁爱干就干的味道,有点邪乎。总之,在我看来

  • 他是宋代名臣,开创了现代金融,发明了纸币,且不好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名臣吴珏,宋代十大名臣排名,宋代抗金名臣 李纲

    张咏的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莫过于为宋朝发明了方便人们可以用来交换和流通的纸币了。张咏除了对经商有着非同凡响的见解外,对于军事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看法。他为宋朝的经济和军事方面所做的贡献是我们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现在流通的纸币就是对他成就的至高肯定。纸币的前身就是交子,这个交子我们就要追溯回到张

  • 朱元璋深夜看奏折,宫女贴心地送来一碗粥,却莫名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深夜批奏折,朱元璋怎么处理奏折,朱元璋最后一张奏折

    可是,你知道么,朱元璋其实是一个奇葩的皇帝,他的一生中做过很多让后人苦思不解的事情,都有哪些呢?开局一个碗的暴君有一个田园梦:把皇宫空地种满蔬菜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是很励志而传奇的,可谓开局一个破碗,还能走上人生巅峰,简直就是现实版逆袭爽文男主,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论出身之低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严肃归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竟忘了他,此人不仅手握兵权,还夺了皇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一个人,赵匡胤如何做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所有人都同意吗

    其实无论怎么狡辩,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假,“陈桥兵变”才是真;但不管“黄袍加身”是不是形式主义,赵匡胤终究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位。然而,登上皇帝位的赵匡胤却又开始担心起来;他曾问计丞相“为什么自唐之后天下更替五个朝代,到如今仍旧战火不断?”当时的丞相,又是赵匡胤的“智囊”赵普,此时还没明白皇帝此问什

  • 为什么宋朝姓赵国名是宋?其实当时其他国家也有相似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需要避讳姓赵吗,宋赵,宋朝赵恒儿子赵佑

    东汉末年的历史我们都耳熟能详,曹操刘备孙权三分魏蜀吴。魏国来自于曹操的封地,汉献帝以冀州的十个郡封曹操为魏公,后来又封曹操为魏王。而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爵位,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故而国号也是魏。而蜀只是我们后人的称呼,刘备和刘禅是继承了汉朝的法统,所以国号依然为汉。我们来看下这个“宋”字,有一个“木”字

  • 假如朱标不死,照样削藩,朱棣还敢“清君侧”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朱标如果不死,而且和他的儿子一样选择削藩,朱棣还敢不敢造反。我认为朱棣是不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朱标在朝廷中威望极大。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朱元璋刚当上皇帝就把朱标立为了太子,朱标于是就做了37年的太子,朱标手下有一大帮的老臣辅助他,这些人中有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等,3

  • 天地劫手游:完颜烈技能前瞻!金国奸计休想撼动我大宋山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地劫手游平民开局,天地劫手游平民必练的角色,天地劫手游经验表

    大家好,我是正在吟诵《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何二维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熟悉天地劫手游故事

  • 天启爱木工大明不倒,崇祯似精明却断送江山,崇祯:你玩的看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天启,天启皇帝对崇祯皇帝怎么样,崇祯元年是天启年间吗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是明朝第14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16岁即位,诗文书画一概不精。但他有一个超级响亮的外号:木匠皇帝,据说除了做木匠,只会吃喝玩乐。他的木匠技术之高,有史记载无师自通能作木质楼阁,雕镂精绝堪称鬼斧神工,超越了当时的能工巧匠很多。可是,当时明朝国内已然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山海关

  • 钱穆:北宋定都开封,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灭亡资料,北宋开封人口及伦敦人口,新中国定都开封

    但是,很多国人并不喜欢宋朝,因为宋朝在军事上实在太弱了,在汉唐宋明清这五大朝代里,宋朝的军事实力和战绩居于最末位。提起宋朝,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屈辱的近代史,进而感到悲愤和屈辱。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清楚,宋朝的灭亡是一个文明败给了野蛮的故事,我们不应该出于某种情绪给予文明繁荣的宋朝过多的否定。细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