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不相信袁凯疯了,等到袁凯吃下炒面搅砂糖,朱元璋相信了

朱元璋不相信袁凯疯了,等到袁凯吃下炒面搅砂糖,朱元璋相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90 更新时间:2024/1/28 14:06:55

这是《明史》中对明朝初年诗人袁凯的评价。

朱元璋登基为帝后,疑心病大犯,常常因为几个字,责罚朝堂大臣。在朱元璋登基后,加大了对贪官污吏的惩处力度,在经历了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后,朱元璋怀疑所有臣子。当时就有一个监察御史被朱元璋怀疑,他装疯卖傻,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朱元璋性格大变,同他的部分部下贪赃枉法有关,同样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哥哥被饿死,他只能去往寺庙当和尚。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最终才建立了大明江山。

朱元璋成为帝国的九五之尊后,天下臣民的生杀予夺,全部掌握在他的手中。可能明初胡惟庸等人做的太过分了,导致朱元璋性格大变,常常因为几个字,就诛杀手下大臣。比如郭德成是宁妃的哥哥,喜欢喝酒,为人有点不羁。

有一次,郭德成进宫同朱元璋喝酒,一高兴又喝多了。朱元璋也高兴,赏赐了郭德成许多宝物,郭德成跪在地上叩谢。帽子脱落在地,露出光秃秃的脑袋,头上仅有寥寥数根头发。

朱元璋笑着对郭德成说:“醉汉,头发没有几根,是不是又喝醉了?”郭德成只好笑着回答:“臣回去就把这些头发拔光了”。朱元璋可以说郭德成光头,但是郭德成这一回应,引得朱元璋的不悦,认为他在讥讽自己当过和尚。

郭德成被送回府去,听说了朱元璋不悦,知道大祸临头。他把剩下的几根头发拔掉,穿上僧袍,假装疯癫,整天在家里念经。朱元璋已经派遣了锦衣卫,秘密监视郭德成,看到郭德成真的疯了,才算是放过了他。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监察御史,同样遭到朱元璋的怀疑。这个监察御史名叫袁凯,本是明朝初年的一名诗人,因为朱元璋看重他的才华,将他招入朝中为官。袁凯进入仕途后,担任了监察御史的职务,就是负责指正皇帝和大臣的错误。

在明太祖时期,监察御史这个工作不好做,不仅容易得罪大臣,而且还容易得罪朱元璋。当时明朝勋贵们仗着自己有功,多行不法之事,袁凯看在眼中,决定为百姓发声。他上书朱元璋:

“诸将习兵事,恐未悉君臣礼。请于都督府延通经学古之士,令诸武臣赴都堂听讲,庶得保族全身之道。”

袁凯的正义之声,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大喜过望,接纳了袁凯的建议。因为袁凯忠心耿耿,朱元璋对他更为信任,每逢大事常听取袁凯的意见。朱元璋此后又兴起了许多大案,许多勋贵被下狱,太子朱标替勋贵们求情,遭到朱元璋的呵斥。

朱元璋曾亲自拿着一个荆棘,递给太子朱标,让他用手把荆棘给撸下来。太子朱标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不肯执行朱元璋的命令。朱元璋感觉儿子太软弱,不能压制手下的一班功臣,于是找来袁凯,询问他的想法。

袁凯对太子朱标,替入狱的勋贵们求情,很是赞赏。他认为不应该矫枉过正,应该判处有罪的勋贵们合适的刑罚,不应该一律处死。但是他不能批评朱元璋有问题,只能两头不得罪,对朱元璋说:

“陛下法之正,东宫心之慈。”

这番话可谓天衣无缝,但是朱元璋并不高兴,而是怒斥袁凯“首鼠两端,左右逢迎”。袁凯这个官是真难当,一句称赞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的话,却被批评为左右逢迎。袁凯看到其他说错话的大臣的下场,知道自己大祸将至,于是开始想办法避祸。

袁凯想到了同郭德成同样的主意,那就是装疯卖傻,希望能够躲过一劫。不久后,监视袁凯的锦衣卫报告,袁凯疯了。袁凯每天穿着破衣烂衫,走在大街上,对着每个人嘻嘻哈哈。

可能是有郭德成在前,朱元璋对袁凯是真疯,还是假疯?心里有怀疑,朱元璋如何验证呢?他想得到了一个狠毒的方式,那就是用木工钻,钻袁凯的身体。朱元璋认为疯了的人,不会感觉到疼痛,而袁凯忍着剧痛,依旧哈哈大笑。

袁凯装的比郭德成像多了,但是朱元璋还是怀疑,派遣锦衣卫日夜监视袁凯。袁凯为了打消朱元璋的怀疑,只能吃下一个东西,才让朱元璋消除了怀疑,在记载中:

“使家人以炒面搅砂糖,从竹筒出之,状类猪犬下,潜布於篱根水涯。”

到了白天,袁凯假装疯疯癫癫,路过准备好的“炒面搅砂糖”,伏在地上吃了起来。锦衣卫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才真正相信袁凯疯了。朱元璋罢免了袁凯的官职,让他回乡休养,袁凯在老家装了几年疯后,归隐山林,安然终老。

更多文章

  • 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吗?到最后为什么说他是个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必须肯定的是,袁崇焕在抗金守边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宁远大捷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和勇气,更是值得后人敬仰。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为了大明江山奋勇抗敌,让清军不敢踏入大明国土一步。但为了功名问题上袁崇焕还是有点偏执,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就辞官回家了,有点谁爱干就干的味道,有点邪乎。总之,在我看来

  • 他是宋代名臣,开创了现代金融,发明了纸币,且不好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代名臣吴珏,宋代十大名臣排名,宋代抗金名臣 李纲

    张咏的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莫过于为宋朝发明了方便人们可以用来交换和流通的纸币了。张咏除了对经商有着非同凡响的见解外,对于军事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独有的看法。他为宋朝的经济和军事方面所做的贡献是我们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现在流通的纸币就是对他成就的至高肯定。纸币的前身就是交子,这个交子我们就要追溯回到张

  • 朱元璋深夜看奏折,宫女贴心地送来一碗粥,却莫名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深夜批奏折,朱元璋怎么处理奏折,朱元璋最后一张奏折

    可是,你知道么,朱元璋其实是一个奇葩的皇帝,他的一生中做过很多让后人苦思不解的事情,都有哪些呢?开局一个碗的暴君有一个田园梦:把皇宫空地种满蔬菜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是很励志而传奇的,可谓开局一个破碗,还能走上人生巅峰,简直就是现实版逆袭爽文男主,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论出身之低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严肃归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竟忘了他,此人不仅手握兵权,还夺了皇帝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一个人,赵匡胤如何做到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所有人都同意吗

    其实无论怎么狡辩,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假,“陈桥兵变”才是真;但不管“黄袍加身”是不是形式主义,赵匡胤终究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位。然而,登上皇帝位的赵匡胤却又开始担心起来;他曾问计丞相“为什么自唐之后天下更替五个朝代,到如今仍旧战火不断?”当时的丞相,又是赵匡胤的“智囊”赵普,此时还没明白皇帝此问什

  • 为什么宋朝姓赵国名是宋?其实当时其他国家也有相似的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需要避讳姓赵吗,宋赵,宋朝赵恒儿子赵佑

    东汉末年的历史我们都耳熟能详,曹操刘备孙权三分魏蜀吴。魏国来自于曹操的封地,汉献帝以冀州的十个郡封曹操为魏公,后来又封曹操为魏王。而曹丕继承了曹操的爵位,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故而国号也是魏。而蜀只是我们后人的称呼,刘备和刘禅是继承了汉朝的法统,所以国号依然为汉。我们来看下这个“宋”字,有一个“木”字

  • 假如朱标不死,照样削藩,朱棣还敢“清君侧”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朱标如果不死,而且和他的儿子一样选择削藩,朱棣还敢不敢造反。我认为朱棣是不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朱标在朝廷中威望极大。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朱元璋刚当上皇帝就把朱标立为了太子,朱标于是就做了37年的太子,朱标手下有一大帮的老臣辅助他,这些人中有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等,3

  • 天地劫手游:完颜烈技能前瞻!金国奸计休想撼动我大宋山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地劫手游平民开局,天地劫手游平民必练的角色,天地劫手游经验表

    大家好,我是正在吟诵《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何二维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熟悉天地劫手游故事

  • 天启爱木工大明不倒,崇祯似精明却断送江山,崇祯:你玩的看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天启,天启皇帝对崇祯皇帝怎么样,崇祯元年是天启年间吗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是明朝第14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16岁即位,诗文书画一概不精。但他有一个超级响亮的外号:木匠皇帝,据说除了做木匠,只会吃喝玩乐。他的木匠技术之高,有史记载无师自通能作木质楼阁,雕镂精绝堪称鬼斧神工,超越了当时的能工巧匠很多。可是,当时明朝国内已然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山海关

  • 钱穆:北宋定都开封,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灭亡资料,北宋开封人口及伦敦人口,新中国定都开封

    但是,很多国人并不喜欢宋朝,因为宋朝在军事上实在太弱了,在汉唐宋明清这五大朝代里,宋朝的军事实力和战绩居于最末位。提起宋朝,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屈辱的近代史,进而感到悲愤和屈辱。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清楚,宋朝的灭亡是一个文明败给了野蛮的故事,我们不应该出于某种情绪给予文明繁荣的宋朝过多的否定。细究

  • 朱元璋问算命:算一下你何时会死?算命先生:就在今日,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祸从口出”,特别是帝王身边的人更要谨遵这个教训,因为一句话可能使你飞黄腾达,同时也更有可能让你小命不保。我们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在这之前他却是一个穷苦的放牛娃。朱元璋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亲为了躲债,带着一家人长期在淮河流域奔波,他不得不去做佃户来撑起这个家,过着勉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