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启爱木工大明不倒,崇祯似精明却断送江山,崇祯:你玩的看不懂

天启爱木工大明不倒,崇祯似精明却断送江山,崇祯:你玩的看不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74 更新时间:2024/1/20 13:34:51

明熹宗、天皇帝朱由校是明朝第14代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16岁即位,诗文书画一概不精。但他有一个超级响亮的外号:木匠皇帝,据说除了做木匠,只会吃喝玩乐。

他的木匠技术之高,有史记载无师自通能作木质楼阁,雕镂精绝堪称鬼斧神工,超越了当时的能工巧匠很多。

可是,当时明朝国内已然天灾不断,流民四起,山海关外后金政权则逐渐壮大,侵吞了辽东很多地盘,乍一看,大明江山风雨飘摇,这时候皇帝却醉心于木匠,令人扼腕叹息,国之将亡必有“妖”。毫无疑问,当时包括后世很多人都会认为木匠皇帝就是那个作妖的“妖”,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明熹宗看似只爱木工,实则操控一切,崇祯没看懂亡国一点不冤

任用魏忠贤,清洗东林党,硬是平息了内忧外患

毫无疑问,东林党对木匠皇帝朱由校有拥立之功,即位后的天启帝因此十分信任东林党,对东林党人多加重要,结果大权在握的东林党在朝铲除异己,非东林党人不用,在野则以讲学为名聚社,操持舆论,把持官府。

他们主张“一派制”,要皇帝垂拱而治,自己却把揽朝权、以权谋私,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坏事做尽,造成明朝内耗,官僚腐败、人事掣肘等问题层出不穷。

木匠皇帝虽不精通诗文,但心没瞎,他完美继承了明朝成祖后宦官、文臣、勋贵“三权制衡”的帝王平衡术,并以宦官集团掌握的东厂、锦衣卫暴力机构为首组建自身的权力基础,摈弃治国只靠文臣的荒唐言论,提拔和启用了心腹太监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让他成为自己的忠狗和爪牙,压制以东林党为首的文臣势力、衰败腐朽的勋贵集团。

正是在木匠皇帝的授意下,魏忠贤借“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暴力清除了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党人,明朝政治氛围得以归正,上下同心处理内忧外患;同时,魏忠贤在木匠皇帝的授意下,在江南恢复了被东林党废除的工商税、海税,加征盐矿茶叶税,千疮开孔的明王朝得以筹集到足够资金,对内赈灾、治理黄河,对外整顿军备和组建军地,抵御后金入侵。

这一切,魏忠贤完成得相当完美,而躲在皇宫中以木匠之名遥控一切的木匠皇帝心中有数,洞若观火,以至于在临死前特意嘱咐继位的弟弟朱由检说“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宜委任”,要他继续任用魏忠贤,以他为忠狗和爪牙清理王朝弊端,更深一层之意:阉党其实只是皇权的延伸而已。

可惜看似精明能干的没听懂哥哥的话,也没看懂哥哥的高明之处,最终一声令下,阉党尽灭,自断鹰犬爪牙,也失去了朝权和国家的掌控,让木匠皇帝的努力全然白费,明朝再度内忧外患,最终断送了几代人留下的大明江山,自缢而亡。只能说他没看懂哥哥明熹宗的深意,亡国命运一点也不冤!

因时制宜之策:攘内必先安外,全力压制女真

袁崇焕曾上奏疏吹嘘说只要银子到位,在关外修城屯田就足以压死后金,结果木匠皇帝批复说:

修城屯田之策固然有利,但军民如何互不妨碍?农忙时军力布置如何?农闲时演练程度如何?作战时战力如何?城外的耕地和平民如何保护?

这一连串发问过后,他要袁崇焕提供具体事务、策划的详细奏折,越详细越好。

紧接着木匠皇帝又批复说:他认为女真人不会投降,投降了也不能信,只有踏实沉稳、瞄准时机去打垮女真人,正奇相合,才是最好的策略。临了还批评了袁崇焕一句,让他少说大话,老老实实干事才是正事。

这一系列质问和定调,木匠皇帝以军事天赋、超前见识、识人之明把袁崇焕文人本质的“吹嘘”和“空谈”打得体无完肤。

除此之外,木匠皇帝对老师孙承宗非常信任,给了他一系列头衔和实权,加封左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光禄大夫等等,敢用人,敢给权;对勇猛精进、敢为人先、屡次挫败后金进攻甚至于收复了部分辽东之地的毛文龙也非常看重,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船给船,要军备给军备。

从实际效果来看,从天启二年开始,明朝与后金各有胜败,胜者如毛文龙的丁卯大捷、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等,后金的进攻战略被明朝死死压制,无法前进半步,反被挤压着生存空间不断退缩。

综上所述,木匠皇帝不死,大明不亡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如果我们认真梳理历史细节,不难发现这个木匠皇帝身上很多脏水纯属污蔑和诋毁,毕竟一个只懂吃喝玩乐的文盲是掌控不了魏忠贤的,也压制不了政斗专家集中营的东林党人,更别说在文华殿讲读,对军国大事亲自发表言论和看法。

由此判断,木匠皇帝的文化水平远超世人想象,头脑聪敏,目光敏锐,帝王心术、治国理政他样样精通,喜欢木匠活纯属天分好,只是业余消遣方式,并非他一生的写照。

所以读历史看历史不能脱离了当时的背景环境轻易下结论,正如《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说的那句话一样:“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史料,而是历史观!”

明朝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也是一样,要跳出现象看本质才能真正看到历史的真面目和真实的历史人物!

跟随曾经风靡全国的《明朝那些事儿》一起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明朝。这本书不同于传统的历史书籍,作者当年明月不仅笔锋幽默,而且观点犀利,顺着他的思路,仿佛古人就活生生就站在你的面前,历史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眼前,你能看到活起来的历史,体验鲜活的环境和古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套全新修订版的《明朝那些事儿》修正了初版许多的不足之处,语言和插图更加丰富和鲜活,让历史更加有趣!

你值得拥有!

更多文章

  • 钱穆:北宋定都开封,是导致其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宋灭亡资料,北宋开封人口及伦敦人口,新中国定都开封

    但是,很多国人并不喜欢宋朝,因为宋朝在军事上实在太弱了,在汉唐宋明清这五大朝代里,宋朝的军事实力和战绩居于最末位。提起宋朝,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屈辱的近代史,进而感到悲愤和屈辱。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应该清楚,宋朝的灭亡是一个文明败给了野蛮的故事,我们不应该出于某种情绪给予文明繁荣的宋朝过多的否定。细究

  • 朱元璋问算命:算一下你何时会死?算命先生:就在今日,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祸从口出”,特别是帝王身边的人更要谨遵这个教训,因为一句话可能使你飞黄腾达,同时也更有可能让你小命不保。我们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在这之前他却是一个穷苦的放牛娃。朱元璋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亲为了躲债,带着一家人长期在淮河流域奔波,他不得不去做佃户来撑起这个家,过着勉强能

  • 此人价值750万两白银,朱元璋为他闭关锁国,却被一“太监”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临死前留了一个铁箱子,朱元璋持长枪图片,朱元璋祖传宝物

    说起这个人在历史上称得上是闻名遐迩了,一度逼得朱元璋“闭关锁国”,大明王朝更拿出50万两白银买他的项上人头,甚至到了明万历年间,此人的悬赏“花红”更是涨到了750万两白银;这么值钱的一海盗,谁又能想到最后竟然栽在一个“太监”手里?熟悉海军史的朋友一定都能猜到,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祖义”。“陈

  • 明朝午门廷杖大臣有多惨?根本不像我们在宫廷剧中看的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大臣打廷杖,明朝被廷杖致死的大臣,午门廷杖视频

    该血案因发生于午门,故称“午门血案”。随后,马、毛、王三具尸体被挂到东安门上,官吏军民争相击打不止。群臣在朝堂之上,殴打击杀奸恶官员,虽然是大快人心的正义之举,但毕竟不合规矩,践踏礼仪,违背律法,无视监国朱祁钰的存在。为防止朱祁钰日后算账,兵部侍郎于谦力劝朱祁钰说:“马顺等人罪当死,不杀不足以泄众人

  • 朱元璋去世同一年,一婴儿在杭州出生,50年后他挽救了整个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诸多的故事证明乱世出英雄,因为乱世需要人来平定,所以乱世给了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机会。于谦是大明王朝的中兴之臣,正是因为他使得大明王朝的生命延长了二百多年。如果没有于谦大明王朝可能在1449年瓦剌进攻京师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是于谦力排众议,让大明王朝度过了那场危机。于谦好像生来就是为了挽救大明王朝

  • 朱元璋读到《孟子》这句话时龙颜大怒,要把孟子牌位清理出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将孟子逐出孔庙,朱元璋把孟子赶出孔庙又请回了吗,朱元璋为什么不把孟子迁出孔庙

    朱元璋小时候生活的很苦,小时候放过羊,还当过和尚,从小小的军官一步步的当上将军,然后当上了皇上,也走上了人生巅峰,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武夫,没有知识想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要整治文化人,所以文化人在朱元璋的眼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从他说的:“秀才顽,使之坚厚,毋败吾案”。就可以看出来。有一天朱元璋在翻

  • 古代律法只“针对”罪犯,元朝为何开创烧埋银制度,安抚家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老梁说元朝的恐怖,朱元璋灭元朝

    在严惩犯罪者的责任的同时,要求给予一定的赔偿款给受害人家属用于埋葬死者。这是非常先进和人性化的法条,是中国历史上法律的一个质的飞跃。让我们第一次从古代法律上感受到威严的同时,体会到国家对于百姓的关爱。一、蒙古族人特有的风俗习惯1、“烧饭”是蒙古族人最古老的礼仪活动与烧埋银的“烧”不谋而合。我们众所周

  • 朱元璋为什么要除掉已经是暮年的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为啥要杀李善长,朱元璋对李善长死死记住的一件事,朱元璋处理李善长

    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这人刻薄寡恩,猜忌心非常重,心眼儿非常小,手段非常毒辣,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为了扼杀一切反叛于萌芽状态,为了使他的子子孙孙都能坐稳江山,不惜杀掉任何一位有功之臣。对于这一点,李善长看得很清楚,所以他激流勇退,在朱元璋刚刚当上皇帝的第四年,在老朱还没有露出獠牙的时候,就主动请求退休

  • 天上掉下皇位砸中头顶,却被逼着换爹,嘉靖: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死后把皇位传给谁,嘉靖道号,海瑞嘉靖对话完整版

    嘉靖:天上掉下皇位砸头上,却被逼着换爹,奇葩的明朝“大礼仪”公元1521年,即明正德16年。这一天嗨了16年的明武宗朱厚照终于玩脱了。前一秒众大臣还在庆幸终于可以不受荒唐皇帝折磨,但内阁首辅杨廷和却是个明眼人:他倒走的潇洒,留下谁继承皇位?这大明江山可怎么办?明武宗朱厚照一生无儿无女。而自己又是个独

  •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询问猪蹄如何做的?沈秀回答四字保全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沈万三怎么被朱元璋杀的,朱元璋如何夺取沈万三,朱元璋派人去杀沈万三

    这是《明史》中对明朝富商沈秀的记载。提到沈秀,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而提到他的别名沈万三,就有很多人知道了。沈秀拥有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号称富可敌国,引起了朱元璋的芥蒂。朱元璋三番两次想要处死沈秀,都没有找到借口,准备借着宴会上的猪蹄发作。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商人属于不入流的职业,社会地位很低。而历朝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