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将戚继光何以晚景凄凉,61岁就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

一代名将戚继光何以晚景凄凉,61岁就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50 更新时间:2023/12/30 14:04:33

(一组戚继光的影视形象)

戚继光是家喻户晓的明朝中后期重臣,不仅是抗倭英雄,还是横扫蒙古骑兵的一代名将,他打造的戚家军,独创的鸳鸯阵,发明的戚氏军刀、狼筅、虎蹲炮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御敌利器;同时,他还是了不起的文学家,有《止止堂集》存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其中荡气回肠的千古名句。

然,就是这样一位彪炳史册、文武兼备的少有大才,却晚景凄凉,61岁就在贫病交加中郁郁而终,让人唏嘘不已。

这到底为何?不妨从他高光而又意难平的悲壮一生说起。

一、出身将门,娶将门虎女为妻

公元1528年出生于广东登州的戚继光,因先祖戚祥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手下的亲兵,凭军功得授四品衔明威将军,从而得以世袭爵位。

戚继光13岁时,任职神机营副将的父亲戚景通给他礼聘了一门"门当户对"的婚事,迎娶万户南溪总兵官王栋的女儿为妻。王氏作为将门虎女,也精通兵法,武艺还不错,后来还协助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出了不少力。

起初戚继光的仕途之路也得益于岳父的大力举荐,17岁时顺风顺水地得任实职登州卫指挥佥事,负责屯田,走上了起步不差的军旅生涯。

二、受世俗羁绊,没有做到洁身自好

只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戚继光生不逢时。他生活在朋党泛滥、贪腐成风的明朝中后期,深感英雄难有用武之地。尽管他的家境以及岳父家的情况都不差,但也只是中等人家,远不及王室公侯世家,对他施展绝世才华的助力还是有限。

为了登上更大的舞台,戚继光最终没有做到洁身之好,还是受世俗羁绊,无奈地走上了妥协于现实的发展之路。

他先投向朝中显赫的严嵩一党,通过向直浙总督胡宗宪行贿,得其大力支持,从而训练独树一帜的戚家军,由此开意气风发的抗倭杀贼保家卫国之路。

胡宗宪通过推行"提编"税增收,从而划拔出部分军费给担任署都指挥佥事的戚继光用于加强军事训练,购置先进设备武装"戚家军",使得戚家军战斗力大大增强,为后来在海战中让倭寇闻风丧胆,在陆战中重创蒙古鞑靼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为了更好地与大明朝上层文官集团拉拢关系,得到更多保护伞的罩顾,置身军旅的戚继光后来又向内阁大臣徐阶高拱及时任国子监司业的张居正等人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地献上投名状。

在徐阶、高拱等人的倚任尤其是与张居正的密切往来得其欣赏下,戚继光得到大用,不断升任参将、都督、总兵直至太子太保等等要职。也正是张居正等朝廷大员的关照,戚继光在严嵩、胡宗宪一党倒台后,没有受到牵连,得以继续效力于嘉靖、万历朝,在抗倭寇还沿海太平、扫蒙古保家国安全上做出了功勋卓著的显赫战绩。

三、因张居正被清算而被打压

哪知?内阁首辅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却在死后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以张居正"门下"自称的戚继光更因手握重兵,必然受到打压。给事司张鼎思趁机弹劾,言戚继光不廉洁有污点,以不光彩的行贿手段拉拢朝堂要员,实有朋党之危害。

万历皇帝原本就打算徐徐剪除张居正"功高震主"般的滔天势力,便顺势一纸诏令将戚继光贬到广东,时年正好是公元1582年,戚继光年富力强的54岁。

更苦闷的是,戚继光在镇守广东总兵任上也不过三年多时间,又遭给事司张希舜、御史傅光等人连番上奏弹劾,言戚继光"操行不如"还不思悔改不宜再担任地方职务。"墙倒众人推",无靠的戚继光由此还被夺去傣禄,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主动辞职,只身返回登州老家生活。

四、发妻王氏的"休夫"离去

然,戚继光解甲归田回老家的晚年生活并不好过。

他的资产因在任时不停的送钱送物极力讨好胡宗宪、张居正等人而几近耗光;又因军旅生涯中严格执行军规军纪与妻子王氏感情上出现了裂痕。

只因他与妻子王氏共育的儿子戚印从军于"戚家军",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违反军令而被一向治军从严的父亲戚继光处死。

戚继光冰冷严苛的做法让王氏十分气愤,为抚慰发妻,戚继光便将自己与小妾沈氏所生的儿子戚昌国过继给她。岂料,戚昌国在戚继光被贬广东期间去世,成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又一惨剧。

戚继光还因瞒着发妻王氏又接纳了陈氏、杨氏为妾,这些让发妻王氏伤感的往事一桩桩交织叠加,让她终于怒从中来,在戚继光返回老家时,当即取走了家中不多的钱财直接"休夫"而去。

原本老病加身的戚继光一下陷入极端困境之中,在痛苦中熬过3年后,便在郁郁寡欢中于1588年病逝,时年不过61岁,即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黯淡的一生。

综上而言:一代名将戚继光凄凉的晚景告诉世人,功是功,过是过,很多时候,功过并不能相抵而平安无事,哪怕初心再好,还是要以德为先,真正做到廉洁自律;此外,用心呵护家庭关系的和谐,体现温情也很重要,非底线与原则之下,大可不必教条刻板。

是为记。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与历史爱好者。

更多文章

  •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让北宋头疼的契丹,北宋契丹是现在的哪里,契丹与北宋是什么关系

    那么,作为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民族,契丹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他们的后裔又今在何处呢?耶律阿保机,改变契丹命运的男人契丹最早属于东胡中的一支,即鲜卑宇文部的一个别部。唐朝的前中期,是契丹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根据《旧唐书》记载:契丹最大的部族是大贺氏;有丁壮43000人,分为八个部族;在平时生活生产

  • 逸闻轶事:此人一语道出朱元璋未来,却因猜忌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轶事记录,朱元璋与徐达善终,关于朱元璋的小故事及历史事件

    但世事无常,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明朝时期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曾有人给明太祖朱元璋算命,并一语道出其未来,但在卦相应验后,相士却没有落得好下场。朱元璋出身卑微众人皆知,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人能诞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并不能由自己选择。朱元璋家中兄弟姐妹共六人,而母亲体弱多病,父亲又是个最低等的

  • 梁山好汉能大吃牛肉要还感谢宋徽宗:林冲那把宝刀,可以换三十二点五吨牛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林冲宝刀,梁山林冲个人简介,杨志与林冲的宝刀

    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因为在古代禁止私自屠宰耕牛,真是写进律条的。但是上有律条,下有办法,且不说其他朝代如何,我们细看宋朝史料就会知道,梁山好汉吃牛肉根本就不犯法:宋朝有一个奇葩规定,让牛肉变得物美价廉,正好让收入不高的江湖人物大快朵颐。读者诸君可能想象不到:宋朝的牛肉是限价的,有些牛肉,每斤不得

  • 修城墙不结实怎么办?朱元璋:给每块砖上刻名,造就世界最牛质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建城墙图片,朱元璋造城墙刻名字,朱元璋修城墙的目的和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上是诞生了几百位皇帝,有一些皇帝是出了名的狠,也就手我们常说的铁腕皇帝,比如说雍正,朱元璋等皇帝。而这些皇帝的严格也是收到了成效,比如说在朱元璋统治的时期,社会发展进步的很快,社会也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朱元璋的这种狠,其实和朱元璋的经历有关。大家知道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从小就给地主放

  • 靖康之耻:耻辱到哪种程度?皇帝被逼行“牵羊礼”,皇后羞愤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靖康三耻,宋徽宗宋钦宗牵羊视频,靖康耻中的韦贤妃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国学大师,研究红楼梦最权威的学者周汝昌,曾经在讲水浒传的时候,就表达了一个观点,他说水浒传中的造反者,反的其实是贪官污吏,而不是皇帝。说到那个时候的皇帝,就是牵扯到靖康之耻的宋徽宗。靖康之耻指的是两个皇帝被俘到了金国之后,所受的那些屈辱,这两个皇帝除了宋徽宗,还有他的儿子宋钦宗。搞艺术的人,更多

  •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是为了找长生不老药,而是为了这种海洋生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郑和下西洋的真实原因,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及影响,关于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信息

    这要从远古时期说起,传说猿猴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但是地质不稳定,地理产生变化,猿猴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生存在陆地上,一部分生存在水里慢慢变成了鱼类,这期间两种生物一直和平共存,航海业的兴盛使人类的文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郑和出场了,明朝时期,由于战争原因他成了一个太监,进了朱棣的府中,跟随燕王左右,

  • 道衍帮朱棣造反成功后,为何又回去当了和尚?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道衍与朱棣,朱棣第一次见道衍和尚,道衍与朱棣的关系怎么样

    道衍14岁出家当和尚,不过之后多年都没有任何建树,直到有一次他出游遇见了一位道士袁珙,他给道衍算了一命,然后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如果是平常人,听到这些话估计要跳起来打他,没想到,道衍听后却非常高兴,奇人果然是奇人。马皇后去世后,朱元

  • 这个锦衣卫坐到三公三孤,当庭打死大臣,扳倒首辅,最后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锦衣卫首辅是什么人,锦衣卫指挥使首辅,被文官打死的锦衣卫

    陆炳是个官二代,后来袭受了父亲陆松的爵位。而且他的母亲又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乳母,从小就能够和母亲一起出入宫中,跟嘉靖皇帝是很好的玩伴。后来嘉靖皇帝到南方巡视,半夜里行宫起火,陆炳背着嘉靖从火堆里脱离危险。于是嘉靖对陆炳极为宠信。很多大臣们都容易在得到皇帝的宠信之后飞扬跋扈起来,但是陆炳却偏偏不这样。

  • 魏忠贤集团毁灭的真正原因?不仅是崇祯,更是他得罪过的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621年,一个改变大明朝历史的年份,明熹宗这年到了年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后,从河南开封出发,一个叫张嫣的十五岁女孩就这样被送进了宫里,很快因为出众的美貌“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被选为皇后,而当时无比强大的魏忠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最终就被这个女人毁了。张嫣独立且刚毅的性格

  • 马未都:司马光砸缸假的,宋朝没大缸!学者:这个成语也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未都司马光辩论,马未都司马光砸缸故事是假的,马未都点评司马光砸缸

    故事就是这样,我们从小就听,也没有人怀疑过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一次节目录制过程中,马未都讲到,这个故事其实是假的,因为在如今全国的文物系统中,我们没有发现一个宋朝时期的大缸——能淹人的大缸口径应在一米左右。马未都说,我们有证据表明,宋朝的人是没有能力烧出这么大的缸的,这个技术一直到宋朝之后才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