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朗惊现元朝的羊皮信,学者看后表示:波斯可能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伊朗惊现元朝的羊皮信,学者看后表示:波斯可能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74 更新时间:2024/3/11 16:49:01

然而,在19世纪时,人们却在伊朗发现了一封神秘的羊皮信,而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封羊皮信是来自元朝的,因为上面写了元朝的文字,还附带有汉字。元朝的东西出现在遥远的伊朗已经很令人称奇了,而一些学者们研究完更是表示,伊朗这个过去叫波斯的国家,在历史上可能属于中国的一个省。那么,他们为何做出如此判断呢?

突现的羊皮信

伊朗这个国家,虽然距离我们很远,但是在历史上,中国和伊朗却有密切的交集。或许一部分会觉得中国和伊朗在古代能有什么交集,古代都没有伊朗这个国家。但伊朗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古时叫波斯。

而关于中国和波斯的最大交集,应该是唐朝时期。在唐朝,高仙芝在率领西域都护府三万多精兵,奔袭七千余里,然后在与波斯的二十万联军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展开了怛罗斯之战。最后,高仙芝的军队内部因为出现了叛徒,所以在与波斯军队对峙的过程中失败了。

不过,虽然高仙芝失败了,但波斯帝国的军队也没有再向东推进,因为中国跟波斯一直就处于很少联系的状态。然而,在十九世纪,波斯帝国沦为了英法等列强的殖民地,当时的一些学者在波斯境内进行考古的时候,发现一封奇特的羊皮信。

这封信证明中国过去跟伊朗不只是战争交集那么简单,而是有密切的政治与文化交集。当时,学者将这份羊皮信带回去研究,结果有了惊天的发现。那就是这信上的正文内容虽然不是中国的汉字,但是拓在下面的印章却是汉字,而且还写着“辅国安民之宝”几个大字。

“辅”这个字很好理解,就是“辅助”的意思,也具有依存的意义。这么说来,中原的王朝曾经给这个地方的政权颁布了这样的书信,让其辅助中原王朝。因为无论是从其意义上来说,还是从只有中原王朝的皇帝才有汉字印玺这件事来说,都证明过去伊朗这块地方曾是附属地。

而学者进行了仔细研究发现,这封羊皮信来自元朝时期,是元大都的皇帝写给盘踞在这个地方的附属王臣的。所以,学者们表示:过去的伊朗可能是中国的一个行省。那么,伊朗在元朝时究竟为何成为了其行省?

伊朗与中国的渊源

要了解伊朗为何成为行省,就得了解它与中国当时建立联系的始末。元朝确实与波斯有过联系,而到了宋朝,因为其偏安一隅,所以与波斯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宋朝后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已经不再是造成“靖康之耻”的金国,而是蒙古人。

当时带领蒙古人的首领被称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虽然年幼十分不幸,一度差点沦为奴隶,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本事收服了部落,并用超前的目光将整个蒙古势力结合在一起,然后铁骑踏遍了整个中国大陆。

但收服了中原地区的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反而是继续向东,收服了纵横多年的金国,然后是高丽半岛。东部与中部地区都收服了之后,成吉思汗还知道,在遥远的西边有很多国家与人口。于是铁骑再次上路,一路浩浩荡荡的踏遍了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等部分地方。

这些地区中,就有一直在西亚统治数千年的波斯帝国,也就是后来的伊朗。成吉思汗收服了这些地区之后,这偌大的疆域需要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于是将在整个地跨欧亚两洲的超级版图划分成了四个汗国。

其中,波斯所在的地区被划分进了伊利汗国,其行政长官为成吉思汗的儿子,主要对远在北京的元大都负责。就这样,一个庞大的元朝建立起来了。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元朝的疆域过于辽阔,而蒙古人虽然继承了过去的封建专制制度,但能力却没有跟上,加之内部进行权力斗争,所以元朝很快就分崩离析。

甚至从成吉思汗死后,过度他孙子忽必烈手中时,整个王朝都在风雨中飘摇。不过,有十分喜欢君王权力、恨不得取而代之的汗国汗王,自然也就有对元大都十分忠诚的汗国汗王。而这个汗国就是伊利汗国。

据史料记载,伊利汗国不仅没有造反,反而十分忠心元大都,于是忽必烈为了奖赏其忠心,便写就了羊皮信,还在上面盖上了有“辅国安民之宝”几个字的印玺。

就这样,这封羊皮信被留了下来。后来,在元朝覆灭之后,整个元朝的统治疆域也分崩离析,而伊利汗国自然也脱离了统治。时光流转,西亚这块地区政治局势也在不断变化,并演变出今天的格局。但羊皮信的存在,说明了元朝时期,这块地方的确归属元朝统治的。

再加上那个时期实行的是行省制度,而且就算不是省份,但伊利汗国对元大都负责,也是一个行省部分,所以学者进行研究之后才说,伊朗在过去叫波斯的时候,可能是中国元朝的一个省份。

结语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遥远的过去,历史上曾出现了许多强盛的王朝,他们 不仅征服了周边的邻国,甚至更遥远的伊朗等国家也被征服了。强大的元朝就完全做到了,当时的中央政权不可能一直垂直管理这些地方,所以就实行了行省制,而在这种制度之下,还叫波斯的伊朗自然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了。

可见,古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交通和信息技术,但过去的人们交往却并不封闭,与周边的国家,甚至遥远的西亚等国家,都有频繁的交往。而这种交往时间还非常早,具体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在这种频繁的交往下,元朝知道遥远的西边也有国家存在,从而进行征服,也没什么稀奇的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清圣祖康熙是如何收复台湾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引领下,从东北入关。强大的八旗铁骑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大江南北,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初步奠定在中土的统治,此后沿长江下游一路南下剿灭南明残余势力。1661年三月南明军事将领郑成功为了保存实力,不得已从福建横渡台湾海峡,向荷兰殖民者占领的台

  • 元朝精英部队逃到贝加尔湖,15万明军千里奔袭,王妃被俘遭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元朝精锐部队排名,元朝在岭北驻扎的军队,元朝边防军

    当时的元军还有王牌部队10万人,他们龟缩在贝加尔湖,10万人对当时的朱元璋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目,但如果不把元军最后的王牌部队消灭,朱元璋始终如鲠在喉,思来想去,朱元璋还是决定消灭这支元朝部队,他派出了大将军蓝玉前往贝加尔湖。因为蓝玉找到了一个蒙古人向导,所以他们掌控了当地的地形,这导致了当时

  • 元朝皇帝丧失军权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以武力立国,非常注意军权的掌握。元朝首创了行省制度,比较好的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那么,坐拥百万兵力的元朝皇帝又是如何一步步丧失军权的呢?且听小边细细道来。元朝总兵力约120万。蒙古军才20多万。剩余的都是汉人、汉化的契丹人、女真人。这种悬殊的比例让蒙古人感到不安。于

  • 大宋开国之君:从草根登上皇位,虽是武将却是难得的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黄袍加身”,和平兵变取天下,没有伤及无辜。公元959年正月,周世宗柴荣病逝,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符太后垂帘听政。赵匡胤作为禁军的高级将领,谎报军情,说辽和北汉正联兵入侵,于是小皇帝就派赵匡胤带领禁军去迎战。当禁军到达距开封几十里的陈桥驿时,将领们就将一件象征身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的身上,拥

  • 为什么清朝没有要求道士剃发易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清朝初年,清朝事实上的最高话事人多尔衮,颁布了一道指令:宣布在清军实际控制区内,推行剃发易服制度——之所以小编说清军实际占领区,意思是当时南明朝廷还在,所以清朝还没完成大一统。剃发易服算得上中国近古时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同时,因为剃发易服,也引起了一系列的血腥事件发生:比如江南很多地区,因为反

  • 康熙王朝:孝庄的媚儿死了,为何如此伤心,其实她伤心的并不是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孝庄太后说道:我把媚儿当做个人看待,整整二十年了,怎么撇下我就走了,也不等我。其实这句话是说的花,怎么突然就死了,接着孝庄太后又一次强调:把我撇下就这么走了,真让我伤心哪。这句话就不是再说媚儿了,孝庄其实是在暗示康熙。康熙8岁登基,是孝庄太后辅佐他一步一步夺取皇权,康熙就像这株媚儿一样陪在孝庄的身边

  • 雍正王朝:胤祥为何敢说胤禛不会带兵,论高人如何运用金钱驾驭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王朝胤祥是哪一章死的,胤禛痛打胤祥小说,胤祥和胤禛生日

    邬思道看出了年羹尧的秘密,胤禛刚想发怒质问年羹尧得到的金银财宝。十三阿哥胤祥却为年羹尧说了一句话,他说:“四哥,你从来没有带过兵,你不知道带兵的难处,如果手上没有钱,就没有人肯为你卖命。”十三阿哥胤祥竟然敢说胤禛不会带兵,不过从这句话中,我们却能看出,金钱在权谋运用时候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妨先给大家举

  •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提前退位?真的是因为他不敢超越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传位后代,自己甘当幕后人,可以进一步考察其子能否担当大任生在帝王家的皇子,如果不参与权力斗争,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命运极其悲惨,而乾隆皇帝虽然长寿,但是他也逃不开,膝下儿子,背地里勾心斗角的命运,即使他已经确定了太子,但是在绝对的权力欲望驱使下,即使是他认为谁最能继承皇位,也并不代表着这个人能顺利登基,

  • 乾隆的这个弟弟一生荒唐,乾隆全部容忍,只有一事乾隆一口回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以康熙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引发的腥风血雨充分向人们证明了,生在帝王家也并不一定幸福。而乾隆帝弘历和自己的父亲雍正帝比起来,就要幸运的多,雍正即位前面对的是跟自己一样优秀的几十位兄弟,其中竞争力很强的有八阿哥、二阿哥、十四阿哥等等,而乾隆的父亲雍正一共只有十个儿子,真正长到成年的只有四位。而弟弟弘昼又装

  • 清朝宫女出宫后没人要?其实并非如此,反而她们是男人终极梦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帝宠爱十几个宫女视频,宫女挨打二十大板完整版,清朝宫女的十大规矩

    那么清朝宫女出宫后,究竟会拥有怎样的生活呢?又为什么说她们会是很多男人的终极梦想呢?其实首先来说,大家之所以会认为宫女出宫后没人要,无外乎是因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很多人认为按照当时清朝的条例,宫女出宫时的年龄,一般都是在26岁左右,而在当时那个年代,一般女孩都结婚比较早,因而这样的年纪,在当时已经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