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坚持伐吴有情绪激动的因素也有荆州的战略价值因素

刘备坚持伐吴有情绪激动的因素也有荆州的战略价值因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4/1/19 0:58:34

这时候,刘备不仅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而且跨州联郡达到巅峰。

但是,哪曾想:十二月,“吴更违盟、关羽毁败”,吕蒙一个白衣渡江就中止了他的事业上升期。

所以,关羽死了,刘备很伤心;荆州丢了,刘备更伤心。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薨;十月,曹丕称帝。然后,汉朝就没了。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如果汉朝都没了,那刘备还怎么继续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

那就只能撇开东汉、建立蜀汉,自己举旗、自己打。于是,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改元章武。同时,祭告天地,“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那“龚行天罚”的对象,应该是谁?自然是曹丕,曹丕废了汉献帝、建了伪魏政权,罪莫大焉。当时刘备得到的消息是曹丕弑杀汉献帝,所以北伐势在必行。

刘备

但刘备不是北伐曹丕,而是东征孙权

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刘备顺江而下、挥师东进,讨伐孙权。

刘备这个做法,诸葛亮也不理解。既然要替天行道、惩罚曹丕,那就应该北伐,东征孙权是什么意思?

赵云就是这么劝谏的:“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但刘备不听,北伐可以等、东征不能拖、孙权必须死。

诸葛亮的态度跟赵云一样,但他没有劝阻。诸葛亮自知劝说不动,也就没再劝谏,仅是发了牢骚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在刘备集团,法正的决策权重远在诸葛亮之上。

刘备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当时大概还是军师将军,可能升官了,却没记载升了什么官,但肯定不高于法正。而法正之所以能升得这么快,主要是汉中之战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这一点,连曹操都能看出来,“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诸葛亮

法正虽然能劝住刘备,但法正死了;孔明虽然当了丞相,但劝不住刘备。于是,东征孙权这个错误决策也就不可阻挡。

那么,刘备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只能溯因推理,大体可以给出以下三个解释:

一是刘备的性格弱点,导致冲动行事。

用黎东方的话说,就是:刘备一生“多败少成”,大都是由于在事前缺乏充分的考虑。简单说,就是刘备是个性情中人,感性冲动从来先于理性算计。

所以,他跟曹操斗法,几乎从没斗赢过。

汉中之战不论,性情中人刘备对抗冷酷计算的曹操,几乎就是遇到一次被揍一次,而且每次都揍得特别惨。

孙权杀自己的大将、孙权抢荆州,这个仇必须得报,于是也就事前缺乏充分的考虑。这就是感性先行,之后的理性计算全要为这个先行的感性决策服务。

荆州

二是荆州战略价值,太过重要。

说刘备对不起孙权,是因为借荆州不还,这纯属罔顾事实。

荆州的使用权归刘表、荆州的所有权归献帝。刘表死后,荆州就是走市之兔,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孙刘之所以在荆州问题上剑拔弩张、红脸出汗,完全是因为荆州的战略价值,而不是因为刘备借荆州的纠纷。

刘备执行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孙权执行张纮的“江东攻略”,都少不了荆州一环。而曹操要南征孙刘,也必须控制荆州。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比关羽重要。

如果刘备真得意气用事到非为关羽报仇不可,那就没必要等到称帝之后再去报仇。东征孙权,距离关羽被杀,往短说过了一年半;往长说过了两年。

所以,一切都是因为荆州。

刘备

三是刘备的识人算计,代替了判势算计。

要说刘备一直性情而且性情到自取灭亡,那肯定不对。相比孙权、曹操,刘备完全是白手起家打天下。所以,刘备的见识绝对属于超一流水准。

但见识也要分类。刘备的见识主要是识人,而不是判势。

在识人方面,刘备堪称算无遗策。刘封、法正不论,这俩人一死一降,情况太特殊,而其他谋臣猛将几乎人人如龙、个个忠心。诸葛亮北伐的人才家底,都是刘备攒下来的。

但刘备判势太差,甚至一直用识人代替判势。

在东征孙权这件事上,刘备首先犯了轻敌的错误。

他在骨子里就瞧不起孙权。其实孙权也有足够的理由被刘备瞧不起。孙权早年英明,主要是因为周瑜和鲁肃。但周瑜和鲁肃死后,也就晚年糊涂。所以,刘备认为自己打孙权就是大人打小孩。但孙权骨头很硬,而且压力越大骨头越硬。

孙权

刘备其次认为孙权无将可用。

周瑜、鲁肃之后,孙权集团的主力战将唯有吕蒙。但吕蒙死了,然后孙权还能用谁打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孙权身边的一个画策臣陆逊竟横空出世。这就相当于拿张良当成韩信来用,最后还真成了韩信。

所以,刘备虽有算计却全都算计失误。

刘备和法正主要是是性格互补,刘备性情中人、法正冷酷计算;刘备和诸葛亮主要是能力互补,刘备识人无误、诸葛判势无双。

诸葛亮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才一改乱打乱撞的基础调性,以后乱世争霸越来越有章法,先据荆州、再入益州,终成鼎足之势。

在东征孙权这件事上,诸葛亮的判势大体如下:一是实力不允许,益州没有挑战荆州和江东的实力;二是天时不允许,刘备刚刚稳住益州、孙权经营江东三代,差了太多;三是地利不允许,隔着两湖密林,别说攻打荆州就是控制荆州都很难,否则关羽也不会说丢荆州就丢荆州;四是人和不允许,最该做的事情,即便不是北伐曹丕,也应该是稳固益州,但肯定不是东征孙权。

与刘备能力互补的诸葛亮,毕竟不如性格互补的法正。

所以,虽然诸葛亮看透了局势,却无法左右刘备的任性,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关羽毁败”而“秭归蹉跌”。

更多文章

  • 匈奴自先秦便扰乱中原,西迁之后在欧洲建立强大帝国但昙花一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匈奴直到汉宣帝时才被消灭,匈奴西迁动画,匈奴西迁后的结果

    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

  • 秦赵渑池会,蔺相如仅凭计谋就能完璧归赵?背后真相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赵惠文王明知秦昭襄王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是个阴谋,也只能派蔺相如带上和氏璧到秦国与秦王周旋。秦王借着观赏把玉璧骗到手后,传给美妾大臣把玩,并没有再还回蔺相如的意思,蔺相如假意说玉璧上有个瑕疵,一般人看不出来,要指给秦王看,成功拿回手上,在了解秦王并没有诚意交

  • 西汉时汉匈战事不断,刘秀统一时也曾遣使向匈奴通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秀简历,刘秀随口一句成千古名句,汉光武帝刘秀简介

    冒顿是匈奴头曼单于之子。当其为太子时,头曼单于欲立所宠阏氏(匈奴皇后)之子为太子,将冒顿派往月氏(西域游牧部落)为质,随即发兵攻打月氏。月氏恼怒,欲杀冒顿,冒顿闻讯,盗得好马,逃回匈奴。头曼单于见其勇壮,乃令其统领万骑。但冒顿因此对头曼单于不满,他将所部训练成绝对服从、忠于自己的部队,为政变谋位做准

  • 漆身吞炭的刺客,功成身退的谋士,他们不仅名震春秋,更影响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全身而退的刺客,荆柯刺秦前的真正英雄,战国时期的孤胆人物

    春秋末期,智瑶水淹晋阳不成,反被赵无恤策反韩魏两家,水淹智家军,智家家主智瑶自刎而亡,而后智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最大牺牲者赵家,赵无恤带领赵家分的智家最大利益。[var1]智家确实灭亡了,但智家却有一位了不起的门客,也就是当时士,名叫豫让。豫让曾两次投主,两次家主被灭,在被智瑶问

  • 在秦始皇统一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别有多大,真的互相不认识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秦国没统一,文字有什么区别了?在秦始皇统一之前,七国的文字差别有多大,真的互相不认识吗?六国文字又称又称东方六国文字,是战国时期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诸侯国经过春秋数百年的分合,政治、经济、文化的剧变,给文字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六国文字与春秋时期相比,字形上差异已经很大,可说是

  • 荀彧一心想匡扶汉室,他为什么不去辅佐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他对曹操寄予很高的希望呢?荀彧知道,东汉末年,朝局动荡,急需一个有能力之人出来主持大局,于是他就想到了曹操,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曹操居然也想造反。曹操要被封魏王的时候,荀彧就知道自己错了,这是与王室靠近,想夺权啊。这个自己尽心辅佐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单纯。所以,荀彧离开了曹操,果然,后来

  • 东汉末年是4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很熟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三国演义》和真实历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夸张。虽然小说中涉及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它的叙述方式和虚构元素使它不可能被视为一个完全准确的历史记录。《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被夸大或改编成了虚构故事,例如,小说中描述了关羽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但历史上没有这样的记录。而且,《三

  • 汉文帝让大臣陪舅舅喝酒希望其自杀,一计不成,帝又令大臣哭活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汉文帝先是派大臣去轵侯府中陪他喝酒,希望他能识趣点,引咎自杀,也能给舅甥俩留点体面。可惜的是,轵侯不知道是没能领会汉文帝的弦外之音,还是抱有侥幸心理,不从。汉文帝大怒,第二天上朝之后,便让宦官抱来一大堆孝服,发给群臣人,让大臣们下朝之后一起去轵侯府中为他的舅舅哭丧。很多大臣莫名其妙,这轵侯身强力壮,

  • 秦国强大后,为什么关东各国都把目标对准了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四川属于秦国还是楚国,乐高秦国大战楚国,楚国打败秦国20万军队

    楚国的主要对手也是晋国。后来晋国扶持的吴国偷袭,都城尽失。是秦国帮助楚国恢复了地方。应该说整个春秋时期,秦楚和我们不仅没有矛盾,还有共同的敌人,联系还算不错。但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攻陷蜀国的同时,楚国也开始西进,成功攻陷巴基斯坦。这个下秦楚完全是接壤的,矛盾接踵而至。[var1]因为秦国最终实现了大一

  • 网红女版“张飞”火了!用垃圾袋当胡子,网友:请本人不要以cos的方式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因为和刘备关羽结拜,并且在东汉末年还有着很强大的实力。于是呢,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也算是不错的了。而在一些书籍的描述中,张飞长得比较黑,而且身材魁梧。虽然有实力但是长相却不出色。所以对于张飞的第一印象,很多人都会有“壮汉”两个字去形容他,但谁又能够想到,张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