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刘备不仅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而且跨州联郡达到巅峰。
但是,哪曾想:十二月,“吴更违盟、关羽毁败”,吕蒙一个白衣渡江就中止了他的事业上升期。
所以,关羽死了,刘备很伤心;荆州丢了,刘备更伤心。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薨;十月,曹丕称帝。然后,汉朝就没了。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如果汉朝都没了,那刘备还怎么继续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
那就只能撇开东汉、建立蜀汉,自己举旗、自己打。于是,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建立蜀汉,改元章武。同时,祭告天地,“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那“龚行天罚”的对象,应该是谁?自然是曹丕,曹丕废了汉献帝、建了伪魏政权,罪莫大焉。当时刘备得到的消息是曹丕弑杀汉献帝,所以北伐势在必行。
刘备
但刘备不是北伐曹丕,而是东征孙权。
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刘备顺江而下、挥师东进,讨伐孙权。
刘备这个做法,诸葛亮也不理解。既然要替天行道、惩罚曹丕,那就应该北伐,东征孙权是什么意思?
赵云就是这么劝谏的:“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但刘备不听,北伐可以等、东征不能拖、孙权必须死。
诸葛亮的态度跟赵云一样,但他没有劝阻。诸葛亮自知劝说不动,也就没再劝谏,仅是发了牢骚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在刘备集团,法正的决策权重远在诸葛亮之上。
刘备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诸葛亮当时大概还是军师将军,可能升官了,却没记载升了什么官,但肯定不高于法正。而法正之所以能升得这么快,主要是汉中之战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这一点,连曹操都能看出来,“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诸葛亮
法正虽然能劝住刘备,但法正死了;孔明虽然当了丞相,但劝不住刘备。于是,东征孙权这个错误决策也就不可阻挡。
那么,刘备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
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只能溯因推理,大体可以给出以下三个解释:
一是刘备的性格弱点,导致冲动行事。
用黎东方的话说,就是:刘备一生“多败少成”,大都是由于在事前缺乏充分的考虑。简单说,就是刘备是个性情中人,感性冲动从来先于理性算计。
所以,他跟曹操斗法,几乎从没斗赢过。
汉中之战不论,性情中人刘备对抗冷酷计算的曹操,几乎就是遇到一次被揍一次,而且每次都揍得特别惨。
孙权杀自己的大将、孙权抢荆州,这个仇必须得报,于是也就事前缺乏充分的考虑。这就是感性先行,之后的理性计算全要为这个先行的感性决策服务。
荆州
二是荆州战略价值,太过重要。
说刘备对不起孙权,是因为借荆州不还,这纯属罔顾事实。
荆州的使用权归刘表、荆州的所有权归献帝。刘表死后,荆州就是走市之兔,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孙刘之所以在荆州问题上剑拔弩张、红脸出汗,完全是因为荆州的战略价值,而不是因为刘备借荆州的纠纷。
刘备执行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孙权执行张纮的“江东攻略”,都少不了荆州一环。而曹操要南征孙刘,也必须控制荆州。
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比关羽重要。
如果刘备真得意气用事到非为关羽报仇不可,那就没必要等到称帝之后再去报仇。东征孙权,距离关羽被杀,往短说过了一年半;往长说过了两年。
所以,一切都是因为荆州。
刘备
三是刘备的识人算计,代替了判势算计。
要说刘备一直性情而且性情到自取灭亡,那肯定不对。相比孙权、曹操,刘备完全是白手起家打天下。所以,刘备的见识绝对属于超一流水准。
但见识也要分类。刘备的见识主要是识人,而不是判势。
在识人方面,刘备堪称算无遗策。刘封、法正不论,这俩人一死一降,情况太特殊,而其他谋臣猛将几乎人人如龙、个个忠心。诸葛亮北伐的人才家底,都是刘备攒下来的。
但刘备判势太差,甚至一直用识人代替判势。
在东征孙权这件事上,刘备首先犯了轻敌的错误。
他在骨子里就瞧不起孙权。其实孙权也有足够的理由被刘备瞧不起。孙权早年英明,主要是因为周瑜和鲁肃。但周瑜和鲁肃死后,也就晚年糊涂。所以,刘备认为自己打孙权就是大人打小孩。但孙权骨头很硬,而且压力越大骨头越硬。
孙权
刘备其次认为孙权无将可用。
周瑜、鲁肃之后,孙权集团的主力战将唯有吕蒙。但吕蒙死了,然后孙权还能用谁打仗?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孙权身边的一个画策臣陆逊竟横空出世。这就相当于拿张良当成韩信来用,最后还真成了韩信。
所以,刘备虽有算计却全都算计失误。
刘备和法正主要是是性格互补,刘备性情中人、法正冷酷计算;刘备和诸葛亮主要是能力互补,刘备识人无误、诸葛判势无双。
诸葛亮
正是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刘备才一改乱打乱撞的基础调性,以后乱世争霸越来越有章法,先据荆州、再入益州,终成鼎足之势。
在东征孙权这件事上,诸葛亮的判势大体如下:一是实力不允许,益州没有挑战荆州和江东的实力;二是天时不允许,刘备刚刚稳住益州、孙权经营江东三代,差了太多;三是地利不允许,隔着两湖密林,别说攻打荆州就是控制荆州都很难,否则关羽也不会说丢荆州就丢荆州;四是人和不允许,最该做的事情,即便不是北伐曹丕,也应该是稳固益州,但肯定不是东征孙权。
与刘备能力互补的诸葛亮,毕竟不如性格互补的法正。
所以,虽然诸葛亮看透了局势,却无法左右刘备的任性,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关羽毁败”而“秭归蹉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