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强大后,为什么关东各国都把目标对准了楚国?

秦国强大后,为什么关东各国都把目标对准了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2 21:31:48

楚国的主要对手也是晋国。后来晋国扶持的吴国偷袭,都城尽失。是秦国帮助楚国恢复了地方。

应该说整个春秋时期,秦楚和我们不仅没有矛盾,还有共同的敌人,联系还算不错。

但战国时期,秦惠攻陷蜀国的同时,楚国也开始西进,成功攻陷巴基斯坦。

这个下秦楚完全是接壤的,矛盾接踵而至。

[var1]

因为秦国最终实现了大一统,而且是“六代末世”,所以很多人潜意识里会有一个印象,就是秦国把六国欺负了一遍又一遍,才一口吞掉。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秦楚在西南与我们接壤的时候,威胁楚国的不是秦国,而是楚国威胁秦国。

当年各国围攻魏国,楚国虽有参与,但也没怎么出力。真正消耗魏国的主要力量是赵、齐、秦。

当时楚国趁大家不注意,灭了东南的越国。

就这样,楚国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战国时期最大的地方。

后世很多湖北人自称楚人。实际上,严格地说,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曾被楚国统治过。甚至长江以北的河南、山东,有些地区也曾是楚国的领土。

而秦国呢?东方有万年函谷关不能逼,确实很厉害,但是秦国的两大经济区是开发了很久的关中平原和后来开发的成都平原。

然而,在楚国吞并巴基斯坦后,这两个经济区遭受了楚国的致命威胁。

所以表面上看,秦国退守函谷关后,天下最可怕的地方显然是楚国。

魏国成为最可怕的地方后,受到很多地方的对待。楚呢?自然,你也会享受这样的待遇。

[var1]

前面说过,楚国疆域辽阔,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

如果楚国处于进攻态势,那么依靠其辽阔的疆域,可以从任地区派出军队,精确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但如果其他地方处于进攻态势,那么楚国庞大的身躯处处挨打,很难顾及头尾。

所以,在楚国有了足够的实力和地理威胁到秦国之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大家都不是很高兴,而是用一种敌人的眼光盯着自己。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那个时代,足够懂事却不开天眼,他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现在的楚国看起来比秦国更可怕?

说一千道一万,秦国也就是凭借地理位置,打不过就打,打不过就缩回函谷关。当年的晋国和魏国都可以碾压他,说不定以后还会有第三国来镇压秦国。

但是这个镇压了秦国的地方永远不可能是楚国,因为楚国太强大了。如果秦国再被他们灭了,那全世界就提前统一了。

对于这种情况,有时候就算开了天眼,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

比如你穿越过去,告诉某国最高人,将来秦国要统一天下,最高人相信你的话,他们会集体针对秦国吗?

不会的。

[var1]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比秦国更可怕的楚国。如果此时不削弱楚国,恐怕等不到将来秦国统一,楚国会先统一我们。

他们甚至可能认为,正是因为我们集体针对分割楚国,才消除了楚国早日统一的威胁。

后世之所以会被秦国统一,是因为他们集体针对秦国,提前对秦国进行毁伤,实在太没用了。

正是在这个时候,苏秦的“联合”慢慢失败,张仪的“连横”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熟悉战国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张仪欺楚”这个典故。

在这一系列的故事中,楚感觉自己是冤枉,被张仪用各种方式欺负;无论张毅说什么,他们都相信。

其实国际政治怎么会这么简单?

从楚国的角度来看,已经成为天下公敌。若能与秦国联手,两国合力挺进中原,消灭其他几个地方。

为此,楚国对张仪一再忍让,希望改变他的现状。

从齐国的角度来说,秦国的威胁再大,也威胁不到自己,因为两国互不接壤。

齐国目前最迫切的目标是想办法削弱楚国。不管张仪口才好不好,只要守住这一点,齐愿意无条件配合。

正因为如此,齐国才会被解读为年轻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和楚国是有冲突的。

[var1]

当时在那种环境下,楚进入了伤胡同:走任何一条路都是错的。

秦国不愿意和楚国联手,因为当时的楚国明显比秦国强,秦国的两大经济区已经暴露在敌人的面前。

其他地方都不愿意和楚国联手灭秦,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灭秦后成都平原肯定是楚国的囊中之物,只有赵魏和汉三个小国可以争夺关中平原。

三个小国和一个大国争夺一个经济区。结果如何呢?大概率是大国赢。

到那时候就相当于秦楚整合了,灭天下只会更顺利。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原因,楚国的衰落成为必然。

更多文章

  • 网红女版“张飞”火了!用垃圾袋当胡子,网友:请本人不要以cos的方式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个历史人物。因为和刘备关羽结拜,并且在东汉末年还有着很强大的实力。于是呢,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也算是不错的了。而在一些书籍的描述中,张飞长得比较黑,而且身材魁梧。虽然有实力但是长相却不出色。所以对于张飞的第一印象,很多人都会有“壮汉”两个字去形容他,但谁又能够想到,张飞是

  • 历经秦国历代君王的努力才建立的秦朝为什么14年后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励精图治,让秦国的国力更胜一个台阶,地方空前强大。在政治上建立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人生道德和行为规范、统一道路标准;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制度。[var1]原以为秦国这辆配备齐全的大车只要按照既定轨道走下去一定会在历史的轨迹上留下长

  • “要脸”的春秋(60)——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要脸的春秋简介,春秋武将一览表,春秋谋士海报

    《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用什么方法,只有掌握对方情况才能取得最大利益。所以打是试探,挨打是试探,求和也是试探。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灭国方式,开始玩儿阴谋,是因为熊通身边多了一个人,他属于一类人,对这类人,自古以来有个称呼——谋士!所谓谋士,官方说法叫做洞悉天地,俯察乾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 战国策解读-一位秦臣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老谋深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深入其中仔细分析,就能够发现冷向这位秦臣的老谋深算,在秦齐博弈之间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好处,同时也能看到战国时期,弱国不过是强国之间利益博弈的牺牲品罢了。[var1]这篇策文明面上是冷向做解释,和其他策文游说别人的内容并不一样,但实际上,两种方式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是让听的人相信自己的说法或者主张。

  • 东汉皇帝短命和刘秀创建尚书台是其外戚干政严重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整个东汉十四位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与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之外,其他的都没活过36岁的。几乎都是年纪轻轻英年早崩的。东汉的皇帝大多年幼登基,而皇帝年幼无法执掌朝政,只能依赖其母,而后妃们能够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娘家人,也就是所谓的外戚。周天子时代,正式建立嫡长子继承制度以后,在后来的封

  • 战国·开端田氏代齐:流亡家族的三百年谋国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齐桓公意气风发,几年之前的幽地会盟上,各国公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对于这位前来投奔自己的别国公子,齐桓公很欣赏,想要封陈完为卿。寄人篱下的陈完哪敢接受这么厚重的大礼,连忙推辞:“我这个寄居在外的小臣能在此落脚,已经是您给我的恩惠了,不敢再担当这么高的职位啊。”齐桓公很满意,任

  • 君子是以知秦穆之为君也,秦穆公为何伤后拉上百名秦国人才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一开始只是边陲小国,正是因为秦穆公向西发展,称霸西戎,才为秦国之后的春秋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秦穆公一生有许许多多事迹为人所称道,就连孔子都对他另眼相看。即使齐桓公是春秋第一霸,孔子也认为秦穆公的功绩在齐桓公之上,给予秦穆公很高的评价。后世对秦穆公的评价十分矛盾,有的认为他英明一世,功绩卓著,为秦

  • 今天欧冠比赛孙兴慜就是韩国人眼里的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欧冠四强孙兴慜地位,孙兴慜欧冠表现,孙兴慜今年欧冠进了多少个球

    作为近年欧洲足球最后一次重大比赛,利物浦跟热刺的对决虽然不是火星撞地球,石破天惊拳的比赛,但是因为有唯一一个亚洲人参与,这场比赛的意义对于韩国人,对于中国人是意义非凡的。毕竟韩国人在中国的熊猫杯上踩了一脚,从小哥的心理来说,相信很多人都希望热刺输球,不然韩国人又要嚣张一回了。虽然热刺的孙兴慜没有创造

  • 三国志11古城相会:汝南城中汇集了万人敌,结盟袁绍就能灭曹操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要向大家介绍的“兄弟重逢义士来归”剧本,其实就是弥补古城相会时期刘备集团的情况。兄弟自然是指的关羽、张飞,义士则是常山赵子龙,三个万人敌都陪着刘备在汝南开局。虽然还没有得到诸葛亮的强势加盟,但是北方的袁绍依旧坚挺,最重要的是颜良文丑在这个假想游戏章节里并没有被关羽所杀,他们还活在人世。配合袁绍的

  • 让秦国实力大增的商鞅变法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鞅说变法有三难,商鞅变法是如何使秦国变得强大的,商鞅变法的出现对秦国有什么帮助

    进入战国时期后,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纷纷进行变法变化。战国时期首先进行变法变化的是魏国。魏文侯当政时期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魏国的实力很快就跃居诸国之上。其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国外任用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战国时期最为著名最为彻底的一场变法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地处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