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八王,就是西晋这个小朝廷的八位王爷为谋得大宝,而发起的动乱,实际波及的王族要多得多,但主要参与者就是这八王。
西晋皇族国姓“司马”,所以这是八位司马王爷的权力角逐。
站在史学观点来讲,八王之乱的负面影响很严重,并且整整波及了后代三百多年,那这么算下来,这场血腥的权力角逐,最后的胜利者,该算是谁呢?
其实挺难归总的,因为八王之乱,最后埋单的是国家根本,一个打烂的江山社稷,就算最后握到手里,怕也是惨胜如败吧?
不过话说回来,讲史论史,以正视听,明得失,增益己所不能,所以,这八王之乱究竟如何,还是值得论一论的。
分封遗乱
分封制有毒,这是已经被西周至战国之华夏乱象,所反复论证过的问题。
人都是自私的,皇帝不例外,王侯将相更不例外,西周天子把天下分封给那么多子孙后代和功臣百官,结果,就恩赏出来了几百个白眼狼,各个都想谋朝篡位当天子,结果西周在纷纷攘攘的内耗中走向衰败。
东周尽管撇开了秩序上的关系,但是撇不开分封制的余毒,结果也步了西周的后尘,在分封百国大战中,被一点点地消耗气运,走向衰弱。
周朝的分封余毒,一直到秦国统一天下,才扬汤止沸,稍稍缓解,西汉尽管稍有乱象,但没有西周那么严重。
但是到了西晋这里,又是记吃不记打,被分封制傍身难退,活活耗死。
西晋的开国皇帝,就那么想不开吗?非要沾分封制这一坨烫手山芋?
其实,这倒也不怪西晋开国皇帝不争气,因为西晋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跟李渊建立大唐的背景有点像,都是借了世家的东风。
西晋的建立,靠的是士族官僚的力量,西晋本身,就是一个由诸多官僚家族合力形成的皇朝,皇帝与其说是国家统治者,倒不如说更像是世家认可的代言人和主事者。
但是,但凡是这种靠权力而发展的家族,最终必然会发展到一个瓶颈,而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然会出现更大的权力诉求,而夺嫡立储,往往就是实现这种权力诉求的微妙时间点。
而这种由世家大族参与的皇权争夺战,再加上八王分封,各自拥有兵力财力,足以争雄,才促成了八王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