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寻迹:吕不韦一生辛苦筹谋,为何只换来一杯御赐毒酒

历史寻迹:吕不韦一生辛苦筹谋,为何只换来一杯御赐毒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9 更新时间:2024/2/3 23:21:0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吕不韦,凭借一句“奇货可居”便从一个地位低下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国的丞相,“食万邑,封河南”便是他当时的真实写照。

[var1]

正是这位商人丞相,在享受到了常人不可及的富贵之后境遇急转直下,最后竟然被自己扶上王座的君主所逼迫,畏惧之下饮酒离去。

为臣者,他位极人臣、一人之下,本以为会平安终老,却谁都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位权臣最后竟落得身败名裂。

也是这样矛盾的一个人,他用自己精明的商业头脑在政治之中将自己推向最危险的境地。

这位商人,是如何成为一代权臣?又是如何身败名裂,失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var1]

嗅觉敏锐的商人

吕不韦原本是河南地区的一位商人,虽然商人在当时是最低下的职业,不受任何人尊重,但凭借着他敏锐的商业嗅觉,时间一长家中的财物也存下不少。

当时秦国在位的是秦昭襄王,在他治下的秦国军事力量强盛,且外交新规采取了范睢的“远交近攻”战略,所以此时的秦国国力达到了以来的最高点。

[var1]

然而国事上如鱼得水的秦昭襄王在继位人的选择上出现了变故,原本该继承王位的太子失载在魏国做质子时离去了,去掉了太子这个正统的继位人选,他只好将继位人的选择下放到了自己其他的儿子身上,最后选定了嬴柱作为继位人,并且封了安国君。

而这位钦定的太子尤为喜爱一位华阳夫人并且将她立为正夫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室,然而这个正室并没有子嗣,换句话来说不管如何新的太子人选绝对不会是华阳夫人一边的。

正在秦国刚稳定下来的时候,吕不韦则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见了当时还在赵国当质子的异人,也就是后来的子楚。

[var1]

异人是庶出的公子,自己的母亲则是不受宠爱,当时的秦国与赵国之间情势紧张,自然区区一个质子赵国并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因为他是秦王的儿子,就对他百般的克扣,所以在赵国的异人出行饮食被亏待,境地十分困穷。

吕不韦见过异人之后就非常高兴的说异人就像一件珍贵的宝物,适合收起来等待高价售出,这就是“奇货可居”的由来。当然相传他与自己的父亲还有一段关于这件事的对话,也从侧面印证了吕不韦对于异人的看重。

[var1]

之后他便去拜访了异人,在交谈之中他对异人分析道:“您的父亲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他现在正属意您的兄长子傒做继承人,子傒的母亲有身份地位也受宠爱,等到他真的成为了君主,您还想再回去争夺储位就很难了。尤其是您处于赵国的境内,现在都无人能够照拂您,等到新君一即位,您还认为您的父兄会接您回来吗?”

这番话将异人说动了,他认为吕不韦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对吕不韦说“若是我得了秦国天下,必定与你共享。”

吕不韦被这话说动了吗?自然是有的,然而他想要的不仅仅是秦国的土地,还有那份能够保障自己荣华富贵的权力,权力可比土地牢靠多了。

[var1]

于是就这样,商人吕不韦开了他的政治生涯。

大显本事的政治家

要让异人回来有继承的权利,首先就得有靠山,尤其是能够几乎左右秦王决定的靠山,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当时受宠的华阳夫人。

他带着购买的奇珍异宝一路来到秦国,然而他一个小小的商人并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直接见到华阳夫人,于是他准备从华阳夫人的家里人入手,通过这样来达到见到华阳夫人的目的。

当时华阳夫人的弟弟被封为阳泉君,于是他就将随身的珍宝献与阳泉君,并且晓以利害对阳泉君进行说服。

[var1]

阳泉君本身所能够依靠的人只有华阳夫人一人,而华阳夫人没有子嗣,这令他们十分的紧张,深怕给他们提供庇护的秦王有一天不在了,那么他们的下场就难以想象了。

刚好吕不韦出现了,他的一番话刚好说在了姐弟俩的隐晦心思上,于是顺理成章的通过阳泉君的介绍见到了华阳夫人。

他在华阳夫人面前说尽异人的好话,将异人打造成为一个可怜的孝子形象,对华阳夫人也极尽奉承,自然在迎合的背后,他也在用华阳夫人所在意的“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来提醒她有一个依靠是一件多么新的的事。

[var1]

华阳夫人听取了他的意见,所以在吕不韦的操持之下,异人不仅在诸侯之间拥有了名声和地位,还拥有了成为继承人身份的机会,这对于一个原不受宠的质子曾经都是遥不可及的,但是现在有了吕不韦,这一切变得唾手可得起来。

在得到安国君的认可之后,吕不韦和子楚就打算离开赵国回到秦国,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子楚看上了吕不韦家的一个歌姬,名唤赵姬,吕不韦自然是将人拱手相送。

不久之后赵姬有喜,接着就生下了孩子,名字取为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但由于其中的一些时间问题,所以就导致有人怀疑嬴政非子楚的孩子而是吕不韦的,这也是后来导致君臣翻脸之中的一个因素。

[var1]

回来之后,子楚和吕不韦通过对华阳夫人的迎合和对君父的恭顺态度成功稳定了自己太子的地位,而后由于安国君上位仅仅三天就离去,子楚就顺理成章的登基成为了秦庄襄王,自此吕不韦的政治生涯走到了高峰。

他获封了河南洛阳十万邑、同时被任命为宰相、文信侯爵位,家有奴仆数万人。看到这些书籍之中留下的大概数据就可想而知吕不韦的这次商业投资有多成功。

他与子楚的这一次合作让他几乎保全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而且位极人臣,名利权力双收,一时间风光无量。

[var1]

行为放纵的仲父

秦庄襄王虽然在位时间只有三年,而且权力大部分都还是掌握在华阳夫人的手里,但是吕不韦的权力并没有因此受到损害,反而是在秦庄襄王临伤之前还将他的位置提升到了仲父。

所谓仲父,意义上就是代理父亲,也就是说吕不韦从一个外人一举晋升至嬴姓宗室的人,不仅仅是成为了名义上的权臣,对于他来说,这个身份使得他在处理政事上就更方便了。

[var1]

嬴政登基时年岁较小,所以一切的军政要务基本上都由吕不韦来处理,自然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获得了空前的权力感,野心不断的膨胀导致他忘记了君臣本分。

古时政治之中有关于等级联系泾渭分明,尤其是君臣联系,君永远是不能够被僭越和取代的,臣子永远都只能是臣子,吕不韦看起来是忘记了这层联系,也忘记了对于君臣联系的保持。

对于嬴政来说,吕不韦对于自己权力的夺取和追求让他非常的不舒服,也越来越排斥这位从小教导自己的“仲父”,君主的权力是不可以被臣子窥视的,所以吕不韦的做法已经使得他非常不满。

[var1]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关于赵太后。前文已经说明了赵太后的身份,原本就是吕不韦身边的姬妾,多年以来有关于嬴政身世的流言纷传不绝,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是没有皇家血脉,是吕不韦的孩子。

当然这样的事就算是有结果但是是极其隐秘的事,这对于嬴政来说是一个影响自己皇位继承的问题,虽然并不是太严重,但是依旧让这位少年帝王的心里存下了芥蒂。

吕不韦导致杀身之祸的导火索就是与赵太后在一起,并且还将嫪毐介绍与赵太后认识。

[var1]

这本是后宫之事,但是吕不韦与赵太后的联系不清不楚众人都知道,更何况秦王嬴政,但那时年幼手里毫无权力无法对抗,所以隐忍不发。

但是在嬴政年岁渐长之后,吕不韦惧怕自己与太后在一起的事被嬴政知晓,于是为了取悦赵太后就找了嫪毐来代替自己。

为了让嫪毐名正言顺的进宫伺候,他出谋划策将嫪毐假扮成宦官送入宫中与赵太后取乐。

[var1]

赵太后和吕不韦还有嫪毐这三人将后宫搅得一片荒唐,却还是想要瞒着嬴政不被知道,可能是惧怕这位少年天子的杀伐决断,三人都极力保守着这个荒谬的秘密。

这还不是最荒唐的,赵太后在怀了嫪毐的孩子之后,为了躲避众人所以就称病去了雍地的宫殿嫪毐陪同。

并且因为太后的缘故,嫪毐无功受禄被封为了长信侯,得到了大片封地,后宫大事也让他决定,甚至于朝政大事也能够决策。

[var1]

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秦国攻打魏国,魏国想要求和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做。大臣就告诉魏王要不接近嫪毐要不就是吕不韦,在这样的情况下,嫪毐的权势与吕不韦几乎可以互相抗衡,专权国事。

而后此事被嬴政知晓,嫪毐害怕所以想先下手为强实施叛乱,结果兵败处伤。虽然吕不韦并没有直接参与叛乱,但是嬴政借着这个由头打算清理朝政,所以吕不韦之前做的其他事也被一并翻出,波及自身。

嬴政原本想要处伤吕不韦,但是由于其他宾客的求情才手下留情,将他遣返回河南。

[var1]

可是吕不韦依旧没有被信任,第二年各国来访的宾客纷纷去问候吕不韦,被秦王猜忌造反,并且下旨进行责问,将吕不韦流放至蜀地。吕不韦感到大势已去,自身难保,于是选择了饮酒离去。

吕不韦作为一名商人,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做出了正确的商业合作,将默默无闻的公子子楚扶上王位,自己也得到了毕生的荣华富贵。

[var1]

然而在权力的侵略之下野心膨胀,忘却了自己应在的位置和身份,最后也导致自己的身败名裂,下场凄凉,只能说吕不韦可以用“生于忧患,伤于安乐”可以来形容。

参考文献

《秦国名相吕不韦的从政得失及历史鉴示》王新利,郭晓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最大的奸雄,其实不是曹操,而是这个以仁义名垂千古的大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十大未解之谜曹操,曹操真奸雄完整视频,曹操是怎么获得奸雄的称号

    让人看出来的阴谋,并不是真的奸诈。相反,最可怕的,是那些表面坦荡,实则一肚子刀枪剑戟的人。不知当年的罗贯中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经由他的《三国演义》,世人记住了,以仁爱名扬天下的蜀主刘备。及至现在,提到他的名字,似乎也是各种美好品性的典范和化身。这是真的吗?其实,在刘备那里,有许多东西是经不起推敲的。

  • 曹植妻子因为穿得太好看被曹操赐死,曹操为何不考虑曹植的感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时期的枭雄,肯定有很多人喜欢曹操这位狠绝霸气的帝王,但除了曹操的政治手段、军事手段以外,很多人也对曹操一家的“情史”多有关注。“曹操好人妻”、“父子三人抢夺甄宓”、“曹植暗恋嫂子”等等具有话题度的野史传闻,虽然很多都是后人杜撰,但确实很吸引人眼球。尤其是关于三国时期的美女甄宓的传闻,更是被传

  • 战国秘史:秦始皇和楚幽王竟然不是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嬴政疑是商人吕不韦之子。仕农工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低贱的商人和高贵的国君看似八杆子打不着的事,但他们确确实实产生了联系。吕不韦本来是一个大商人,当他遇见秦始皇他爹嬴异人的时候,他决定在政治上赌一把。[var1]那个时候的嬴异人在赵国做人质,生活过的是相当的落魄。嬴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

  • “关羽”陆树铭正式安葬,地点唐太宗李世民昭陵,让人意外引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0日,“关羽”扮演者陆树铭在去世130天后,正式出殡安葬。陆树铭是去年11月1日去世的,此后一直没有下葬,还引起了不少猜测。如今安葬了,位置选得让人有点出乎意料。告别仪式在咸阳唐昭陵墓园追思厅举行,安葬地点是唐昭陵墓园,与昭陵六骏、唐太宗李世民相伴。好家伙和唐太宗李世民葬一块了。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 长平之战后秦国究竟分封了多少士兵战功,商鞅变法靠谱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长平王,长平王秋瑞结局,长平在现在什么地方

    秦昭襄王与范雎审时度势商议后,认为秦国虽在长平之战歼灭了赵国四十五万人,但自身也元气大耗。长平之战持续打了三年,旷日持久。且秦国的供给线是赵国的三倍以上,输送粮食过程中造成的消耗远高于赵国。秦国投入的兵力远远多于赵国,单纯的军队消耗也远远大于赵国。而长平之战前,秦国累年征战,耗损严重,并且四面树敌。

  • 赵高指鹿为马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做了非常多的大事,比如修长城,统一度量衡等。然而,也做了一个至今都有争议的一件事,就是焚书坑儒。对于这件事的讨论,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正确的,理由很简单,比如明末东林党,清末的清流。都属于文官祸国的结果。另一派认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错误的,理由也很简单,比

  • 同样是封君制度,为何秦国可以统一天下,在楚国就成了累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由齐楚燕韩赵魏秦等国主导,虽然还有中山、卫、宋这些春秋时的地方残存,但已经彻底边缘化了。比如宋国在春秋属于大国,但到了战国要不是在齐楚两国间玩平衡,都坚持不到齐闵王时期。七雄中楚国土地最为广阔,兵力也雄厚,号称带甲百万。但楚国在战国时代却少有出彩的表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楚国把封君制度玩新了,让秦

  • 曹操首席谋臣和功臣,都给他推荐了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以说他在曹魏的功劳相比西汉的张良。他自从投降了曹操之后,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敬称为“荀令君”。他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那么,荀彧都给曹操推荐了什么人?戏志才戏志才,为人足智多谋在曹操早年的崛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曹操早期非常重要的谋士。但因

  • 如果没有商鞅,秦始皇一统天下也就无从谈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辅佐过秦始皇吗,秦始皇有没有追封商鞅,秦始皇商鞅元神召唤概率

    商鞅变法的成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个人的成功阶段,这是他亲力亲为的结果。二是秦国统一六国的阶段,这是他依法治国的延续。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制定了一套规则,只要大家按照这套规则行事,那就必成大业。商鞅与秦孝公变法的目的就是使秦国东出函谷关、统一天下,但他们两个并不是狂热分子,也没有愚蠢到让自己去实现统

  • 龙飞说白话《资治通鉴》之十二 苏秦(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var1]苏秦对魏王说:“大王您领地方圆千里,虽不大然而村镇稠密,已到无可放牧的地步,百姓、车马之多,日夜不息,似千军万马,我听说大王有二十万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敢伤队,十万仆从,六百战车,五千战马,却打算听从群臣意见,屈服秦国,现在赵王派我向您建议,订立盟约,六国联合抵抗秦国,望大王明察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