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赏立信!吴起靠它拿下秦国岗哨,商鞅靠它施行变法

以赏立信!吴起靠它拿下秦国岗哨,商鞅靠它施行变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0 更新时间:2024/2/3 17:17:17

俗话说:“军无钱,士不前。军无赏,士不往。”赏赐,不仅可以激发人的为国而战的热情,也可以激发老百姓积极做事的热情。

以赏立信,战国时期的两位历史名人吴起商鞅做得最好,起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

[var1]

[var1]

先说说吴起,他是我国战国初期的名将,军事家、政治家、变法家。吴起是一位猛人,平生大小七十战,只有胜平,从无败绩。他为魏国训练的魏武卒,在战国初期横扫诸国,从无敌手。更有甚者,据说,吴起曾带领5万魏武卒大败40万秦军,打得秦军闻风丧胆,抬不起头。

吴起在魏国任河西郡太守时,看到一个秦国岗哨,像一根刺一样扎在魏国边境,时时监视着魏国河西郡的动,也威胁着河西郡的安全。

[var1]

[var1]

吴起想拔掉这个秦国的岗哨。但是,动用军队又大动干戈,有可能引起秦国的注意,引发两国大战,得不偿失。于是,吴起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以赏立信。

吴起先把一个犁辕放在城门口,对老百姓说,如果谁能把它搬到城门北门,赏房屋、田地。起初,没有人相信。后来,有一个老百姓照做了。结果,这个老百姓果然收到了房屋和田地的赏赐。

[var1]

[var1]

第二天,吴起把一石红豆放在城门口。又对老百姓说,谁能把它搬到城门西门,赏房屋、土地。老百姓争抢着去做。结果,一个壮汉成功了,他又收到了房屋和田地的赏赐。

第三天,吴起对老百姓说,秦国有一个岗哨离魏地太近,威胁河西郡安全,我想拔掉它。作战英勇无畏,有大功者,赏房屋、土地。于是,老百姓争相勇猛作战,只一个早上的功夫,就把秦国的岗哨拔掉了。

可见,吴起洞察人心之深,对以赏立信运用之好。

[var1]

[var1]

[var1]

同样,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变法家商鞅也做过这样的事。

在商鞅变法之前,商鞅怕老百姓不认识自己不信服自己不支持自己的变法。于是,也想了一个办法。当然,同样也是以赏立信。

在变法即将开始之前,商鞅在城中最热闹的地方立了一根木头。对秦国的老百姓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赏百金。

[var1]

[var1]

起初,秦国的老百姓谁也不相信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谁也不敢去搬那根木头。

商鞅见无人去搬,又把赏金提高了一倍。对秦国的老百姓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两百金。

恰好,这时,有一个秦国青年因为母亲病了没钱给母亲治病而烦恼。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思,把木头搬到了北门。没有想到,这个秦国青年果然得到了两百金的赏赐。

[var1]

[var1]

从此,商鞅的威信大增。老百姓都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人。于是,纷纷支持商鞅变法,为商鞅变法减少了很多阻力。

做为一个现代人,当我们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得到这个地方的老百姓的支持与信任,不妨也可以学学吴起和商鞅,以赏立信。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有的时候,当说不能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时,也不妨考虑考虑用赏的方式。或许,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var1]

[var1]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现实中的姜子牙是啥样?4个冷知识揭开历史真相,曾给纣王打过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真实经历简介,姜子牙为什么不可以给自己封神,历史上的姜子牙有多惨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第一个冷知识:姜子牙年轻时曾为商纣王效力,遇见周武王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这还要从姜子牙的出生说起,传说姜子牙的祖先是大禹时期的贵族,被封在吕地,因此姜子牙又名吕尚。当姜子牙出生的时候,他的家族早已衰落,于是他从小便发愤图强学习各种知识,希望有天能够振兴家族。此时正值强盛的商纣时期,因

  • 为六国续命三十年,他是秦国最强的对手,高祖刘邦是他的狂热粉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唐·司空图刘邦年幼时就听说过信陵君的故事,崇拜他的侠义精神,未能亲自见到信陵君一直是刘邦心中的遗憾。成年后的刘邦曾跟随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做游侠,刘邦称帝后,每次经过大梁,都要来魏公子的陵前祭拜,还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护信陵君的坟墓,每年四时都要祭祀,不能断绝。[var1]信陵君的粉丝众多,在他所

  • 三家分晋03:智襄子欺凌韩康子,到底是嚣张跋扈,还是攻心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康子和魏桓子谁厉害,知伯怎么戏弄韩康子,韩康子攻克晋阳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宣子和赵简子相继离世,二位新任族长也从幕后来到了台前,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即“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var1]这里需要说一下,此时晋国四大家族分别是:智家、赵家、韩家和魏家,韩赵魏也就是后来战国时期的国外、赵国、魏国,四大家族的族长分别是:智襄子、赵

  • 42 秦国步兵干翻魏国骑兵 大秦锐士震惊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两军议和,龙贾老将军答应么?卫鞅微微冷笑。魏军司马高声答道:元帅将令,龙贾岂敢不从?如此说来,元帅没有跟老龙贾商议此事?正是,我家元帅说了就算,无需同龙贾商议。魏特使傲然答道。卫鞅故作沉吟:也罢,议和可避免将士流血,我这里回书一封,请特使带回。军使刚一出营,卫鞅便令车英跟上,如果军士不去

  • 谁才是覆灭西周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乍一听,有点明知故问之意。但若看到《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之句,或许便有些不确定了。褒姒何许人也?竟能灭了宗周(即西周)?《史记》中有关褒姒身世的记载是这样的:夏朝末年,有两条神龙悬停在夏王的庭前不走,自称是褒国的两位先王。夏王惊异,即刻命人占卜。占卜显示“杀掉龙、赶走龙或留下龙,都

  • 助力高考“文言文阅读”《战国策 秦策五》,便于掌握实虚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理解答案,战国策秦策全文译文,战国策秦策的看法

    1、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燕、赵、吴、楚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共六十多人商议对策。秦王问道:“当下四国联合攻秦,而我国正当财力衰竭、战事失利之时,应该如何对敌?”2、群臣莫对。姚贾对

  • 战国七雄军队哪家强,第一不是秦锐士,谁赞成,谁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七雄各自精锐部队,战国七雄第240过关攻略,战国七雄的军队数量

    [var1]top7:韩弩兵首先最弱的是韩弩兵。韩弩兵的优势在于兵器,史载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国外也是靠着这个优势苟活到了战国末期,否则凭着自己地盘最小,君王最昏、人才最匮乏早就被灭了。韩弩兵有没有什么很好的战绩呢?翻开史书,没有和战国七雄直接冲突还打赢的战绩,倒有一场欺负郑国的战绩。有一

  • 她是一位寡妇,但却与秦王嬴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他的生母外,还有两名女子与他有莫大的联系。就包括:湘水女神和巴寡妇清。秦王嬴政对她们的态度也是各有不一的。01巴寡妇清,名:“清”巴是巴郡之意。这个寡妇清自从丧夫之后为了能够顺利的继承庞大的家产,便没有选择再嫁他人。(传说这份家产之多约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里)在当时先秦两汉的朝代,女子

  • 秦王赵王会盟,两个人加起来八百个心眼子,句句有坑,时时有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与赵王赵偃见面商谈会盟之事,两个人加起来有800个心眼子,那真是每句话都是坑,每分钟都在较量,时时刻刻都有危险。秦赵两国都是军事强国。秦国为七国最强,赵处于下风,但赵国也是六国最强。秦国欲灭六国,绕不过赵国这个钉子户。打他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必致空虚,如果其他五国趁机攻秦,就很危险。不打

  • 秦国第一将门,王翦、王贲、王离,三代名将侍秦,最后为何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王贲简介,王翦王贲墓,王贲怎么评价王离的

    [var1]春秋战国是我们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也是一个瑰丽与冷酷交织,梦幻伴铁血而歌的时代,这两个时期,既可分开来说,又可合起来讲,五百多年的割据纷争,不过是周王室分封制留下的糊涂账罢了。五百多年,纷纷扰扰,多少霸主强横一时,多少小国无息消弭,历史像是一杆无情的笔,执笔人只管尽情地写,哪管地方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