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六国续命三十年,他是秦国最强的对手,高祖刘邦是他的狂热粉丝

为六国续命三十年,他是秦国最强的对手,高祖刘邦是他的狂热粉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71 更新时间:2024/1/20 8:09:44

——唐·司空图

刘邦年幼时就听说过信陵君的故事,崇拜他的侠义精神,未能亲自见到信陵君一直是刘邦心中的遗憾。成年后的刘邦曾跟随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做游侠,刘邦称帝后,每次经过大梁,都要来魏公子的陵前祭拜,还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护信陵君的坟墓,每年四时都要祭祀,不能断绝。

[var1]

信陵君的粉丝众多,在他所处的时代,“战国四公子”名动天下,同为“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也对信陵君推崇备至。赵孝成王曾评价他:“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后世仁人志士对信陵君都评价极高,唐代司空图甚至说“一掬信陵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赞美之言无以复加,那么信陵君有什么样的成就,会让这么多人对他如此的信服呢?

[var1]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 他最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因此士人争相前往归附于他,当别国有了危难有求于他,他会不顾一切去帮忙,信陵君是当时那个时代的道德偶像。另外信陵君也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著有兵书《魏公子兵法》共二十一篇,阵图七卷,是兵形势家中的经典著作,后世的刘邦项羽对其兵法都多有借鉴之处。

[var1]

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旷世奇才,才为当时和后世推崇,在他所处的时代秦国日益强大,统一六国的时机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信陵君却能依靠个人能力挽救赵国的存亡,之后又振臂一呼统领东方五国联军屡次击败强秦,将秦军逼退到函谷关内,硬生生将秦国的统一推迟了三十多年。

[var1]

长平之战赵国大败,秦国的军队坑杀赵军四十万,两年后秦军再次来袭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相平原君赵胜为挽救赵国存亡,四处游说诸侯合纵抗秦。然而面对秦国战争威胁和报复,诸侯合纵长楚魏都犹豫不决。

此时信陵君魏无忌站了出来,他窃符救赵,率领八万魏军勇敢无畏地冲向秦军。长期积贫积弱的魏国军军在他的带领下爆发了强大的战斗力,如同一百多年前吴起率领的魏武卒一样五万战胜秦军五十万,魏军再次以少胜多。秦军名将王龁的大军被瞬间击溃,秦将郑安平携两万之众被迫投降。

之后信陵君率领魏军和楚国援军向魏国的河东故地挺进,在汾河东岸再次大败秦军,两万秦军在溃逃中葬身河底。历时三十多年后,信陵君率领魏军再次夺回魏国的河东故地。

[var1]

遭到信陵君屡次打击的秦国对魏国本土展开了报复行动,魏安釐王请回了信陵君回来主持抗秦的战争。信陵君归魏后,迅速组织起来诸侯合纵同盟,威望最高的信陵君众望所归,他统领,魏、赵、楚、燕、韩五国之军迎战秦国虎狼之师,接战后秦军全线难以接受,秦国名将蒙敖在信陵君面前一溃千里,狼狈逃回函谷关,秦国在关东上百年的经营转瞬化为乌有。

魏国经过此战后几乎称霸于诸侯,《韩非子》中称赞:“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

[var1]

然而终究是功高震主,加上秦国的离间计,魏安釐王更加怀疑信陵君,于是派人取代了他的兵权,五国攻秦计划最终失败。

信陵君从此心灰意冷,每日沉迷酒色,不再过问朝政。四年之后离去。从此魏国乃至东方六国彻底失去了具有号召力和统领能力的抗秦旗帜性人物,合纵抗秦变得群龙无首,只得被秦国逐步蚕食各个击破。在信陵君离去的十八年后,魏国被灭,秦国终于统一六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03:智襄子欺凌韩康子,到底是嚣张跋扈,还是攻心谋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康子和魏桓子谁厉害,知伯怎么戏弄韩康子,韩康子攻克晋阳

    随着时间的推移,智宣子和赵简子相继离世,二位新任族长也从幕后来到了台前,于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即“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var1]这里需要说一下,此时晋国四大家族分别是:智家、赵家、韩家和魏家,韩赵魏也就是后来战国时期的国外、赵国、魏国,四大家族的族长分别是:智襄子、赵

  • 42 秦国步兵干翻魏国骑兵 大秦锐士震惊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两军议和,龙贾老将军答应么?卫鞅微微冷笑。魏军司马高声答道:元帅将令,龙贾岂敢不从?如此说来,元帅没有跟老龙贾商议此事?正是,我家元帅说了就算,无需同龙贾商议。魏特使傲然答道。卫鞅故作沉吟:也罢,议和可避免将士流血,我这里回书一封,请特使带回。军使刚一出营,卫鞅便令车英跟上,如果军士不去

  • 谁才是覆灭西周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乍一听,有点明知故问之意。但若看到《诗经》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之句,或许便有些不确定了。褒姒何许人也?竟能灭了宗周(即西周)?《史记》中有关褒姒身世的记载是这样的:夏朝末年,有两条神龙悬停在夏王的庭前不走,自称是褒国的两位先王。夏王惊异,即刻命人占卜。占卜显示“杀掉龙、赶走龙或留下龙,都

  • 助力高考“文言文阅读”《战国策 秦策五》,便于掌握实虚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策秦策二阅读理解答案,战国策秦策全文译文,战国策秦策的看法

    1、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燕、赵、吴、楚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共六十多人商议对策。秦王问道:“当下四国联合攻秦,而我国正当财力衰竭、战事失利之时,应该如何对敌?”2、群臣莫对。姚贾对

  • 战国七雄军队哪家强,第一不是秦锐士,谁赞成,谁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七雄各自精锐部队,战国七雄第240过关攻略,战国七雄的军队数量

    [var1]top7:韩弩兵首先最弱的是韩弩兵。韩弩兵的优势在于兵器,史载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国外也是靠着这个优势苟活到了战国末期,否则凭着自己地盘最小,君王最昏、人才最匮乏早就被灭了。韩弩兵有没有什么很好的战绩呢?翻开史书,没有和战国七雄直接冲突还打赢的战绩,倒有一场欺负郑国的战绩。有一

  • 她是一位寡妇,但却与秦王嬴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他的生母外,还有两名女子与他有莫大的联系。就包括:湘水女神和巴寡妇清。秦王嬴政对她们的态度也是各有不一的。01巴寡妇清,名:“清”巴是巴郡之意。这个寡妇清自从丧夫之后为了能够顺利的继承庞大的家产,便没有选择再嫁他人。(传说这份家产之多约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里)在当时先秦两汉的朝代,女子

  • 秦王赵王会盟,两个人加起来八百个心眼子,句句有坑,时时有危险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与赵王赵偃见面商谈会盟之事,两个人加起来有800个心眼子,那真是每句话都是坑,每分钟都在较量,时时刻刻都有危险。秦赵两国都是军事强国。秦国为七国最强,赵处于下风,但赵国也是六国最强。秦国欲灭六国,绕不过赵国这个钉子户。打他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必致空虚,如果其他五国趁机攻秦,就很危险。不打

  • 秦国第一将门,王翦、王贲、王离,三代名将侍秦,最后为何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王贲简介,王翦王贲墓,王贲怎么评价王离的

    [var1]春秋战国是我们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也是一个瑰丽与冷酷交织,梦幻伴铁血而歌的时代,这两个时期,既可分开来说,又可合起来讲,五百多年的割据纷争,不过是周王室分封制留下的糊涂账罢了。五百多年,纷纷扰扰,多少霸主强横一时,多少小国无息消弭,历史像是一杆无情的笔,执笔人只管尽情地写,哪管地方更迭

  • 国外图谋使秦国劳民伤财,派郑国到秦国搞水利,最终给秦国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水利工程师郑国假装逃亡,来到了秦国。说服秦国政府,在仲山(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开山掘道,引导泾水沿着北南麓注入洛河。(郑国渠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南,注入洛河,东西长达一百五十余千米。)秦始皇嬴政答应了这项工程计划,并命郑国全面主持这项工程。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这是国外的阴谋(为了疲劳秦国人民,

  • 比夏朝还早的虞朝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良渚文化遗址早在1936年就被发现了,大致分布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以良渚古城为中心,约34平方公里。考古学家最开始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证明这是一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随着之后考古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入,良渚遗址又发现了大量玉器,这些玉器品种丰富,雕琢精美,上面还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