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后,曾国藩却逢人就说:“忠源是关云长一样的人物,忠义无双,日后必将天下闻名!”
果然,又过了几年,江忠源率湘勇于蓑衣渡阵毙冯云山、于桂林城逼退秦日纲,天下皆知。
[比心]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八月,江忠源进京考试,通过郭嵩焘见到了老乡、翰林院侍读曾国藩。即“八月,新宁江公忠源以公车留京师,因郭公嵩焘求见公”。
清人笔记《啁啾漫记》记载,江忠源当时直接通过门子送上帖子前来拜见曾国藩。
没想到曾国藩却对门子说:“此新宁秀才江眠樵,素无赖,善辞遣之。”即,曾国藩说这个秀才是无赖,把他赶走!
然而,当门子把曾国藩的话传达给江忠源之后,江忠源则态度严肃地回答:“我确实是喜欢玩耍,但是曾国藩岂会拒绝人改过呢?”
曾国藩听了门子的转述之后,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就把他应入了府中。看来机会还是要自己去争取。
在府中,江忠源预测天下将会大乱,此言一出,把当时的人都吓了一跳。毕竟,当时天下太平,预测这个还是颇具胆色的,且不太吉利。
期间,江忠源对天下大事侃侃而谈,声音洪亮在屋子里久久回响。只见江忠源的手画来指去的,连茶杯落在地上都没顾上去捡起来,仍然谈笑自若,曾国藩开始佩服他了。
史书上记载:“时朝野承平久,公独以为将大乱,侃侃言天下事,声震屋瓦,手指掌画,袖拂茗盏堕地,公谈自若,绝不顾,曾深敬礼之。”
事实证明,江忠源确实有本事。道光二十七年,江忠源从镇压镇压雷再浩起义开始,不断立功。在湘军系统中,江忠源是最早有军事经验的人。
曾国藩后还办了团练,初衷就是给江忠源做后勤保障,并训练一批士兵给前线的江忠源。
[玫瑰]道光三十年(1850年),咸丰皇帝刚刚登基,让曾国藩推荐人才。曾国藩推荐了包括江忠源在内的5个人,还夸赞江忠源“忠义耿耿,爱民如子”。
从此,江忠源算是进入了清廷的“人才库”了。
[灵光一闪]咸丰元年(1851年),大学士赛尚阿赴广西镇压太平军,江忠源被征调到军中。当时的副都统乌兰泰一见到江忠源就非常器重他,“一见而极重之”,有什么事情都要咨询江忠源。
[微风]同年3月23日,在太平天国正式宣布起义后不久,在武乡县的东乡,冯云山被封为太平天国的前导副军师、领后军主将。
[加油]同年3月2日,洪秀全、冯云山得知广西巡抚周天爵协同督军向荣率6000人,将向三圩进攻,便指挥太平军在此设伏。
[帽子子]3月3日,清军进入埋伏圈立足未稳,太平军便奋勇杀击,从中午到黄昏,斩杀清军无数,获得大胜。
[灵光一闪]咸丰二年(1852年)3月25日,太平军一路攻围,进抵全州,队伍直插西门外的飞鸾桥,与清军交战。
午刻时分,太平军分军两路从万乡河两岸夹击清军,洪秀全率队向北门白马庙进发,冯云山率军跟进压阵。
经过柳山尾村时,盘踞城内西北角凤凰山上的清军突然向太平军开炮,冯云山中弹,身受重伤。
南王的伤痛激励太平军更加勇猛攻城,首次使用“穴地攻城法”(在城墙下挖长穴埋巨量火药),轰塌全州城墙二丈余,攻入城内。
[玫瑰]3月5日,太平军撤出全州,分水陆沿湘江北进,在蓑衣渡遇伏,进攻受挫。
蓑衣渡是湘江上的一个新的渡口,如果蓑衣渡失守,则会危及长沙。江忠源时任永州知州,他率军从狮子岭猛扑下来。
江忠源可真是湘军的“锦鲤”!在蓑衣渡之战中,他命令部下砍下树木堵住河水,把太平军的水军拦截下来。
[比心]冯云山带伤坚持协同天王指挥战斗,在蓑衣渡北面泻母岭山上架炮轰击清军,太平军乘胜掩杀,江忠源部顽抗,彼此伤亡均大。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江忠源率领部队打败了太平军。
而在激烈的战斗指挥中,冯云山于10日被击毙,年仅37岁。
蓑衣渡之战是清廷战胜太平天国的新的一战,也是太平军起义以来第一次遭到重挫。“南王”冯云山被击毙,于天平天国而言,无疑是痛失了一个有力臂膀;
同时,其少了一个制约杨秀清和洪秀全的元老,破新了太平天国的高层权力之间的平衡,间接导致了后来太平天国的内讧。
而经此一役,江忠源在清廷之内也算是出了名、立了功,两年之内官升八级。
参考资料:
庞剑锋著. 曾国藩的朋友圈[M]. 2023
作者:理理
编辑:墨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