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潇洒成性执拗娶子妇,李林甫口蜜腹剑蓄谋败江山

唐玄宗潇洒成性执拗娶子妇,李林甫口蜜腹剑蓄谋败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28 更新时间:2024/1/24 4:02:21

唐玄宗与李玉环

口蜜腹剑李林甫

安史之乱贼首安禄山

第一推手史思明

安史之乱场景

唐玄宗潇洒成性执拗娶子妇,李林甫口蜜腹剑蓄谋败江山

——刘福新读史札记

杨氏系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儿媳妇。

杨氏小字玉环,弘农华阴人,徙居蒲州永乐县的独头村。父名玄琰,曾为蜀州司户。玉环生自任所,幼即丧父,寄养叔父家。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与寿王瑁为妃。正名定分,系是玄宗子妇。高力士到了寿邸,传旨宣召杨妃入宫。寿王瑁不知何因,只因父命难违,没奈何召出妻室,令随力士进谒。

玄宗就在灯月下,定睛瞧着杨妃,但见肌态丰艳,骨肉停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黑,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倾国倾城,正是胡天胡帝。当下设席接风,令她侍宴。

妇人家也存势利,竟不管甚么名分,居然翁媳联床,同作好梦。一宵欢会,迟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杨妃对镜理妆,由玄宗取出金步摇,系是镇库宝物,代为插鬓,曲予恩荣;一面嘱杨妃自作表文,乞为女道士,赐号太真,随驾还入大内,令处南宫中,即称南宫为太真宫。名为修道,实是纵欢。旋即另册左卫郎将韦昭训女,为寿王瑁妃。寿王瑁亦无可奈何。

杨妃性情聪颖,善迎上意,玄宗遂加宠爱,待遇如惠妃例。尝语宫人道:“朕得杨妃,如得至宝,这是朕生平第一快意呢。”遂特制新曲,名为得宝子。梅妃见玄宗新得宠妃,未免介意,玄宗亦渐渐地疏淡梅妃。

看官试想!天下有两美在一起,能不争宠的道理么?况且杨妃以媳侍翁,本来是希宠起见,连夫婿尚且不顾,怎肯容一梅妃?于是乎,你嘲梅瘦,我采环肥,起初还是姿色上的批评,后来竟互相谗谤,甚至避路而行,毕竟梅妃柔缓,杨妃狡黠,两人互争胜负,结果是梅输杨赢。杨妃得册为贵妃,梅妃竟被迁入上阳东宫

李林甫专横,内引杨国忠,外引安禄山。将唐朝江山葬送在二人之手。

【李林甫此人一代奸相应该重视】

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固宠市权,妒贤忌能,诛逐贵臣,杜绝言路,口似蜜,腹似剑,玄宗反倚为股肱,自己深居禁中,耽恋声色,政事俱委诸林甫,所有从前姚宋以后诸将相,从没有这般专宠。

惟安禄山出兼三镇,蔑视国忠,国忠遂与他有隙,亦言禄山威权太盛,必为国患。玄宗不从。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先时同禄山入朝,禄山胡人,翰系突厥人,互有违言,致生意见。适翰出击获胜,收还九曲部落。杨国忠遂奏许翰功,请旨封翰为西平郡王,兼河西节度使。

玄宗指着安禄山对杨贵妃道:“他在边疆,屡立战功,近日入朝,朕爱他忠诚,特命他留侍数月。”贵妃便接入道:“妾闻边境讥平,将帅无事,何妨留侍一二年。”(乳头发痒)

大宴群臣。及散席后,百官谢宴归去,诸杨亦皆散归,独禄山尚留侍玄宗,相随入宫。玄宗爱到极处,表示禄山为禄儿。禄山乘势凑趣,先趋至贵妃面前,屈膝下拜道:“臣儿愿母妃千岁!”石榴裙下,应该拜倒。玄宗笑道:“禄儿!你的礼教错了。天下岂有先母后父的道理了”禄山慌忙转拜玄宗道:“胡俗不知礼义,向来先母后父,臣但依习惯,遂忘却天朝礼仪了。”浑身是假。玄宗不以为怪,反顾视贵妃道:“即此可见他诚朴。”贵妃也熟视禄山,微笑不答。已有意了。禄山见她梨涡微晕,星眼斜溜,险些儿把自己魂灵,被她摄去,勉强按定了神,拜谢出宫。

嗣是蒙赐铁券,嗣是进爵东平郡王,将帅封王,自禄山始。禄山屡入宫谢恩,满望与贵妃亲近,好替玄宗效劳,偏偏接了一道诏敕,令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出外巡边,那时没法推辞,离都还镇。

他却想出一法,佯招奚契丹各部酋长,同来宴叙,暗地里用着莨菪酒,把他灌醉,反杀数十人,斩首进献,复请入朝报绩。

他此次入朝,无非为了杨贵妃一人,所以于贵妃面前私进珍物,百端求媚。贵妃亦辄有厚赐。两情相洽,似漆投胶,前此称为假母子,后来竟成为真夫妻。

玄宗欲进相禄山,只因禄山是个武夫,不便入相,但命他再兼河东节度使。安禄山重用史思明等人,文武具备,阴蓄异图。史思明纵恿安禄山作乱。禄山乃挑选同罗奚契丹降众,得壮士八千余人,作为亲军。

胡人向称壮士为曳落河,一可当百,骠健绝伦。禄山故态复萌,又欲出攻奚契丹,立威朔漠,然后南向。当下调集三镇兵士,共得六万,用奚骑二千为向导,竟出平卢。不意途中遇雨,弓弩筋胶,俱已脱黏。那奚骑背地叛去,暗与契丹兵联合,来袭禄山。禄山猝不及防,被害得七零八落,只率麾下二十骑,走入师州,才得保全性命。当时若即身伤,何至有后文乱事。

自从李林甫专权,养成天下大乱。继任的杨国忠才不及李林甫,骄横与李林甫相似。

是时称吏部为文部;兵部为武部;刑部为宪部。

杨国忠以右相兼任文部尚书,利用选人才之机结私党。玄宗以为又得一贤相,不问政事,在宫中拥着贵妃姊妹,调笑度日。

自从安禄山出,杨贵妃一心一意媚事玄宗。(妒妇必淫,淫妇必妒。丑遗千载)

更多文章

  • 蒙古往事:成吉思汗子孙不敌也先的子孙!喀尔喀蒙古被逼投奔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蒙古成吉思汗被异族征服,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关系,成吉思汗及蒙古史

    在上一篇小哥(准噶尔汗国是如何达到极盛状态的?我们从一位蒙古大汗的贪婪讲起)中,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了喀尔喀蒙古内部的爱恨情仇,重点讲述了土谢图汗与噶尔丹之间的仇恨起源,而今天的这篇小哥,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准噶尔汗国与喀尔喀蒙古之间的战争经过。战争开始前的势力分布图战争开始公元1688年春,准噶尔汗国

  • 李元霸打不赢的3位隋唐好汉,第二位实力超群,却不如弟弟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唐中有几人可以挡住李元霸,隋唐力大无穷的李元霸,李元霸是隋唐18好汉之一吗

    李元霸作者为何要虚构“李元霸”这个人物?读者朋友们可能认为李元霸是隋唐中最厉害的存在,然而事实上,他并非第一,因为隋唐的英雄们个个身怀绝技,武艺其实也不相上下,若是实打实的计算,李元霸绝对不是第一,至于为什么虚构出李元霸这么个堪称“牛批”的角色,其实也是为了与他的历史背景相对应,你们想啊,李元霸是隋

  • 民间传说雍正登基之谜:是合法即位?还是密谋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林乾认为雍正篡位,香港电影雍正篡位片段,民间传说雍正弑父篡位

    雍正杀父一说是难以成立的。经过众多学者对于历史资料的研究表明,康熙深通医道,对医学和药学很有研究,并且,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敬一碗有毒的人参汤,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敬得上的,还有人要试药的,所以雍正用人参汤把他父亲毒伤,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第二种说法:雍正串通‬掌管京师兵权的国‬舅‬隆科多,篡改了遗诏‬。

  • 为何说在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最想对付的不是李建成,而是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建成为啥路过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视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怎么样了

    ① 李渊的烦恼自古以来皇位的传承都是立嫡立长,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可以用顺理成章来形容。只是没想到在后来的统一战中,二儿子李世民功高震主,风头完全盖过了皇太子,甚至盖过了自己。面对战无不胜的二儿子李世民,李渊一开始是非常欣慰的,授予李世民前无古人的称号“天策上将”。欣慰过了头,也就变成了忌惮

  • 清朝能造出军舰,为何民国连火炮都造不了?难道民国还不如满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国时期自己造的军舰,t92火炮,晚清的军舰能造吗

    1918年,我国江南制造局为美国人建造了4艘万吨轮,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造的最大的船,也是中国从未签订过的最大的造船合同。清朝末年,由于戊戌变法以及洋务运动,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先觉者提出了“学以夷技以制夷的救国理论。并得到了当时一批开明的务实大臣的支持,当时两江总督李鸿章就禀报朝廷成立了江南制造局。

  • 历史上李渊为什么要造反?是迫不得已还是早有预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渊出生在北周时期,祖父李虎是北周元勋,后来被追封为唐国公。由于父亲早逝,李渊在七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唐国公,年纪轻轻便成为一方诸侯。隋文帝时任千牛备马(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隋炀帝即位时升至二品,任山西太原留守。他和隋朝皇室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皇亲国戚,按理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造反的,除非是万不得已

  • 康熙的老丈人要扶持太子谋反,却被康熙察觉饿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出家为僧,将皇位传给了只有8岁的儿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康熙。这时候顺治担心年幼的玄烨担当不了如此大任,为了天下稳定,选出了四个辅政大臣,他们是鳌拜,苏克萨哈,索尼和遏必隆。他们四个人都是当时朝中的中流砥柱,四个人之间相互制约,维持稳定,有利于权力的制衡。但事实证明,这四位辅政

  • 唐太宗武则天洞房那天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跟武则天的关系,曾仕强唐太宗武则天,武则天当时是嫁给唐太宗了吗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美若天仙,便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从她的封号就可以看出,武则天有多么漂亮!入宫之后,武则天被安排侍寝,心里非常高兴,本想因此地位上升,但是没想到居然在侍寝之际,一道大雷劈在他们的婚房之上,房梁瞬间塌了。武则天下意识地推开了李世民,躲开了

  • 浅析唐代守选专设起始时间考制度,人才选拔的“停年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除了经济方面的强大,还有被视为封建王朝中璀璨瑰宝的科举制的发展。图源网络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一代女皇武则天,都对科举制的完善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有着“停年格”之称的守选制度,一经推出,极大地推动封建王朝中对官员及人才的优选优用。不过,如此前所未有的新制度,是如何产生并运用实际的?又如何给

  • 秦桧后人成清朝状元,在岳飞坟墓前作了一句诗,在场众人拍手称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岳飞与秦桧生平简介,为啥秦桧不杀岳飞就不用学英语,秦桧子孙在岳飞墓前写诗

    前言乾隆年间,有一名为秦大士的才子高中状元,被乾隆皇帝亲自召见。秦大士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且难得的是德才兼备,与之交谈,令人如沐春风。如此出类拔萃的人才,却并没能让乾隆皇帝满意。究其原因,秦大士乃是南宋大奸臣秦桧的后人,家族历史实在算不得荣耀。秦桧的后人成了清朝的状元,这难免让人颇为感慨。而秦大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