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功臣到奸雄,大唐王朝最后一丝尊严的陇西郡王李茂贞,有多豪横

从功臣到奸雄,大唐王朝最后一丝尊严的陇西郡王李茂贞,有多豪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74 更新时间:2023/12/18 16:01:57

眼看大唐王朝的气数就要尽了,各到处都是煽风点火起义的将士们,这个时候谁能注意到一个乡野小子宋文通?为了填饱肚子去当兵,兢兢业业去打仗,根本不知道明天在何处!

谁又能晓得一朝冲锋大获全胜,在龙尾陂这样一场新的的战役中把握住了机会,宋文通摇身一变成为神策军指挥使。

原以为自此可以安享富贵,没想到后面还有更大的一场富贵等着他,走上了搭救皇帝这条捷径,一不小心还被赐了个国姓。从此以后世间再没有乡野小子宋文通,只有陇西郡王李茂贞

图|李茂贞,原名宋文通,字正臣—画像参考

这还不算数,晚年还成了大唐第二个被封秦王的人,这个封号的玄妙之处让他自信心爆棚,公然称自己媳妇为皇后。

不过好运到此戛然而止,一代枭雄李茂贞并没有成为乱世的胜利者,最终只是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一、唐王朝守护者

一个王朝大厦将倾的时候,平时享受了诸多福利的皇室落荒而逃,留下了只有一片嗤笑,唯一可怜的只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在夹缝中苟且偷生。

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气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后面虽然也有中兴之主,但也难以起伤回生。

王仙芝黄巢等人的黄巢起义,直接导致国力大衰。大男子黄巢更是占领了长安并建立了大齐王朝。

图|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画像参考

而此时的唐僖宗只能战战兢兢地躲在蜀地,等着别人的救援。

雄心勃勃的黄巢决意彻底消灭唐朝的流亡征服,让麾下的头号将领尚让带着五万兵马直逼凤翔。

大齐王朝的勇猛态势让不少节度使都归顺了,这支行军的部队一路上都没有受到阻碍,不管是尚让还是黄巢都对这样的情形感到非常满意,胜利仿佛唾手可得,毕竟驻守凤翔的不过是一介书生。

但此时,还有很多顽固的大唐旧臣企图撑起残破的旗帜,位于凤翔的陇右节度使郑畋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书生此时内心有多焦灼已经不得而知,他能做的不过是螳臂当车。

此战的关键就在于龙尾陂,就在这里,残破的大唐被扯回了一段时间,得以苟延残喘。

图|平定黄巢的郑畋—画像参考

“胜了!”虽然之前的胜利让黄巢生出了几分天命之子的幻觉,但是龙尾陂失败之后,他便也没有了逞凶的资本,大齐的西征军从此失去了优势。

以两万胜五万,大唐的气运被一群骁勇善战的士兵们续上了,这场胜利之战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其中,宋文通大概就是最幸运的一个了。

在开战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小队长,来此也不过是奉命行事,但是在战争中抓住了机会,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神策军指挥使。

具体宋文通的表现如何,史书中并没有详尽的记载,但是可以想象,升迁的距离相当于从乡村小直接调入了,成为了大唐的守护者,确切来说,是唐僖宗的专属保镖。

按理来说,这种程度对一个乡野小子来说,已经是真不错了。但是乱世造英雄,宋文通的好运路才刚刚开始,毕竟站在皇帝身边,更能一跃而升。

平民与皇帝的距离真得可以说应了那句山高皇帝远,但是唐末可是战乱时代,皇帝分分钟被威胁,此时的神策军指挥使要立功简直不要太简单。

唐僖宗又被送人头了,这会是宦官田令孜,他打着振兴朝廷的名号,拉着人跟李克用干仗,结果把自己又被干跑路了,临走前还捎上了唐僖宗。

图|唐僖宗—画像参考

唐僖宗默默抓狂,一点好日子都过不上,天天就跑路了,这还不算,他还被架空成了太上皇。身边跟着的人觉着他也不像能成大器的样,纷纷回去给新君投诚了。

作为神策军指挥使的宋文通,默默干着自己活,唐僖宗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并邀请对方姓李。

唐僖宗也是个爽快人,利用自己手里还有的权利封宋文通为节度使,准备给他铺路,让宋文通前去捉拿已经被推翻的新君。

这不就是送上门的功劳,要不怎么说跟着好办事。这会的唐僖宗看着宋文通简直就是眼冒星星,咱们联系这么好,你就跟我姓吧,就叫李茂贞,顺便封个陇西郡王。

以后都是自己人了,你肯定会好好保护我的吧!

李茂贞这会得了好处,势力也还没有壮大起来,自然对唐僖宗表现得非常顺服,但是到了下一任皇帝手里那可就不一定了,毕竟没有感情在了不是。

唐僖宗亲手喂大了狼崽子,但是却没有给他打造好牢笼就离世了,留下个烂摊子给弟弟唐昭宗。大概他还想着,自己人李茂贞会护持着弟弟唐昭宗走向巅峰之路。

二、唐王朝掘墓者

此时的大唐王朝不过是苟延残喘,唐昭宗面临的场景比唐僖宗还凌乱,到处都是割据的军阀,朝廷自顾不暇。就跟打地鼠一样,今天扶持一个人去打一个人,明天扶持的那个人又成了祸患,根本收复不完。

要说李茂贞所处的位置也是非常巧的,他所处的陇西进可攻退可守,还是长安的大门,这要是没有一点小心思都不好意思了。

图|唐昭宗—图画参考

这边唐昭宗还不知情,送上门给他羞辱了一番。之前拱卫皇室的宦官杨复恭也开始闹事情,和唐昭宗一拍两散。

唐昭宗咽不下这口气,决定送上门给自己人李茂贞羞辱,让他速速前去把杨复恭那小子平定了。

唐昭宗还没来得及笑,就发现李茂贞直接给收复的地方派了自己的人。嘿,老大,咱都是自己人了,这点小事我帮你处理,以后就不麻烦你了。

好家伙,两人的感情还没开始呢,就直接崩了。唐昭宗跟李茂贞的梁子算是结下了,这以后注定是没办法好好玩耍的。

之所以说李茂贞是唐王朝的掘墓者,在于他所做的两件是:

一是拿下了关中之地,断了唐王朝的后路,二是给小弟们做了榜样,开了众人吃肉的时代。

人向来就是欲壑难填的代表,给了一份好处还想着要另外一份好处,这个定律在哪里都一样适用。

李茂贞现在有人有钱有地方,他再也不是那个兢兢业业维护君王的神策军指挥使,而是一步步试探着唐王朝的底线。

唐昭宗此人空有一腔抱负,但是生不逢时,加上犹犹豫豫的性格,给了李茂贞两次进犯长安的理由和机会。

图|唐末全国形势图—地图参考

在一次次或真或假的试探当中,李茂贞不断用兵占领着地盘,比较有名的两次活动就是拿下了张球、杨守忠。

得了好处还卖乖,说的就是这种人,占了人家的地盘还要让人家封自己的孩子。

这下可惹恼了唐昭宗,你说你脱离乡野小子的身份才几天,封侯拜将还不足够?还想谋朝篡位,简直就是过分!出兵!

作为帝王,唐昭宗确实算有胆识,但是这人有点太摸不清楚形势,自己有几斤几两都还没掂量来,完全忘记还是靠着一些外人在立足。

图|唐末藩镇割据—地图参考

结果就是朝廷的军队久不征战,草草组成的人员还没开始就吓跑了,再加上李茂贞这几年一直都处于南征北战的状态,底下人一出来就气势恢宏。

李茂贞这会也是上头的不行,毕竟自己也有了些许的地位和实力,面对朝廷的挑衅,他选择了挥师长安。

唐昭宗这会突然想起来不对劲了,赶紧认怂。

老大认怂倒霉的还是底下人,杀掉了两个枢密使之后,李茂贞还是一副计较到底的状态,没办法,丞相杜让能成为了第二代替罪羔羊。

图|宰相杜让能—图画参考

不仅如此,李茂贞还把自己的养子留在京城监督,以显示自己地位的至高无上。

这个时候,李茂贞的权势正在无限度的膨胀,但是有个老话说的好:小火靠努力,大火靠运气。

虽然这个时候地盘占据很多,但是华夏大地上也有很多人正在蠢蠢欲动,李茂贞仿佛点燃了一个爆竹一样,噼里啪啦引起了所有人的震动。

这个时候终结李茂贞好运的人出现了,那就是朱温。

图|朱温—图画参考

唐昭宗这会就相当于一个吉祥物,所有人都想抢夺到他,仿佛这样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控制住唐昭宗的李茂贞此刻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

天时地利人和仿佛都不站在他身边,关中地带的物资并不能满足部队所需,加上朱温带领的队伍本身就更加骁勇善战。

两个同样厉害的人在凤翔开战了,其他趁火打劫的比比皆是。

三、归附唐王朝

凤翔大战仿佛把李茂贞的精气神都丢掉了。

大片领土被别人侵占,接二连三的失败让李茂贞再也不敢冒进,帝王梦就此破灭。

自此之后李茂贞龟缩在凤翔,接受了秦王的册封,不管后面唐王朝是灭亡还是兴盛,他都默默沿用了称号。

你要说他没有了称王称霸的心那可真是高看了他,被欲望充斥大脑的人怎么可能轻易认命,安稳的做一个富家翁。

李茂贞纠结的不过是,当年冒进致使的错误,他害怕再进一步可能要把现在拥有的所有都失去了。

在安居凤翔的这段时间当中,他称呼自己的媳妇为皇后,还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墓室,这些可都是不合规的举动,也就是李茂贞不安于室的证明。

图|李茂贞墓室—图画参考

但是此刻的唐王朝早已自顾不暇,朱温称帝,长安来来往往多少豪杰,都撼动不了李茂贞的老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的保守,之前那些怒发冲冠的举动再也干不出来了。

时间流逝,后唐灭了后梁,李茂贞总算想起了自己的名字,甚至还自居为李存瑁的叔父,试图跟朝廷建立一些密切的联系。

图|李存瑁—图画参考

没有人知道此刻的李茂贞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做这样的事情,后唐的人也选择让这件事情体面一点过去。

后唐定都洛阳之后,李茂贞年龄更大,也更心虚什么,他这会突然觉得自己前半生好像没有来源,赐国姓这件事情还是值得吹嘘的,他也害怕强大起来的唐王朝会秋后算账。这会的自己已经无力领军。

图|后唐形势图—地图参考

为了保住晚节,李茂贞积极与后唐联络着感情,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派去,这跟之前留下养子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

李存瑁作为帝王,并不是凶狠的那种类型,选择了对李茂贞恭敬有加,把他当作前辈,毕竟是旧臣嘛,厚待这样的人也能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心身材。

六十九岁的李茂贞终于可以安心地闭眼了,谥号忠敬,这一生的起起落落落下了个不错的名声。

图|秦王李茂贞墓—地图参考

结语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在混战当中乡野小子李茂贞走向了政治舞台。

或许从他这样的身份来说,后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是值得夸赞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前进不成,后退不得,他的一生不够辉煌,略有委屈。

对于大唐王朝来说,李茂贞这样的人出现,也不知是好是新,他在一些时刻维护了皇室的尊严,让灭亡没有那么快的到来,但是他的贸然突进,也给大唐王朝的灭亡留下了祸根,不少人都有样学样,加快了进攻的步伐。

与帝王的联系也造就了李茂贞的态度。

在唐僖宗时期,或许鉴于微薄之时的提拔之恩,李茂贞一直都很收敛,也属于尽职尽责,若是他一直坚守这条道路,不管会否成功,都能落下一个贤名。

在唐昭宗时期,或许因为帝王的不满足,因为两人之间无法建立信任联系,在相互试探之间,反而走向了岔路口。若是他能在这条路上成功,大概也会成为一代枭雄。

我们可叹的就是,李茂贞的一生都处于中拥有,没有轰轰烈烈的成功,也没有狼狈不堪的落魄。

但是想一想,开局不过是一个乡野小子,李茂贞趁着东风,勇往直前,由激流勇退,保存实力,最后还得以善终,也不能不承认是一种成功。

历史从来都不是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种似是而非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穿越回南宋,看我们古代足球小将的一天怎么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军穿越到南宋,小帅穿越宋朝,关于宋代足球小将的飞卢小说

    嘿,就是蹴鞠,还出了一个大球星叫高俅。那么,南宋足球小将的一天是怎样的呢?本文首刊在《浙江画报》原创小哥,抄袭必究。————南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的一天,寺院头陀沿街报晓的木鱼声唤醒了租住在临安城内西北保和坊的黄如意和他的父母亲。保和坊,俗称砖街巷,又因为坊内开着许多售卖泥孩儿的商铺

  • 狂飙:高启强的草根逆袭与杨广的阴谋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争斗。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黑暗;有智慧的地方,就有阴谋。通观我们古代历史,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为其所害者也不可胜数。放下高启强不提,夜读《资治通鉴》,看隋炀帝杨广夺嫡之路,小人心计,厚黑之道,真是防不胜防。且看杨广是如何“装、拉、谗”三“招”齐出,瞒天过海、成功上

  • 令北宋皇帝头痛的“契丹”,如今变成哪个民族?你可能永远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契丹那时候国力很强盛,因为是地处边疆地带,便能够与当时西方地方常有交往,直到如今,国外等一些地方仍然是将“契丹”看作是古我们,而当年辽国强盛起来的时候,就连北宋等一些地方都要向辽国进贡,辽国的人口更是差不多超过了九百万之巨。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国,仍然躲不过历史车轮的碾压,最终崛起的女真成为他们的送葬者

  • 汪伦听说李白旅居南陵,连忙修书一封邀请,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作为唐朝的超级大诗人,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民间都有极其多的读者,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流量明星”,这其中就包括汪伦这个“一号粉丝”。汪伦是唐朝开元年间的泾县县令,平时喜好吟诗作对,舞文弄墨,欢歌跳舞无一不爱。而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李白自然是汪伦心中的“超级偶像”,他渴望有朝一日可以一睹真颜,与李白喝

  • 族姓的式微:北朝隋唐时期西秦乞伏氏的迁徙流变与民族融合(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伏氏佳成,伏氏最完整的家谱,蒙姓中的乞姓的来源

    1、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正如上述乞伏氏的迁徙也一样,说到民族融合的原因,无不谈及优越地理位置,地理条件的争夺以及历史事情的影响。乞伏氏建立的西秦主要处于宁夏甘肃地区,但极盛时期其领域也可涉及到四川一带,其自然条件虽不及当时的汉族地区,但也能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加上西秦与夏之间积累多年你争我抢的恩怨,发

  • 《清平乐》中看宋仁宗:不和亲,不吃螃蟹,最大遗憾是无子承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看原著,更深入。《清平乐》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宋仁宗执政时期的清平盛世。纵观历朝历代,那都是一个极好的时代。政通人和,言路开明,贤臣汇集,海晏河清。在那个时代,台谏威武,皇权被约束;群星璀璨,奸佞也不敢妄为。如果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最应该感谢谁?那无疑是身为天子,贵为皇帝的宋仁宗赵祯。宋仁宗到底是怎

  • 仅几万平方公里的关中地区,为何能孕育周秦汉隋唐等强大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外,关中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也是定都的新的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关中地处西北一隅,不便于对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控制,况且江淮地区的漕粮要运抵关中,过函崤之谷极为不便,于是唐中后期洛阳便取代了长安的地位,到五代至北宋,开封又取代了洛阳的地位。关中的自然地理十分优越

  • 朱元璋和马皇后生了那么多儿子,朱元璋为什么最喜欢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太子朱标简介,侯祥玲朱标,朱标的岳父吕本

    朱标和朱元璋是真正的父子——这并不是否认朱标的弟弟们和朱元璋之间的血缘联系,而是就心理情感所言。事实上就血缘联系而言:朱标和他的弟弟们都是朱元璋的亲生骨肉;所不同的在于:当朱标的弟弟们出生时朱元璋已是九五之尊,他们之间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而朱标出生时朱元璋还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可以说朱标是所有孩

  • 长孙晟丨李世民的岳父,绝代智谋,上兵伐交,分化瓦解突厥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反倒是他的儿子一辈中涌现了众多著名人物,比如,他的儿子叫长孙无忌,是唐朝著名权臣,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女婿正是李世民。不过,咱们今天的主题,还是着重了解长孙晟这个人,因为他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长孙晟不仅智谋出众,而且有文武之才,凭一己之力把强盛一时的突厥人肢解成为东西两部,自此,突厥由盛转衰。

  • 皇帝20年不上朝,明朝的官僚制度是如何确保地方机器运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背景:皇帝的定位因为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因此容易产生一个误解,古代政府的运转是靠着皇帝的励精图治。实质上我们的皇帝一直以来就不是政府的最高负责人,皇帝是半神的天子,是一个地方的元首,政府运转一直以来都有一整套的机构来管理维持。皇帝最高统治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皇帝的作用是代表地方的最高权力,负责地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