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平乐》中看宋仁宗:不和亲,不吃螃蟹,最大遗憾是无子承皇位

《清平乐》中看宋仁宗:不和亲,不吃螃蟹,最大遗憾是无子承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55 更新时间:2024/1/24 1:25:52

看原著,更深入。

《清平乐》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宋仁宗执政时期的清平盛世。

纵观历朝历代,那都是一个极好的时代。

政通人和,言路开明,贤臣汇集,海晏河清。

在那个时代,台谏威武,皇权被约束;群星璀璨,奸佞也不敢妄为。

如果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最应该感谢谁?

那无疑是身为天子,贵为皇帝的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

他为何能够缔造这个清平盛世?

他与曹皇后的联系究竟如何?

他为何会将心爱的女儿赵徽柔嫁给愚笨的李玮?

他的“仁”是否实至名归?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跟随我的文字,通过他一个个的小故事,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位君王。

宋仁宗不和亲

在宋仁宗的时代,北方的契丹是国之大敌。

对于契丹,朝廷一向的新规都是不割地,以交岁币换太平。

可是契丹并不满足,还是经常要挟大宋。

群臣另想办法,想用和亲来与契丹言和。

但由于宋仁宗此时只有一个亲生女儿赵徽柔,被视为掌上明珠,所以坚决拒绝了和亲。

负责谈判的富弼最终只能以每年多增加岁币的方式,与契丹达成了协议。

宋仁宗不喝水

一日,宋仁宗想喝水,可是回头了几次,都不见随侍的镣子递上水来。

于是,他只能忍着饥渴,到苗昭容那里讨水喝。

至于他为何没有对镣子明说,原因就在于他怕镣子们会因为照顾不周受到责罚。

其实宋仁宗除了不喝水之外,他还不吃螃蟹,晚上饿了也不会叫夜食。

因为他怕从此之后会给下人形成负担,造成物价飞涨,以及浪费粮食。

当皇帝能够做到忍饥挨饿,如此宽厚待人,也称得上一个“奇”帝王了。

宋仁宗逐妃出宫

宋仁宗的后宫,也并非他一个人说了算。

比他更有话语权的除了曹皇后,还有诸位关心他的大臣。

只要皇后和大臣们不满意他的嫔妃,那么就是他再喜欢,也没法留住。

这就如:祁国公王德用就曾进献了两个美人,被知谏院的王素知道了,直接上书一顿狂批,让宋仁宗不得不将美人退了回去。

至此之后,宋仁宗明白了一个真理。

那就是越喜欢,越要装作不喜欢,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喜欢的。

宋仁宗不敢走

在大宋,谏官的权利甚大,虽然宋仁宗贵为皇帝,但也不得不听谏官的话。

谏官发言时,只要没讲完,就算是皇帝都不能走。

一次宋仁宗有事,要强行离开,谏官们更是拉住宋仁宗的袖子不放。

宋仁宗被逼束手无措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听他们唠叨。

其中一位谏官更有非常重的体味,熏得宋仁宗头皮发麻,脑疼耳赤。

这就是“台谏”制度的威力,宋仁宗也说:台谏之言,焉敢不听。

宋仁宗不立储君

宋仁宗因为迟迟没有儿子活到成年,所以在被逼束手无措之下,他只好立将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赵曙)过继过来。

可是由于后来宋仁宗又喜得儿子,所以又把赵宗实放出了宫。

不幸的是,宋仁宗的这个儿子也半路夭折,这让宋仁宗痛苦不已。

但他一直都没有伤心,他一直都想要自己的亲生儿子继承皇位,所以直到最后他都没有将赵宗实立为储君。

这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宋仁宗不问门阀

宋仁宗在为女择婿,选驸马的时候,他并不给视为珍宝的女儿赵徽柔选状元进士。

因为在他看来,状元进士这些国之栋梁都是未来的宰辅人选,就应该为国为民,尽可能地施展才能。

而如果成为了公主的驸马,就不能入朝为官,这样就会断送这些才子的前程。

以至于,如果在当朝,宋仁宗要选一个绿衣郎为驸马,非但本人会宁伤不从,就算是台谏也会把皇帝说得狗血淋头。

所以,在宋仁宗一朝,要选皇后,驸马,都要在没落的贵族中去寻找。

宋仁宗不选曹评

曹评是曹皇后弟弟的长子,年岁与公主赵徽柔只大两个月。

赵徽柔与曹评初次见面,就非常投缘,相处得非常愉快。

曹评,作为功勋之后,一表人才,文武皆全,的确是公主驸马的好人选,更难得的是公主也很喜欢他。

可是宋仁宗并没有把公主定給曹评。

原因就在于,现在曹家已经有一个曹皇后。

对于外戚专权的忌讳,让宋仁宗不想再让曹家再多一个公主驸马了。

宋仁宗不清醒

宋仁宗的心里一直都对曹皇后有着非常复杂的感情。

他一方面爱着曹皇后,一方面又忌惮着曹皇后,这也是源于曹皇后确实太厉害。

在一次宋仁宗得病,进入魔障,不清醒的时候,他甚至跑去告诉宰辅们:皇后要谋大逆。

虽然最终,事情真相大白。

皇后没有谋逆,宋仁宗也清醒了。

但这个事情也说明了,宋仁宗与曹皇后之间的联系远远不像表面的那样融洽。

宋仁宗不改初心

宋仁宗一直以来,都对自己亲生母亲李氏充满了愧疚,所以他对于李氏一族也特别照顾。

他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赵徽柔嫁给李氏弟弟的二儿子李玮,就是基于这种补偿。

其实,他也知道李玮呆笨,并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但他还是存在侥幸心理,他认为只要女儿嫁进李家,夫妻之间相处久了,自然也就和谐了。

在他看来,天家的女儿,找这样的夫婿,不会玩弄权术,这对于地方来说是好事。

宋仁宗不杀梁怀吉

宦官梁怀吉与公主赵徽柔发生的私情,按照司马光的话来说,那是:罪大恶极,当伏重诛。

但是宋仁宗并没有杀梁怀吉。

这是因为公主拼伤要护住梁怀吉,以及梁怀吉对公主确实很忠心。

宋仁宗对梁怀吉的最终处理是让他远离公主。

这样既让公主知道梁怀吉还活着,又让他们不至于再传说绯闻。

作为帝王来说,宋仁宗这样做真的是仁慈之至了,这是梁怀吉的幸运。

看完以上基于《清平乐》为背景的宋仁宗,你有何感想?

是否如大文豪欧阳修所说的那样:

这个时代繁盛的基础,就在于拥有了宋仁宗这位惧怕上天,畏惧人言,严于利己,慧眼识才,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他的庆幸。

而对于宋仁宗本人而言,能够与这么多的贤才良相开创这个时代,当然也是他的幸运。

宇哥带你读原著,带你一起看由米兰Lady原著《孤城闭》改编《清平乐》第二回。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宇哥带你读原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仅几万平方公里的关中地区,为何能孕育周秦汉隋唐等强大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除了政治、军事因素外,关中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也是定都的新的因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关中地处西北一隅,不便于对东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控制,况且江淮地区的漕粮要运抵关中,过函崤之谷极为不便,于是唐中后期洛阳便取代了长安的地位,到五代至北宋,开封又取代了洛阳的地位。关中的自然地理十分优越

  • 朱元璋和马皇后生了那么多儿子,朱元璋为什么最喜欢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太子朱标简介,侯祥玲朱标,朱标的岳父吕本

    朱标和朱元璋是真正的父子——这并不是否认朱标的弟弟们和朱元璋之间的血缘联系,而是就心理情感所言。事实上就血缘联系而言:朱标和他的弟弟们都是朱元璋的亲生骨肉;所不同的在于:当朱标的弟弟们出生时朱元璋已是九五之尊,他们之间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而朱标出生时朱元璋还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可以说朱标是所有孩

  • 长孙晟丨李世民的岳父,绝代智谋,上兵伐交,分化瓦解突厥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反倒是他的儿子一辈中涌现了众多著名人物,比如,他的儿子叫长孙无忌,是唐朝著名权臣,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女婿正是李世民。不过,咱们今天的主题,还是着重了解长孙晟这个人,因为他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长孙晟不仅智谋出众,而且有文武之才,凭一己之力把强盛一时的突厥人肢解成为东西两部,自此,突厥由盛转衰。

  • 皇帝20年不上朝,明朝的官僚制度是如何确保地方机器运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背景:皇帝的定位因为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因此容易产生一个误解,古代政府的运转是靠着皇帝的励精图治。实质上我们的皇帝一直以来就不是政府的最高负责人,皇帝是半神的天子,是一个地方的元首,政府运转一直以来都有一整套的机构来管理维持。皇帝最高统治者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皇帝的作用是代表地方的最高权力,负责地方事务

  • “反复横跳”的百济国,因为什么惹火了唐朝,被合围剿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唐初对国外半岛的调解新规与百济的朝贡外交唐朝建立以后,东北亚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半岛三国相继与唐建立了朝贡册封联系。唐初一方面国内的体制建设急需加强,还有突厥虎视眈眈,所以在对待国外半岛三国的新规上主要采取调停新规。其后,随着唐朝内部及周边局势渐趋稳定,便加深了对半岛争端的介入。从武德年间

  • 为什么宋徽宗钦宗被俘以后,大臣会选最小最不起眼的赵构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战争的开始,金军率领大军逼近北宋,宋徽宗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也就是赵构的哥哥。宋徽宗带着一帮大臣来到南方,留下宋钦宗驻守北方。宋钦宗一边让李纲驻守开封。一边让不受待见的赵构去和金军谈判。结果金军嫌弃赵构级别不够,将他赶出去了。金军围困开封,李纲击退金军。赵构走到半路上,害怕被金兵扣留,干

  • 元朝:我国古代疆域最大的朝代,为什么没有人拍成历史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为什么不拍元朝历史剧,面积最大的朝代元朝,元朝为什么是正统朝代

    要知道,元朝在古代大一统王朝中,可是疆域最大的朝代,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难道我们的导演和编剧,都看不见吗?对此,倒不是导演不拍,而是拍摄难度太大,同时,元朝的历史,还有些黑暗,拍出来容易招说。好战王朝,不重视记录,存在时间太短首先,元朝虽然国土面积很大,足足1000多平方公里,但是,它却只存在了98

  • 唐高宗李治,一个勤于政事关注民生的好皇帝,但能力却被严重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出生于公元628年,为太宗皇帝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他三岁时即封晋王,五岁时挂衔并州都督,深得圣宠,作为嫡三子,李治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上面既有亲大哥李承乾名正言顺继承大统,又有嫡次子魏王李泰吴王李恪等补缺,因此李治只要安心做个闲散王爷就足够他尊贵显赫的度过一生了,这简直是多少纨绔子弟想都不敢想的

  • 朱元璋当皇帝后有一个习惯,让后宫妃子们苦不堪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农民出身,十七岁时,黄河发生了水灾,家乡发生了严重饥荒。当时还叫朱重八的朱元璋,父母兄嫂都被饿伤了。他听说当和尚能有口饭吃,就出家做了和尚。但灾情逐渐严重,连寺庙也受到影响,香火客越来越少,庙里的僧人都开始跑到其他地方化缘,说白了集体出去讨饭去了。但灾情太重,讨饭这种职业也没有啥前途的,朱元璋

  • 影视剧中的历史知名美人——杨贵妃,你最爱哪个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四大美人之羞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其天生丽质,酿成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哪一版的容色称得上绝世美人?哪一版的演绎让你印象深刻?你最喜欢哪一位的扮演者?1、1962《杨贵妃》李丽华李丽华版雍容华贵,造型大气2、1967《扇中人》乐蒂乐蒂版迷人的眼神,有着优雅高贵的气质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