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秦国实力大增的商鞅变法怎么回事???

让秦国实力大增的商鞅变法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7 更新时间:2024/1/29 11:10:30

进入战国时期后,各诸侯国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纷纷进行变法变化。战国时期首先进行变法变化的是魏国。魏文侯当政时期任用李悝进行变法,魏国的实力很快就跃居诸国之上。其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国外任用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战国时期最为著名最为彻底的一场变法当属秦国的商鞅变法。

秦国地处我们的西北,和蛮夷戎狄杂居,虽然在春秋时期也出现过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但中原的各诸侯国不把秦国当做华夏民族看待,把秦国当做蛮夷,此即秦孝公所谓的“诸侯卑秦”。

[var1]

孝公即位之后,为了改变诸侯卑秦的局面,决定变法图强,但秦国本国没有人才,秦孝公就向天下诸国下求贤令,招揽人才。秦孝公在求贤令中说: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地方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商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达秦国的,商鞅到达秦国之后,三见秦孝公。商鞅由秦孝公的近侍景监引荐给秦孝公,第一次和秦孝公大谈帝道。所谓帝道,商鞅表示自己可以辅佐秦孝公成为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舜一样的君主,秦孝公听的昏昏欲睡,商鞅离开后将景监一顿大说。第二次和秦孝公见面大谈王道,所谓王道,商鞅表示他可以辅佐秦孝公成为像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一样的人物,秦孝公还是听的昏昏欲睡,商鞅离开后又将景监一顿大说。第三次见面商鞅和秦孝公大谈霸道,据史载秦孝公非常感兴趣,两人谈论了三天三夜,所谓霸道,就是称霸诸侯的方法。之后,商鞅就被秦孝公任命为秦国的左庶长,主持变法。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总共两次,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356年,当然,秦国统治者由于过去平民有功不赏,贵族有罪不罚,早已经在民众中间失去了威信,故商鞅变法之前的一个新的事情就是帮秦国统治者树立威信,此即徙木立信的故事,之后开始正式变法。

首先,废除秦国的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所谓世卿世禄制是指贵族世代做官,世代领取俸禄,如果用一句俗语来表达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世卿世禄制最终导致秦国民众“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而商鞅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任何人只要在战场上获得足够多的军功,即可获得较高的爵位,此即“二十等军功爵制”。二十等军功爵制的前四等只需要在战场上砍四个敌军士兵的人头。这种军功爵制极大的激发了秦军的战斗力,《吕氏春秋》记载,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军士兵左胳膊下夹着人头,腰里挂着人头,袒身材露乳,在战场上追逐逃跑的六国士兵。

[var1]

其二,颁布实行李悝的《法经》,实行连坐法,轻罪重罚。商鞅是法家学者,故信奉以法治国,故颁布实行李悝的《法经》。而且将基层民户,十户划为一什,设一什长,五户划为一伍,设一伍长,平时什伍之间相互监督,一家犯罪,邻里举报。知情不报者邻里连坐。这一新规为我们历代王朝所采用,对我们人影响非常大。

其三,重农抑商。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民众要不就当兵打仗,要不就从事农业生产,此即秦国的耕战新规。而从事农业生产有突出贡献者也可被授予爵位。而从事商业是绝对不被容许的,在法家学者看来,商人的资产是可以转移的,赵国和魏国开战,商人将财产转移到国外去,国外和魏国开战,商人又将财产转移到秦国,故永远不要指望商人保家卫国,而农民的资产为土地,没法带走,故地方遇到危难,只有农民才会殊伤一搏。另外,从事商业容易获得更多的财富,而一旦大家都去从事于商业,必然危及到农业的发展与地方的稳定。

其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孔子创立的儒家认为人类社会最好的时代是夏代以前的大同社会,之后进入以夏商周为代表的小康社会,而自己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无比黑暗的时代,故儒家持有的是一种社会退化的历史观。而法家认为人类社会运行有其自然规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制度也应该因时因事而变,故法家持有的是一种社会进化学说。法家学者认为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对强国没有一点帮助,只是空谈,儒家的游学者也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故要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其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古人往往聚族而居,几世同堂,而政府征兵收税时以户为单位征收,这种大家族就极大的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故强制其分家。如不愿意分家,赋税等加倍征收。这种制度就造成了现在我们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家庭,孩子成年结婚后首先分家,每家一般四五个人,多者也就六七人。

[var1]

公元350年,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第二次变法的主要措施如下:

其一,废井田,开阡陌。废除西周以来土地公有的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通过这一举措在秦国形成了政府直接控制的大量自耕农,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

其二,实行县制。在地方上废除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实行县制,县的长官为县令或者县长,由国君直接任免,加强了集权。

其三,统一度量衡。统一秦国内部的长度、容积和重量。

其四,按人口征收赋税。改变过去以户为单位的赋税征收,按人口的多寡征税,直接增加了封家的经济实力。

商鞅变法,打击了秦国境内的奴隶制残余,正式在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而且商鞅变法的一些列措施调动了秦人的耕战积极性,最终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更多文章

  • 刘备怎样才能在夷陵之战中取胜?为兵之道,当正奇结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前半生是收留了吕布这个二五仔,导致徐州被夺,他在北方奋战半生好不容易获得的一块地盘就这么被夺走了,是他事业生涯的重挫;后半生就是不听赵云等人的劝阻,悍然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蜀汉元气大伤,自己也活活气死了。如何好好利用吕布,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写过了,请看:刘备怎样才能让吕布为己

  • 三国志·散户列传,吕布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牛散张角,预见乱世到来,喊出“庄家已死,散户当立”,疯狂吃货,掀起惊涛骇浪。只可惜,预期过于超前,至死都被套牢,没能熬过大盘低谷。但他开创的纷乱时代,造就了众多后来投资者的不世传奇。其中佼佼者,一数曹丞相:敢想敢拼,长年梭哈,最终举牌“ST大汉”成功上位。二数刘皇叔:有大机构背景,资金虽少却极为稳健

  • 荆轲,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人格低贱、智商堪忧的业余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学时代学过《荆轲刺秦王》这篇古文,依稀记得老师讲解这篇古文时的神情,时尔是低沉的声音、时尔又高亢激昂,当老师说到在易水河畔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浮现在了眼前,一个视伤如归的勇士,一个为了苍生而去抗击秦朝暴君的壮士,是多么的令人敬佩啊!这就是我中学时代眼里

  • 军师联盟:司马懿的忍者之路2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对内,她能够相夫教子,对外,她可以保护丈夫,尽心尽力,夫妻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依旧血浓于水,是相伴了半辈子的家人了,从爱情变成了亲情。后来曹丕继位,司马懿也跟着升到了御史大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今非昔比,他已经是朝中的重要大臣了,再也不是当初世子的谋士了。他成功了,选对了主子,也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躺在床上,两天未进食,已经饿的爬不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曾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这一切还得从他称霸时说起。齐桓公登上了王位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除掉劲敌公子纠,谁料鲁国国力不强,为了避免发动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已秘密处决了公子纠。本来鲁国的管仲也在齐桓公的黑名单上,可心腹鲍叔牙极力阻止。他认为管仲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向齐桓公建议,何

  • 误读搜神记:秦王开疆取巴蜀,赳赳老秦拓版图,神龟示迹建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二十七年,秦王命令张仪建造成都城。张仪建了很多次,城墙都会莫名其妙地坍塌。某天,忽然有一只体形巨大的乌龟漂浮在长江之上,巨龟游到东面子城东南角的时候,突然暴毙而亡。张仪请巫师占卜吉凶,巫师占卜后对张仪说:“这是上天在暗示按着乌龟的轮廓建造城墙。”张仪按照巫师的建议,成功地把成都城建

  • 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前六场都和曹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此战,曹操的兵力只有3万左右,而实力强大的袁绍,则派出了10万大军。不过,在兵力劣势的基础上,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由此,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

  • 东汉烈女,皇甫规的遗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甫规为桓灵时期,即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的名将,威震天下,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皇甫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据说,皇甫族人身上流淌着远古王室的血液,在西汉时期就已兴盛,只不过在史籍中却并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一直到东汉,皇甫家族的人才开始在政坛军界崭露头角。公元161年冬,羌军合兵攻掠陇西等郡县,时任中郎将的皇甫

  • 管仲的智商到底有多高?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深不可测!有一天齐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此举切切不可,这样不但会引起商贾们的反对,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呀!”管仲并不赞同齐桓公的做法。“依你看,该如何是好?”齐桓公焦急地询问管仲。“大王不必为此担忧,只需要在城内开辟河道,把水引至城内商业大街,水流便会顺着流入城外低洼湿地,如此便可解决!”管仲不紧不慢地对齐桓公提出建

  • 崤之战,秦晋之好破灭,秦国战略大掉头,由东进变为西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在晋文公伤后,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导致秦晋崤之战,使得秦晋之好彻底破灭,在随后的报复中让秦穆公看到秦国与晋国的差距,使得穆公不得不放弃东进战略,转而西进,最终秦穆公获得霸西戎的称号。秦穆公一直都有称霸的愿景,在秦穆公在位的前三十多年间,秦国一直执行东进战略,希望可以插手中原事务。与此同时在晋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