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散户列传,吕布篇

三国志·散户列传,吕布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20 更新时间:2024/3/2 16:59:27

牛散张角,预见乱世到来,喊出“庄家已死,散户当立”,疯狂吃货,掀起惊涛骇浪。

只可惜,预期过于超前,至死都被套牢,没能熬过大盘低谷。

但他开创的纷乱时代,造就了众多后来投资者的不世传奇。

其中佼佼者,一数曹丞相:敢想敢拼,长年梭哈,最终举牌“ST大汉”成功上位。

二数刘皇叔:有大机构背景,资金虽少却极为稳健,擅长微操个股,长年半仓。一次次滚雪球般把仓位变大,最终获得顶级权位。

当然,失败的更多。

比如吕布,不单自己威慑天下,人称“飞将军”,手下还文有陈宫陈登、许汜,武有张辽高顺臧霸、宋宪、侯成,虽然比不上曹、袁,阵容称得上豪华。

却为何无法成就大业,连割据一方都难以做到?

《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这样的:

“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昔汉光武谬于庞萌,近魏太祖亦蔽于张邈。知人则哲,唯帝难之,信矣!”

翻译成白话:

吕布有勇无谋,唯利是图,且反复无常。自古以来,这样的人没有成功的,和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性格是他最大的硬伤。

而在股市中,99%的散户和吕布性格神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散户心理”。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没有长期目标,永远被短期利益左右。

吕布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秘书兼义子,面对董卓送钱、送官、送马的诱惑,他马上就反水杀死丁原,拜董为义父。

董卓对吕布是真的好,把并州给他管理,建立了并州骑兵,正是有了这支军队,吕布才有后来纵横天下的资本。

可吕布却半推半就,和义父的小妾貂蝉眉来眼去,还被抓了现行。然后被王允说服,又背叛并杀死董卓。

之后王允又被李催、郭汜干掉,吕布只能往东逃,辗转投奔过袁绍、张扬、张邈,都始乱终弃。

再然后,吕布趁曹操攻打徐州,跑去偷袭老曹大本营兖州,结果惨败,跑到徐州投奔刘备。

刘备待吕布甚厚,后者却趁前者外出攻打袁术之时,偷袭徐州城,鸠占鹊巢、反客为主,刘备只好搬去小沛。

吕布贪图刘备物资,又去攻打小沛。刘备走投无路,投奔曹操。

曹公见时机已到,带着备备奇袭徐州,水淹下邳城。最终吕布被部下擒获,被曹操处死,飞将军就此谢幕。

纵观其一生,不是在背叛,就是在搞偷袭。永远在追逐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我们经常被割韭菜的散户何尝不是如此:很容易被一些“专家”和媒体诱惑,看到股价冲高了,就盲目投资根本不熟悉的公司。

而且左右摇摆,意志不坚,以至于经常踩坑。

二,无法独立思考,需要决策时犹豫不决。

吕布在徐州的失败,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当时,袁术想与吕布结盟,于是给儿子讨吕布的女儿当老婆。谋士陈宫认为,联姻在战略上是合理的,说服吕布同意了亲事。

但是老阴比陈珪几句话,说得吕布又反悔了,派人在半路抢回女儿,彻底得罪了袁术,失去最后的盟友。

等到曹操率众杀来,吕布吃了一场败仗,立刻想投降。

陈宫坚决反对,他建议吕布率领一支部队驻扎在城外,自己带着人守城门。两人互为犄角,曹操去攻哪一方,另一方都可以出兵救援,完全有得打。

吕布认可了。但妻子魏氏却出来反对了,她认为陈宫也是降将,怎么保证自己的忠贞呢?

吕布又觉得老婆说得对,于是躲在城里坚守。

三个月后,曹操引泗水和沂水,倒灌下邳城,军民死伤无数。吕布见大势已去,赶紧把自己绑了去投降(按照规矩,投降不杀的)。

显而易见,吕布从没有过自己的判断,总是身边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朝令夕改是常态。

相比对手曹操,虽然拥有众多谋士,每人献策皆不相同,但他仍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投资本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我们在各种渠道上,能看到海量的信息和评论,如果没有独自思考的能力,势必会被别人轻易影响。

尤其是身边人的建议,影响更为明显。

如果买股票还得等老婆拍板,那什么时机都错过了,还是老实买点基金吧。

三,赌徒心理。不懂规避风险,常常一厢情愿。

从丁原、董卓到王允,再到自己创业,吕布经历了很多事情,好像没有一点长进。

被绑到曹操面前后,吕布开始诉苦水:我对手下那么好,他们却背叛我!

曹公讥讽:你背地里,跟将军们的老婆个个都有染,这叫好?

其手下侯成、宋宪等将领,因为被戴了绿帽子,早就对老大不满。只是碍于对方太猛,而且也要讨生活,也就隐忍下来。

吕布在生死存亡之际,因为侯成违反了禁酒令,就要杀他。侯成一气之下,联合几个将领,将陈宫和高顺绑了,投降了曹操。

吕布只愤恨众人背叛自己,而不明白为什么要背叛自己。只因他是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从不觉得自己有错。

比如他在辕门射戟,帮过刘备一次,便认为对刘备有恩,要求皇叔给自己求情。却忘了,若不是他搞偷袭,刘备也不会落得逃亡。

对应到现实中,不少人赚钱的时候,认为是自己的本事,亏钱就化身祖安人,狂喷zf、政策、分析师、庄家,很少会反思自己的错误。

买股票难免会有亏损的时候,重要的是定期复盘,总结经验教训,防止下次再踩坑。

总而言之,吕布有一定实力,但没有学习过系统的投资课程,只能以情感代替策略,往往凭着直觉行动。

就像在辕门射戟中,袁术只是个外地诸侯,刘备才是与他争基本盘的人。但吕布分不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单纯就为了一个面子。

最终,他救了刘备,也死在刘备手里。

我们散户也是这样,毕竟大多数是业余的,也经常凭直觉行动,更缺乏发自律控制,很容易被假象迷惑,落得一败涂地。

吕布是三国历史中典型的负面教材,有严重的性格缺陷。本文拿他与散户朋友们的心态作对比,可能有些牵强。

不过以史为鉴,总能学到些什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荆轲,就是一个心狠手辣、人格低贱、智商堪忧的业余刺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学时代学过《荆轲刺秦王》这篇古文,依稀记得老师讲解这篇古文时的神情,时尔是低沉的声音、时尔又高亢激昂,当老师说到在易水河畔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浮现在了眼前,一个视伤如归的勇士,一个为了苍生而去抗击秦朝暴君的壮士,是多么的令人敬佩啊!这就是我中学时代眼里

  • 军师联盟:司马懿的忍者之路2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对内,她能够相夫教子,对外,她可以保护丈夫,尽心尽力,夫妻二人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依旧血浓于水,是相伴了半辈子的家人了,从爱情变成了亲情。后来曹丕继位,司马懿也跟着升到了御史大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此时的司马懿已经今非昔比,他已经是朝中的重要大臣了,再也不是当初世子的谋士了。他成功了,选对了主子,也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躺在床上,两天未进食,已经饿的爬不起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曾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这一切还得从他称霸时说起。齐桓公登上了王位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除掉劲敌公子纠,谁料鲁国国力不强,为了避免发动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已秘密处决了公子纠。本来鲁国的管仲也在齐桓公的黑名单上,可心腹鲍叔牙极力阻止。他认为管仲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向齐桓公建议,何

  • 误读搜神记:秦王开疆取巴蜀,赳赳老秦拓版图,神龟示迹建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秦惠文王二十七年,秦王命令张仪建造成都城。张仪建了很多次,城墙都会莫名其妙地坍塌。某天,忽然有一只体形巨大的乌龟漂浮在长江之上,巨龟游到东面子城东南角的时候,突然暴毙而亡。张仪请巫师占卜吉凶,巫师占卜后对张仪说:“这是上天在暗示按着乌龟的轮廓建造城墙。”张仪按照巫师的建议,成功地把成都城建

  • 盘点三国时期的十大战役,前六场都和曹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此战,曹操的兵力只有3万左右,而实力强大的袁绍,则派出了10万大军。不过,在兵力劣势的基础上,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由此,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

  • 东汉烈女,皇甫规的遗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皇甫规为桓灵时期,即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的名将,威震天下,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皇甫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据说,皇甫族人身上流淌着远古王室的血液,在西汉时期就已兴盛,只不过在史籍中却并没有留下任何踪迹。一直到东汉,皇甫家族的人才开始在政坛军界崭露头角。公元161年冬,羌军合兵攻掠陇西等郡县,时任中郎将的皇甫

  • 管仲的智商到底有多高?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深不可测!有一天齐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王此举切切不可,这样不但会引起商贾们的反对,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呀!”管仲并不赞同齐桓公的做法。“依你看,该如何是好?”齐桓公焦急地询问管仲。“大王不必为此担忧,只需要在城内开辟河道,把水引至城内商业大街,水流便会顺着流入城外低洼湿地,如此便可解决!”管仲不紧不慢地对齐桓公提出建

  • 崤之战,秦晋之好破灭,秦国战略大掉头,由东进变为西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秦穆公在晋文公伤后,发动对郑国的战争,导致秦晋崤之战,使得秦晋之好彻底破灭,在随后的报复中让秦穆公看到秦国与晋国的差距,使得穆公不得不放弃东进战略,转而西进,最终秦穆公获得霸西戎的称号。秦穆公一直都有称霸的愿景,在秦穆公在位的前三十多年间,秦国一直执行东进战略,希望可以插手中原事务。与此同时在晋献公

  • 秦国为啥能统一我们,看看秦国的几位君主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贾谊有篇名垂千古的《过秦论》,评价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六世”指的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赢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能统一我们,少不了这六位的功劳,先看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已经有了简公、献公变法,但成效甚微。

  • 诸葛亮的兄长,没有什么战功,却成为东吴的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的优秀后代有谁,诸葛亮舌战东吴完整视频,诸葛亮之后的蜀汉重臣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东吴的诸葛家族,影响力同样不小,也即诸葛瑾、诸葛恪父子均受到孙权的重用,并一度掌握了东吴的兵马大权。不过,就诸葛瑾来说,虽然是东吴的大将军,但是他在对外用兵上,几乎没有独自率军取得过胜绩,也即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那么,问题来了,诸葛瑾凭什么受到孙权的重用,乃至于官至大将军呢?一